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2-09-07李云波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度分析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应用的室性早搏频度、心室晚电位、T波电交替、压力反射敏感性(BRS)、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HRV)等指标因受到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限制,需要探求新的预测方法加以完善和补充。随着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窦性心率震荡(HRT)因其无创、简单、可靠等优点[1],在临床分析评估冠心病危险度及预测预后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通过观察随访,进一步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均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结合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 32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 68.2岁,病程7~22年,平均13.5年。对照组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功能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28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 66.5岁,病程8~20年,平均13.3年。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美高仪公司生产的TOP-12.6型动态心电图,通过人机对话排除房颤、伪差、干扰等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通过分析系统自动检出符合条件的室性早搏。计算心电图中反映窦性心率震荡(HRT)两项指标,即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和窦性心率震荡的斜率(TS)。
1.3 计算指标
震荡初始(TO)指室性期前收缩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出现加速的现象,其计算公式为:TO=(RR1+RR2)-(RR-1+RR-2)/(RR-1+RR-2)×1000%,其中RR1和RR2代表室性早搏代偿间歇后的前2个R间期均值,RR-1和RR-2为室性早搏配对间期前的2个RR间期均值,TO<0表示心率正常,TO>O则表示异常。震荡斜率(TS)指窦性心率加速后的窦性心率减速现象,测定室性早搏后的前2O个RR间期值,并以此为纵坐标,以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绘制RR间期值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 5个序号的RR间期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的最大斜率为 TS[2],TS≥2.5ms/RR为心率正常,<2.5ms/RR则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计算,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18个月发现,对照组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共22例患者因心脏事件而死亡,总病死率为29.7%,TO及TS值均正常者死亡3例,TO或TS值中任一项异常者死亡6例,两项均异常者死亡1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2 组 TO、TS 值比较(±s)
表 1 2 组 TO、TS 值比较(±s)
?
3 讨论
窦性心率震荡(HRT)指一次伴有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窦性心率加速后的窦性心率减速现象,具有双相涨落式的特征,反映窦房结的双相变时功能。目前临床主要认为其产生机制与室性期前收缩的直接作用、压力反射间接作用及自主神经紧张性变化有关[3]。HRT是评价冠心病危险度及预测预后的重要技术,对预测心源性猝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不受心功能、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影响,是独立敏感的指标[4]。
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和窦性心率震荡的斜率(TS)是HRT的两个重要分析指标,对评价冠心病危险度及预后的预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的TO值显著高于健康者,而TS值显著低于健康者,这一结果与文献[5]报道一致。同时本研究发现TO、TS值异常患者的死亡率也高于正常组,由此可以看出窦性心率震荡是评价冠心病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和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刘艳阳,陈军喜.窦性心率震荡评估冠心病病人预后的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8):23-25.
[2]柳茵,刘维军,李琳.窦性心率震荡及其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4):76-78.
[3]徐利华,王无锡.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0,36(8):949-950.
[4]吴春玲,戚世钦.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3):308-309.
[5]朱娅,朱萍,任国庆.冠状动脉病变与窦性心率震荡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3):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