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2-09-07王兰
王 兰
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建湖 2247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低龄化的趋势,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该病为神经内科常见病,现将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男34例,女 32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年龄(59.6±10.3)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于1995年制定的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依据[1],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资料证实诊断;于病后6~24h内住院。入院前未经抗凝、溶栓治疗。排除:①大面积脑梗死伴深度昏迷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③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者。将66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2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病情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据病情需要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扩血管,营养脑细胞,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80mg加入5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2次/d。2组疗程均为2周。
1.3 疗效评定
参照中华神经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用积分的方法表示。神经功能缺损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痊愈,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17%以下为无效或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议数据库,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24/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无明显颅内出血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仅观察组出现一例血肌酐轻度升高,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在脑梗死的急性期,由于血管闭塞引起其支配区域为中心的脑血流减少,组织进入缺血状态,在脑组织缺血和再开通时,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则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损害的主要因子[2]。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仍有侧枝循环,缺血6h内血流再通可恢复功能,避免细胞死亡,如果超过再灌注的时间窗,引起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神经细胞损伤继续加剧,产生在灌注损伤。因此,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是挽救半暗带[3]。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生产,降低羟自由基浓度。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后脑水肿减轻,梗死区明显减少,神经元损伤显著减少,提示其对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4]。奥扎格雷钠为一种选择性的强力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有效抑制TXA2合成酶,减少TXA2的生成,同时促进前列环素I2(PGI2)的产生,使血栓形成过程受到有效抑制。奥扎格雷钠可以扩张微小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能加速脑血管病变的恢复[5]。奥扎格雷钠还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脑保护的作用[6]。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Ahe k.Strong attenuation of ischemis and postis chemic brain edema in rats by a novol treerad[J].Calscavenger,1998,19:480-485.
[3]荣本兵,王玉红.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57-59.
[4]杨政,吴玉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保护药依达拉奉[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11-913.
[5]周强,裴瑞泽.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31):32-33.
[6]朱海英,冷振璞,王敏忠,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