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性发展
2012-08-25袁剑峰
袁剑峰
一、近年来我区对教育投入概况
(一)政府教育经费主要来源
以2010年为例,预算安排教育支出(含个人部分支出、生均公用经费、教育培训费以及免杂费区级配套资金)11556万元,上级拨付中央、省、市免杂费558万元,中央、省、市农村义教公用经费65万元,教育费附加160万元,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央奖励160万元,企业分离办社会学校补助200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1万元,预算超收部分用于教育以及执行中追加或调整预算等支出。
(二)我区对教育支出总体情况
2010年,教育经费总支出1445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3710万元、基金支出129万元、预算外支出620万元,一般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9.65%,占财政支出的24%。
财政对教育支出中,个人部分支出9784万元、公用部分支出1932万元、项目支出1994万元。义务教育实行了绩效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比其他事业人员高出10%;预算内生均日常公用经费小学587元,中学688元,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免杂费政策规定的公用经费标准小学285元/生、中学355元/生,2009年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小学570元、中学650元)。
(三)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
近年来,我区在编制预算时,财政安排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略高于上年实际支出比重,对预算超收部分,优先安排教育支出,确保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都有所提高。
(四)教育投入侧重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区按照“普九”验收标准,加大对中小学、幼儿园软硬件设施更新改造力度,2009-2011年7月,共审批新建项目及配套设施236项,涉及资金2110万元。
一是陆续为全区各学校班级安装了“班班通”(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展台等信息化设备)工程,实现了班级多媒体互动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是斥资118万元为全区19所中小学以及三所幼儿园分别配备两名保安,并配备了相应岗位装备,安装了校园监控设备,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安全。
三是为学校更换了部分硬件设施,包括购置师生课桌椅,图书、体育器械、实验室器具、学校微机室电脑更新等。
四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学楼改造、装修等项目,对部分学校危房进行整修,教学楼内外粉刷、对各学校校园进行美化,提升了我区教育系统整体形象。
(五)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教育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区通过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土地置换以及社会捐赠等方式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有力的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七中学通过将原市第十一中学土地置换,无偿提供给我区使用以及融资方式筹措资金完成了学校搬迁及新建;区教育局与中国联通的成功合作完成了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和“桥东教育云计算中心”建设项目;回民小学的“班班通”项目,得到了省民政厅的支持;由我市“长江地产”捐赠,第七中学完成了的全自动录播教室项目建设。
二、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全区现有义务教育中学4所,小学15所,幼儿园17所(其中含民办和驻区幼儿园14所)。在职教职工15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35人。在校中小学生20986人,在园幼儿5157人。全区各校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建成了标准化专用教室,6所学校建成了7个“无人值守全自动录播教室”,成为全市唯一拥有录播教室的县区。建成了桥东区教育门户网、读书网和研修网三大网站,积极在网上教研、授课、评课等活动,全区现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5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0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园)7所。
(二)化解城市义务教育债务成为难题。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争相搞“基建”、上设备,各学校教育基建或设备购置等项目通常是先开工、购置,后进行审批,造成审批部门无法对新项目进行监督,而造成了一边化解教育债务,一边形成了新的欠账。2010年我区偿还教育欠账818万元,新增欠账899万元。
(三)各学校硬件设施及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校际间差距较大。当前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也正是由于学校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导致生源差异非常大。
(四)优质中学数量及规模相对较弱。我区共有义务教育初中4所,其中第五中学和第七中学教育资源较好。2010年五中招生1380人,设18个班,占中学招生人数的52%;七中招生1010人,设16个班,占中学招生人数的34%。而师资力量较弱的十二中和二十一中2010年各设4个班,分别招生125人和146人,占中学招生人数的4.7%和5.5%。
三、我区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教育项目审批程序管理,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
区财政局发挥对教育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职能,集中资金支持薄弱学校设施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逐步提高我区整体教学水平,避免各学校盲目上项目,扩大校际间差距。有些学校知名度较高,财力相对较好,故一些施工单位或厂商宁可暂时欠账也愿意提供劳务或设备,为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区财政对于无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报账,滞后审批的项目,财政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于有欠账的学校,优先偿还旧欠,原则上不得审批新项目而增加新债。
(二)合理调整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建设
一是财政应将教育费附加等政府性投入资金主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加强其硬件设施建设,各学校要发挥区域优势,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各校“班班通”建设,达到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一致,争取达到国家现行装备标准的要求,所有学校实现网络全覆盖、硬件全配备,实现数字化校园。
二是教育局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条件下,安排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轮岗教学,并安排各学校老师听课,尽快提高一批老师的教学水平。
三是在帮助薄弱学校达到标准的同时,还应对原来基础较强的学校设定一个上限,限制过量投资,防止出现新的不平衡。
(三)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对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
对区师资水平较弱的十二中和二十一中,通过市场化运作、土地置换等办法与开发商合作,尽快完成对该两所学校的整体改造,集中力量新建一所新中学,按照我区另两所中学的标准配备各项软硬件设施,并抽调优秀教师到新中学任教,使该新建中学教学水平与其他两所学校大体相当,以进一步提高我区整体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达到优质中学发展带动全区小学均衡性发展的目标。
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应承担责任的意见》(冀政办函[2002]24号)规定,在规划、建设城市综合开发区、居民住宅小区时,按人口比例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交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我区的红旗楼小学、五一路小学可以此种方式与开发商达成协议,分别在辖区新配建一所高标准小学,以提升硬件建设标准。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投入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经济杠杆作用,拓宽教育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桥东区教科文支出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对财政支出事先确定绩效目标,预算支出完成后,对其执行结果对照原定目标进行考核与评价,教育部门应根据项目评价结果及区财政局的建议,制订改进财政支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措施,作为确定教育项目审核、立项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