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2-09-07吴增歆李绍波李洪祥杨小满宋东文欧芝红
吴增歆 李绍波 李洪祥 杨小满 宋东文 欧芝红
贵州省剑河县疾控中心,贵州剑河 556400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吴增歆 李绍波 李洪祥 杨小满 宋东文 欧芝红
贵州省剑河县疾控中心,贵州剑河 556400
目的 分析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情况,为今后处理类似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结果 确诊甲型H1N1流感2例,其中,教师1例,罹患率0.65%(1/153),学生 1 例,罹患率为 0.033%(1/3 024),经用 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18);甲型非H1N1流感6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结论 学校是暴发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的重要公共场所,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甲型H1N1流感;学校;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9月23日21 :30 ,剑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疾控中心)疫情室接到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报告疫情,县城某中学10余名学生发热、咳嗽,疑为流感样病例。县疾控中心立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24例患者的24份咽拭子标本送地区疾控中心检测,证实为一起学校甲型H1N1暴发疫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2009年9月剑河县某中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1.2 病例诊断标准
甲型H1N1流感病例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第3版)》病例诊断标准。
1.3 调查方法
由剑河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依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学校基本情况、发病发生情况、病例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资料等。
1.4 采样与送检
采集24例流感样病例的24份咽拭子标本送地区疾控中心,由地区疾控中心检验科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符合 2×2 四格表卡方检验条件者,采用卡方检验,对四格表中任何一格期望值小于5者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各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中学位于剑河县城关五号区,有高中、初中部48个班,有教职工 153名(男 66名,女 87名),学生 3 024名(男1 644名,女1 380名),其中,初中部1~3年级36个班,学生2 309名(男 1 258名,女 1 051名),高中部 1~3年级12个班,学生715名(男386名,女329名)。住校生1 050名(男500名,女550名),学生宿舍2栋,共有宿舍105间,其中,男生宿舍50间,女生宿舍55间,每间宿舍13 m2住10名学生,居住较拥挤,地面潮湿,通风欠佳。学校设有医务室,有中专毕业的校医1名。
2.2 疫情概况
2009年9月20~25日累计发生流感样患者24例,罹患率为0.76%(24/3 177)。确诊甲型H1N1流感2例,甲型非H1N1流感6例,阴性16例,疫情波及14个班(初中12个班、高中2个班),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2.3 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情况
患者1,女性,14岁,801班学生,9月23日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T 38.8℃)、头痛、咳嗽、咽痛,同日曾在校医务室购买止痛与感冒药(具体药名不祥)服用,症状有所缓解。9月24日采集咽拭子,25日上午8:30送地区疾控中心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地区疾控中心26日17:00检出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于9月26日21:00转县医院(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
患者2,男性,23岁,实习教师,9月25日自感发热(体温不详)、头痛、打喷嚏。9月26日该校有学生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在进行流感样病例排查时,发现该患者发热(体温39.4℃),伴头痛、打喷嚏等症状,转县人民医院发热病房进行医学观察,采集咽拭子标本于9月27日送地区疾控中心进行流感病毒检测,9月28日反馈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8日由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留观病房转入该院传染病病房隔离治疗。
2.4 病例分布
2.4.1 时间分布 24例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9月20日发病2例,9月21日发病1例,9月22日发病8例,9月23日发病9例,9月24日发病1例,9月25日发病3例。发病高峰为9月22日和23日,2 d发病17例,占总例数的70.83%(17/24);2例确诊病例发病时间分别为9月23日和9月25日。
2.4.2 人群分布 24例流感样患者中,教师1例,罹患率为0.65%(1/153);学生 23 例,罹患率为 0.76%(23/3 024),经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4)。男性 13例,罹患率为 0.76%(13/1 710);女性 11 例,罹患率为 0.75%(11/1 46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23例学生患者中,11岁1例,12岁4例,13岁9例,14岁2例,15岁6例,16岁1例。
2.4.3 班级分布 疫情波及初中12个班、高中2个班,以801班罹患率最高[11.32%(6/53)],如图 1。走读生发病 5例,罹患率为0.25%(5/1 974);住校生发病18例,罹患率为1.71%(18/1 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8,P=0.000 0)。
2.5 流行病学史
首例患者病前1周否认外出史,无与同类病患接触史,2例确诊患者彼此间无密切接触史,无外出史。
2.6 主要临床症状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24例流感样患者均有发热,体温 38.0~38.9℃10例,39.0~39.9℃12例,≥40℃ 2例;咳嗽19例,咽痛10例,头痛14例,流涕5例,鼻塞5例,全身酸痛12例。
2.7 实验室检测情况
采集病例咽拭子24份送地区疾控中心,检测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份,甲型非H1N1流感亚型病毒核酸阳性6份,阴性16份。
2.8 现场处置情况
该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后,县政府启动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成立联防联控现场疫情处理工作组,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按疫情报告规范进行网络直报。地区疾控中心接到县疾控中心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员到疫点指导与协助县疾控中心调查处理疫情,根据调查情况,指导县疾控中心制定本起疫情的防控方案:对该校所有班级学生进行逐一流感样病例排查,对全校师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学校停课1周,确诊的2例患者先后送至县人民医院(甲型H1N1流感定点治疗医院)隔离治疗,对10例症状较轻的流感样患者进行家庭隔离观察治疗,12例症状较重的流感样病例转到县人民医院住院观察治疗,对与确诊病例欧某的72名密切接触者(同教室53名、同寝室4名、校医1名、任科教师12名和2名寝室管理员)进行医学观察1周;对与确诊病例唐某的131名密切接触者(同办公室的教师20名、同参加唱歌比赛的教师4名、朋友2名、亲戚1名、上过课的4个班级前三排学生104名)进行医学观察1周,对学校教室、寝室及环境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后,做晨检工作1周。
3 讨论
这是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输入性病例未找到,传染源来源不清楚。本起疫情中,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合并存在;疫情在9月23日达波峰,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施实,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发病以学生为主,由于住校学生居住较拥挤,寝室地面较潮湿,通风欠佳,增加了传播机会,发病学生主要是住校学生(18例),罹患率为1.71%,以确诊病例所在班级(801班)的罹患率最高(11.32%),与甲流H1N1密切接触传播途径相符。
该校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报告迟缓,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时该校已出现10余例流感样病例,延误了疫情处理的最佳时机;学校对发热患者的日常监测筛查把关不严,晨检、因病缺课者病因追查工作流于形式[1];学校在疫情早期未能足够重视,未采取有效措施,对患病学生管理不严,部分症状较轻的学生带病上课;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刚消失甚至未痊愈就返校上课,没有严格执行居家隔离的时间规定,管理措施不彻底等是导致本次疫情传播的重要原因[2]。
流感暴发疫情好发于学校,对学校重点防控是预防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3]。本次暴发疫情再次表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政府及各部门积极联动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作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主体,应建立疫情防控联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确保学校疫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疫情的重要性,增强疫情报告和处置敏感性,要将晨检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对发热患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4-5]。同时要加大投入,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传染病在学校发生的机会。
[1]夏军强,李磊.西湖区某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4):338-340.
[2]杨万英,陈慧,张宇,等.郫县某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9):792-793.
[3]杨科,姜永全,罗永平,等.一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93.
[4]陈新有,王永台.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3):220.
[5]曹向红.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98-99.
R181.8
B
1674-4721(2012)06(a)-0151-02
吴增歆 (1970-),男,水族,贵州剑河人,大学专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2012-03-20 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