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2-09-08王兴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餐后低血糖空腹

王兴玲

湖南省财贸医院,湖南长沙 410002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王兴玲

湖南省财贸医院,湖南长沙 410002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血糖降低更为显著,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循证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

循证护理是近20年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理念及护理方法,主要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结合患者的意愿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2]。本文笔者选择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均经临床确诊,其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35~73岁,平均55.7岁,合并糖尿病足16例,合并肾功能损害11例,合并冠心病1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4例,高中36例,大专以及上3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糖尿病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通过循证提出问题 由护士长及技术水平较高的护士2名组成循证护理小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调查询问提出临床护理面临的问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较为严重;对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不够了解;对于饮食运动干预等缺乏系统指导。

1.2.2 查找资料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胰岛素过量或注射时间间隔过短;饮食不足或未按时进餐;运动量增加饮食却未及时调整;口服降糖药物剂量过大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心理焦虑紧张情绪严重等。针对上述因素制定护理方法。

1.2.3 降糖药物护理 胰岛素要定时进行注射,注射半小时内必须进食,同时避免剧烈的运动,不能对注射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制剂要遵循“三准一注意”,即剂量准、时间准、剂型准,注意不同注射部位的吸收速度不同。尽量选用BD注射器,以减少换算麻烦及防止漏液。注射部位遵循左右轮流原则,体瘦者倾斜45°进针,体胖者垂直进针[3]。对于口服降糖药物,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不得随意增量、减量或换药,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1.2.4 饮食护理 饮食调理是控制血糖的主要辅助手段,糖尿病患者应戒酒,避免空腹饮酒,实行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的饮食,采用定时定量、少餐多次的原则。要根据患者年龄、身高等因素而进行增减。组织专门的营养师对患者进行面对面指导,加深其对糖尿饮食的了解[4]。

1.2.5 运动疗法 长期合理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但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主要以行走、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为主,保证每日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基本固定,超过时间或运动量应及时进食,或提前多进食,运动中随时掌握运动量和强度,一旦出现头昏、虚汗、呼吸费力等现象,应立即终止运动,及时治疗。

1.2.6 健康教育 在治疗或护理的空余时间,通过讲座、学习手册、一对一问答交流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低血糖的危害及预防方法,其他并发症的防治等,鼓励患者面对疾病,积极治疗,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讲解常用降糖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快速血糖仪的使用方法,教会患者及家属低血糖的判断及处理方法。同时,护理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应对低血糖症状,通过进食糖果或静推20~4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等手段缓解低血糖症状,必要时对饮食护理方案进行调整[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血糖降低更为显著,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了3个要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利用护理人员的实际经验,从患者本身情况出发,进行护理,实现整体护理及个体护理的统一[6]。

在糖尿病护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应用相关文献检索、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相结合,提出问题、查找解决办法,最后制定护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护理水平,也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掌握水平,利于出院后患者自我护理和保健,提高生存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护理后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血糖降低更为显著,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s,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s,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5)对照组(n=5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14.18±4.26 18.75±4.82 14.38±4.51 19.21±4.73 6.81±1.79*▲8.14±2.37*▲9.22±2.40*13.37±2.19*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但是尚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以提高循证护理的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刘华莲.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2):1511-1513.

[2]唐梦飞.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4):74-75.

[3]黄和平,陈平,孙元美.循证护理在腹部皮下注射中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10-412.

[4]周霞.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79-80.

[5]李莉,程景华.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病人自我保健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8):2098-2099.

[6]林望菊.循证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推进作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5):29-31.

R473.5

A

1674-4721(2012)06(a)-0142-02

2012-03-05 本文编辑:赵丽萍)

猜你喜欢

餐后低血糖空腹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