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肖文化考(下)

2012-08-01曲彦斌

文化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肖文化

曲彦斌

(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至于郭沫若谈到的几个古国的十二兽历法,除印度与中国、埃及与希腊的大同小异外,余皆存在较明显的差别。试看下表:

序号 十二地支 中国 印度 埃及 希腊 巴比伦1 子 鼠 鼠 牡牛 牡牛 猫2 丑 牛 牛 山羊 山羊 犬3寅虎狮狮狮蛇4 卯 兔 兔 驴 驴 蜣螂5辰龙龙蟹蟹驴6 巳 蛇 毒蛇 蛇 蛇 狮7 午 马 马 犬 犬 公羊8 未 羊 羊 猫 鼠 公牛9 申 猴 猕猴 鳄 鳄 隼10 酉 鸡 鸡 红鹤 红鹤 猴11 戌 狗 犬 猿 猿 红鹤12亥 猪 猪 鹰 鹰 鳄

前面已经谈到,我们于本篇据历史文献考证认为,十二兽纪辰至迟于周秦而成熟或盛行于汉代。在此,姑且不论十二兽历是干支历赖以概括的基础之说是否十分确切,单就几个文明古国十二兽历所选择的兽的差异,和由此而见其人文地理环境、民间传统文化的分别,即说明各有所本,以及中国的十二兽历并非来自外方,而是土生土长的民俗事象。

一如巴比伦的十二兽历同其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称、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这十二宫的相联系,中国的十二兽历则严格对应、附着配列于十二地支上。这一点,也显示着各有所本。

中国历代文献和民间口碑的十二生肖,也显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即十二兽与十二地支的对应性、依存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干支一向被同阴阳五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派生出众多的事象。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兽历亦同干支一样,很早就被纳入阴阳五行学说。当然,大部分文献是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析有关十二兽的选择或配列问题,乃至生成种种生肖迷信。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生肖本于自有文化的一种力证。

早在相传为孔子所作、而近人考证以为出自战国秦汉之际的《易传》(即《十翼》)中,已将十二生肖的多半兽名配列于八种卦象上了。《易传》是迄今所存的注解、说明和发挥《易经》的最古著作,其《说卦》则是其中专门阐释八卦性质与象征的一篇。《易传·说卦》云:“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对此,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卷九中解释道:“此一节说八卦畜兽之象略明,远取诸物也。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也。坤为牛,坤象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震为龙,震,动象,龙,动物,故为龙也。巽象鸡,巽主号令,鸡能知时,故为鸡也。坎为豕,坎主水渎,豕处污湿,故为豕也。离为雉,离为文明,雉有文章,故为雉也。艮为狗,艮为静止,狗能善守,禁止外人,故为狗也。兑为阳,兑说也;王廙云:羊者,顺之畜,故为羊也。”显然,《说卦》及《周易正义》此说对后世影响颇大,乃至进入有关生肖起源的民间传说(详见前文所述)。甚至,在道教文化中,还将太极图同生肖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十二兽环饶阴阳鱼的画面。

近人傅运森《十二辰考》认为,“盖自西汉之季,纬大昌,方术起,实为十二兽应用于十二辰之由来”。以为十二兽历始于汉季,显然是沿袭旧说,而汉季生肖迷信颇盛却是事实。东汉王充《论衡·物事篇》中,关于“以四兽验之,以十二辰之禽效之,五行之虫以气性相刻,则尤不相应”的辩证论说,无疑是针对一时风气有感而发的,堪为一种佐证。

此后,以阴阳五行说释生肖者相沿不绝,仅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即辑录若干条。于此,略选几种说法:

蔡邕《月令论》云:“十二辰之会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其余虎以下非食也。”《月令正义》云:“鸡为木,羊为火,牛为土,犬为金,豕为水。但阴阳取象多涂,故午为马,酉为鸡,不可一定也。”

杨升慎曰:“五鼠丑牛十二属之说,朱子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日中有金鸡,乃酉之属,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属,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古篆巳字作蛇形,亥字作猪形,余可推而知矣。”

长洲戴冠《笔记》曰:“十二生肖之义,尝闻人述浙江参政左公赞之言,谓以足上趾爪奇耦辨辰数之奇耦,或疑子肖鼠,鼠足爪前耦后奇,又何也?予曰此可见取象极精,盖子乃阴极生阳,又在夜半,万物皆息之时,唯鼠活动,若阴中有阳静中有动然,故取象于此。丑牛,牛蹄分为耦;寅虎,虎则五爪为奇;卯兔,兔则四爪为耦,其余无不然。独巳肖蛇,蛇故无足,又何取义?盖巳在月乃纯阳之月,在时乃纯阳之时,数虽偶而时则阳,故用蛇以象之。蛇乃阴物,不用其足而象巳著,疑亦讳言乎阴之意尔。又《易》曰乾为马,坤为牛。《造化权舆》云马之蹄圆,牛之蹄析,亦此义。”

此外,宋代洪巽《旸谷漫录》、明代王逵《蠡海集》、郎瑛《七修类稿》等关于生肖本于阴阳之说,亦各有其见,如《蠡海集》云:

“子为阴极,幽潜隐晦,配鼠藏迹。午为阳极,显易刚健,配马快行。丑为阴,俯而慈爱,配牛舐犊。未为阳,仰而秉礼,配羊跪乳。寅三阳,阳胜则暴,配虎性暴。申三阴,阴胜则黠,配猴性黠。卯、酉为日、月二门,二肖皆一窍;兔舐雄毛则孕,感而不交也;鸡合踏而无形,交而不感也。辰、巳阳起而变化,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辰、巳;龙、蛇者,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拘守,狗为盛,猪次之,故狗、猪配戌、亥,狗、猪者,圈守子物也。”

诸说或就兽之局部生理特点附会阴阳,或就其生活习性特点论于阴阳;《七修类稿》卷四论此,则兼而并提,对前者持质疑或否定态度,如:

地之肖属十二物,人言取其不全者。予以庶物岂止十二不全者哉!予旧以地支在下,名取其足爪,于阴阳上分之。如子虽属阳,上四刻乃昨夜之阴,下四刻今日之阳,鼠前足四爪,象阴,后足五爪,相阳故也。丑属阴,牛蹄分也。寅属阳,虎有五爪。卯属阴,兔缺唇,且四爪也。辰属阳,龙乃五爪。巳属阴,蛇分舌也。戌,狗五爪也。亥,猪蹄分也。此或几焉。予又思蛇、兔取唇舌,他物之足爪,亦岂无如十二物哉?夫十二支固属阴阳,皆于时位上见之。《易》卦取象亦然也,唯理义之存焉耳。

余下所及,即如上面《蠡海集》,文字略有小异(系郎氏“私忆如此,未见出书·姑存于稿”),可知他是赞成《易·说卦》中以兽用为卦象之说的,认为该说符合“理义”。然而,《说卦》亦不过是借几种兽的习性姑作卦象的比喻罢了。在《易经》中,不止述及《说卦》比附于八卦诸兽,还有鹿、豹、狐等,以及鱼、蚌、龟、蟹之类。即或是牛,亦不止系于坤卦,尚用于离、旅、遁、大畜等卦象。

正是由于如此将生肖附会于阴阳五行学说,则衍生出丰富多采的相关习俗惯制和种种迷信。这种生肖观念,业已超出了十二兽历(纪辰、纪月、纪年)本来的社会功能,成为同其他文明古国十二兽历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其属于本土固有文化事象的一种主要佐证。

《陔余丛考》卷三四认为“十二相属之起于后汉无疑”的根据之一,是“西汉以前尚未用甲子纪岁,安得有所谓子鼠丑牛耶”?然而,如今关于生肖的种种研究结果表明,假若确如赵冀所说 “西汉以前尚未用甲子纪岁”的话,那么,不论干支缘何而生,衍出生肖的十二兽历就当然是先于其产生的了。至西汉时,生肖已被附会于阴阳五行,并同十二地支发生直接联系。

(四)汉族而外的十二生肖历法

如上所述,巴比伦、希腊、埃及、印度等文明古国也存在与中国汉族相似的十二兽历,从中可以发现一个重要区别,即汉兽历很早就从一种民间律历衍生成为特定的生肖文化,并与之长期并存。

在中华本土,除人口多、分布广的汉族之外,一些少数民族也流行有类似的动物律历制度。《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一书,开列了被称为“中国型”的、黎、傣、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十二兽纪历方法。详参下表:

序 号十二地支桂西彝哀牢山彝川滇黔彝毛道黎黎傣蒙古维吾尔 汉1子龙虎鼠鼠鸡象鼠鼠鼠2丑凤兔牛牛狗牛牛牛牛3 寅 马 穿山甲 虎 虫 猪 虎 虎 虎 虎4卯蚁蛇兔兔鼠兔兔兔兔5辰人马龙龙牛龙龙鱼龙6巳鸡羊蛇鱼虫蛇蛇蛇蛇7午狗猴马肉兔马马马马8未猪鸡羊人龙蚁羊羊羊9申雀狗猴猴蛇猿猴猴猴10酉牛猪鸡鸡马鸡鸡鸡鸡11戌虎鼠狗狗羊狗狗狗狗12亥蛇牛猪猪猴猪猪猪猪

其中,有以“人”或“肉”纪年者,称十二兽历,似不确切,乃系笼统之谓。除川滇黔彝族、蒙古族用兽与汉族完全一样外,余皆各有异同,尤以维吾尔族同汉族差别最少,仅一个“鱼”、“龙”之差。

事实上,除上表所开列之外,我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曾流行有十二兽历,例如,主要聚居于西南地区的纳西族,至今仍流传着一个同汉族“赌赛排位次说”相近的十二属动物排位的传说。相传,很多动物聚集在一起,都想在十二属相中占据第一名,互不服气,于是,议定以赛跑胜负赌排名次。在黄牛同老鼠渡河比赛时,机灵的老鼠一口咬住牛尾,被牛甩到对岸上,出其不意地占了先。结果,“老鼠胜利了,居了十二属相的第一名,黄牛居了第二名,老虎是第三名,兔子为第四名,龙为第五名,蛇为第六名,马为第七名,羊为第八名,猴为第九名,鸡为第十名,黄狗来晚了,居了第十一名。可是猪最懒,在家睡大觉,所以就把它排在十二属相的最后。”据此可见,纳西族的十二属兽及其排列顺序,同汉族完全一致,只不过这则传说未像汉族的有些说法那样,将之明确配列于十二地支序位。

就现有材料来看,很多少数民族的十二兽历都是用来纪日或纪月,而不是纪年。这一点,也正是汉族生肖纪年法所经历过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在汉族古代传说中,亦有反映。如前蜀·冯鉴《续事始》中记载:“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以名兽,配十二辰属之。”不过,早于汉代时汉族即开始兼以生肖纪年了。

我国彝族长期使用的十月太阳历中的十二兽轮回纪日,是少数民族十二兽历的典型纪日用例。[1]彝族这种太阳历将一年划为十个月,每月36天分为三个十二属相周,全年计30个属相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仅根据十二属相日占卜凶吉,就连各地集市贸易日期也是以不同属相日来排定命名的。甚至,有的已化为地名。例如,在《中国分省地图》和《中国地图册》上,标有贵州彝族十二属相集场地名44个,云南彝区十二属相集场地名114个,如“龙场”、“牛街”之类,均可以命名用兽推知其传统集市贸易日期。

为什么一些少数民族也流行有同汉族一样或相类似的生肖纪辰历呢?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显然归究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吸收与融合作用的结果。这是符合历史运动规律的。

历史上,各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与存在的过程中,都产生、积淀了自己的主导文化。同时,这也是一个因地缘关系等社会媒介相互影响与交流的文化运动过程。

汉族本身是由古代不同民族融合产生的一个古老民族。民族间的融合过程,主要是文化的融合运动。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在其著名诗作《离骚》开篇中自述身世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有人将此译为现代白话,则是:“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叫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就此,则拟围绕生肖与民族作点探讨。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中说:“《楚辞》:‘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摄提,岁也;孟陬,月也,庚寅,日也。屈子以寅年寅月庚寅日生。”那么,屈原何以生辰适逢“三寅”为美好吉祥呢?时下有人指出,其“寅”于当时已“具有虎的含义”,是“以虎日为吉”,并举例证提出,早在周代即已出现了寅为虎、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丑为牛这五支及五兽对应相配。因十二兽历不是官方历法,就难有系统记载,但从这五支和五兽相配,已能反映周代各族民间流传十二兽历法,也有用它们与干支相配的,故在当时文献中还偶有反映。《离骚》此例,即其所据主证之一。依此说,则可将生肖纪年从汉代提前至周。然而,亦恰因相对干支系正统官方历法而言,十二兽历难以见诸经传的民间历制,属非主流文化,囿于文献记载的稀疏,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佐证。

如果 “寅年寅月庚寅日”于当时确实含“虎年虎月虎日”之义,则还有必要联系到当时的民族问题。《离骚》首句之“苗裔”系指“子孙”并非“苗族”,自不待言。然而,屈原故国,却是一个“三苗”故地。“此族当五帝时,曾据今长江中流,洞庭、彭蠡之间。后为汉族所破。周时,江域之地入楚。此族退居湖南,自汉以后,又沿洞庭流域西南退。凡今湖南及贵州流江上游之地,古所谓蛮者,大抵皆此族也。”著名楚辞学专家姜亮夫先生于考证“楚民族”时亦认为:“言楚民族当分别两事:一为统治阶级之氏族,即曲子所谓‘江介遗风’之创造者。二为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至周民族之封在江汉间者,尽为楚为所,其文化可能为楚人所破,而熔入贵族阶级中。屈原非但出身于楚贵族,还是职掌曲、景、昭三姓贵族事务的三闾大夫,而且,“楚之先,来自西方,本为游牧民族,至周已定居丹阳一带”。凡此,或言之,屈原故里原即“三苗”等古民族曾聚居生息之地,楚地乡土风俗本身即为多民族的融合体。进而回过头来依此判之,《离骚》所反映的以虎年虎月虎日(亦即“三寅”)出世为吉祥之俗,则亦属当时当地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事象之一。至少,不论最先出自哪一当地古民族,其时亦难断为个别所独有。

如果说,《离骚》“三寅”与“虎”的对应尚有待充分佐证的话,那么当代 “彝族文化学派”关于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及十月太阳历中十二兽历的考证与新见,则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最新成果。他们“通过彝族的原始图腾遗迹和纪日十二兽壁画、彝文 《母虎日历》碑以及彝族祭祀、舞蹈等民族学资料的考证,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中国十二兽历法是产生于原始狩猎、牧畜、农耕等生产及以此为基础的图腾崇拜”。“中华民族是‘生龙活虎’这一民族自我意识,渊源于远古龙、虎两部落为基础的各部落大融合,而这种融合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的过程中。龙女娲部落主要代表苗、黎、壮、佤、蒙、满等民族的原始先民;虎部落主要代表羌、藏、白、纳西、土家等民族的原始先民。汉族是以龙虎两部落为基础融合而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汉族生肖文化融合了一些少数民族十二兽历,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存在的十二兽历也明显反映着汉文化的影响,因而造成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生肖文化的共通性特征。这一特征,是中华民族内部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遗存。一如任继愈教授在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论集》序中所说:“汉族也是秦汉以后,经历了若干世代众兄弟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由殷周上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已经说不出是汉族的前身还是其他兄弟民族的前身,应当是黄河流域各族共同创造的。我国古代习惯地列为汉族的一些哲学家、文学家,实际上他们是否属于汉族,大成问题,此如屈原,他是楚贵族,至少他不是汉族的前身”[4]生肖文化亦如此,已很难讲清它是汉族还是哪一兄弟民族首创的,因为汉族文化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不过,需注意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生肖纪历多仅属兽历而已,而汉族则使之发展为一种民间信仰形态,即综合了天文、地理与生命观念的超社会力量的自然崇拜;如果从汉代算起,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五)生肖文化是多元信仰在民间历法上的聚焦点

认为生肖文化出自原始文化的动物图腾崇拜,是当代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

然而,这并非完整、准确的结论。

动物图腾崇拜,仅仅是生肖文化给予我们比较直观的印象。事实上,生肖文化是中华民族原始文化多元信仰在民间历法上的一个聚焦点。或言之,生肖文化不止体现了原始动物图腾崇拜,还明确反映着多元信仰的标记。历史学家吕振羽教授在一部著作中曾援引了本世纪初某公 “谈的一段无稽神话”:“你信吧,人都是由生物或星宿转变来的。这从每个人的特性中都可以看出来。你看某先生,凶猛多智,因为他就是虎狼转变的;某先生就是狐狸转变的,所以你才摸他不清呀!……说到兄弟我自己,就应该归到星宿一类,好些人都说我是寿星脱身的。……无论何人,他的前身都不能不是一个什么东西;要不,就定然没有他的特性。”对此,吕氏指出:“这样原始时代残留下来的意识,在中国的一部分人中还相当普遍。”此例的原始意识中,即包含了动物崇拜、星宿崇拜和神灵观念等原始信仰遗存。

泛灵论(即“万物有灵论”)是人类原始文化中的多元信仰现象,中国民间文化信仰的多元性即滥觞于这种原始文化信仰。

我们说生肖文化是原始文化多元信仰的聚焦点,则在于它至少印有动物图腾崇拜、五行及星辰崇拜、神灵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道释宗教信仰的标记。

1.图腾崇拜

从《易传·说卦》以八种动物作为卦象,到选定十二种动物纪历和作为生肖灵兽,同原始部族因崇拜某种动物而奉之为图腾一样,均属原始信仰中的动物崇拜。不过,动物图腾崇拜是产生生肖文化比较直接的来源之一。

人类产生动物崇拜的原因颇为复杂,不同的民族因所处人文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形成各自的崇拜对象。即或同是一种动物,在不同民族的信仰中,亦会存在不同的认识、寓意和情感。但是,所有动物崇拜均有其特定的功利性意识,决非无缘无故的崇奉。

清楮人获 《坚瓠续集》卷一录 《闻见言》所载:“南诏苗獠,不解营宫室,倚树架木以居,四周用长木横阑之,每面各三,禁猛兽不得越而入,夜则驱合家男女,偃息于其中。此所谓阑干十二也。后入唐人诗料,遂与流苏珠箔,相附而行,谓是富贵家长物,岂复识为蛮獠荒陋之用乎!”尚未见到苗族十二兽历材料,其以阑干阻挡猛兽侵袭是居住功利性的需要,而以“十二”之数为制则属同民间信仰、民俗心理乃至美学意识相关的风俗习惯了。同理,一如以动物为图腾,选择一组特定的动物 (其中还包括复合型的象征多种神兽化身的龙)作为纪历符号和生肖神灵,无疑也是从原始的功利意识演化而来,是一种原始初民智慧的积淀与延伸。

2.五行及星辰崇拜

明代王鏊关于“天禽地曜,分直于天,以纪十二辰”为“十二肖之所始”的观念,直接反映了世人生肖文化中的五行崇拜与星辰崇拜意识。为简明起见,现将其具体解说列如下表:

十二辰 十二肖 七曜及二十八宿※子 鼠 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丑 牛 斗(木)獬;牛(金)牛寅 虎 尾(火)虎;箕(水)豹卯 兔 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辰 龙 角(木)蛟;亢(金)龙巳 蛇 翼(火)蛇;轸(水)蚓午 马 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未 羊 井(水)犴;鬼(金)羊申 猴 觜(火)猴;参(水)猿酉 鸡 胃(土)雉;昂(日)鸡;毕(月)鸟戌 狗 奎(木)狼;娄(金)狗亥 猪 室(火)猪;壁(水)※ 采用王敖原文,只是将七曜字括起以便识别。

他将二十八宿分布于十二辰,除子、午、卯、酉四辰各三宿外,余皆各两宿,又从各辰宿禽名中选取其中一种为“天象”,即为十二肖纪辰,并“以七曜统之”。事实上,他如此解释“十二肖之所始”原理,恰也印证着生肖纪年之制始于十二肖纪辰这一生肖文化发生、演化的轨迹。因为,按其说法,将二十八宿配于十二辰属,由北向东、南、西周转开去,亦即十二肖绕天一周,亦即 “天禽地曜,分直于天”,成为一天时序的标志。

同以禽名命名二十八宿一样,这当中既含星辰崇拜,亦存在动物崇拜,是二者的结合。

3.神灵崇拜

从十二兽纪辰演化为“十二生肖”的最根本的分野标志,即在于将纪岁动物同该年出生者的人生命运联系起来,奉之为主宰人生的神灵。甚至,将不同生肖者的人际关系,亦附会于臆意中的十二神兽的相互关系上,实质是对阴阳五行迷信的附会。

民间关于生肖起源、排位的传说中,有些直接将之归究于天神的决断,则是生肖文化中原始神灵崇拜意识的直白式显示。

4.道、释信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道教形成之先,已存在道家学说,其思想轴心均在于“道”。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据此,阴阳成为道家用以解释宇宙变化及世间万物生灭的最核心学说。

非但可见道教有将十二肖属形象配绕太极的图式实证,古人亦不乏以阴阳、奇偶来阐释生肖动物与十二辰配列原理的,认为其全然出自阴阳配合、变化规律。详如洪巽、王逵、郎瑛诸说。在他们看来,十二辰肖之所始,完全合乎“道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这一道家宇宙观。这种意识融于民间生肖传说,即为道家神灵人物的掺入和阴阳说的自然导入。

佛教传入,亦注意到生肖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广泛影响,于是,在汉传佛经中便强调十二肖为佛祖所创,后即讹入了民间生肖传说。

宗教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最者,莫过于道、释,其中又尤以道为更加深远。生肖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融于道、释观念,尤其道家因素,自属固然。

凡此说明,中国生肖文化的生成,并非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多元文化信仰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点,正是中国民间文化多元兼容特征与生成轨迹的反映所在。

三、生肖民俗评说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动使人们习得或被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即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观念,尤其是其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生肖就是这样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广泛渗透于古今民俗文化的 “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之中,以人们避凶趋吉、禳灾祈福求安顺的本能愿望为基轴,演化出富有各种现实功利性价值观念的事物,成为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江南水乡名城苏州桃花坞民间年画中的《华英生肖月份牌》,将《况钟访鼠》、《天河配》等十二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中的动物形象组合于同一画面,用以表现十二生肖这一主题。其巧妙、别致之处,非但在于生肖乃民间长期流行不衰的传统纪年方法,更在于迎合了生肖迷信认为诸动物是主宰世人命运的神灵这一潜意识。画面中央画的是和合二仙,则点破了这种意识所在。和合二仙通常为蓬头笑面形象,手持荷花与盛蝙蝠的圆盒,象征和谐幸福。人们尊奉十二生肖神兽,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即在于追求现实生活美满和谐的福运。故此,这种主题的月份牌是颇有市场的,它非常切合关于生肖的民俗心理。

相对于十二兽纪辰、纪岁这一民间历制而言,生肖则是将富于俗信和迷信色彩的民间信仰习俗,广泛渗入到人生礼仪习俗和生肖占卜等民俗文化事象之中,从而构成了我国特定的生肖文化形态。

这里,主要评说人生礼俗和占卜民俗中的生肖信仰。

(一)人生礼俗与生肖

生肖是我们这个民族为每一位降临人世者最先赋予的一件不容谢却的礼物,而且早在该生命孕育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它是人们与生俱来、相伴终生而不逝灭的一种特定民俗文化符号,一如族徽、图腾,新生命一经诞生,即终生与生肖相伴,与之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要受到相关习俗惯制的约制、摆布。在生肖民俗的作用下,人世间曾发生并仍在继续出现纷繁物事。清季白话小说时有写及,例如:《红楼梦》第五七回当宝钗问,“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先将好妹妹先说与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说”:“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张太太又属相不对,忌他,便留在上房张罗。”有的尚对生肖运命提出质疑,如《镜花缘》第十二回吴之和道:“尤可笑的,俗传女命北以属羊为劣,南以属虎为凶。其说不知何意?至今相延,殊不可解。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之于羊?寅年而生,又何竟变为虎?且世间惧内之人,未必皆系属虎之妇。况鼠好偷窃,蛇最阴毒,那属鼠、属蛇的,岂皆偷窃、阴毒之辈?龙为四灵之一,自然莫贵于此,岂辰年所生,都是贵命?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往往读书人亦染此风,殊为可笑。”言之切切,无可辩驳。

然而,从古至今,生肖崇拜与禁忌总如幽灵一般回游于社会生活之中,令人困惑,不得不以各种近乎顺应的方式去应付它,从而求得心理平衡。事实上,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除协调、规范社会而外,相当一部分作用在于引导人们以响应的行为调解心理平衡,此即其精神方面的力量。辨风正俗,则在于指导人们科学地把握民俗事象,规范民俗活动并调整和净化社会风尚。

在男女老幼人口济济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各人没有一个特定代号——姓名的情形是不堪设想的,那将失去社会最基本的秩序。但在星命家说来,“须配合十二生肖命名,您才会有一个吉祥的名字。有了吉祥的名字,您才会有顺畅的人生、成功的事业、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婚姻”,于是又附会出各属相取名的若干禁忌来,其实全无道理。认为属鼠者取名应采用米、豆、鱼、金等部首汉字,忌用刀、弓、石、火、车之类部首字,无非是恐鼠为患而采取的迎合其性媚鼠手段之一。这同唐代柳宗元笔下《永某氏之鼠》所说的愚昧岂不同出一辙!“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结果,唯致鼠患成灾而已,致使“某氏室无完器,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齿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究其迷信心理,不过是“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然适得其反。

人们迷信生肖,核心在于误以其为 “本命”所属。相传宋徽宗属狗,即有宰相以其为“陛下本命”,因奏请“京师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清代慈禧太后属羊,则艺人入室演戏须忌“羊”字,《女起解》中的唱词“羊入虎口”要改唱“鱼儿落网”。这种生肖迷信,汉以来即已见诸史书了。《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载:“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生。”在寅,即本命属虎。古今人生礼俗向以六十寿诞为重,即缘此而生。六十岁,既是人生经历了五个本命年,又适逢甲子之数,因而被视为重典。唐代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诗之四云:“今朝吴与洛,相忆亦欣然,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又自注称:“余与苏州刘郎中同壬子岁,今年六十二。”此诗作于唐文宗七年(833),其六十大寿即在文宗六年,“今年六十二”则是 “虚岁”之数。官制以干支为纪,民间以生肖为纪。本命之说,即缘生肖以附会于干支、五行、阴阳、四方、十二宫等为本。民间本命年习俗认为,人每逢自己属相值年时,多有灾殃,必须设法禳解。禳解之法,无论年轻、年迈,均从此年元日起系红腰带、穿红衬裤(或裤头),习以为制。少数地区,如青海的河湟,则主要为年过半百的老者作本命年禳解活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要庆贺一番。类似风俗,亦见辽代契丹族皇室,名为再生仪。据《辽史·礼志·岁时杂仪》载,凡十有二岁,皇帝行再生仪,禁门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有童子、产医妪陪伴,三过歧术之下,太巫奉襁褓、彩结等物赞祝,并宴请群臣,足见其颇为隆重,其旨无非是在祈福。这种礼仪每隔12年举行一次,取意与本命年禳灾做生日相似。甚至还大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载:“(十一月)辽以太后行再生礼,大赦。”

祈寿在于求生,而人生总将有其终结,于是,生肖习俗也就同丧葬联系起来。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 (1010—1063)生于寅戌年,本命属狗。《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祜元年》载其言称:“昨有言寅戌是朕本命,不宜临丧,朕以师臣之旧,故不避。”是知当时已有因本命生肖而避临丧之俗,并进入了宫廷。又如《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祜六年》记:“(正月)戊申,降郢州防御使宗懿为信州团练使,宗懿葬其父濮安懿王,而自以本命日不临穴故也。”是知连生肖日亦须避忌墓穴。事实上,早在隋唐时,即已流行制十二生肖俑(又种十二支神俑)陪葬习俗了。在牛角塘唐墓中,即曾出土了十二生肖陪葬俑实物。在世时期望获得生肖庇祜,死后仍不愿摆脱其左右,祈求继续赐福亡灵,可见生肖观念渗透、影响之深。

婚姻嫁娶,是除生死而外的又一人生大礼。人们本能地希望婚姻美满和谐和传宗接代,事事处处故详谋虑,自然不敢违逆主宰人生命运的生肖禁忌,于是就衍生出诸种有关婚姻的生肖习俗。在传统婚俗中,合婚是择偶要经过的首要一关,若属相不合,则不能婚配。明代即流行有所谓“女子属羊守空房”之类谚语。至于什么“龙虎不相容”、“猪猴不到头”、“鸡狗断头婚”诸说,至今仍有其信众,其实不过是附会干支冲害迷信的产物。甚至,选择婚期亦有生肖方面的讲究。如山西定襄地区,人们认为夫妇属相为鸡兔者,以正月、七月结婚为宜,蛇猪宜三、九两月,马鼠宜六、腊月,牛羊宜五、十一月,狗龙宜四、十月,虎猴宜二、八月,事实已证明皆无切实道理。在流行十二兽历的黎族,亦存在类似习俗。《清稗类钞·婚姻类·黎人婚嫁》载:“黎人无时宪书,不知甲子,然于婚姻,亦必择吉日。其法:按十二兽,以手推算,所择日与选择家悉暗合。或云,虎猴牛,黎人以为恶兽,避之则吉。”生活在我国浙江地区的畲族,其婚嫁时长夜对唱的传统民歌“歌底”中,即有一种十二生肖歌,即在对歌收尾时唱述十二生肖形象、特点及其同人类的关系,流行甚广,各地唱词大同小异。

这里,展示两首由民间文学工作者实地采集的《十二生肖歌》。

其一

寅年肖虎就是我,山里寻食山里挨;寻得有吃饱一肚,没食空肚走过界。

卯年肖兔实清气,身上生毛眼红翳;耳蕈长长心性好,脚长手短肉生涕。

辰年肖龙会上天,身上生鳞五色斑;嘴大角长生五爪,五六七月最出名。

巳年肖蛇就是懒,倒在路边卷作团;睇着人来就逃走,紧紧溜过没脚痕。

午年肖马是没变,头捆麻绳手来牵;争州奇国我当先,行乃慢来吃皮鞭。

未年肖羊好名声,高岩石壁啃草青;肉待人情毛好卖,扎笔写字上王京。

申年肖猴实在灵,带崽成阵在山林;这山过了那山转,爬岩上树不用劲。

酉年肖鸡好名头,头带红冠着红袍;未啼之前先拍翼,未成生卵米来逗。

戌年肖狗尾翘翘,主人养我守门头。会赶狐狸又守贼,不嫌主家寮里孬。

亥年肖猪吃粗糠,剩饭菜汤养身壮,猪肉亦是头样宝,百菜没我煮不香。

子年肖鼠天上何,大大细细崽孙多;吃了几多谷仓米,斩了几多田里禾。

丑年肖牛最苦辛,牛轭挂颈链随身;犁耖都是铁来打,拖乃不动竹摒。

其二

正月建寅是虎狼,虎狼一世在山场;身上穿着五色样,出来游嬲会吓娘。

二月建卯是兔郎,一世吃草当米粮;身上生毛油油软,做绒成衫值银两。

三月建辰是属龙,黄龙喷水在天宫;早时放水天下落,荫得地下百草葱。

四月建巳是属蛇,出世有娘又没爷;出世有爷又没娘,身上没衣生鳞遮。

五月建午是属马,马头又用绳来挂;夜间不给倒落地,主人骑去入官衙。

六月建未是属羊,一把嘴须三寸长;头上生双金角崽,人客来卖好银两。

七月建申是属猴,不怕山林树木高;黄藤作崽它前吃,番薯芋头它也捞。

八月建酉是属鸡,未先呼鸣米落泥;鸡娘养大会生卵,鸡公养大五更啼。

九月建戌是狗郎,主人养你困柴仓;夜间得醒防贼盗,日里客来犬啷啷。

十月建亥是属猪,一日三时服侍亻巨;粗糠番薯吃会大,天大人情它侍去。

十一月建子是鼠郎,养崽成阵住石墙;爬梁巡避最本事,猫若一出没位藏。

十二月建丑是属牛,大田犁倒滥糟糟;一条田塍行九转,冬来吃秆眠柴毛。

其一为年份生肖歌,其二为月份生肖歌。而且,均突破十二地支以子、丑开头的顺序,改以寅、卯开头,具体顺序则又未破除地支固有排列顺序。这种现象,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十二生肖历制相似,是以其固有民间历制同汉族相配列的结果。

凡此,生肖在生、死、婚三大人生礼俗中均扮演着特定的民俗文化角色,除却 “本命年”中尚含人生礼赞意义外,大都并无积极意义,多在扬弃之列。

(二)占卜与生肖

中国占卜起源很早,并曾设有专司占卜的职官,《周礼·春官》 中的 “冯相氏”、“保章氏”即为司此职者。殷墟出土的大量卜辞,更属实证。据文献考察,占卜术当以汉代为盛,而生肖占卜正于此际肇兴。东汉王充《论衡》有关篇章关于生肖与干支阴阳五行关系的辩证,既说明了一时生肖迷信的盛行,也说明其占卜迷信的产生全系对阴阳五行占卜之术的附会:即以十二兽同十二地支相配列为媒介,直接将之附着、嫁接于阴阳五行占卜术上面,从而派生出种种生肖占卜和生肖禁忌习俗。事实上,上述诸种生肖禁忌习俗,多出自生肖占卜的影响。

在中国占卜史上,生肖占卜虽发生较晚而又是附会阴阳、五行、四方、干支等生成,却是汉代以来在民间影响颇广泛深远的主要占卜术。生肖人皆有之,求生、祈福、趋吉心理亦为世人共同心理,加之术士们的故弄玄虚与蛊惑,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历久不衰的生肖占卜术的广泛市场,其信众迄今未绝。在术士们说来,生肖命理主宰着人世的一切,法力无边。即或是否上吊而亡乃至大小便方向,亦需因生肖来择定。敦煌文献中的《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即体现了我国古代生肖占卜术的这种思想。例如:

子生鼠,相人命属北方黑帝。子曰:料三石五十一代。宜著黑衣,有病宜(服)黑药。大厄子午之年,小厄五月、一十月。不得吊死、问病,不宜共午生人同财出入。

丑生牛,相人命属北方黄帝。子曰:料粟三石七十一代。宜著黄牛,有病亦服黄药。大厄丑未之年,小厄六月、十二月。不得吊死、问病。一生不宜共丑未生人年同财交通。

未生羊,相人命属武曲星西南方黄帝。子曰:食大豆一石二十一代。宜著黄衣,有病亦服黄药。大厄丑未之年,小厄六月、十二月。忌吊死、问病。秋冬生,富贵;春夏生自如。四子上相,三子力其人。本是女国人,前世骂破斋遂来至此生。鸟人信敬敦厚文帝宜写史,奴婢六畜足用,卅保财年,甘官厄。君子得官位。卅五中厄,卅五大厄,得受(寿)命八十一,一生不得向西南方大小便,慎之大吉。

显然,这是术士施生肖占卜术使用的底本。江湖术士除掌握这种基本要决外,还必须辅以种种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本领,方能牵制卜客。旧时江湖职业术士中流传多种秘本,均属这种施术经验的总结,行内传钞秘授,以愚世俗。明末清初流传的《江湖切要》及稍晚些时候广东“江湖派”术士秘本《英耀篇》等,均属此类,如《江湖切要》中说:“先签后隆,乃术中之决;轻敲响卖,是秘密之玄机,尤以《英耀篇》说得更为直白:

一入门先观来意,既开言切莫踌躇。……急打慢千,轻敲而响卖。隆卖齐施,敲打审千并用。十千九响,十隆十成。敲其天而推其比,审其一而知其三。一敲即应,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吐,何妨拨草以寻蛇。先千后隆,无往不利;有千无隆,帝寿之材。故曰:无千不响,无隆不成。学者可执其端而理其绪,举一隅而知三隅。随机应变,鬼神莫测,分寸已定,任意纵横。慎重传人,师门不出帝寿,斯篇玩熟,定叫四海扬名。

显然,为保守当行秘密,文中掺杂了许多为行外人所不解的隐语行话,例如有解释道:它把怎样套取对方家底、身世,以及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方法,归结为“敲、打、审、千、隆、卖六个字。“敲”就是旁敲侧击;“打”就是突然发问,使对方措手不及,仓促间吐露真情;“审”就是察貌辨色,判分真伪,并从已知推断未知;“千”就是刺激、责骂、恐吓,向要害打击;“隆”就是赞美,恭维和安慰、鼓励;“卖”就是在掌握了对方资料之后,从容不迫地用肯定的语气一一推出来,使对方惊异和折服。这六个方法是互相配合的,所以“秘本”指出说:“隆、卖齐施,敲、打、审、千并用。 ”

生肖占卜必须在言语中谈及生肖名日,为当行内部交谈方便,术士群体即使用了相应的隐语行话。例如:排流年为挤丙子,排算生辰为黑虎道,合婚为合寸,属鼠为光嘴通,属牛为摆子通,属虎为爬山通,属龙为海条通,属兔为钻坎通,属蛇为柳子通,束马为横行通,属羊为长髯通,属猴为根斗通,属鸡为啼明通,属狗为守笆通,属猪为垂耳通。

凡此,悉在于“随机应变,鬼神莫测”而“任意纵横”(《英耀篇》语)。这些,都无疑是对包括生肖占卜在内的各种占卜术欺人盛众伪科学本质的自我暴露,一种无意识的深刻自我批判。至于生肖占卜理论,至今虽掺入一些现代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早在东汉王充《论衡》中即予以深刻批判、辨正了。

但是,民间文化中深受生肖占卜习俗影响的事象为数颇多,民间崇拜与禁忌等信仰习俗中印有许多生肖占卜的标记,这是应予正视毋庸讳言的。同时,这也是当代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民俗文化学者所要进行的辨风正俗的主要方面。

在有些地方,生肖迷信还衍化为育儿习俗中的治病巫术。如旧时浙江西部地区民间流行的“念属相”风俗,就是这样情形。当小孩子因伤食害肚子痛时,家人便将小杯子盛满米用布包紧,然后再将杯口对小孩肚子轻檫数次,同时念叨说“老鼠归老鼠,猪归猪,鸡归鸡,龙归龙”等,俟如此逐一念遍十二属后则说:“孩子,它们都帮你吃,你一下子就不痛了。”如果说,轻揉小孩肠胃以助其蠕动消食尚有一定合理性外,那么以杯盛米象征孩子肚中积食,念请诸生肖动物前来分吃以消食的祈望,则显具生肖迷信乃至巫术色彩了。其实,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分散病孩注意力、致减轻痛感的效果。人们迷信生肖主宰人生命运,为本命之所属,因而即依此占卜吉凶和运用巫术方式来禳解。

生肖占卜习俗是以十二兽历为本,同其他原始民间信仰混合而成的一种主要生肖文化形态。彝族星占中的十二属相占,则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生肖占卜习俗的原发性民族特征。

被认为起源于古代西羌族图腾崇拜的彝族十二属相纪日,虽然是缘生产、生活之需而生,却在彝族星占和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原始时代延续至今的民间圣哲、原始时代预测未来的学者的吉克·尔达·则伙,是凉山彝族父系氏族制和氏族奴隶制社会迄今尚存的唯一世传著名老祭祀。“它所具星占师的职能,则按照十二属相算卦、二十八宿占卜,推断吉凶祸福”。在凉山彝族流行的占卜习俗主要为两种,一是以日月星辰配十二属占卜吉凶,一是根据人的出生年月日配合十二属相算卦择日。所以其这两种占卜术都离不开十二属相。

有趣的是,虽无干支,却有阴阳(雌雄)五行。“彝族人认为,每个人的生死富贵都是以自己的属相和命宫先天所决定的。”在他们的祭司占卜理论中,认为每人身上均附有六种神,各有不同主宰,具体占卜方法也因神而异。“克坡”,是主宰终生命运的主神,用五行配公母(雌雄)推算;“技尔”,是职掌家庭吉祥之神,用属相与命宫推算;“尔匝”,财神,以五行推算;“者尔”,粮神,以属相、命宫推算;“枯兹”,性格之神,以属相、命宫推算;“故非邱虽”,生育之神,推算法同上。而且,尚流行着十二属相生克口诀,译作汉语即是:“狗马虎相生,免猪羊相生,猴龙鼠相生,牛蛇鸡相生。”“东方克虎兔,西方克猴鸡,北方克猪蛇,南方克马鼠,狗龙二属克,牛羊二属克。”彝族占卜主要用十二属相历法操作,但其崇拜基础在于鬼神信仰。“人们在鬼神信仰的环境中逐步地摸索鬼神显灵的条件,也就是摸索鬼神的意向”,这些都“是以自己生活、生产中发生的经验事实出发,然后将这些经验中的吉日和凶日理解为鬼神的意向,再用一种神话或传说编串起来,形成一种似乎有规则的解释系统”。因历法的关系,彝族占卜术多联系属相,可称是其操作的基本特点之一。

“谁也不会以一种质朴原始的眼光来看世界。他看世界时,总会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的剪裁编排。即使在哲学探索中,人们也未能超越这些陈规旧习,就是他的真假是非概念也会受到其特有的传统习俗的影响。”由于占卜术在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人们的习惯思维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于神秘导向的圈套。其中,有迷信,有俗信,亦有故弄玄虚而产生的神秘效应。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丁亥年生人,属猪。在其尚未成为“真龙天子”开创一代江山之先,即曾出现了一个借生肖迷信制造的神秘信息,实质上是一人为的舆论导向。清·褚人获《坚瓠六集》卷一记载了这件故事:周驸马张永德,好延方士。尝有异人言天下将太平,真主已出。永德问:“谁?”答曰:“但睹紫黑色属猪人,宜善待之。”永德见艺祖勋位渐隆,识其英表,问其生年在亥,乃倾身亲附。宋初以旧恩,礼貌终艺祖世,莫之少替。潘紫南题图南《鼾睡图》云:“甲马营中紫气高,属猪人已着黄袍。此回天下都无事,可是山中睡得牢。”指此也。

艺祖,是古代对开国太祖的美称,此指宋太祖。唐五代时候周(951—960)的驸马张永德相信了方士借生肖占卜于预政治而制造的神秘舆论导向,于是有意趋附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事实上,张永德亲附行为的本身,即加强了方式舆论导向的社会效应,大有益于赵匡胤,因此,当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960)发动陈桥兵变成功称帝之后,不忘“旧恩”,致张永德累迁泰宁军节度使,出判并州。虽然他曾一度因“坐令亲吏贩茶规利”而罢为左卫上将军,不久仍累迁彰德军节度使,知天雄军。这改朝换代后的半生荣禄,悉在于听信方士借生肖迷信指点。其中的代价,则在于他身为驸马而趋附赵氏的推波助澜效应,然而,当年万一赵氏江山未成,其下场不得而知,这无非是一场因生肖占卜习俗而导演的政治赌博。

“牛马年,好种田”,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农谚。意思是说,牛年和马年,风调雨顺,稼穑可获丰收。何以十二生肖纪年中单单这两年“好种田”呢?显然在于牛、马自古以来就是农事生产活动中耕耘运载的主要畜力工具。在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中,牛马畜力的重要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关系春种秋收成败的两大要素。在尚无科学实证说明牛马两个生肖年适宜农业生产确属自然规律外,即只是人们对以往这两个生肖年丰收年景偶然性经验的深刻记忆,附会于生肖占卜的结果,除此而外,则难作其他解释。深究其源流,显系原始农业文化的动物崇拜之遗。事实上,预测丰歉、农时,自在生肖占卜术的视野之中。《史记·滑稽列传》所载古代民谣有道:“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这是一首农家祈望丰收的祝歌。“牛马年,好种田”,无疑也反映了人们渴盼丰收的切实心境——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在迄今仍相当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条件下,大自然的喜怒仍直接关系着人类衣食温饱,因而,这正是这则染有生肖占卜迷信色彩的农谚至今仍流传未衰、甚或大有笃信者的客观原因。

文化是什么?就其历史业已验证了并仍在实践着的社会功能而言,文化是一种群体精神的寄托与积淀,是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驱动力。“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古老的生肖文化即属这样的一种民间文化形态。两个身处异乡他国的游子初遇,两句家乡话可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从年龄上又知彼此属相相同,无疑又会增强相互亲热的程度。即或是寅年的生肖老虎制成的吉祥物标志,也会激起人们的热情和向心力、本能的民族自豪感,因为“人类文化在由环境或人的自然需要所表现的线索上所建立起来的风俗并不像我们轻易地想象的那样,和那种原始的冲动保持那么密切的关系。……发生在它们周围的那种精雕细刻的劳作,实际上受着许多各不相同的考虑的支配”。生肖文化之所以同许多民间文化形态一样经久不灭,即在于其不断以新的寓意适应、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民俗心理要求。在历史的这种双向选择与适应运动的规范作用下,生肖文化将作为难以为相应的外来文化事象所取代的人生一典,长期传承。因而,考察、认知生肖文化源流、本质与运动规律,从中辨风正俗,规范之,使之健康地为当代社会所用,并传之后人,是有其科学意义的。

总之,十二生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赖以产生的最本源要素,一如出自原始农耕渔猎文化的动物图腾崇拜,当是人们在顺应自身生存的天地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认知,包括蒙昧时期的揣度、歪曲性理解与迷信。我想,杨慎《艺林伐山·十二属》“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的判断,或即包含了这种意识。

[1] 刘尧汉,卢央.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论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

猜你喜欢

生肖文化
收集生肖大迷宫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生肖转转转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猜生肖的游戏
你的生肖是什么?
谁远谁近?
生肖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