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219例调查分析

2012-09-13牛菊茹王筱婧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病原菌呼吸机中华

牛菊茹,孙 欣,王筱婧,赵 羽

医院感染调查能够及时而全面地了解某一时段的医院感染情况,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为制订针对性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19例医院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医院感染发病规律、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11个病区的医院感染病例219例,男128例,女91例;年龄2~92岁。

1.2 方法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后从医院感染科室分布、感染部位分布、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感染相关因素4个方面进行总结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科室分布 219例医院感染病例分布在11个科室,以神经内科、ICU病房、呼吸内科、干部病房、烧伤科为主要发病科室。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感染为主。见表2。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 219例中96例进行了病原学检验,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为43.84%。标本来自血、尿、便、痰、咽拭子及创口分泌物等,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感染主要病原菌。见表3。

表1 医院感染219例科室分布构成比

表2 医院感染219例感染部位构成比

表3 医院感染96例病原菌种类构成比

2.4 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及治疗4个方面对本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构成比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科室分布特点 本组病例科室分布中,神经内科、ICU病房、呼吸内科、干部病房、烧伤科发病率高,前五位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构成比范围为11.87% ~23.29%,合计构成比为80.82%。分析原因为神经内科患者多数病情严重,长期卧床,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损害,呼吸肌张力降低,咳嗽反射受到抑制,呼吸道分泌物淤积,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1];ICU患者病情重、防御功能较低,同时侵入性操作多,破坏了机体正常的防御屏障,病原菌易入侵并大量繁殖[2];呼吸内科多数患者本身就存在感染,肺功能较差,咳嗽无力,排痰不畅[3];干部病房住院患者以7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免疫力下降,各系统功能减退,住院时间长;烧伤患者创面处置不善,易发生感染。上述科室为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科室。

3.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特点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创面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构成比为77.17%,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4-5]。多种因素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加,疾病导致的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使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使用呼吸机,反复吸痰、吸氧、留置胃管等导致呼吸道损伤而引起感染[6]。提示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重点,有效通风及空气净化、呼吸机及诊疗器械严格消毒灭菌、医务人员手卫生及物品表面严格消毒、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口腔护理制度严格执行是控制呼吸道感染有效措施[7-9]。

3.3 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 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总菌株的61.68%,与王巍等[10]报道接近,高于赵富美等[11]、丁晓萍等[12]报道。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2.12%,鲍氏不动杆菌14.16%,金黄色葡萄球菌13.27%,肺炎克雷伯菌8.85%,大肠埃希菌 7.08%,白色念珠菌 7.08%,奇异变形菌5.31%。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感染的首要致病菌,下呼吸道为其易感部位[13]。因此,应把呼吸道感染作为重点监测部位,加强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灭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抗菌药物超强度、超范围、超适应证用药,遏制病原菌传播及细菌耐药性产生。

3.4 医院感染多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 >60 岁,住院时间 >30 d[14],病情危重,罹患多种慢性疾病,手术及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为最主要因素。本组病例中,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 d的病例发病率明显增高;手术、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及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是院内感染几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使用抗菌药物、糖尿病、营养不良、肿瘤、长期卧床等疾病与治疗因素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对象。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病规律,加强医护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诊疗,缩短平均住院日等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15-17]。

[1]徐风敏,刘飞.46677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7-58.

[2]王伶莉,吴小秋.20931份住院病历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23-2225.

[3]赵富美,刘苏,沈毅,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653-655.

[4]李源,孙代艳,丁国萍.1222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38-439.

[5]马亚洁,臧爱红,张瑞红.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4):18-19.

[6]马珉,阮永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35-2236.

[7]李伟娟,卢晓燕,周静仪,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119-120.

[8]王雪文,顾克菊,钟秀君,等.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吸出物培养与呼吸机相关肺炎致病菌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3):289-291.

[9]杨立明,陈洁,陈松涛,等.新建综合性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12):1304-1306.

[10]王巍,莫庆森,黎日海.综合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326-2328.

[11]赵富美,刘苏,沈毅,等.351例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6):1104-1106.

[12]丁晓萍,顾萍,袁咏梅,等.2004-2010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前瞻性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53-4355.

[13]张世阳,连羡玉,金继红,等.运用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趋势[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64-4367.

[14]武迎宏,郭沈.93所医院感染死亡病例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51-4253.

[15]田丹生,国畅,郭义明,等.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17-4318.

[16]郝秋星,武迎宏.医院感染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01-4303.

[17]周群英.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49.

猜你喜欢

病原菌呼吸机中华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