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民族精神认知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2-09-07

文化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价值观民族

宋 暖 徐 畅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并通过一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所在,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这个民族将会失去自我的认知和特性,将会在迷惘和无根中飘摇。无论是在和平盛世,还是在外敌入侵的战争年代,民族精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它不仅为世界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体现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它是几千年以来积累形成的一套复杂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浓厚,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与价值判断。现今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依然发挥着极其重大的支撑作用。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中华民族精神被精辟地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掌握民族精神,我们对其当下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针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调查概况

我们将中华民族精神分为七个专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总体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资讯时代爱国主义的认知、革命精神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历史教育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如下图:

七个专题之间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存在一定的交叉,同时,每一个专题又分别独立,自成体系。

在调查对象上,本次调查选取山东省3个城市(省会城市济南、沿海城市青岛、内陆城市枣庄)的6类群体(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农民和市民)作为调查对象。3个城市代表了不同的发展程度,6类群体涵盖了不同的年龄段、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因此,此次问卷调查能够保证其广泛性和代表性。

在调查方法上,针对调查内容广泛、调查对象众多,不同群体采用不同调查方式。针对在校学生群体,调查员进入校园,随机发放问卷,由其自填再收回;对于农民群体,实行专门调查员负责,到调查对象家中进行填写和回收;对于市民群体,由调查员发放问卷,由其自填再收回。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密切关注那些对于调查问卷内容感兴趣并愿意进行进一步交流的民众,根据自愿原则,对他们围绕问卷进行深入提问,并记录谈话内容。

本次调查,共75人分赴三地,发放问卷3700份,回收问卷3549份,有效问卷3440份,有效问卷率约为93%,完全能够反映出山东省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现状。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现状及原因

(一)认知现状

关于对民族精神的总体认知问题,我们将问卷设计为四个部分:一是民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认知,意在调查民众从概念和学理上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知状况;二是从中华民族精神所包涵的具体内容 (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方面)入手,结合现今社会的热点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个案进行调查,以小见大,调查公众对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内容的认知状况;三是从当下民族精神面临的问题入手,调查民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误区;四是从弘扬民族精神的方式以及意义入手,调查民众对于历史教育和社会宣传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所起作用的认可度。

从问卷结果上看,国民(虽存在地区、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知识程度等的不同)在整体上对中华民族精神是认同的,这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例如,82.79%的人对中华民族精神包涵的内容有清晰正确的认识,97.08%的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的认知爱国主义是最高的;81.15%的人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得到普遍认同;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70.84%的人选择了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83.61%的人认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78.69%的人认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和发扬”。

中华民族精神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就谈不上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反映了对民族精神的认知程度。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认知、传统文化与历史教育以及其民族精神的关系认知、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及现状、传统文化观念认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例如,93%以上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82.39%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继承和发扬,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认同,永远不可能消失”;70.18%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在不同时代其表现形式各异,其具体所指也略有差别,但其主体和核心部分却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不同时空中的人们尽管对其认识程度不一,但大多数都会表示认同。调查显示,64.52%的人认为谦让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有的教养,对维系社会和谐有积极意义,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61.64%的人认为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讲求诚信;65.19%的人表示对现今社会年轻女孩子傍大款、做小三之类的现象,应该大力抵制;78.49%的人认为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不管物质如何富足都应该继续发扬。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对于维护祖国的团结与统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意义重大。我们从对爱国态度、爱国方式和爱国行为的认知、对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关涉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的认知、对一些基础性的爱国主义知识的认知三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98.79%的人对自己的爱国态度进行了肯定;97.18%的人对周围人的爱国态度表示认可;94.17%的人明确表示爱国是有必要的;96.78%的人认为应该理性爱国,占有绝对比例。

革命精神既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调查群体对革命精神的内涵、表现形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功用等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和正确的。

价值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心理基础、基本准则和精神动力,是世界观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从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目前核心价值观构建情况的评价、史学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与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作了调查。调查显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例如,69.42%和63.02%的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52%以上的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可以提升综合国力、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0.04%的人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9.52%的人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

史学是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心态的重要凭借,历史的社会教化功能不容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多寡反映了对民族精神的认知程度。90.49%的受调查人可以准确认出中国史学开山之一的 “司马迁”;52.23%的人可以较为准确地认出史学巨匠 “司马光”;90.87%的人可以准确判断出 “《史记》”是历史著作;78.33%的人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出“《资治通鉴》”。由此可见,受调查民众具备基本的历史常识和史学认知能力,历史事实在民众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民众对历史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符合历史唯物史观。

(二)主要原因

总体上来说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整体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中华民族精神自身发展来看,5000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鼓舞力,作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使我们的古老文明虽历经磨难但却从未中断过,中华民族精神对个人发展、民族生存、国家富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个个体对民族精神生命力的切身体会,致使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的认同。

2.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精神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氛围,这对民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近年来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国家政治局面安定团结,党和政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民众的民族认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学校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来源渠道,学校成为主要阵地,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基本知识的认知,历史课是民众的首选课程。

三、中华民族精神认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从调查问卷来看,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在整体上是认同的,但是也能反映出有相当大的问题存在。如50.81%的人认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太满意,有待完善”;8.4%的人认为艰苦奋斗的年代已经过去;9.84%的人认为应该继承这种精神,但是没有实践它的必要;4.71%的人认为“世风日下,民族精神已经没有培养的必要”;7.38%的人认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当下,有没有民族精神都无所谓”;5.53%的人对此认识模糊。

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的了解上,45.55%的人非常了解,40.8%的人一般了解,11.53%的人说不清楚;对一些属于传统美德的做法意识淡薄,如对街上的乞丐予以施舍的调查,仅有24.39%的人会施舍,7.98%的人在心情好的情况下才施舍一点 (尽管乞丐问题较为复杂);一位老太太在大街上跌倒了,2.44%的人选择“跟我没有关系,就当没看见”;9.31%的人认为 “做好事也要看情况,没名没利还搭上性命的事不能做”;29.27%的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正在行窃,会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其余大多选择“保护自身,找机会给当事人暗示”。

在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调查中,呈现出一定的冷漠态度。7.65%的人爱国主义歌曲一个也不会;2.62%的人在听见奏国歌时会照样做自己的事;56.14%的人如有机会移居发达国家,选择暂时移居国外;6.14%的人一旦出去,就不再回来。另外,仅有20.32%的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成效。

从关于对革命精神的认知的调查结果来看,民众对此不是很清晰,对革命人物、事件等认识较为模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的认知还不够准确。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如对目前社会上有人恶搞革命人物、英雄人物的看法,6.84%的人认为 “恶搞无罪”、11.98%的人认为“谈不上恶搞”、4.75%的人认为“无所谓”。

(二)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主要表现为认识模糊,理解不到位,教育不到位,对民族精神缺乏信心。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

个人的知识程度、生活阅历、所处的家庭环境等都是影响对民族精神认知的因素。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对问卷中知识性的表述难以理解,处于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中的群体对民族精神的理想认识是有限的,个人的价值取向也时刻影响着对民族精神的认知。

2.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一些观念和思潮也涌入中国,绝大多数人认为当前和未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挑战最大的是“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崇洋媚外之风模糊了对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认知,民族精神渐渐被抛弃。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转型速度的日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方式和收入分配等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纷至沓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另外,物质至上主义盛行,使民族精神状况堪忧。

4.大众传媒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和普及程度。当然,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引导民众积极向上,激发民众的爱国激情;另一方面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反而造成精神污染。

5.民族精神教育缺失

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是在学生时代完成的,学校和老师是传统历史知识和观念传播的主要承担者。但在当下经济发展高度至上的背景下,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所欠缺,而且教育在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教材内容枯燥、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等问题,这无形中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民族精神的教育,使民族精神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

四、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1]针对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是民族精神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在民族、国家认同感的提升上,政府的主体作用是最有效的,一方面通过提高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消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隔阂,减少腐败现象等,从而提升大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二)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最初认知是通过父母和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对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是最大的。入学后接受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学校教育成为主阵地,学校、教科书和老师的传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一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贯穿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通过学习,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意识。充分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从娃娃抓起,贯穿各个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完善教育体系,为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精神认知的提升塑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

大众媒体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宣传工具,很多历史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历史的看法皆受影响于电视电影,我们可以充分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将网络、影视、新闻媒体作为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传播的主要承担者,通过媒体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最科学的通过影视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熏陶和教育。

(四)开展公共历史教育

在历史学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史学教育主要面向在校学生的局限,借鉴美国“公共史学”的经验,构建中国风格的民族精神与公共历史教育体系的新模式,建设“历史知识”、“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历史课程体系,积极转变传统史学的研究功能而更多地发挥其实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借鉴西方史学教育的方法和理论,尤其是使历史学真正肩负起培养民族精神的学术使命,以其强大的文化定力和洞察古今兴亡的冷峻思考,完成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重构,并由此确立重大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和学科尊严。

五、结语

作为一项社会调查,在一些细节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仍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虽然我们选择了山东省的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从这3个城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状况可以推测出全国的认知现状,作为一项研究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从全国范围内选择更多的省份和城市进行调查,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应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问卷题目,这样针对性更强些,更能反映真实的认知状况。另外,还应采取多样化的调查方式,除了问卷调查外,个别谈话采访、书面总结个人观点等方式都可以运用到调查中。

总之,民族精神既载之于典章文物,更以各种活生生的形态蕴附于现实生活中,这其中既有作为民间生活组成部分的自然传承形态,更有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教化与规制。民族精神的弘扬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就必须而且只能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认知入手,对全球化时代与民族精神认知关联最为直接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依据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普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能没有历史知识的普及,不能没有学校的历史课程教学,更离不开公共历史教育。公共历史教育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最为有效的方式,构建公共历史学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是实现历史学这个古老学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必然选择。

[1]江泽民.在全国抗旱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价值观民族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