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2012-09-08李楠李盛聪
□李楠李盛聪
2006-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李楠李盛聪
近年来,移动学习(M-learning)便捷性、个性化、交互性特点使其成为远程教育研究热点。为探究移动学习研究现状和趋势,文章通过2006-2011年我国远程教育重要期刊和硕博论文关于移动学习研究进行内容分析,对我国6年来移动学习发展新现状进行归纳,旨在为今后移动学习研究提供参考。
移动学习;内容分析;研究现状
随着第10届移动学习国际会议2011年10月18-21日在北京召开,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移动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突破了工作、生活与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成人随时随地工作与学习提供基础。移动学习灵活性、便捷性等为实现成人的终身学习提供可能性。在实践应用中,移动学习涉及远程教育、企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学校教育等不同学习形态,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所以移动学习研究成为远程教育热点。正如德斯蒙德·基更预言:移动学习正成为下一代的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移动学习(M-learning)研究始于2000年,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学者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Keegan)作题《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报告,首次将移动学习概念介绍到中国。他还指出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并宣称移动学习代表着学习的未来[1]。该报告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揭开移动学习探讨、研究序幕。
移动学习(M-learning)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理解:第一,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一种新形式;第二,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拓展;第三,从认知学习角度看,移动学习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技术与学习方式[1]。文章采用第一种定义,即移动学习指利用无线移动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PC)、平板电脑等获取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我国移动学习研究前几年研究侧重于理论建设,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和观念层出不穷,近几年移动学习相关技术、系统开发设计研究渐渐成为重点。文章通过2006-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对移动学习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移动学习深入发展。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和工具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即相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常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用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2]。内容分析法实施步骤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抽取样本、确定类目和分析单元、进行评判记录、定量处理与计算以及解释与总结等几部分。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大量文本材料,预测某一领域发展趋势的方法。因此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移动学习进行研究是有效的。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的生成均使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
(二)研究样本选取
选取远程教育领域核心类学术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杂志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为样本。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样本源,以“移动学习”或“移动教育”或“M-learning”为有效关键词,删除征稿、通知等,截止2011年11月25日最终抽取有效样本287篇(见表1)。
表1 各期刊来源及比例统计表
(三)类目与分析单元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作以下类目设定:(1)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理论体系的研究、发展现状、概述等;(2)相关技术研究,包括移动终端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3)设计与开发研究,包括教学模式设计、系统环境设计、课程资源开发、策略设计等;(4)应用模式研究,包括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远程教育、农民工培训、学校教育等中的应用模式研究;(5)系统开发设计研究,包括基于3G、WAP等技术、短信平台等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研究。
分析单元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凡论文结构完整,无论篇幅大小均以一篇计算。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2006-2011年我国远程教育重要期刊和硕博论文关于移动学习论文的数量和内容类目进行分析,从而对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思考。
(一)论文数量分析
通过样本统计,移动学习研究数量从2006年开始增长,2008年迅猛增长,2009年稍有回落,2010年继续增长。纵观2006-2011年移动学习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
图1 移动学习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分布统计
(二)研究内容类目分析
按上述类目设定,对287篇论文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内容分析类目表及分析结果
通过对以上图表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针对移动学习基础理论研究依旧重视。移动学习基础理论研究数量为66篇,比重高达23.0%,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理论研究方面,陈晓慧、运用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将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形式做了分析探究[4]。基础理论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交叉其他学科理论和新技术的试验探究。发展现状方面,张海、李馨介绍了英语领域的移动学习“NarikiriEnglish”项目,描绘了最前沿的移动学习图景[4]。2006-2011年间期刊文献也介绍了马来西耶、挪威、欧洲开展移动学习情况,这些为了解移动学习在世界范围现状提供了窗口。概述研究方面,郭绍青、黄建军通过分析找出影响移动学习全面普及的因素,总结了移动学习系统资源开发的经验教训[5]。通过对概述研究的调查,找出近几年来移动学习的趋势,这正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使命所在,也为今后开展移动学习项目提供借鉴。
硕博论文理论研究方面,陈国松探讨移动学习理论基础,介绍了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移动学习平台的基本架构[6]。发展现状方面,傅健对我国移动学习服务的不足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就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活动优化设计、应用环境发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7],这对移动学习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总之,我国移动学习研究自2000年起步,移动学习基础理论期刊论文数量比较多。这一方面说明了随着研究的发展,移动学习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存在着重复化、低水平倾向。而硕博论文只有6篇,基础理论研究深度有待提高。因此今后移动学习基础理论研究仍需条理化和深入化。
2.移动学习相关终端设备技术研究较少,侧重互联网开发技术研究。移动学习相关技术研究,比例仅为7.0%。研究集中于互联网开发技术研究。终端设备技术方面,王伟、钟绍春设计出以PDA、智能手机、网络学习机学习支撑系统,使移动学习的技术研究有所深入,但总体依旧缺乏实践的检验[8]。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目前关于此部分研究数量不多。马小强分析了无线网络的不同应用层次,介绍不同的范围内取代有线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随后提出无线移动电子教室的设计方案[9]。互联网技术方面林书兵、徐晓东分析了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在教育领域应用可能性和潜力,探讨将微博客引入教育教学应用范畴[10]。关于此部分的研究随着新互联网技术的开发,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加。
硕博论文研究集中于移动终端或移动学习客户端的设计。如终端设备技术方面,姚昱旻以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做移动终端的设计[11]。无线网络技术研究方面,赵世梁将传统单一移动学习和网络学习混合,设计出无线测评系统,开启了混合学习的优势[12]。互联网开发技术研究方面,王胜明着眼于互联网络、后台服务器系统和存储系统,探讨了大量视频流在后台服务器端的负载均衡技术,设计课堂资源的共享[13]。深入探究了互联网技术并使研究的深度上升到新的层次。
纵观移动学习的相关技术研究,2006-2011年我国学者针对移动终端设备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关注相对少,互联网开发技术比较多。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已经相当完善,但对互联网的交叉技术研究依旧值得探索。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广泛进入人们视野,从传统的移动手机到PDA、PocketPC再到最近3G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iphone、IPAD平板电脑风靡,移动终端设备的研究会渐渐成为潮流。
3.移动学习设计与开发研究逐年上升。移动学习设计与开发研究,比例22.0%。研究集中于资源的开发设计和策略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方面,连红借鉴ADDIE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设计[14]。系统环境设计方面,方海光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形式、设计开发流程以及支持工具研究角度,对系统环境做了深刻的剖析[15]。课程资源开发方面,郑燕林、李卢一从SECI模型视角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创了学习资源设计的新视角[16]。策略设计方面,程志、龚朝花构建了活动理论下的微型移动活动设计框架,为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17]。
硕博论文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刘金梅运用UML技术,设计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18]。系统环境设计方面,林凡成统合网络教育、移动教育和面授等,三者互动获得学习支持服务[19]。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王阳以SCORM为标准,学习课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从而使课件透过统一格式跨平台、解决了不同平台间资源整合的问题[20],为后续发展设计奠定基础。策略设计方面,邓伟提出建立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原则及模型,运用WindowsMobile移动开发技术,设计基于PocketPC的移动虚拟社区案例[21]。文中设计思路值得继续研究。
概而言之,移动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数量较多,课程资源已经有实用性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良好的前期设计,才能使移动学习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取得好效果,特别是课程资源设计和教学设计,这些将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点。
4.移动学习应用模式有待扩大广度。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比例19.5%。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在企业、农民工、远程教育中实践比较少,研究倾向于学校教育的应用模式。企业培训方面,郝丹通过建立企业大学,促进企业学习信息化[22]。远程教育方面,陈东提出构建虚拟实验和虚拟现实技术,扩大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效用[23]。农民工培训方面,李伊白对浙江省农民工调查分析,得出移动学习在农民工培训的可行性[24]。但总的分析移动学习在实践应用研究还比较缺乏,没有相关的实验数据,这是今后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的一个薄弱点,也是今后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的重点方向。学校教育方面,移动学习用于提高学生在英语课程应用。甘文凝、温植胜通过播客技术,使学生获取一系列可听或可视的外语教学播客节目,使移动学习的研究更加立体[25],也是今后可以应用推广的方式。
硕博论文移动学习应用模式,依然是学校教育应用模式占据最大比例。李望秀就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习系统、资源、过程监控方面的建议[26]。企业培训方面,段前佳探索了移动学习应用于销售人员培训的可行性与潜力[28]。远程教育方面,李晓丽讨论了移动学习在远程网络教育中的应用[28]。农民工培训方面,滕兴华设计一套基于农民工法律移动教育平台,对移动学习在我国农民工法律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9]。
目前,移动学习已经在企业培训、远程教育、农民工培训、学校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学习形态得到应用,但其实践研究的广度仍需扩大。结合不同教育教学形式的特点,总结不同情境下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移动学习进行可行性论证,才是日后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实践开展的方向。
5.移动学习的系统开发研究比重上升。移动学习的系统开发技术研究,比例高达28.6%,是近六年来移动学习研究重点。基于技术系统研究方面,从最初的基于WAP、SM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到2007年蒋立兵提出了3G技术应用主流模式和成人教育学习系统[30]。傅钢善、李婷采用SOA架构构建专家系统服务,从而使系统设计更具专业化和针对性[31]。纵观看来,基于短信平台、JAVA、MANET、GSMModem、MAC、JXTA等平台的移动学习的系统设计越来越广泛,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也越来越多,但是系统间的不兼容却是困扰不同平台整合资源的大问题。学习系统设计方面,黄成云、左明章采用云计算,应用到移动学习系统功能设计、结构设计,为今后成熟的云计算交叉到移动学习系统设计做了尝试[32]。
硕博论文针对移动学习系统平台的研究,在基于技术学习系统设计方面,熊文钦从短信、彩信、Wap网页、定制式课件、电子书、客户端模式等分析,选用分布式多层架构,初步形成系统的设计[33]。学习系统设计方面,王颖基于Wap2.0移动学习系统进行设计相关功能模块[34]。虽然硕博学位论文中对系统平台的研究多达47篇,但是移动学习系统设计开发是一项复合的系统,涉及移动通信、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移动移动开发等多个领域,而且相关的关键技术都还不是很成熟,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基于短信平台、JAVA、MAC、3G等平台的移动学习的系统设计越来越广泛,学习系统也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就要求不同系统平台间的兼容,这就要求基于不同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需要一个规范标准来促进学习平台和资源的共享,这是移动学习能否广泛系统取得实际进展的重中之重。
四、对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内容分析得出,我国移动学习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移动学习广泛开展,现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一)移动学习既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又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虽然近六年来已有一定成果,但离形成学科体系有很大差距。而国外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始终保持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我国关于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状况介绍资料屈指可数,因此国内研究者应多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立足本土化应用实践,在学习借鉴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形成移动学习的科学体系添砖铺瓦。
(二)重视移动学习相关技术和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虽然移动学习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和学习资源开发技术有较好发展,但对于不同格式间的转化研究十分有限,这会制约移动学习广泛发展。因此,在后续研究中相关技术的研究还需深化。同时,移动学习引起了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资源形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可以借鉴迈克·沙尔普斯的建议,以便携性、个人性和交流性技术为出发点,来探讨有效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35]。移动学习的资源整体来看依旧存在不系统和学习资源匮乏的状况,但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终身化学习理念下,成人会越来越接纳移动学习,学习者背景的多元化要求学习资源的多类别、多学科、多元化要求。所以,设立大量多维度的优秀的学习内容选入学习资源库。才能适应新时代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才能加快移动学习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不断加强移动学习应用实践
目前移动学习已经深入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农民工培训中,随着移动学习广泛发展,其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为了使移动学习高效开展,必须将移动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例如课堂学习、网络教育等学习方式结合,进行系统的应用设计组合,使移动学习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移动学习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综合应用。
(四)整合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平台间的标准
移动学习系统平台的复杂使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多样,参差不齐,造成各个系统平台之间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制约着移动学习的广泛发展。因此在系统平台间进行设计时,进行资源整合,统一不同系统平台的标准。例如可以采纳SCORM标准,建立“教材重复使用与共享机制”上,缩短教材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促成其能在不同学习平台间流通自如。只有系统学习平台统一了,对学习资源的开发相应也能获得最大化的循环利用,进而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实现移动学习最优化发展。
(五)加强对移动学习过程的研究
针对移动学习过程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系统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管理阶层往往关注学习者在标准化测试方面的变化,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未来移动学习研究重点应该转为学习过程的研究而不是最终的移动产品[35]。学习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由非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智力系统和能力系统组成,四个系统应相互促进,任何子系统都将影响和决定学生的学习进步。首先,开发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的潜能,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的即时互动性,完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培养其发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要排除移动学习的情感障碍,优化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最后,加强移动学习的合作学习,促进群体优化的研究。学习者通过小组学习、师生有效的沟通与反馈、评价,可以改变不同情境中学习者的移动学习状态。对于移动学习过程的研究最重要是确立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个性化、移动性、终身性、无处不在的学习。
近六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讯工具普及,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的逐渐丰富,这些为移动学习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随着移动学习研究不断深入,在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移动学习必将得到蓬勃地发展。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4(03):12-19.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7-228.
[3]陈晓慧,吕雅娟.基于罗杰斯学习观的移动学习及其实现方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
[4]张海,李馨.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沿对话东京大学教育技术首席专家山内祐平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09).
[5]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
[6]陈国松.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7]傅健.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
[8]王伟,钟绍春.利用多类终端实现移动学习的支撑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9]马小强.无线移动电子教室的发展及构成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01).
[10]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10(03).
[11]姚昱旻.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终端平台的开发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8.
[12]赵世梁.基于移动学习的无线网络测评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13]王胜明.远程实时课堂共享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
[14]连红.移动学习中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01).
[15]方海光.移动学习的系统服务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04).
[16]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SECI模型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03).
[17]龚朝花.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04).
[18]刘金梅.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系统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
[19]林凡成.“三位一体”成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20]王阳.基于SCORM的规范化移动学习课件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1]邓伟.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2]郝丹.企业学习信息化与企业E-Learning[J].中国远程教育,2010(03).
[23]陈东.信息技术在工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04).
[24]李伊白.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现状、需求与发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0(9).
[25]甘文凝,温植胜.基于播客技术的移动学习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5).
[26]李望秀.高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7]段前佳.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1.
[28]李晓丽.移动学习支持的网络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29]滕兴华.农民工法律移动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0]蒋立兵,于凌云.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01):65-68.
[31]李婷.3G时代基于专家系统的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04).
[32]黄成云,左明章,荣先海.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08).
[33]熊文钦.基于WindowsMobile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
[34]王颖.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0.
[35]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0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book=53,ebook=45
李楠(1986-),女,河南洛阳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与远程教育;李盛聪(1964-),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与远程教育。
G720
A
1001-7518(2012)18-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