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蚕桑生产效率与效益的变化分析——基于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调查
2012-09-11李建琴顾国达邱萍萍
李建琴 顾国达 邱萍萍 杨 婧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桑生产国,蚕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全国有26个省(区、市)的1 000多个县(市)的1 000多万户农民栽桑养蚕。根据农业部的蚕桑生产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蚕茧产量63.74万t,蚕茧总收入218.66亿元。蚕桑生产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受蚕桑生产特点、蚕茧市场结构、蚕桑产业链、蚕业技术水平、国内国际市场环境、投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蚕桑生产效率不高、效益不稳定[1-2];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劳动力短缺、土地稀缺日益严重,种桑养蚕的成本不断上升,更加剧了蚕桑生产效益提升的难度。认真调查和分析我国蚕桑生产经营及其成本收益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切实提高我国蚕桑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对策建议。
为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经济岗位于2011年12月通过该体系的25个综合试验站,对广西、浙江、江苏、四川、重庆、广东、山东、云南、安徽、陕西、湖北、江西、山西、河南、贵州等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是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蚕桑生产效率与效益变化的一个统计经济分析。
1 基地县蚕桑生产规模及其变化
1.1 基地县蚕桑生产的总规模与平均规模
表1显示,从2005年到2011年,我国107个蚕桑基地县的养蚕农户数从254.88万户减少到217.95万户,减少了36.93万户;桑园面积从40.20万hm2扩大到41.61万hm2,扩大了1.41万hm2;发种量由930.26万张增加到1 240.08万张,增加了309.82万张;蚕茧产量由35.46万t增加到46.85万t,增加了11.39万 t;蚕茧价格由 20.78元/kg上升至34.98元/kg,上升了68.33%;相应地,蚕茧收入由73.70亿元增加到163.91亿元,增长了122.39%。表2显示,2011年107个基地县平均养蚕农户20 369户,平均桑园面积3 888.38 hm2,平均发种量115 895张,平均蚕茧产量4 378.67 t,平均蚕茧收入15 318.43万元。从2005年至2011年,基地县县均种桑养蚕农户减少了3 451户,县均桑园面积增加了131.66 hm2,县均发种量增加了28 955张,县均蚕茧产量增加了1 064.22 t,县均蚕种收入增加了8 430.29万元。
表1 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总规模
1.2 基地县蚕桑生产的地位变化
表3显示,从2005年到2011年,107个蚕桑基地县的桑园面积占全国桑园面积的比例由51.96%下降至2009年的49.77%,后又上升至2011年的50.49%,基本维持在50%左右;基地县发种量占全国发种量的比例由54.54%上升至74.72%,蚕茧产量占全国蚕茧产量的比例由57.56%增加到74.65%,基地县蚕茧收入占全国蚕茧收入的比例也由61.16%上升至74.96%,这说明我国蚕桑生产区域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从表3还可以看出,虽然2005—2011年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茧价格略高于全国蚕茧的平均价格,但是与全国蚕茧的平均价格越来越接近,表明全国蚕茧供求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地蚕茧价格逐渐趋同,全国统一的蚕茧市场正在形成。
表3 107个蚕桑基地县蚕桑生产占全国的比例
1.3 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的排名变化
以年蚕茧产量为指标,那么各年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的排名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到,2005年以来,广西宜州和横县一直是全国第一和第二大蚕茧生产县。宜州的蚕茧产量由2005年的29 350 t增加到2011年的50 470 t,增长了71.96%,年均增长约12%;占全国蚕茧产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6.36%上升至2010年的8.28%,2011年虽略有下降,仍高达8.19%。横县的蚕茧产量由2005年的17 300 t增加到2011年的28 700 t,增长了65.90%,年均增长约11%;占全国蚕茧产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2.70%上升至2011年的4.49%。在全国蚕桑基地县前10位排名中,2005年广西占4席,分别是宜州、横县、象州和忻城,江苏、浙江和广东占6席,分别是江苏海安、东台和如皋、浙江桐乡和海宁、广东英德,其中江苏海安列第3位,浙江桐乡列第4位,东西部基本平衡。2009年广西上升至6席,江苏、浙江和广东占4席,其中,江苏海安降至第4位,浙江桐乡降到第10位。2010年广西进一步上升至7席,江苏和广东占3席,江苏东台和海安分列第5位和第6位,广东英德列第10位,浙江桐乡未进入前10位。2011年广西占8席,其中宜州、横县、象州、宾阳和忻城占前5位,江苏东台和海安分列第6位和第9位,而广东英德也被挤出前10位。
表4 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的排名变化(以蚕茧产量为指标)
十大蚕桑基地县的排名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2005年以来我国“东桑西移”的进程,广西自2005年成为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省(区、市)以来,一直保持全国第1的地位,并且蚕桑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蚕茧产量占全国蚕茧产量的比例不断地上升,2011年蚕茧产量达23.10万t,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36.24%。因而,在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排名中,2005—2011年广西所占席位由4席不断上升至8席。
就全国蚕桑基地县前10位排名的门槛而言,全国十大基地县的最低蚕茧产量由2005年的9 553 t不断上升至2011年的15 200 t,上升了59.11%。相应地,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的平均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表5显示,尽管我国十大蚕桑基地县2005—2011年的平均养蚕农户减少了22.79%,平均桑园面积减少了5.72%,但是平均发种量、平均蚕茧产量和平均蚕茧收入分别提高了66.07%、53.87%和142.72%。与表2相比,十大基地县的平均生产规模大大高于107个基地县的平均生产规模,2009—2011年十大基地县的平均养蚕农户、平均桑园面积均是107个基地县平均数的3倍左右,平均发种量、平均蚕茧产量和平均蚕茧收入均是107个基地县平均水平的5倍多。
表5 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的平均生产规模
从表6中可以进一步看到,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除桑园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不太稳定外,十大蚕桑基地县的养蚕农户数量、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占107个基地县及全国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十大蚕桑基地县的养蚕农户和桑园面积占107个基地县的比例基本稳定在28%左右,而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占107个基地县的比例基本稳定在49%左右;十大蚕桑基地县的桑园面积占全国的比例约为14%,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占全国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6%左右。这说明我国蚕桑生产具有显著的产业集聚性质,县域集中度很高,而且趋于稳定。
表6 全国十大蚕桑基地县蚕桑生产占107个蚕桑基地县及全国的比例
2 基地县蚕桑生产效率及其变化
2.1 基地县农户生产规模及其变化
表7显示,2011年我国107个基地县户均桑园面积仅为0.19 hm2,户均蚕种饲养量仅为5.69张,户均蚕茧产量仅为214.97 kg,户均蚕茧收入7 520.52元。但是,2005—2011年,基地县户均桑园面积、户均蚕种饲养量、户均蚕茧产量和户均蚕茧收入都是持续增加的,其中,户均桑园面积增加了0.03 hm2,户均蚕种饲养量增加了2.04张,户均蚕茧产量增加了75.83 kg,户均蚕茧收入增加了4 628.80元,增加幅度分别为18.8%、55.9%、54.5%、160.07%。这表明,尽管我国蚕桑生产仍然是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但是农户的种桑养蚕规模还是在逐步地扩大。
表7 107个蚕桑基地县农户的户均蚕桑生产规模
2.2 基地县蚕桑生产效率及其与全国的比较
表8显示,2005—2011年,我国107个基地县每667 m2桑园蚕茧产量不断提高,由58.82 kg提高到75.07 kg,提高了 27.63%,并且基地县的每667 m2桑园蚕茧产量显著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基地县的张种蚕茧产量略有下降,由2005年的38.12 kg下降至2011年37.78 kg,下降了0.90%,且2009—2011年基地县的张种蚕茧产量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此对应,基地县每667 m2桑园蚕茧产值不断提高,由1 222.37元提高至2 626.36元,翻了一番多,并且基地县的每667 m2桑园蚕茧产值显著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地县张种蚕茧产值虽然由792.28元提高至1 321.75元,提高了529.47元,但是2010—2011年基地县的张种蚕茧产值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基地县单位桑园面积蚕茧产量提高,且显著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基地县张种蚕茧产量下降,且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明基地县的蚕桑生产规模扩张主要是通过栽桑技术进步和粗放型养蚕模式来实现的,即基地县蚕茧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桑叶产量和蚕种饲养量来实现的,而不是依靠养蚕技术进步提高张种蚕茧产量来实现的。表1数据显示,2009—2011年基地县蚕茧产量增加12.92%的同时,桑园面积仅增加4.72%,但发种量增加了15.08%,表明基地县蚕茧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发种量的增加而不是桑园面积扩大来实现的。当然,这与“东桑西移”后新兴蚕桑主产县的地理、气候条件下桑叶生产期长,使农户的年养蚕期数增加有关。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基地县蚕桑生产中存在的单位面积桑园蚕茧产量提高而张种蚕茧产量下降的现象。
表8 107个蚕桑基地县每667 m2桑园蚕茧产量(值)与张种蚕茧产量(值)及其与全国的比较
3 基地县蚕桑生产效益及其变化
3.1 基地县单位面积桑园成本收益比较
从表9看,我国每667 m2桑园蚕茧收入从2005年的1 222.37元上升到2011年的2 626.36元,每667 m2桑园生产成本由2005年的962.49元上升到2011年的1 711.54元,每667 m2桑园蚕茧净利润由2005年的259.87元上升至2011年的914.82元,每667 m2桑园多种经营净利润从2005年的162.26元上升至2011年的283.20元,每667 m2桑园净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422.13元上升到1 198.02元。每667 m2桑园蚕茧收入、生产成本、蚕茧净利润、多种经营净利润和净利润总额都呈现较大幅度地增长,增幅分别为114.86%、77.82%、252.02%、74.54%和183.80%。
表9 107个蚕桑基地县每667 m2桑园成本收益比较
表9表明,虽然单位面积桑园的蚕桑生产成本上升,但是,由于蚕茧价格的上升(表1)和单位面积桑园蚕茧产量的提高(表8),使得单位面积桑园的蚕茧收入上升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蚕茧净利润以更大幅度上升;同时由于单位面积桑园的多种经营利润的上升,使得净利润总额也以较大幅度上升;我国基地县蚕桑生产经营利润来源于蚕茧生产经营获利和多种生产经营获利两个方面,但从2005年至2011年,单位面积桑园净利润总额中多种经营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比例由40%左右下降至23%左右,蚕桑生产经营利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蚕茧生产经营。
3.2 蚕桑生产成本的构成及其变化
蚕桑生产成本可以分为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和其它成本三部分。物化成本,即物质与服务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费用、购买的各项服务支出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实物或现金支出,包括蚕种费、化肥费、农药费、蚕药费、租赁作业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等;人工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劳动力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两部分;其它成本是指蚕桑生产过程中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以外的成本,如流转土地租金[3]。
从表10看,2005—2011年基地县的每667 m2桑园物化成本由324.86元上升至478.54元,每667 m2桑园人工成本由545.14元上升至1 072.94元,每667 m2桑园其它成本由92.49元上涨至160.06元,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和其它成本分别上升了47.31%、96.82%和73.05%。在蚕桑生产的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60%以上,说明种桑养蚕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的上涨对蚕桑生产效益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蚕桑生产成本构成变化看,物化成本比例由33.75%下降至27.96%;其它成本比例由9.61%下降至9.35%,而人工成本比例从56.64%上升至62.69%。人工成本比物化成本和其它成本上升得更快应该是导致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表10 全国每667 m2桑园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从表11看,蚕桑生产的雇工费呈逐年上涨态势,雇工费从2009年的42.62元/工,上升至2011年的62.38元/工,平均每年上涨10元,两年间上涨了46.38%。
表11 雇工费、蚕种费和桑苗费的变化情况
3.3 生产资料费用及其变化
从表11看,蚕种费呈上升态势,但相比于雇工费来说,上升趋势较缓慢,蚕种费用从2009年的36.50元/张上涨到2011年的47.40元/张,平均每年上涨约5元/张,2年间上涨了29.87%;桑苗费也有所上涨,从2009年的23.92元/百株上涨至2011年的29.58元/百株,2年间上涨了23.65%。
基地县蚕桑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化肥品种为碳酸氢铵、尿素、磷肥和复合肥等。从表12看,2009—2011年4种化肥的价格都有所上涨。碳酸氢铵的价格从0.93元/kg上涨至1.30元/kg,上涨了39.30%;尿素价格从2.05元/kg上涨至2.51元/kg,上涨了22.39%;磷肥价格从0.79元/kg上涨到0.93元/kg,上涨了18.74%;复合肥价格从2.58元/kg上涨至2.99元/kg,上涨了15.83%。
表12 主要化肥品种的价格变化情况
基地县蚕桑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农药品种为敌敌畏、辛硫磷和氧化乐果等,2009—2011年这3种农药的价格都有小幅上涨,每300 g敌敌畏均价由6.98元上涨至7.88元,辛硫磷均价由7.95元上涨至8.57元,氧化乐果均价由6.78元上涨至7.63元。
基地县使用的主要蚕药品种为漂白粉、甲醛和蜕皮激素等。2009—2011年各种蚕药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由于漂白粉、甲醛和蜕皮激素等蚕药销售的数量单位各地迥异,因此,很难进行精确的数据统计处理。
4 结论与建议
4.1 基本结论
4.1.1 蚕桑生产集中度较高,蚕茧市场化程度提高
2011年我国107个蚕桑基地县的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分别占全国的50.49%、74.72%、74.65%和74.96%,其中,排名前10位蚕桑基地县的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分别占全国的 14.80%、36.52%、35.97%和37.65%,表明我国蚕桑生产的县域集中度较高;但是,2005—2011年的蚕桑基地县的蚕茧价格与全国蚕茧均价越来越接近,表明全国蚕茧供求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4.1.2 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 我国蚕桑生产仍然是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尽管2005—2011年的107个蚕桑基地县农户的种桑养蚕规模在逐步地扩大,但到2011年基地县的户均桑园面积仅为0.19 hm2,户均蚕种饲养量仅为5.69张,户均蚕茧产量仅为214.97 kg。基地县的单位面积桑园蚕茧产量提高,且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基地县的张种蚕茧产量下降,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基地县的蚕桑生产规模的扩张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桑叶产量和蚕种饲养量来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蚕茧产量,而不是依靠养蚕技术进步提高张种蚕茧产量来实现的。
4.1.3 蚕桑生产效益有所提升,但比较效益不显著2005—2011年,我国107个蚕桑基地县每667 m2桑园生产成本上升77.82%,但每667 m2桑园蚕茧收入上升114.86%,从而每667 m2桑园蚕茧净利润上升252.02%。由于开展蚕桑多种生产经营,每667 m2桑园多种经营净利润上升74.54%,使得每667 m2桑园净利润总额上升183.80%。从绝对值看,2011年我国每667 m2桑园蚕茧净利润914.82元,加上多种经营利润,每667 m2桑园净利润总额1 198.02元。相比于粮食等其它农作物,具有一定的比较效益[2,4]。但由于种桑养蚕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较大,蚕桑生产效益不稳定[5],弱化了其较高的比较效益。
4.1.4 人工成本上涨较快,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上升 2005—2011年,由于蚕茧生产中的雇工费、蚕种费、桑苗费、化肥费、农药费、蚕药费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导致蚕桑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在蚕桑生产成本构成变化中,每667 m2桑园人工成本由 545.14元上升至 1 072.94元,上涨了96.82%,显著快于物化成本47.31%和其它成本73.05%的上涨幅度,从而导致人工成本占蚕桑生产成本的比重从56.64%上升至62.69%。我国蚕桑产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上涨对蚕桑生产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4.2 对策建议
4.2.1 实施区域专业化发展战略,巩固和深化基地县蚕桑生产 在一定区域内围绕该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产业区,实现区域专业化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提升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6]。鉴于蚕桑生产的特点及我国蚕桑生产较高的县域集中度,实施区域专业化发展战略,巩固和深化基地县蚕桑生产,应是发展我国蚕桑产业、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2.2 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 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可以从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两方面入手,而技术效率又可以从单位面积桑园效率和张种效率入手。为此,我国一方面要通过土地流转、农村小额贷款、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的使用等途径鼓励和支持农户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快蚕、桑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尤其要提高蚕种质量和养蚕技术水平,加强养蚕过程的管理,减少蚕病损失,来提高张种蚕茧产量。
4.2.3 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人工成本不仅是我国蚕桑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及其占蚕桑生产成本的比例持续上升也是影响我国蚕桑生产效益,进而阻碍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短时期内,我国虽然通过“东桑西移”等途径实现了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必须加快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来提高蚕桑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蚕茧产量的用工数量,努力降低人工成本,以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4.2.4 拓展多种生产经营,增加蚕桑综合经济效益
传统蚕桑生产的主产品是蚕茧及其加工品生丝,但实际生产中,茧丝只占蚕桑生产物的3%,尚有97%的副产物有待开发利用[7],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在不断提高蚕桑生产水平的同时,鼓励农户大力开展桑园多种经营和桑、蚕、茧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增加种桑养蚕的综合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升级和生态保护。
致谢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各综合试验站在调查中给予的支持与配合,在此深表感谢!
[1]蓝大芊,吴大洋.我国蚕茧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9):56 -62.
[2]姜丽花,顾国达.我国蚕茧生产成本变化的实证分析[J].蚕业科学,2012,38(4):740 -748.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陈庆根,杨万江.中国稻农生产经济效益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16 -24.
[5]李建琴,顾国达.蚕业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中国蚕业,2010,31(4):1-6.
[6]郑风田,程郁.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竞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7,(5):64-73.
[7]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与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