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喉风散与康复新液对褥疮患者居家护理的作用比较
2012-08-30赵小娟浙江浦江县浦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2200
赵小娟 (浙江浦江县浦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2200)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原因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氧、缺血、组织营养不良及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溃烂坏死。目前,褥疮的康复治疗是护理中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临床医护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分别采用双料喉风散与康复新液对Ⅰ~Ⅲ期的居家褥疮患者进行护理及疗效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社区的居家褥疮患者54例,全部符合褥疮诊断标准。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8例。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65~94岁,平均75岁;病程1.5~6个月。疾病:骨折8例(28.6%),癌症晚期7例(25.0%),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例(21.4%),慢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4例(14.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例(10.7%)。按褥疮分期标准[1]:Ⅲ期3处(17.9%),Ⅱ期16处(64.3%),Ⅰ期9处(32.1%)。部位:足跟7处(25.0%),髂部6处(21.4%),骶尾部15处(53.6%)。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64~96岁,平均76岁;病程1.8~6个月。疾病:骨折9例(34.6%),癌症晚期6例(23.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例(19.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各3例(各11.5%)。褥疮分期:Ⅲ期4处(15.4%),Ⅱ期16处(61.5%),Ⅰ期6处(23.1%)。部位:足跟3处(11.5%),髂部5处(19.2%),骶尾部18处(69.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褥疮分期及部位差别不大。
1.2 处理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①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按摩受压皮肤,对患者每l~2h翻身1次,此护理劳动量大,要争取患者家属帮助。②与家属一起多劝慰和开导患者,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③保持皮肤干燥,应用防褥疮气垫床,要求床单平整无皱褶和清洁。
1.2.2 药物治疗 两组先做好褥疮周围及疮面的护理,如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创面,用0.5%的碘附常规消毒等;并用足量有效抗生素,以防病情发展和恶化。观察组用双料喉风散(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2g),使用时临时取双料喉风散1支加水20ml,充分混合配成糊剂,按疮面大小每天3~4次涂敷。对照组用康复新液(湖南科伦药业生产,50ml/瓶)按疮面大小每天3~4次涂敷。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显效:临床症状恢复,坏死组织消除,肉芽组织形成,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有效:分泌物减少,有肉芽组织形成,创面缩小;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创面扩大,疼痛加剧,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显效时间:观察组(10.2±1.9)d,对照组(22.1±2.4)d。观察组的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0.28,P<0.01)。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P<0.05)。
3 讨论
临床上按其形成过程把褥疮分为三期。即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Ⅱ期褥疮最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展至褥疮Ⅲ期。
双料喉风散由山豆根、寒水石、黄连、冰片、人工牛黄、珍珠、青黛、甘草与人中白(煅)组成,具有止痛、清热解毒及抗炎作用。可用于皮肤溃烂、鼻窦脓肿,口、齿龈、咽喉肿痛和口腔糜烂诸症,对口腔溃疡、糜烂及皮肤溃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方中成分具有抗炎、抑菌、促进组织生长,去腐、止痛、止血等作用。赵书策[3]证明,双料喉风散片剂和散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片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较明显,散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作用更为明显。
康复新液系采用纯天然昆虫药材美洲大蠊精制而成的纯中药生物制剂。味咸、辛,性温,具有散瘀活血、养阴生肌的作用[4]。现代医学证明,康复新液具有加快人体创面愈合速度,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提高愈合质量,有抗菌消炎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本组资料表明,双料喉风散对褥疮患者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显效时间均优于康复新液,且方法简便,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7.
[2] 琚纬.新全实用中成药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8.
[3] 赵书策.双料喉风散与双料喉风含服片的抗菌作用实验[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61-2462.
[4]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