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2012-09-08李德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羊粪鼠害荒漠化

张 军,章 路 ,李德文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81)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广泛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2]。已有的研究表明,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土地一直在加速扩展[3,4]。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最新数据,截止200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3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5]。

1 县域概况

巴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西部金沙江中游东岸,地跨东经 98°57'53″~99°44'21″,北纬29°02'09″~30°37'50″,海拔2240 m ~6060 m,平均海拔高度3000 m以上,土地总面积8186 km2,人口4.5万人。巴塘地处亚热带气候带,但由于海拔高度,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大气环境影响,除金沙江河谷地带外,大部分地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年日照数2300 h~2700 h,年均气温 11.4℃ ~16.0℃,年均降雨量350 mm~650 mm。

根据2009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巴塘县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17189.6 hm2,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8.18%,主要分布在竹巴龙乡、苏哇龙乡、昌波乡、中心绒乡、地巫乡、中咱乡、波密乡、亚日贡乡等8个乡镇。

2 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现状

2.1 荒漠化类型

按照造成土地退化的外应力,将荒漠化类型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地盐渍化的4种类型。在巴塘县荒漠化土地面积217189.6 hm2中,风蚀荒漠化类型面积22504.1 hm2,占 10.4%;水蚀荒漠化类型面积124821.1 hm2,占57.5%;冻融荒漠化类型面积69864.4 hm2,占32.1%。荒漠化土地类型面积情况见表1。

表1 荒漠化类型面积统计表

2.2 荒漠化程度

根据荒漠化评级指标体系对荒漠化程度的划分,将荒漠化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在巴塘县荒漠化土地面积217189.6 hm2中,轻度荒漠化面积153869.2 hm2,占 70.8%;中度48881.8 hm2,占 22.5%;重度10964.9 hm2,占 5.1%;极重度3473.7 hm2,占1.6%。荒漠化程度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荒漠化程度面积统计表

2.3 荒漠化土地利用现状

在荒漠化土地面积217189.6 hm2中,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地在内的林地面积165991.0 hm2,占76.4%;耕地面积1073.6 hm2,占0.5%;草地面积41288.8 hm2,占 19.0%;未利用地面积8836.2 hm2,占4.1%。荒漠化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表3。

表3 荒漠化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表

3 巴塘县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6]。由此可见,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是造成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土地退化则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主要在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因素几个方面。

3.1 自然因素

地理区位与大气环流、地质条件以及气候因素构成了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巴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西部金沙江中游东岸,巴塘县土地荒漠化发生的区域亚湿润干旱河谷主要由千枚岩、页岩、沙岩和紫红色泥岩组成,这些岩石质地松软,抗侵蚀能力弱,地表极易受到破坏。一遇暴雨季节,黄沙、黑粉沙被冲蚀,形成沙流,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水蚀;在迎风坡面的缓坡地带,植被稀少的地方遇干旱、大风,使水塘、溪河、沼泽干枯,土壤被搬运,气流中的土壤颗粒对地表的磨蚀,形成风蚀;在海拔4000 m以上的高寒地带,由于常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致使土体遭到严重机械破坏,形成冻融。

3.2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樵采、草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是构成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由于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干扰加剧,对巴塘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施加负效应不断增大,樵采、超载放牧、滥垦滥挖等草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压力过大、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导致的。

3.3 生物因素

巴塘县荒漠化区,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草地鼠害、虫害和草害等多种生物影响因子,对巴塘的土地荒漠化产生了影响。由于人口增长和过度放牧,巴塘原生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草场牧草高度降低、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地变得干燥、草地生态系统失衡、能量流动的食物网变成以牧食食物链为主,捕食食物链不再成为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藏狐(Vulpes ferrilata)、黄鼬(Mustela sibitrica)、草原雕(Aguila rapax nipalensis)等鼠虫类天敌数量大大减少[7]。造成巴塘兽害(主要包括鼠害和兔害)和虫害加剧,牧草产量下降、毒草大量繁殖。植被退化严重、基底为沙质土壤的区域沙化。在过度放牧-草地退化-鼠害、虫害严重-鼠害加剧草地退化、沙化的恶性循环中,起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鼠害、退化、沙化是之一活动的结果和生态系统的表象。但鼠害、虫害、草害等生物因素加速了草原退化和荒漠化的进程。

4 巴塘县土地荒漠化工程治理对策

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要依托国家和地方开展的生态治理工程,按照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通过自然恢复、人工促进和人工恢复的技术措施进行荒漠化工程治理。

4.1 封沙育草

在半固定沙地上进行封沙育草工程治理。划定封育区,设定固定标志标牌及围栏,落实管护人员。采取全封方式,同时,对于现有植被盖度低、生长状况差的草地实施补播牧草,人工促进更新,以期早日达到恢复植被目的。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封沙育草的草种可以选择为垂穗披肩草和川草1号老芒麦,设计补播草种量为30 kg·hm-2,草种比例为垂穗披碱草∶川草1号老芒麦=7∶3。

(1)补播草种:在明显退化、地面植被破坏严重的半固定沙地,先用拖拉机对地面进行浅耕,深度3 cm~5 cm,选用多年生垂穗披碱草结合川草1号老芒麦进行人工撒播,将牛羊粪均匀撒盖在沙地上,再翻沙将牛羊粪全部覆盖,并用机械将牛羊粪压紧,促进地面植被尽快恢复。

(2)种草: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风干备用,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在每年4月下旬到5月的雨季进行播种,播种应在阴天或雨后进行。根据草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播种方法、发芽率、千粒重、种草技术、社会经济条件和项目造林模型等全面考虑,设计种草播种量为30 kg·hm-2,草种比例为垂穗披碱草∶川草1号老芒麦=7∶3。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水,灌水后进行覆土以保湿抗旱。管护期为5 a,管护区不能利用,以期加快沙地植被覆盖,改善自然生态。

4.2 撒施牛羊粪+鼠害防治模式

采用撒施牛羊粪+鼠害防治的模式,配置采用补播草种+撒施牛羊粪+鼠害防治,通过禁止放牧,降低草地的压力,使地力和草本植物得到休养生息,逐步恢复到良性循环的状况,撒施牛羊粪,达到加快土壤地力结构和养分的恢复,为植物提供养分。为达到固沙效果和增强沙地肥力的目的,采用人工均匀覆盖方法将牛羊粪撒盖在沙地上,牛羊粪配制比例为1∶2。采用直线覆盖方式进行,禁止使用中间或遍地开花方法覆盖。牛羊粪固沙用量为6 t·hm-2。同时,运用生物、物理技术和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降低鼠害的技术。

4.3 围栏+撒施牛羊粪+鼠害防治模式

为达到对荒漠化土地封育恢复的目的,采用围栏对进行治理的土地进行封育,以防止牛羊破坏。采用水泥围栏进行封育正确埋设小立竹、中间柱、架设围栏安装门,并按照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制定的《四川省编结网围栏及安装技术规范》选择使用编结网。准确对起伏地段定线,认真进行线路清理,对欲建围栏的作业线路要清除土丘、石块等,平整地面。分别在地势平坦且土质疏松的地段以间距10 m埋设水泥小立柱,在坡度相对较大且土质疏松的地段以间距10 m埋设铬钢小立柱;以埋深0.7 m~1.0 m、间距100 m埋设角钢中间柱或水泥中间柱。围栏架设要以两个中间柱之间的跨度为作业单元,围栏线端应各自固定在中间柱上。预先将围栏门留好,门宽2 m,高1.2 m~1.3 m。用门柱埋入环与门连接,装门前将门柱及受力柱固定好。

同样,在围栏封育范围内,采取人工均匀覆盖方法撒盖牛羊粪为以达到固沙效果和增强沙地肥力的目的;运用生物、物理技术和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降低鼠害的技术。

对荒漠化的治理除了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同时也应当加强宣传,提高防治荒漠化认识,提高生态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治荒漠化作为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激励和动员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生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荒漠化的治理工作;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进行荒漠化治理。

[1]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19(4):221 ~237.

[2]吴波,苏志珠,陈仲新.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的修订[J].中国沙漠,2007,27(6):911 ~917.

[3]卢琦.中国沙情[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26~32.

[4]董光荣,昊谴,慧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19(4):318 ~332.

[5]国家林业局.第四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N].中国绿色时报,2011-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防治沙漠化办公室.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Z].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2).

[7]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沙化科学考察队.四川省川西北地区沙化科学考察报告[N].成都:2010.

猜你喜欢

羊粪鼠害荒漠化
蜣螂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EM原露堆沤发酵羊粪对高丹草栽培的影响初探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探析
宁夏果园羊粪腐熟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