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
2012-09-11郑志湖
郑志湖
(浙江省天台中学,浙江天台317200)
信息技术背景下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
郑志湖
(浙江省天台中学,浙江天台317200)
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中,构建了“学生(S)—问题(P)—反应时间(T)”信息图表分析法,建立时间常模,制作“S—P—T”信息图表评价软件,通过分析“S—P—T”信息图表中曲线的位置、形状和偏离程度,直观获取群体和个体全方位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让师生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形成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模块学习;S—P—T信息图表;自我评价;改进教学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构想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是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的反思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或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了解各种有关的教学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这种阶段性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评价,即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据此调节教学。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关注过程,注重反思。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是模块学习过程性测验。而传统的对测验数据处理方法被集中反映在学生对项目个数的测验总分及测验问题的分析上,这样就大大地遗漏测验中反映出的教学信息。测验并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测验,我们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教学反馈信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相同的总分可能有不同的项目反应模式(项目反应模式是指测验中学生对项目所作反应正误的组合形式),不同的项目反应模式对应着不同的能力水平。因此传统测验数据处理方法无法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作细致、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在进行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过程中,采用学生(S)—问题(P)—反应时间(T)信息图表分析法对模块学习过程性测验的数据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测验的信息含量,尤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日趋普遍的今天,S—P—T信息图表分析法处理模块学习过程性测验结果更显简单易行。这样本文研究就放在教学过程中的模块学习过程性测试卷的设计、使用和评价上。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在于“及时获取更多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与学行为”,或者说改善和发展一个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和方案。这就意味着在进行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时,把目前达到的教学目标程度和学习的情况作为中间状态加以把握,以此来修正教学计划,提供给学生最恰当的指导,同时给学生及时的强化和矫正、反思教学过程。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操作流程图如下。
图1
(一)模块学习过程性测试卷的编制
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如何,关键在于要有一份高质量的测试卷,一份模块学习过程性测试卷一般由测验目标、双向细目表、测试题目、评分标准四个基本因素构成。
测验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把测验目标与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过程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模块知识条目与教学目标,形成双向细目表。各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是我们评价的目的,因此各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地位,这就要求每题分值相同,且评分只要“对”或“错”就能满足,从而也就决定了试题采用客观性选择题。试题是试卷的内容和灵魂,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我们在多年的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从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出发,逐步总结得到模块学习过程性试题编制的原则。
我们经过长期的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在计算机上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模块学习过程性测试题库,这样每个教师可以方便地选择测试题,并不断完善,题库逐渐庞大。测试题质量不断提高,可见计算机的应用在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测试模式和结果的处理方法
1.测试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用多媒体逐个显示测试问题,学生答题卡的制作形式如下:
?
(2)完成一次测试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内。
(3)测试结果在计算机内储存。
(4)每个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时间也反映了学生对该问题及相关学习内容的掌握熟练程度及学习的有效性。
2.结果的处理方法:学生—问题反应信息表分析法
图2
对测试结果的信息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我们就可以对这次测试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从而得到S—P—T信息图表,然后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①建立学生—问题得分矩阵(表1)
②建立学生对问题反应时间矩阵T(表2)
③阀值化矩阵V的建立(表3)
表1
表2
表3
(1)学生—问题反应信息表的制作
假定某次模块学习过程性测验共有10个问题,参加测验人数为一个班级,评分标准为答对一个问题记为“1”,答错记为“0”,这样
为了便于分析和处理,我们必须把反应时间矩阵T转换成阀值化的矩阵V,其中V的各元素由以下公式确定:
按教育信息论,阀值T0可通过测试的学生反应时间中得出,随着测试的增加,可建立答题时间常模。
表4
④S—P—T信息图表的获取
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反应正误及反应速度实际上是学生对该问题相关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从不同侧面的具体表现形成。因此必须把反应正误的学生问题得分矩阵A和反应时间的矩阵V进行综合考虑。对A和V矩阵进行逻辑“乘”运算得到一个综合矩阵,我们不妨称为矩阵Z(表4)。
对学生——问题(时间)得分矩阵的元素进行重新排列,重排方法如下:
学生:按累计分数多少从上到下排列
表5
问题(时间):按回答问题掌握人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
又插累计“1”个数相同的学生及累计“1”个数相同的问题按“1”靠左上方,“0”靠右下方的分布来排列。
再对每一学生从左向右数与该生得分数相等的地方画上分区线,连接全部分区线就得到表5的实线,我们称之为学生曲线。
对每一个问题,从上往下数与该问题掌握人数相同的地方画上分区线,连接所有问题的分区线就得到右上表的虚线,不妨称之为问题(时间)曲线,以下就简称问题曲线。这样我们把表5画有学生曲线和问题(时间)曲线的矩阵重排表就叫做S—P—T信息图表。
(2)S—P—T信息图表的信息提取与分析
S—P—T信息图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模块学习过程性测验数据的分析工具,它可以通过学生曲线和问题曲线的位置、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偏离程度直观地获取重要的教学评价信息。
①S—P—T曲线的位置直接从各个角度综合反映了学生对本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曲线越偏右,问题(时间)曲线越偏下,表示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越好。教学目标实现程度越高,这样教师可以适当提高目标要求,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点,若学生曲线偏左,问题(时间)曲线偏上,教师就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果整体一贯如此,这就要调节并降低教学目标,应考虑是否进行集体辅导。
②从S—P—T的形状可以体现群体对知识目标的到达程度和学生对某知识条目的掌握程度。学生曲线越平滑修长,越靠右。说明群体素质较高,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知识运用的灵活性。问题(时间)曲线平滑修长,曲线跨度大,应考虑教学过程太偏重某一知识目标,可以多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知识点的落实时间,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否进行集体辅导或巩固提高。
③S—P—T曲线的偏离分析。按照现代教育信息处理原理:理想的曲线(指全体学生对错都相同,是完全重合的,而随机的S—P—T曲线应处于正交的,因此学生曲线和问题(时间)曲线的偏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学生曲线和问题(时间)曲线太接近,反映了教师教法死板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同时也可能出现学生学法进入死记硬背的境况,这时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若学生曲线和问题(时间)曲线偏离太大则说明知识目标没有很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不清的情况较严重,知识与实际脱节、学生反应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简练教学过程,切中知识点的脉搏,优化课堂教学。
④问题的异质反应模式分析。通过对S—P—T反应信息表的观察,有些问题几乎无人做对。另外像一些问题,优秀的学生反而答错,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反而答对,这就是问题的异质反应模式。对前一种情形的异质反应模式,教师应回顾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讲解是否出错或讲解过难等不当方法,这时应进行集体修正,而后一种异质反应模式应与学生交流沟通,同时分析测试题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
⑤S—P—T反应信息表分析法的延续性。以上看似复杂的处理过程,我们已开发成测试系统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学生—问题信息表。通过持续进行这种系列的测验,不断与教学目标和历次测验结果比较,便会得出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规定方面的变化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合理运用,便能使教学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不致造成中途严重偏离方向的情况,这样就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进行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意义及讨论
(一)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及时地获取足够的教学信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法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具有快捷简便的特性。总之进行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无论从教和学角度,还是处理方法上,都能有效地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二)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讨论
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主要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价值判断,是一种对短期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因此一般不用来对一个较长阶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我们针对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正在不断完善评价过程时间常模的研究,使S—P—T信息图表能更简单、直观、有效地反映模块的教学效果,改变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1]薛理银.教育信息处理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郭桂真)
book=37,ebook=38
G40-058.1
:A
:1673-8454(2012)10-0037-04
*该成果为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构建普通高中“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HB09329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