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2012-09-05陈长彬
□陈长彬
(杭州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阿里巴巴商学院,杭州 310036)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而与之匹配的第三方物流(TPL)也作为物流业的新兴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物流的主体,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近年来,各类先进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物流业,如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使得物流公司开始由传统的配送、仓储向生产和销售延伸。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在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享有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的美誉。相对我国而言,国外对于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具有更深入的研 究 ,Huppertz(1999)、Foster(1999)、Harrington(2000)和Hill(1999)[1]四位学者认为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成功的公司都必须依赖于他们有效的物流速配系统。Brooksher(1999)[1]提出,网上订单的增长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传统的物流计划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顾客之所以选择网上购物,正是因为购买的便利性,商品的价格以及运输的速度。为了使网上交易变得可行,企业必须精确地搜集订单,将货物配送到客户手中。而Kroll(1999)、Karpinski(1999)、Foster(1999)[1]等认为,第三方物流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这些研究着重于第三方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张铎(2000)[2]从电子商务的“瓶颈”出发来研究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开展物流管理,从而引申对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刘建华、徐志国(2002)[3]探讨了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焦新龙(2006)[4]依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服务中所采用技术、经济、组织等实际条件将其划分为几种不同服务水平的运作模式。璞小金(2009)[5]从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融合具有物流信息化、设备自动化、决策智能化、作业柔性化的特点。物流是整个电子商务运营系统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的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有现代物流作为保证,而现代物流的前提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因此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两者的相互渗透、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现代物流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第三方物流时代。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
(一)电子商务环境的特征
电子商务由于其自身的构成和技术特点,表现出其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构成了电子商务环境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捷、方便
电子商务利用网络技术,跨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将传统商务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给去除掉,使客户能在网络上任何时间,在点击鼠标的瞬间完成过去较为复杂的商务活动。
2.虚拟性
电子商务环境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都通过信息表达出来。这种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对现实社会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现实社会的关系规范,能够容易转化为信息管理,另一方面要求虚拟社会的活动能够在现实社会中真正实现。
3.个性化
个性化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经济的发展,使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向个性化发展。但是要真正做到个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高速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4.安全性要求高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5.整体协调性
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上游生产商、中间批发商、下游零售商之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机构等多个部门形成一个整体,通力协作,往往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是一气呵成的。
以上是电子商务的环境特征,这样的环境特征必然对这种环境中的经济活动产生各种影响,要求这些经济活动必须适应电子商务环境。
(二)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特征
1.第三方物流的内涵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化,物流企业需要不断地拓展自身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了第三方物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盛行,最早提出是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这种新思维被纳入顾客服务职能中,被描述为“物流服务提供者”。第三方物流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指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
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看,第三方物流在发展中已逐渐形成鲜明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系契约化。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物流经营者根据契约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第三方物流发展成为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的。
(2)服务个性化。不同的物流需求者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性、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
(3)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化水平。
(4)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在物流服务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第三方物流的效率和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水平。
(三)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的特征影响整个商务活动,作为电子商务必要的组成部分物流必然要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
1.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
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因为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仅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了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
2.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
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组织和管理,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物流往往是从某一企业角度来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而电子商务则要求物流从社会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以打破传统物流分散的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全社会的整理系统。
3.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
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具备一些重要条件,包括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和成熟等,具有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业必须达到这一目标。而物流要达到这一目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则是最基本的保障。
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一)现有第三方物流的基本运作模式
1.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
传统外包型物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合作关系。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2.战略联盟型物流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以契约形式结成物流战略联盟。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协作,构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
(二)现有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局限性
对于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协作,没有实现资源优化。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对市场变化不能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导致盲目的生产,库存的积压。第二种运作模式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但是这种方式的联盟是以契约形式形成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一定的局限。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敏捷性物流模式构建
(一)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要求
1.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送货延迟、运输不可控的风险大大降低。建设高速发达的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原有的信息系统全面优化是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前进的保证。
2.网络化
第三方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用来保证物流信息化的实施。用网络可以支撑、优化、改造和提升物流实体。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安全的内联网和外联网,实现信息往来及电子商务活动。
3.自动化
物流业的日趋复杂使得凭借传统经验建立的物流系统受到挑战。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广泛使用,要求实现对复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借助物流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促进立体化仓库及物流设备自动化的建立,掌握准确的库存及物流信息,减少流动资金,实现无人仓库。
(二)第三方敏捷性物流运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快速流动和柔性”是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的原则。快速流动是由时间竞争的特点决定的,只有在时间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才具有竞争力;柔性则是由顾客需求变化决定的,最终顾客的定制要求决定了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必须具有柔性。
1.快速流动
电子商务环境的特征中有一点是快捷,方便。消费者可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点击鼠标,完成商品的选择、购买、付款等。但是要真正达到快捷与方便,商务活动的最后环节就是货物的配送。对整个供应链而言,过期的交付意味着无法及时满足最终顾客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时间的延迟直接影响最终顾客满意度,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的第一个原则是快速交付,即迅速提供物流服务,尽快将产品交付给最终顾客。
2.柔性
第三方敏捷物流面对的是变化的、不可预测的市场,如定制产品特征的变化、产品数量的变化、顾客要求时间的变化、顾客地点的变化等,要求第三方敏捷物流必须能够响应市场需求而快速、灵活地变更物流资源,进行柔性决策和运作。因而,柔性成为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必须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三)第三方敏捷性物流运作模式的构建
1.第三方敏捷性物流运作模式的基本模型
从敏捷思想出发,根据电子商务环境的特征以及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构建第三方敏捷性物流运作模式的模型(见图1)
对于这个模式,最底下的是具体的操作层。它具有如下特点:
图1 第三方敏捷性物流模型
(1)订单驱动。第三方敏捷性物流运作模式所有的运作都是围绕最终顾客的订单进行。上游企业获取顾客的真实需求有两种策略:一种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直接与顾客建立联系,二是采用有效顾客反应(ECR)策略由销售点收集顾客定制信息后及时传递给转配企业。
(2)组织敏捷化。组织敏捷化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构建扁平化的产业链组织,另一方面构建虚拟物流企业。第三方敏捷物流需要扁平化的供应链组织。最极端的做法是上游企业和最终顾客之间没有分销商,即企业采用直销方式。为了符合电子商务个性化的物流需求,出现了多个物流企业快速形成暂时的公司联盟。
(3)系统柔性化和信息共享化。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柔性特征是通过物流系统的柔性来体现的,只有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才能应对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内部柔性是指反映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的柔性,而外部柔性是指面对顾客反映物流系统竞争力的柔性,第三方物流系统的柔性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建设。在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中,实时信息的快速获取直接影响到物流运作的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息流指导物流,因此供应链中(包括3PLs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时信息的共享对物流时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硬件建设主要是指购买设备和建立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软件建设则包括相应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人才的培养,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4)运作敏捷化。订单驱动、组织敏捷化、系统柔性化和信息共享化都是为了能够实现具体的物流运作敏捷化,这是第三方敏捷物流效率和效益的体现过程。为了实现供应链物流运作的敏捷化,经常采用以下策略:越库转运、循环送货和共同配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3PLs能够实现物流作业间的无缝连接,缩短物流时间,进而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达到敏捷化运作的目的。
2.第三方物流功能的整合
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包括方便、快捷性、柔性化,以及目前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不足,两者都反映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迫切性。通过对第三方物流功能进行整合,完善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共享平台。
(1)纵向功能性整合。通过纵向的整合增强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功能。纵向整合是把物流的各种功能,如仓储、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整合成完整的物流系统,它是横向整合的基础。
(2)横向扩张性整合。可以通过横向整合组织结构来实现物流的网络化和规模化,达到规模扩张;横向整合是充分发挥各行业者的有效资源作用,将个别企业的服务行为,转化为联盟整体的服务行为。可以从同质的物流企业的并购联合角度出发,表示横向扩张性的整合。向上整合:表示向物流技术、管理咨询等高端延伸服务方面整合。向下整合:表示向仓储、运输等基础服务性功能方面整合。紧密整合:表示以产权转移为标志而进行的并购型整合。松散整合:表示以业务和市场为纽带的虚拟型松散整合,一般没有并购等行为的发生。
(四)第三方敏捷物流运作模式实施的保障
1.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改善物流的服务水平,降低物流的成本,因此,企业要建设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就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反映给生产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2.库存管理系统的构建
敏捷化战略目标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性。以自动、均衡和及时供给的方式降低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库存,实现企业的零库存。库管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及时收集产品信息,将顾客要求的变化、产品需求量的变化等一系列变化反映给生产企业,使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生产产品,减少库存。
3.物流中心的构建
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认识到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可以把提供不同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建立物流中心。将零星货物集中成批量货物。通过实施越库转运、循环送货和共同配送实现第三方物流间的无缝连接,缩短物流时间,进而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达到敏捷化运作的目的。
五、案例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
(一)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
戴尔公司自成立以来,其成长速度快得惊人。戴尔通过其独特的“直销模式”飞速成长成为全美第一,全球第二的计算机公司。戴尔的“直销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真正按照顾客的要求来设计制造产品,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直接送到顾客手上,品牌直销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戴尔的营运方式是直销,在业界号称“零库存,高周转”。在直销模式下,公司接到订货单后,将电脑部件组成整机。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指定生产计划,批量制成成品。而戴尔公司的成绩用其总裁迈克尔·戴尔的话说,就是归功于物流电子商务化的巧妙运用。
(二)戴尔公司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
深谙外包精髓的戴尔公司将生产物流外的其他物流活动全部外包给精心选的第三方物流。为了在零部件和PC产品生命周期极短的IT行业取得竞争优势,戴尔公司必须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出,但从它对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可看出,戴尔公司实际上选择了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与其个性化的定制战略相匹配,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
1.戴尔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
如果产品从出厂至到货时间较长,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物流时间的长短已经成为IT生产商与销售商或最终顾客在价格谈判中的重要筹码。为了在中国这个最大而且极具潜力的市场加快增长速度,戴尔公司在销售物流方面选择了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将在2~5个工作日将定制的产品送到订单上的指定地点,即送货上门。为了促进第三方物流能够采用敏捷物流模式,戴尔公司对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戴尔公司非常重视对最终顾客的尊重,体现了公司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且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要求很高,从而保证了第三方敏捷物流模式的实施。
2.戴尔与中邮的合作
戴尔通过敏捷性第三方物流模式快速将各种订制品交付给最终顾客。当然也需要选择一个能够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的物流公司。中邮就是其中一家。中邮物流在中国拥有庞大的配送系统:拥有200多个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拥有一个由飞机、火车、游船、汽车等不同运输工具组成的、覆盖全国的立体化运输网络,连接国内所有城市及国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邮为了实现戴尔公司的物流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是按以下几点进行操作的:①对戴尔公司邮件进行二次分拨及二次包装;②接受戴尔公司订单信息,并将相关数据登陆上网、发布;③每天制定、调整运输计划,计算运输成本,以达到最佳配量,并严格按照戴尔公司的时限要求;④对戴尔公司邮件的接收、运输、仓储管理、配送服务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防止发生质量问题。
表1 戴尔公司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求和质量要求
(三)戴尔面向个性化定制供应链整体模型
戴尔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收集信息,反馈给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都能及时收到客户反馈信息,及时作出反应。戴尔供应链上下游的一体化,加上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保障了戴尔第三方敏捷性运作模式的实施。
(四)戴尔第三方敏捷化物流运作流程及采用的策略
戴尔除了对客户信息收集具有敏捷性的要求外,对于其产品的配送,当然也需要敏捷性。将客户定制的产品及时地送到客户手里,这样才能保证戴尔物流的成功。戴尔第三方敏捷化物流配送流程及采用的策略见图3。
根据图3,戴尔公司的产品首先被运到中邮物流区域配送中心,按照订单分拣送往各省配送中心,为了提高速度,这个过程通常采用越库转运,在省配送中心进一步分拣送往不同的市县配送点,再根据客户所处地理位置和订单数量进行末端配送。一般处于循环路线范围内的货物通过快递车采用循环送货实现递送。
图2 “戴尔”面向个性化定制的供应链整体模型
图3 戴尔物流的第三方敏捷化运作流程
为了实现运作敏捷化,采用三种配送方式:单独配送、共同配送、循环配送。对于订货量足够大的个别客户采用单独配送的方式;为了降低递送成本,有时也采用共同配送方式将戴尔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产品一起配送。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目前典型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提出第三方敏捷性物流运作模式,并运用理论及案例分析方法,探讨目前戴尔公司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并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电子商务环境的特征以及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模式的要求,发现目前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设计。(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各种的核心业务进行功能性的整合,形成物流联盟——虚拟物流企业。(3)通过对戴尔物流的案例分析,得出第三方敏捷性物流模式能突破目前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局限性,更好地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服务。通过本文的研究,新模式的提出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信息共享平台的具体建立、如何使供应链的上下游在形成一体化的过程中达到利益均衡还有所欠缺,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EB/OL].http://www.233.com/ec/wuliu/20091203/112805369.html.
[2]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1─25.
[3]刘建华,徐志国.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模式[J].信息技术,2002,(9):74─75.
[4]焦新龙.基于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6,(9):248─249。
[5]濮小金.现代物流系统化模式分析及其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48─49.
[6][EB/OL].www.jctr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