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显微镜下看香港
2012-09-08马云川
文/马云川
地质显微镜下看香港
文/马云川
俯瞰香港岛
香港位于中国南方珠江口的东南侧,南临南海,北边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接壤。陆地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包括与大陆相连的新界和九龙半岛,以及大屿山岛、香港岛等大小200多个岛屿。香港是典型的岛海环境,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地势山峦起伏,近45%的陆地高出海平面100米以上,只有零星的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
根据近百年来在香港不断发现的化石,证实香港已有了4亿年的历史。但是今天香港的地理轮廓是在中生代奠定的。香港的地质岩层属于中生界地层构造,主要形成于中生代(距今0.7~2.5亿年前)侏罗纪至白垩纪的燕山运动阶段。
发生在7000万年以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旧阿尔卑斯运动),对香港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香港地区的重要地质构造,奠定了香港地区地形的基本轮廓。伴随燕山运动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岩层。因此,导致火成岩的出露面积最广泛,其中火山岩(50%)及侵入岩(35%)约占据香港面积85%,其中花岗岩更占香港总面积约三分之一,而沉积岩则分布面积很有限。
优越的港口资源
特殊地质条件造就了香港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港口。截至1980年,香港政府宣布为港口的水域共15处,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多利亚港。
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海平面比现在低得多,而当时的维多利亚港地区是介于太平山与九龙岛之间的一个山谷。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山谷淹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深水港湾。
维多利亚港港区海底多为岩石,泥沙少,航道无淤积,港区水域辽阔,港区水深足,万吨级的远洋巨轮可以全天候进出港口。维多利亚港口东面的鲤鱼门和西面的汲水门较窄,加上受九龙半岛和香港岛的群山所包围,形成港口四面环山的环境,强风因而被山势所阻。另外,由于九龙半岛向南伸入海中,削弱了风浪,使港区相对平静,维多利亚港因此成为天然的避风港。
除此之外,香港气候暖和,港口终年不结冰,船艇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加之香港地区处在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太平洋出入印度洋乃至大西洋的重要中转站,天时地利使得维多利亚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集散地,世界第三大港口。
城市规划与发展:填海造陆利弊几何
由于香港山多地少,这就决定了多数城市依山而建。据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师邓丽君女士介绍,由于城市依山而建,人造斜坡或天然斜坡到处都是,加之香港气候多雨,因此滑坡与泥石流是香港人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为此成立了土力工程处,建立起了一整套、全方位的斜坡安全系统,以防治灾害发生。
填海造陆而建成的高楼大厦
另一方面,自香港开埠以来,人口迅速增长,受困于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限制,香港人开始“向海洋要土地”,即围海造田。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香港于1842年,即开埠的第二年就已经开始非正式的填海工程,当时是直接把大量的沙石推入了维多利亚港,扩大了维多利亚城的面积。1852年,当时的香港政府在今上环文咸东街一带正式开始了填海工程,自此以后,香港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海造田。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截至2002年,香港的填海土地总面积就已经达到了67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的6.5%。
填海造陆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土地面积,进而有效扩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香港很多繁华的地区,包括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港澳码头,观塘工业区等重要的建筑物或地区均坐落于填海区。其次,填海工程也为香港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美化了海岸景观。
但是,从地理的角度看,填海造陆的长期的负面效应更加显著。首先,对于维多利亚港来说,填海造陆使得维多利亚海湾的面积变得更加狭小,海湾内海平面的波浪也变得更加汹涌,维多利亚港多年赖以生存的优良海港资源优势在慢慢减弱。另外,填海造陆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影响了水生生物生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红潮现象。而且填海造陆延长了部分地区的坡长,影响到了这些地区的排灌系统,造成雨季时雨水在城区积聚。
正因为上述弊端,香港政府与民间一直在一些填海工程上存在争议,最重要的事件当属2004年1月9日保护海港协会成功挑战香港政府,并在香港终审法院推翻了湾仔北填海计划。
矿产资源与矿业发展
中生代剧烈的造山运动除了奠定了香港版图之外,其剧烈的岩浆活动也给香港带来了一定的矿产资源。例如,根据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网站报道,锡-钨-钼矿物大多集中于西北向的主要地质构造中以及幼粒花岗岩中;而铜-铅-锌的矿物主要集中在香港新界东北向的断层带中;而铁矿物在多地均有发现,但最大的铁矿床则是马鞍山铁矿,它是地质时期,由花岗岩入侵大理岩而形成;而金矿物在香港上塘一带的冲积物中有发现,是经流水的侵蚀和富集作用形成;另外,石英、石墨等非金属矿物也在均有发现。
但是,从整体上,香港的矿产资源的储量是很有限的,经济价值有限,这极大地影响了香港矿业的发展。
以香港最大的马鞍山铁矿为例:
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显示,马鞍山铁矿的蕴藏量估计超过700万吨,1906年开始开采,但规模很小。1949年以后,开采规模逐渐扩大,20世纪60年代,中上层的矿藏开采殆尽后开始转入地下。1963年,矿场已经建立了5458米长的主隧道和竖井,其加工厂的位置距离海岸仅仅200米。这一时期,香港马鞍山的铁矿主要出口至日本,到70年代,一方面世界钢铁需要量下降,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发现了世界级的大型矿床,香港马鞍山铁矿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并于1976年3月被迫停业。
地质构造与地震灾害
香港地区为典型的滨海丘陵地貌,地形的主体是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其中比较著名的山脉有958米的大帽山、海拔934米的凤凰山和海拔869米的大东山。与此相应的是,香港地区的断层走向也是东北西南向,且发育大量褶皱和节理构造,处于低度至中度地震带上。因此,自有记录以来,香港地区就一直有关于地震的记录。
根据香港天文台于2004年发布的资料显示,仅在1918-1940年和1954-2003年香港就记录到了126次有感地震,其中最著名的地震发生在1911年,震中位于香港以东85公里外的红海湾,震级达到了里氏6.0级,但所幸的是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从总体上看,香港地区虽然属于地震频发地区,但一般震级较小。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并无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因为,香港地区虽然处在地震带上,境内也有数条断层,但均为非活动断层。而且,在已经记录到的地震中,多数震中不在香港本土,而是位于香港周边的海域中。
褶皱构造
土地规划:向地下发展
香港地区人多地少,因此如何尽量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也就成了香港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填海造陆以外,香港人在近些年逐渐开始利用地下空间。
如前所述,香港大部分的地表岩石均为火成岩(非常坚硬),且以山地为主。因此无论是从岩石的岩性还是地貌的构成状况来看,香港适合挖掘岩洞。虽然,从成本上考虑,很显然,地下空间的开发比地上的开发高得多。但对于香港人口稠密且土地奇缺的地区来说,仍然是可行的。
早在上世纪末,香港政府就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框架,以从技术和管理上促进香港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就包括“地下岩洞的发展方针”、《 岩土工程指南丛书4:岩洞工程指南(GEO1992)》以及相关的岩洞消防工程指导文件等。2012年3月20日,香港发展局的副秘书长林天星先生表示,正研究将沙田污水处理厂搬迁入附近的女婆山岩洞(即人工开挖的大型洞穴),工程完工后可释放出28公顷的土地,预计2014年6月完成研究工作。
目前,香港有64%的地区适合发展岩洞。从目前来看,岩洞开发之后主要应用于零售业、仓库、工业、大型石油气库、配水中心、批发市场等土地用途。林天星还表示,将研究超过400项现有的政府设施是否适合搬入岩洞,包括有食水系统、污水厂和滤水厂等地方。另外,还会对勘探及相关技术发展、制订长远策略,以及推动商界参与岩洞发展等做研究,预计研究费用大致为4000万。若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今年八月可展开研究,估计2015年10月完成。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地球的其它文章
- 各级国土部门组织收看《国土资源局长》
- ——任玉岭">“红色"艺术家
——任玉岭 - 东北黑土地不能消失
- 田畴处处系民生
- 入地篇:“蛟龙”入海,探秘“龙宫”
- 史前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