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2012-08-15王雅飞喻晓钢李文秀唐礼贵
纪 翔,王雅飞,喻晓钢,郑 文,李文秀,唐礼贵
(1.德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四川 德阳 618000;2.绵竹市林业局,四川 绵竹 618200)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1999年起四川省德阳市六县(市、区)相继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1966.7 hm2(退耕地还林11833.3 hm2,配套荒山荒地造林7800 hm2,封山育林2333.3 hm2),其中,西部山区完成退耕还林任务8000 hm2(其中:退耕还林4000 hm2,配套荒山造林4000 hm2)。反思我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几年来,虽然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但经济效益不甚明显,农民增收不大,严重挫伤农民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致使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困难,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毁林还耕现象。如何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调整农林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退耕还林地区一直在探讨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人们期望通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探索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2006年~2007年,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合作,以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学理论,以退耕还林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林下空间为对象,探索林下经济的开发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构建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协调产业化格局,力争使林下产业成为林区百姓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期为四川同类山区提供可操作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产业开发提供借鉴。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区域初步确定了几种林下经济开发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并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开发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开发现状
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开发是指以退耕还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退耕还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的路子。我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林药模式、林菜模式、林葛模式、林牧模式、林菌模式等5种。
1.1 林药复合间作模式
林药复合间作模式在我市西部退耕还林区域最为常见,主要是在林下间作红豆杉、黄连、当归、川芎和木香等多种低杆药用植物。在我市西部山区的绵竹、什邡两市的清平、天池、金花、蓥华、红白、八角等退耕还林乡镇中,发展林药复合间作模式在各村均有面积不等的分布,总面积1533.3 hm2。主要有柏木+连翘、马尾松+柴胡、杜仲+黄连、杉木+黄连、银杏+黄连、柳杉+黄连、杜仲+桔梗、杜仲+鱼腥草、杨树+佛手、杉木+板兰根、柏木+板兰根、辛荑+杜仲、辛荑+黄柏、猕猴桃+当归、猕猴桃+川芎、猕猴桃+黄连、猕猴桃+木香等林药复合间种模式。其中:银杏+黄连、柳杉+黄连、猕猴桃+川芎的林药复合间种模式较为成熟。比如绵竹市天池乡大天池村2组农户张天德,2006年开始在1.1 hm2退耕还林猕猴桃地里种植川芎15000株~16000株,最低估计每hm2产约4500斤,产值15.75万元(7元·kg-1),加上每hm2种植红心猕猴桃约1260株,每hm2产逾15000斤,产值15万元(20元·kg-1);平均产值在15万元左右,而且猕猴桃不需要重复投入种苗成本,属于一本万利的经济作物。
1.2 林菜复合间作模式
林菜复合间作模式是退耕还林区域解决农户生活重要的发展模式,即在退耕还林地林下间种蔬菜。这样既可以部分解决山区农户基本生活必须品的供给,也可以达到国家退耕还林项目的要求。绵竹市退耕还林区域涉及农户较多,2006年开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开展林下蔬菜栽植,以银杏林下种植魔芋和林下蕨菜两种模式最具特色。林下魔芋种植在绵竹市各退耕还林乡镇都有分布,栽植品种主要是本地种“麻杆杆”,采取林菜复合模式后,其产量可以高达60000斤·km-2。林下种植蕨菜主要分布在清平乡,主要是银杏+蕨菜和猕猴桃+蕨菜两种模式,品种有:三叉蕨、鸡儿蕨、老虎蕨和毛蕨,面积约133.3 hm2,每公顷增产值12000元。
1.3 林葛复合间作模式
林葛复合间作模式是在退耕还林的林下间种生物质能源品种粉葛的复合栽培模式。2006年,我们与四川省正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绵竹市汉旺镇牛鼻村梨园行间种植的26.7 hm2粉葛,除了梨子经济收入外,还每hm2每年净增收益10260元。通过在汉旺镇牛鼻村的种植实践,证明了它是不与粮争地、不与树争冠,不与传统行业争利的“三不”产业,是解决我国农业、能源、环境问题的最佳切合点,达到既可发展经济,又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作为豆科植物的粉葛,能够起到固氮的作用,冬季粉葛落叶后,腐叶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对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林地的产值具有积极的作用。
1.4 林牧复合养殖模式
林牧复合养殖模式分为林禽复合养殖模式和林畜复合养殖两种。林禽复合养殖模式主要是在林下养殖柴鸡、乌鸡、肉鹅、肉鸭等禽类。林下为禽类提供生存环境,树上的树叶、花、虫和飞蛾不仅给禽类生长提供了天然的食品,不需再喂任何添加剂,节约了粮食,降低饲养成本,而且禽类生长快,产蛋率高,提高了产品品质,均为天然无公害产品。同时,林下放养禽类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肥料,对树木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污染少,实现了林“养”鸡、鸡“育”林。在郁闭的林下饲养养鸡、鸭、鹅、雁等禽类,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茬~5茬,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如绵竹市林业局和绵竹市畜牧食品局配合引导6个示范户在40 hm2林地内养殖鸡肉鸡2万只,鸡肉和鸡蛋价格比圈养鸡高出15% ~25%,百只鸡年净收入2300元 ~2600元,平均每hm2林地养鸡增收10500多元。林畜复合养殖模式是林草模式的延伸,也可以称为林—草—畜模式,即林下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什邡市华泰林业开发公司利用林间种植的牧草发展肉牛养殖,在66.7 hm2林地内间作牧草养殖肉牛近100头,每年仅肉牛经济效益就可达到40万~50万元。
1.5 林菌复合栽植模式。
林菌复合栽植模式是在退耕还林地林下种植菌菇的双层立体栽培模式。树下种菌菇使土壤湿度增加,菌菇覆盖的保湿反光膜,通过反光,增强树冠内膛光照,促进树木增长;菌菇废料是树木适宜的上等有机肥,二者互惠互利,实现植物链的良性循环。林下食用菌采取一年三季循环栽植方式,春秋以姬菇、平菇、双孢菇为主,夏季以栽植黄背木耳为主。2007年,什邡市湔底乡村民李士材投资30余万元,在2.5 hm2退耕还林栽植的杨树林下反季节栽培平菇23.8万棒,分4组错时种植,日采鲜菇1750 kg,按目前市场行情收入6000余元,一季可持续采摘60 d左右,实现总收入30余万元,每 hm2平均增收105000元。
2 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开发存在的问题
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1 重视不够,林区基础设施条件差
各级政府对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开发重视不够,没有制定长远系统完整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无法正确引导退耕还林区域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没有必要的财政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退耕还林区域的林下经济发展难以做大做强。退耕还林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差,难以有效地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我市西部退耕还林区域林地属于涵养水源的生态林,主要集中在什邡、绵竹两市山区,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2.2 宣传不力,群众认识理解不到位
在开展林下经济开发时宣传不够,致使群众认识理解不到位。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2.3 资金缺乏,制约林下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林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投入就很难发展,特别是对林业的科技投入难以实现,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我市退耕还林区域大多数林农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规模一直无法做大、做强,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也是止步不前,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2.4 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我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开发规模总量不大。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模式少、品种单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相关产品的加工能力不足,缺少一定规模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严重影响林下产品的有效利用、优良品种的培育、林农的经济效益和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
2.5 管理滞后,科技支撑的力度不足
我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区林下经济开发管理水平不高,政府服务严重滞后,科技支撑力度远远不足,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在林下经济的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大多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林药模式也由于科技水平低下,虽然引种栽植了上万亩,但是成活率低,效益差。加上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林下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信息支持力不到位,农户的信息滞后或者不对称,很难认准药材市场的真正需求,往往盲目跟从,导致价格的下降,使农户遭受不小损失,对林下产品的产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德阳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开发对策建议
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最为适宜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3.1 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林下经济是我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关键在领导。一要成立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发展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有退耕还林林地资源的乡镇进行规划、管理和指导、协调与服务。有退耕还林林地资源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工作措施和奖惩办法。二要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将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到对应乡镇和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三要实行职能部门包保督导责任制,市、县(市、区)林业、农业、畜牧等涉农部门对退耕还林区域内有林地资源的乡镇实行分包督导,帮助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和扶持种养大户,组建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组织化程度。
3.2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下经济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规划,把发展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林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林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各县(市、区)要对本地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远期、中期和近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努力探索和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林间种植、养殖模式,实施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每个示范村着力培育3名~5名大户,建立一批“林下经济走廊”、“林家铺子”、基地乡、产业村。
3.3 深入宣传,提高开发意识
在退耕还林区域如何发展林下经济、采用什么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还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林业部门必须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要不断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推广干部群众开发意识。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一方面,让“走出去”的群众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引进来”的投资者能扎根林下经济,起到导向作用。
3.4 强化服务,合力推进发展
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合力推进。一要搞好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由市、县科技部门牵头,汇同有关部门成立专业种养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二要搞好资金服务。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农户和林地基础设施建设。市、县林业、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市、县财政部门要创新担保形式,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三要搞好市场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四要开展好科技服务。发展林下经济,林农最缺乏的是信息和技术。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引进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林间种养新模式,搞好技术培训,引导林农进行立体化、产业化发展。五要建立专业化的营销网络。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产品的宣传工作,要为其提供详细的市场信息、产品的方向、市场的导向,专做渠道建设,拥有严格的管理系统,有很强的物流配送系统,有一个很好的营销模式、一支很优秀的营销队伍,最终成为专业化的渠道公司,建立专业化的营销网络。
3.5 突出重点,普及科学技术
退耕还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农民自发阶段,也不能长期停留在星星点点之上、停留在燎原的面上,必须突出重点亮点。因此,应注重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区域一品的方向发展。要坚持这一发展方向,就要抓好科技支撑,科技引导林下经济的发展,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金量,提升比较效益的科技元素。比如,养鸡要养优质土鸡、养牛要养优质肉牛,种花要种出口创汇的玉簪花、种药要种厂家定单收购的丹参、黄连、川芎,以及养殖价值高、市场好的高蛋白蚯蚓等。因而从产业选定、项目发展、产品开发及其程序操作等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科技的支撑。有关部门要搞好送科技下乡、下村,甚至下到农户或项目,还要通过会议、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法,普及推广林下经济方面的科学技术。
3.6 培育龙头,搞好示范带动
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是复合高效的林业生产模式,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比传统林业提出更高要求,关键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体系,推动林下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生态改善、企业增效和林农增收的综合效益。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3.7 加大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进一步加大对退耕还林后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有效保护退耕还林地,夯实林下经济发展基础。主要是加大对林业的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加强林区的硬件建设,重视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使林业建设与发展步入科学、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加大扶持投入。一是加大对各类基地和大户的前期投入力度,重点向各类林下经济开发龙头企业和上规模生产基地倾斜,提高资金的使用回报效益和扶持效果。二是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帮助退耕还林区域困难农户发展林下经济。三是争取上级投资项目扶持。以高效林下经济为重点,积极争取上级投资项目扶持,带动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3.8 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既无形增加了农户的有形资产,更为广泛地增加了农户依托林地的发展空间。如何通过发展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把退耕还林林地变为农民的“钱箱子”,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协调服务、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顺各种产权关系,妥善解决林业与农业、林业与牧业、林业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