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端盘材料利用率试验

2012-08-31黑龙江高晓琳宋时兰陈玉环

职业技术 2012年6期
关键词:胎具外圆下料

黑龙江 高晓琳 宋时兰 陈玉环

一、端盘目前下料工艺方法材料利用率低原因分析

端盘目前下料方法是,在钢板上整体下成圆环料按方料计算下料重(原因是板材供料为长方料,若按外圆计算料重,把四角余料扣除将造成供料不足)。端盘内、外圆留出加工余量,有时为借用胎具加大内孔余量。以 14T1(¢1800)、12T4(¢1400)、23T1(¢760)三种大中小滚筒为例,进行零件、毛坯重量对比并计算材料利用率。

数据表明,端盘材料利用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内孔及四角没有利用,另外端盘齿座缺口占有较大比例。且有的端盘还有3-4个长腰孔也占有一定比例(示例端盘没有长腰孔)。

二、端盘分段拼焊套裁下料工艺方案确定

提高端盘材料利用率,关键在于内、外圆留的余量。内、外圆留的余量越小,材料利用率越高,工艺越复杂。我们根据内、外圆留的余量多少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下料,对材料利用率进行分析。

1.工艺方案一:端盘分段下料→拼焊成形→压形,内孔和外圆余量与整体下料相同,(内孔余量较大,考虑借用胎具及力臂长压力小)。改拼焊后压形现有胎具和整体下料时胎具一样,完全能够借用,胎具数量不用增加。端盘胎具及套料,材料利用率见表3。

表3 端盘拼接下料材料利用率

端盘分段拼接下料重(表3)与整体下料重(表1)相比较,大型端盘节约仅3.8%,中型节约0.8%,小型端盘反到比整体下料浪费。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内孔余量稍大,原因与端盘压形胎具现有结构有关。按端盘直径分大、中、小三种通用压形胎具,上胎、下胎与工件接触面加工成锥形面,由于端盘内外直径和角度(12°、15°、18°、20°)不近相同,通过控制压形深度来保证零件成形角度。若内孔余量减小,上胎根据端盘内径大小投制数量相应增加,上胎外径与下胎内径距离缩短(图3中t尺寸),压形时阻力大工件难以成形。

2.工艺方案二:端盘分段下料→拼焊成形→压形,内孔和外圆均留少量余量(内孔单边余量20mm,外圆单边余量22.5mm)。现有压形胎具不够,需要重新设计一少部分压胎。计算材料利用率并与整体下料比较见表4。

表4 端盘拼接下料材料利用率

综上分析:工艺方案一节约较少。工艺方案二节约较大,三种小中大端盘材料利用率提高在7-9%左右(表4),大中型端盘节约效果较明显。因此,采用工艺方案二。工艺方案二拼接下料增加工时、焊丝材料成本和端盘节约成本。

三、结论

通过30T1滚筒井下运行情况反馈,端盘拼焊结构完全满足强度要求。目前已将12T、14T、15T、20T等系列滚筒30余种端盘全部改为拼焊结构,并推广应用。

【1】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袁峰.机械设计工程范例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胎具外圆下料
铸造缸盖用磨削胎具设计优化与应用
高精度专用数控外圆磨床研制
钼系列产品包装铁桶下料系统自动化的研究与设计
废树脂料斗定量法计量验证试验
铝电解槽下料过程对电解质温度场的影响
U型换热管试压胎具设计
外圆车削过程的解析建模与实验验证
高精度外圆磨床磨削测力仪的研制
薄壁套类零件外圆车削工艺
浮头式换热器试压泄漏原因分析与密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