APP下载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七)

2012-09-15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张晓丹赵颖熊绍珍

太阳能 2012年15期
关键词:非晶硅带隙微晶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张晓丹 赵颖 熊绍珍

(3)非晶硅氧(a-SiO:H)合金[34,35]

以H稀释硅烷添加CO2作混合气源,控制衬底温度、沉积气压及CO2浓度比CO2/(CO2+SiH4)(其中硅烷用氢稀释浓度比SiH4/(SiH4+H2)表示),在等离子体放电作用下,CO2、SiH4、H2之间将产生以下反应:SiH4+CO2+H2→a-SiO:H,生成非(或微)晶硅氧合金薄膜。

硅氧(SiO:H)合金可以是非晶态,也可以是含微晶相的。由Si的无规网络(图34a)与SiO2网络(图34b)之间融合状态的不同,硅氧合金的原子构型也会不同。有四种描述方式:可能是随机硅氧网络的混合;或硅氧原子以Si-Si4-nOn(n=0~4)或Si、O、H原子以HSi-Si3-nOn(n=0~3)等四面体构型随机键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均一的合金结构;或是SiOx:H合金以硅基网络和硅氧网络两相分离的模式,此时当氧成分x<1时,可能由以Si:H构型的富硅相和以Si-Si3O构型的富氧相的两相组成,富硅相镶嵌于富氧相之中;第四种描述硅氧合金微结构的模型为壳层模型,它主要描述高温生长的硅氧薄膜,其中H的成分非常少,在此暂不予考虑。

图34 非晶硅网络(a)与SiO2网络(b)示意图

在硅薄膜中添加氧成分时,Si和O也有多种键合方式。即在Si/SiO2系统中的Si原子可能存在5种与O结合的状态,即Si0、Si+、Si2+、Si3+和Si4+,可通过XPS的分析确定具体键合情况。岳强的实验显示[34],在微晶硅氧合金中,Si2P电子的XPS谱不一定都会存在并存的5种键合形式,即不是如文献[35]中报道的那样,在非晶硅氧合金(a-SiO:H)Si2P的XPS谱观察到一个包,而是分离的两种组态,称为Si+和Si4+的组态,且随氧含量的增加,Si2P包将从描述Si2P的结合能98eV向Si中含氧的103eV的高能方向位移。文献[34]还认为,微晶硅氧合金中Si以两种分离的组态存在是否与其晶化相关,尚未定论。O的增加将使Si的组态由Si+向Si4+转变,同时使其拉曼谱发生变形。最清晰可见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沉积µc-Si:H和µc-SiO:H,µc-SiO:H的晶化率明显降低(见图35a)。改变激发功率也会改变晶化状况,从图35b的拉曼谱可以看出,随着功率增高,其拉曼谱分布由接近520cm−1逐渐向480cm−1移动,显示出提高功率将使其退晶化。

图35 µc-Si和µc-SiO薄膜的拉曼谱(a)以及不同沉积功率下µc-SiOx:H薄膜的拉曼谱的比较(b)[34]

对图35b中的三个不同功率的拉曼谱进行谱峰拟合,结果见图36。从图36可以看出,功率由20W递增到50W,晶化率由20W的56.6%逐渐降低,直至50W时基本变成非晶硅氧的结构模式。同时随着功率增加,在630cm−1附近描述SiH的峰也有所增大。原因是掺入SiO:H合金中的O是以OH根为前驱物,随着氧的增加,H量也随之加大。因此在其他沉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功率将和掺氧的作用一样,使硅氧合金的带隙受到功率调制(见图 37)。

① a-SiO:H作顶电池的吸收层材料[34]

作为顶电池的吸收层,要求有高短波响应、带隙宽度较宽。顶电池的带隙应该在2.0eV为宜。如图37所示,提高掺氧气源CO2的流量是增大带隙的最佳手段。图中显示调节掺氧流量及功率,都可调节硅氧合金薄膜的带隙。

图36 沉积功率分别20W、35W和50W获得µc-SiOx:H薄膜Raman谱的多峰拟合结果的比较[34]

图37 CO2与SiH4流量比与功率对硅氧合金带隙调制作用[33]

[34]岳强.氢化微晶硅氧薄膜材料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硕士论文, 2010.

[35]Sriprapha K, Inthisang S, Yamada A, et al. Fabrication of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a-SiO:H solar cells[A]. Technical Dig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PVSEC-17[C], 2007:1324-1325. (待续)

猜你喜欢

非晶硅带隙微晶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半导体材料的带隙误差研究
锂铝硅微晶玻璃不混溶及其析晶探讨
非晶硅太阳能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一种基于BJT工艺的无运放低温度系数的带隙基准源
间距比对双振子局域共振轴纵振带隙的影响
一款高PSRR低温度系数的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低应力非晶硅薄膜的制备
宽光谱高效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基础研究报告
Li2O加入量对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单晶硅与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的光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