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对安徽经济的影响

2012-09-04丁红梅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总收入安徽安徽省

丁红梅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对安徽经济的影响

丁红梅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旅游业目前已经成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通过对安徽旅游总收入与安徽国民收入之间进行计量分析,能够证实安徽旅游收入对安徽经济影响显著,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应该从进一步营造发展旅游业的氛围,合理布局,加大宣传推介,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等角度来推动安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业;经济增长;安徽

旅游业是当前发展最快、关联度最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产业之一,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乃至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从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历程、现状着手,实证分析旅游业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对安徽旅游业的今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563-602:“六五”、“七五”的起步阶段;“八五”打实基础阶段;“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快车道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推和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1999年3月26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旅游管理条例》。该条例自1999年5月1日施行,规范旅游业的发展(该条例2006年1月1日废止,同时施行《安徽省旅游条例》)。199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用15年的时间,把旅游业逐步培植成为安徽省新兴支柱产业;1998年,出台了《加快发展皖西南旅游经济的若干意见》;1999年,出台《加快皖江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2002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2004年,印发《关于加快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2005年,印发《关于促进“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这些意见和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极大地促推了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业产值逐年提高,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国内游、入境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10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150.6亿元,相当于全省GDP比重的9.4%,比2005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国比重为7.3%,比GDP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高4.2个和4.9个百分点。[2]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份额越来越高,已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三)旅游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领域逐步拓宽

安徽旅游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提出打造三大旅游板块,分别是:大皖南旅游板块、泛巢湖旅游板块和新皖北旅游板块。这三大板块既自成一格又相互关联,已经成为安徽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各年产值不断增加:2010年大皖南旅游板块实现旅游总收入512.8亿元,为2005年的3.87倍,年均增长31.1%;泛巢湖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470.8亿元,为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3%;新皖北旅游板块实现旅游总收入161.4亿元,为2005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2]。除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外,旅游发展领域也不断拓宽。近年来,安徽省已经形成文化游、生态游、商贸游、休闲游、红色游等旅游品牌,旅游业态呈现多元化,特别是休闲游等一些新兴旅游业态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格局。2010年,全省国内休闲度假游客的比重达到40%;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3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综合收入61亿元,增长18%。

二、旅游业对安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从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有两种发展模式[3]:一种是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发展(Economy Promoting Tourism)模式,简称EPT模式;另一种是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Tourism Promoting E-conomy)模式,简称TPE模式。目前,中国理论界对EPT和TPE两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尚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选择TPE模式,重点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对安徽经济的影响。

(一)数据的采集及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安徽旅游发展大事记》、《安徽省“十一五”旅游经济发展数据汇编》和《安徽统计年鉴》。采集了1981~2010年共30年的统计数据,并将3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为1981~1995年和1996~2010年。采集的指标主要有四个:旅游外汇收入(FR)、国内旅游收入(IR)、旅游总收入(TR)、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了计量单位的统一,旅游外汇收入均按当年的汇率进行了换算。

(二)两个时间段各类收入的变化趋势

表1 1981-1995年各类收入(单位:亿元)

图1

表2 1996-2010年各类收入(单位:亿元)

图2

先从绝对数来看旅游各类收入的变化:在1981~1995年15年间,无论是旅游外汇收入还是国内旅游收入都是非常少的,旅游总收入在1986年才突破1亿元。这期间,1992年到1993年旅游总收入从2.82亿增加到6.03亿,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但总数仍然较低,直到1995年,旅游总收入也仅仅达到12.07亿元;1987年以前,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缓慢,直到1993年才突破亿元,1995年达3.69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在“六五”期间也是非常低的,其也是在1986年过亿元,1993年到1995年增长较快,1995年底达8.38亿元。再来看1996~2010年这15年期间各类旅游收入的变化:“九五”开局之年即1996年,旅游总收入就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达73.31亿元,比1995年绝对数增加61.24亿元。2003年,由于非典旅游收入在当年有减少,这之后旅游总收入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10年,已达1150.61亿元。在旅游总收入的增长中,旅游外汇收入做了一定的贡献。2006年之前增长比较平稳,2007年有个较大幅度的增加,达32.31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8.39亿元。1996年以来,国内旅游收入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996年比1995年增加了60.12亿元,随后基本保持逐年较大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已经达到1094.83亿元。

图3资料来源:《安徽旅游发展大事》记《及安徽省统计年鉴》

图4资料来源:《安徽旅游发展大事记》及《安徽省统计年鉴》

再从各年旅游总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变化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在1981~1995年间,各年旅游总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相当低,一直没有超过1%;1981至1984年每年的比重仅为0.1%,到1995年也仅为0.67%;再看1996~2010年这15年期间各年旅游总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1996年旅游总收入占当年安徽省GDP的比重从1995的不到1%一下提升到3.5%。之后,这个比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9.38%。

比较两个时间段安徽省的旅游发展状况:从上面图表以及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安徽旅游在1981~1995年和1996~2010年这两个时间段内发展是很不同的,对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在1981~1995年这个时间段,安徽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旅游各类收入都很低,而且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微弱,占GDP的比重很低,有些年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进入“九五”之后,安徽旅游进入起飞阶段,无论是各类收入的绝对数,还是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1996年[4],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经济工作会议,颁发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新兴支柱产业和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协作的要求。当年还成立了由省长担任主任的安徽省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安徽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996年的旅游收入是1995年的6.07倍,是一个大的飞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十一五”期间旅游已经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贡献已不容小视,这点可从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9.38%得到印证。

(三)旅游业发展对安徽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上面的曲线和柱状图直观地展示了安徽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下面从计量的角度就安徽旅游总收入对经济总量(GDP)的影响作定量分析。选取1981~2010年数据来考察旅游总收入对经济总量(GDP)的影响。

为了直观地观察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笔者运用EVIEWS5.0软件绘制变量间的时序图,可以看出:GDP和TR两组变量对数值LNGDP和LNTR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此外,从上述旅游总收入历年趋势图可以看出,安徽旅游产业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为了分析安徽旅游产业1996年前后两个阶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基础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D,分段回归模型以1996年为转折点。若样本数据来自于1996年以前,虚拟变量D设置为0;若样本数据来自于1996年及以后,虚拟变量D设置为1,转折期1996年对应的LNTR值为4.29。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2)括号内的数据为对应变量的t统计量值。

回归结果表明,旅游收入对经济影响显著,说明安徽的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分段回归的结果表明,1996年以前旅游总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39.48%;1996年后旅游总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56.44%。这也印证了前面所说:1996年以后安徽旅游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三、进一步加快安徽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旅游业在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实实在在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徽旅游业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笔者就如何更好的促进安徽旅游业发展从而带来整个安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营造发展旅游业的氛围。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产业和部门达到100多个,需要动员各种力量共同推进。首先,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其次,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目前,安徽省旅游业正处于蓬勃上升的时期,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还比较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有一定困难。政府要及时出台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措施,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条件,如在城市的规划中应考虑旅游功能,不仅为市民提供服务,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服务。在交通的规划中应优先考虑旅游通道的畅通,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在产业的布局上把旅游业摆上重点支持和加快发展的地位,将旅游项目招商作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点板块,并在项目落地上开通绿色通道,推进旅游项目快建设、早见效;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上向旅游业倾斜等等。

二是合理布局,突出优势,逐步提高旅游业总体水平。虽然安徽省这几年的旅游总收入增长强劲,但在总体水平上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居中部地区第四位,分别比河南、湖北和湖南少1177.3亿、309.3亿和274.6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8%,比河南、山西分别低7.8个和4.5个百分点。同时,安徽省入境游发展缓慢。相对于沿海地区和旅游发达省市来说,入境游“短腿”现象严重。2010年全省入境游客仅占全国的1.5%,旅游外汇收入也仅占全国的1.8%。根据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5],当前,安徽旅游整体格局是“三大旅游中心城市,四大旅游板块”。从目前看,四大板块之间发展存在差异,整体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省会合肥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起来。因此,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应整体规划,差别对待,分类指导,突出优势,不断提高安徽旅游业总体水平。

三是加大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安徽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黄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有著名的道教圣地齐云山、“南岳”天柱山、琅琊山,还有底蕴厚重的徽派文化等等。但除了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外,安徽的其他旅游景点世人知之不多。这就要求安徽加大旅游宣传推介的力度,只有当更多人了解安徽的美与好,才会有更多的旅游者选择到安徽旅游[6]。在宣传工作中,要注意整体策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首先,要建立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意公司、主流媒体等,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打造旅游品牌,推介旅游整体形象,使之成为我省靓丽名片和形象标志。其次,要继续办好徽商大会,积极参与和承办各类国际性旅游活动,努力使节会、展会与旅游互促共进、共同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对境外客源市场分析研究,密切关注欧美等市场走向,加大对日、韩、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宣传推介力度,努力稳定入境游市场份额。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可以自主对外宣传促销。同时,每年省、市可以组织全省的、全市一些旅游景区景点联合进行宣传促销。这样旅游资源可以互补,不会空置,旅游线路也便于组合,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不仅要宣传旅游资源,更应详细介绍餐饮、住宿、购物、交通、医疗甚至近邻的旅游线路,注重细节方面的服务。总之,应尽可能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从而不断提高知名度,增加旅游客源。

四是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发挥联动效应。近年来,安徽省与周边省市的合作日益加深,苏浙沪三省市旅游部门建立了“长三角旅游分工合作”体系,黄山、池州等市先后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联盟”;与中部五省建立了旅游协作年会制度并通过中博会推进旅游互通互融;鄂、豫、皖三省六市三十六个县共同签署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发展合作宣言,共同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尤其今年,安徽正式成为了长三角的一员,建立了长三角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旅游区域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在国家积极发展旅游政策的推动下,中部六省均把旅游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这既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了合作的机遇。安徽旅游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国内旅游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必须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正视差距,积极应对,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步伐,在全国旅游分工格局中争取有利地位。今后,应继续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中部地区区域旅游交往,不断发挥旅游业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总之,作为一个多功能、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既是发展问题,也是和谐问题。在促进安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相互影响,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旅游局.安徽旅游发展大事记[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2] 胡永进.发挥旅游业促进作用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旅游业对安徽省服务业发展贡献作用的分析[EB/OL].安徽统计信息网.

[3] 刘霜,邱继勤.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11,(10).

[4] 高蔚青.安徽省旅游发展概述(2011-8-11)[EB/OL].http://www.ahta.com.cn/News/Html/11/08/110811100159.html.

[5]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

[6] 何成进,张洪.安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10).

(责任编辑 陶有浩)

An Analysis on Anhui Tourism Industry’s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DING Hong-m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230061,China)

Touris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hui tourism,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impact of Anhui tourism on economic growth.What is more,this article offers a deeper thought of developing tourism in Anhui by providing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tourism;economic growth;Anhui

F590.3

A

1674-2273(2012)05-0057-05

2012-05-21

丁红梅(1977-),女,安徽怀宁人,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总收入安徽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碧桂园:2019年总收入4859.1亿 同比增长28.2%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