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封锁——难得的国际化公关机遇
2012-09-06作者金峰
作者 | 金峰
近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和中兴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
这已经不是这两家公司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挫折了,发达国家总会以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侵犯、倾销、商业犯罪等诸多合乎法律条文的理由,阻止华为中兴进入其市场。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延续冷战思维的“中国威胁论”是政治层面的原因;而在经济层面,发达国家不希望经济利益受损,不希望就业机会减少,也不希望技术外流。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发达国家市场巨大,仍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中兴一方面需要仰仗祖国整体实力强大,为发达国家所接受,而另一方面,则需要自身不断努力。
首先,对于发达国家每一次的封锁行动都应积极应答。至少在表面上,发达国家们还是依据法律条文办事的,因此,华为、中兴们是能够找到场所去据理力争的,这些争辩,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挽回一些损失的,同时,每一次的争辩,也是向发达国家展现更加透明的企业现状的机会。
其次,努力成为一家本土化的企业。发达国家不希望华为中兴把在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产品输入本国,然后带着钱走人,其希望华为中兴能够在当地上市,让本国的投资者分享收益,其还希望华为中兴能够在当地设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并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例如,9月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见了任正非,对华为在英国的投资大为赞赏。
第三,寻找在政府中的代理人。在发达国家,通过游说公关,或在大选中提供选举资金以换取支持是正常且合法的行为,华为中兴同样可以利用该规则,在政府中寻找代理人,例如国会的资深议员等。
第四,设法扩大事件影响范围。当发达国家以某些理由采取封锁行动的时候,华为中兴可以通过司法等途径,要求将这些封锁的理由,同样用于发达国家自有的通信设备类企业,从而把水搅浑。
突破发达国家的封锁,对于华为中兴而言,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无论阴谋或者阳谋,逐步在坚硬的外壳上,打开一个缺口,慢慢进入,曙光总是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