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设k、c>0,当a=k2、b=(k+c)2时,记f(x)=f1(x),当a=(k+c)2、b=(k+2c)2时,记f(x)=f2(x),求证
(2011年12月上海市七宝中学等十三校市重点中学高三数学联考压轴题)
标准答案很复杂,现仅将第三问的标准答案抄录如下.
图1
这时候,一些同学窃窃私语,一个同学问:“双曲线图像和反比例函数图像有什么关系呢?”不料此同学的提问引起了较多同学的共鸣,“一石”卷起“千重浪”,学生们分成各个小组,开始讨论此同学的问题,但是讨论的“焦点”已经集中在“双曲线图像和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内核上.
图2
我很遗憾,因为我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但我更高兴,因为我的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在一次总复习课上,我布置学生做这样的练习.
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发现了较多我备课时没有发现的新方法,其中就包括巧构反比例函数图像解决此题的新解法!
图3
在另一节课上,当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下全国高考题的几种常规的方法后,几个同学到办公室找我,他们又发现了几个与我课上所讲不一样的解法,其中就有一个新的“数形结合”解法:巧妙构造反比例图像解之!我在课上及时进行了介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x>0,y>0,方程(*)的图像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如图4).
当直线x+y=t与双曲线右上支相切时,t即为所求最小值.由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知切点应在过中心(a,b)并与直线x+y=t相垂直的直线x-a=y-b上.
图4
顾泠沅先生曾经说:“当今,学生的独立分析和探究能力常常是被窒息的.虽然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鼓励学生探究,但是实际情况是被教师所替代.”
法国学者让·托马斯说:“教师的态度最终决定着革新的成败.”新课程改革是否顺利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因此,在高三复习课中,我们提倡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数学探究反对满堂灌,同时更反对机械重复学习,应该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我想:若教师平时上课时能经常注意“数形相融”,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火花”,这对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不无裨益的.
1.顾泠沅主编,邵光华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方法》.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2.郭海军.例谈反比例函数中的几个不变性问题.《中学数学》.2009,12.
3.王远征.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关的面积问题.《中学数学》.2009,12.
4.徐智愚.思维破定势,反面更简捷,不用“数归法”——简析两道高三数列综合题的解法.《数学教学》.2008,7.
5.徐智愚.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在探究性思维训练中的作用——新教材《行列式》教学扎记.《中学数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