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分析

2012-08-31俞碧飏徐建华卢正明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亲近感刻板图书馆员

●俞碧飏,徐建华,卢正明

1 引言

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对于西方图书馆界同仁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又让他们有些无可奈何的词汇。早在一百年前,Keller便描绘出一个干净、友好、严守戒律、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又无处不在的理想馆员形象,但后来不幸演变成为广为人知的老处女形象:未婚、戴角质眼镜、梳精干小发髻、穿着舒服的鞋、全神贯注、说话轻声干瘪,对秩序、藏书和图书馆有着歇斯底里的热情。此后,研究者们又陆续从电影、电视、小说、You Tube等大众媒体中发现了青春的性感女郎、热衷于看守藏书的长官、只满足于维持馆内安静的无能馆员和利用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抵御罪犯、抵抗审查制度、维持社会和谐的英雄馆员形象。[1]

虽然图书馆学界依然有人乐此不疲地重申图书馆员的老处女形象,但当今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形象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也有研究表明,当代图书馆员形象并不是消极的,而是有创新精神、有远见、富有激情、学识渊博且有组织能力的。[2]不少学者甚至认为,谈论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媒体形象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关注真实生活中的图书馆员。因此,也有不少学者选择直接询问公众或用户,他们心中的图书馆员形象是什么,如医护人员认为图书馆员是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本,但总体上还是友好、即时反馈和有所帮助的。[3]

考察有关中国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描述,是十分零散的。在当今研究者从涉及图书馆员的4篇文学作品、5部电影和4部电视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图书馆员的形象,远不如西方媒体中那般鲜明,对于他们的角色认定也是多元的,如:① 知识长者形象:清贫古怪但技艺娴熟,抑或博闻强识且受人爱戴;[4]② 贫穷知识青年形象:心高气傲、嗜书如命,古板忧郁、寂寞颓废,严肃认真、带着几分神秘,又或者亲切温和、羞涩、平凡、默默无闻;③ 女性形象:端庄温婉、随和友善、中规中矩,抑或是外形朴素、性格脆弱、事业平淡的家庭主妇。

考虑到中国图书馆员形象在媒体上表现得不明晰,且媒体中的图书馆员形象被证实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因此,为了更清晰地描绘出中国图书馆员的真实形象,有学者弃内容分析而选用问卷调查方法:夏芬瑛对高校群体进行调查,得出图书馆员工作是很清闲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为辅,待遇较低、地位不高等结论;刘静羽等使用我们的问卷调查了天津地区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这两个研究存在规范性有所欠缺、不具有全国代表性等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在研究设计时,希望用高规范性和全国性的样本覆盖率来展现当代中国图书馆员在公众心目中的真实风貌。

2 方法

我们将调查回收的数据运用SPSS对问卷中涉及的49项描述、3个维度(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和交往意愿)及各自的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单一样本t检验。鉴于我们选用的是5点李克特量表,3为中间态度,因此选用3作为单一样本t检验的标准,若某态度的均值显著区别于3,则认为被试在该选项的印象上有明显的态度倾向。

3 结果

3.1 图书馆员刻板印象

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专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的个体成员形成的固定印象,包括对图书馆员人格、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总体看法。根据刻板印象的内容模型理论,它包括对图书馆员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的评价组合。这里的热情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行为意图的固定看法,即判断图书馆员是否热情,是朋友还是敌人;而能力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能力状况的固定看法,即判断图书馆员是否有能力,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表1 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及所涉及维度的均值描述

如表1所示,公众对于图书馆员的印象总体水平很好,其平均值(3.6555)极其显著地大于3;而在热情和能力的总体水平上,公众的印象也很好,即认为图书馆员总体上是热情的朋友,也很有能力。

不过,公众对图书馆员能力的认同似乎要高于对其热情的认同:从平均水平来看,能力的均值要略高于热情;从集中趋势来看,能力的标准差也要略低于热情。这就是说,公众更一致地认为图书馆员在能力上的表现更好;而在图书馆员是否热情方面,尽管总体是积极的态度,但公众内部却相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3.1.1 热情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与热情相关的19个特征词被划分为两个因素,我们依照两组词群各自表征的内涵,将其分别命名为亲近感与疏离感。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值得亲近且不疏离,但服务意识却相对淡薄。下面是各因素及其所涉及特征词的均值情况。

3.1.1.1 亲近感

亲近感是指图书馆员行为或个人特征中可能让人感到亲近、认为是朋友的部分,它包括以下特征:细心的、温和的、敬业的、严谨的、乐于助人的、友好的、负责的、稳重的、认真的、和蔼的、有礼貌的。分数越高,亲近感越强。

表2按照亲近感各特征词的均值进行了降序排列,从结果可以看出:(1)亲近感及其所属特征词的均值都极其显著地超过3,这证明公众都非常认同图书馆员的确具备认真、负责、细心、稳重等让人亲近的特征;(2)均值的降序排列表明在亲近感的诸多特征中,最受公众认同的是认真,其次分别为负责、细心、稳重等等,认同程度相对最低的是严谨;(3)从标准差中,我们可以看出公众认同的一致性水平,稳重和认真一致性程度最高(标准差最小),而乐于助人和严谨则在公众内部引发的争议最大。

表2 亲近感因素特征词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我们从表中还可以发现,亲近感11个描述词中,排名靠前的认真、负责、细心、稳重、敬业均为对事物的态度类词汇,与人无关;而排名靠后的友好、礼貌、温和、和蔼、乐于助人却均为对人的态度类词汇。这暗示了在公众心目中,图书馆员处理事物的表现要优于对待读者的表现,图书管理员这种以管理事物为核心的形象似乎更深入人心,这与图书馆界近年强调的服务至上理念尚有较大差距。

3.1.1.2 疏离感

疏离感是指图书馆员的行为或个人特征中可能让人感到疏离、认为有敌意的部分,它包括以下特征:固执的、冷漠的、懒惰的、没耐心的、守旧的、凶悍的、古板的、缺乏服务意识的。分数越低,疏离感越强。

表3是疏离感相关特征词的均值降序表,从表中可以看出:(1)总体上疏离感及其特征词的均值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3,这意味着公众均认为图书馆员并不是凶悍、懒惰、冷漠的等等,图书馆员并不会让人产生疏离感;(2)降序排列表给出了公众最不认同到相对不认同的疏离感特征,公众眼中最与图书馆员无关的特征为凶悍,其次为懒惰、冷漠、没耐心等,而固执、守旧的不认同程度最弱(有意思的是,固执、守旧也是国外同类研究中图书馆员曾经的刻板印象);(3)从标准差水平来看,在图书馆员不凶悍这一点上,公众内部最没有争议,而在是否缺乏服务意识上,相对存在较大争议;(4)与亲近感及其特征词相比,疏离感及其各描述的均值水平总体偏低(除凶悍的、懒惰的外),而标准差却相对偏高,这说明公众对图书馆员是否有疏离感特征有较大分歧,这也直接导致平均水平的相对偏低。

表3 疏离感因素特征词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依据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总体上公众并不认为图书馆员让人有疏离感,但公众内部的较大分歧意味着为数不少的人确实认为图书馆员多少会让人感到疏离;而从排序表中不难看出,与服务态度有关的冷漠、没耐心、缺乏服务意识,其标准差水平相对最高,这意味着对图书馆员服务态度的争议最大,即部分公众确实认为图书馆员冷漠、没耐心、缺乏服务意识。

3.1.2 能力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与能力相关的15个特征词同样被划分为两个因素,我们依照两组词群各自表征的内涵,将其分别命名为“强技能”与“弱技能”。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强技能”表现突出,“弱技能”表现也不算差。下面是各因素及其所涉及特征词的均值情况。

3.1.2.1 强技能

“强技能”是指图书馆员的行为或个人特征中可能表现出有能力的部分,它包括以下特征:知识面宽、检索能力强、熟悉馆内布局、专业知识扎实、熟悉图书归类、熟悉业务流程、有协调能力、能做好本职工作、熟悉计算机操作。分数越高,相关特征的能力越强。

表4 “强技能”因素特征词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表4是“强技能”及其特征词的降序排列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1)“强技能”及其描述词均极其显著地大于3,即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员在熟悉馆内布局、熟悉业务流程等技能上表现突出;(2)“强技能”的均值排序表明,对图书馆员基本业务操作(熟悉馆内布局、熟悉业务流程、熟悉图书归类、能做好本职工作)的认同感要高于其他操作技能(熟悉计算机操作、专业知识扎实、检索能力强、有协调能力、知识面宽);(3)标准差的排序与均值排序基本一致,公众对基本业务操作的争议较小,而对其他操作技能的争议则偏大,这也进一步体现公众对图书馆员基本业务操作的高认同。另外,“强技能”的总体均值水平高于亲近感和疏离感,这说明在所有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因素中,公众最为认同的是图书馆员的“强技能”。

3.1.2.2 弱技能

“弱技能”是指图书馆员的行为或个人特征中可能表现出能力较为逊色的部分,它包括以下特征:做事无效率、记忆力差、归纳能力差、没有条理的、缺乏人际沟通技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分数越低,相关特征的能力越差。

如表5所示:(1)“弱技能”及其特征词均极其显著地大于3,这说明公众心目中图书馆员在“弱技能”上表现并不弱,但均值水平总体上低于“强技能”和亲近感,与疏离感水平相当,即认为图书馆员在“弱技能”上的表现不如“强技能”;(2)降序排列表中,最不受公众认同的是没有条理,其次为记忆力差,比较不受公众认同的是缺乏人际沟通技巧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差(这一点与疏离感排序靠后的固执和守旧内涵是一致的,这似乎暗示了传统保守的图书馆员形象多少还残留在部分公众的脑海中);(3)从标准差水平来看,在图书馆员有条理这一点上,公众内部最没有争议,而在是否缺乏人际沟通技巧、是否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相对则存在较大争议。

表5 “弱技能”因素特征词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3.2 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

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所从事工作的固定印象,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工作刻板印象的9个特征描述可分为复杂性和舒适度两个因子。

表6 图书馆工作印象的均值描述

如表6所示,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均值与3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图书馆工作总体上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明晰,并没有图书馆工作好亦或不好的明确态度。

3.2.1 复杂性

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所从事工作复杂程度的固定看法,分数越低,说明图书馆工作越复杂,需要智力投入的程度越高,越受社会尊重。涉及的特征描述有:图书馆中的工作是重复性劳动、图书馆中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图书馆的工作社会地位低、图书馆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图书馆的工作升迁机会少。

表7 复杂性因素特征描述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表7是复杂性及其特征描述的降序排列表,从中可以看出:(1)复杂性(总体)及其所属描述的均值大多(除重复性劳动和升迁机会少以外)极其显著地低于3,这说明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并不枯燥乏味或以体力劳动为主、社会地位也不低,而重复性劳动和升迁机会少的均值却极其显著地大于3,这说明这种复杂性并不高,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是重复性劳动、升迁机会较少;(2)从排序来看,最受公众认同的是图书馆工作是重复性劳动,而最不受认同的是图书馆中的工作社会地位低;(3)从标准差来看,复杂性及其特征句的标准差总体偏高,这说明关于图书馆工作的特征,公众内部争议较大,而在五个特征句中,枯燥乏味的争议相对较大,而体力劳动为主则较少。

3.2.2 舒适度

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所从事工作舒适程度的固定看法,分数越高,说明图书馆工作越舒适、工作压力越小、照顾家庭的机会越多。涉及的特征描述有:在图书馆工作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图书馆的工作适合女性、图书馆的工作适合中老年、在图书馆工作是清闲的。

表8 舒适度因素特征描述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如表8所示,舒适度因子的大多描述均极其显著大于3,仅中老年一项小于3,这说明图书馆工作在公众心目中适合女性、清闲、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但并不是适合中老年人;从排序来看,在舒适度的各项描述中,相对最受公众认同的是图书馆工作的女性特征(适合女性、清闲、顾家);从标准差来看,图书馆工作的顾家特征争议最小,而是否适合中老年争议最大。

3.3 交往意愿

交往意愿是指当已知对方是图书馆员时,被试表现出的继续与之交往的意愿。分数越高,交往意愿越强。涉及的特征描述包括:您愿不愿意和图书馆员进行工作外的交流;您愿不愿意和图书馆员交朋友;如果有机会,您愿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遇到问题,您愿不愿意马上向图书馆员求助;假如您单身,您愿不愿意与图书馆员恋爱;如果有可能,您愿不愿意与图书馆员共同工作。

如表9所示,从维度下的描述来看,各个均值均极其显著地大于3,这就是说,人们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做朋友、共事、求助等等;从排序来看,公众最愿意与图书馆员交朋友,争议也最小,而与馆员谈恋爱则排在了末位,争议也相对最大。

值得提出的是,图书馆员职责范围内的“解惑”(即是否愿意有问题求助图书馆员)并没有排在首位,这意味着图书馆员的服务者形象并没有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来,这方面亟待加强。

表9 交往意愿特征描述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3.4 核心刻板印象

图书馆员核心刻板印象能反映出图书馆员的某种核心属性趋向,代表着人们对图书馆员比较一致的认识。从上述分析中看出,各描述词(句)可分为显著认可和显著不认可两种,这里仅从显著认可的描述中找寻核心刻板印象。我们根据已给出描述项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峰度来筛选核心印象。由统计原理可知,平均数越高,被试的态度越显著,所认可的描述越具有代表性;标准差越小,峰度越大,数据离散程度越低,被试的态度分布越集中,所认可的描述越具有一致性。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首先筛选出所有维度下具有显著倾向的描述,再将标准差较小(小于1)且峰度显著较大(大于1)的描述作为图书馆员的核心印象,并将其按照均值倒序、标准差升序进行排列,排序结果见表10。由表10可知,图书馆员的11个核心刻板印象描述依次为:图书馆员是熟悉馆内布局的、熟悉业务流程的、熟悉图书归类的、认真的、负责的、愿意与之交朋友的、能做好本职工作的、细心的、稳重的、敬业的、愿意与之共事的。

入列表10的图书馆员核心刻板印象只有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和交往意愿的部分特征描述,而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描述并未入列,这说明工作刻板印象不如其他两方面深入人心;另外,从核心刻板印象可以看出,图书馆员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稳重细致的图书管理员形象,这与我们目标中的“信息资源组织管理者、信息提供者与传播者、信息利用的导航者、信息利用的教育者”尚有不小差距。

表10 核心刻板印象的特征描述及与均值有关的分数分布

4 总结

4.1 图书馆员让人感到亲近、不疏离

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热情维度的因子描述显示,所有特征描述词均极其显著地大于3,这意味着从热情维度看,图书馆员是让人感到亲近的朋友,而不会让人产生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感。但从各因子内部描述词的均值排序可以看出:一方面,公众对亲近感的认同要高于对疏离感的反对(均值高、标准差低),这说明公众心目中仍残存了不少图书馆员与人疏远的印象,尤其是固执与守旧;另一方面,亲近感内部的描述词中,对管理员(认真、负责、细心等)形象的认同要高于服务者(友好、助人为乐等),这说明业界倡导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者形象尚未完全建立。

4.2 图书馆员事物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突出,人际沟通与创新能力略逊

根据“强技能”和“弱技能”的均值与标准差排序分析,公众眼中,图书馆员在事物管理方面的能力(熟悉馆内布局、熟悉业务流程、熟悉图书归类、能做好本职工作、有条理、记忆力好)十分突出,信息素养能力(如熟悉计算机操作、专业知识扎实、检索能力强、知识面宽)其次,人际沟通能力(有协调能力、具有人际沟通技巧)和创新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不算糟糕)略逊。

另外,从图书馆员“强技能”和“弱技能”特征描述词的数量来看,也是涉及事物管理和信息素养的词汇多,读者服务和创新能力的词汇少,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公众眼中图书馆员的服务形象缺位。

4.3 图书馆职业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

与图书馆界3:7的男女从业比例相适应,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也充满了女性职业的特征:重复、稳定(升迁机会少)、非体力劳动、社会地位尚可,适合女性、清闲、顾家。

不过,这种工作刻板印象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相比,均值水平偏低、标准差水平偏高,说明女性化的职业形象在公众心目中不如图书管理员的形象深刻。

4.4 公众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

交往意愿的分析结果表明,公众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进一步交往,尤其是做朋友和共同工作,而到图书馆工作和与图书馆员谈恋爱的意愿则相对弱一些,这说明在公众眼中,图书馆员并不是占有很多社会资源、值得依附的强者,但是一个可以交流思想的好朋友。

值得提出的是,本属图书馆员职责之内的解答读者疑惑(有困难是否愿意向图书馆员求助)并未排在首位,这同样证明了图书馆员的服务者形象不明晰。

4.5 图书馆员的图书管理员形象深入人心

通过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热情和能力维度分析不难看出,最受公众认同的是图书管理员形象:她熟悉图书的位置、分类、处理流程,能够细致、准确、一丝不苟地完成所有的图书整理工作,这种稳重和细致有时会让她少了一点灵活应变的能力,显得略有固执和守旧,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不强。

而大家共同关心的服务者形象在这里却略显苍白,其相关的描述词在亲近感中排位靠后,在疏离感中虽不受公众认同,但其数量却占其大半,且不认同程度也偏低,而在强技能和弱技能中却几乎没有相关描述,这说明公众第一印象里没有想到图书馆员的服务者形象。

总体的好印象与图书馆员服务者形象的缺位,说明了在公众眼中,图书馆员能做好图书管理员就可以了,图书馆员并没有责任去做一名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的信息服务者。这种认识虽根源于早些年图书馆业界的工作状态,但与近些年轰轰烈烈的图书馆服务宣示、服务活动是不相适应的。要让广大的社会公众清楚地看到图书馆人在服务基层、消除数字鸿沟上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Seale.M.Old maids, policeman, and social rejects:mass media representations and public perceptions of librarians[J/OL].Electronic Journal of Academic andSpecial Librarianship,2008.9(1).[2011-10-05].http://southernlibrarianship.icaap.org/content/v09n01/seale_m01.html.

[2]Robinson,L.T.K.Curmudgeons and dragons? A contentanalysis of the Australian print media’s portrayal ofthe information profession 2000 to 2004[J].Libres.2006,16(2):10-11.

[3]MB Blackwelder.The image of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how we see ourselves and how patrons see us [J].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1996:345-350.

[4]范逸清.图书馆员应有的形象及修养——从文学作品中的三个图书馆员谈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111-115.

猜你喜欢

亲近感刻板图书馆员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于近体原则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与探索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中性自由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