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制造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保障机制

2012-08-25张建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生产性服务业

张建华

当前,应将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对制造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建构,积极有为,规范有序,促进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深入推进。在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以下相关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建构。

一、构建调控保障机制

(一)加强规划调控,探索多向突破

国家应加强对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调控与方向把控。目前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类型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技术研发、仓储服务等领域,尽管分离比较成功,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规划拓展主辅分离的类型,主要是要通过规划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突破单一地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局限;二是突破一家企业只分离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局限,特别是一些中型以上企业,可以尝试从上游和下游多个纬度实现多向分离;三是突破企业各自为营、闭门分离的局限,同一行业企业实现同类型的分离后,可以尝试探索走整合之路,以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

(二)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体

在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企业为本,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可行措施,彻底打消企业主的顾虑。应立足分离实际,加强政府引导,体现企业主体,在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步入正轨。

(三)加强培育整合,实现主辅双赢

应明确分离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把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落在实处,同时要注重分离的实效,不能简单地为完成分离任务而促成企业分离,要加强分离后服务业企业的整合培育与服务业企业的引进提升,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融合发展,要达到分离后主体企业进一步做专做强得到逐步壮大,分离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又能整合发展的双赢效果。

(四)加强分类指导,稳步有序分离

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分行业逐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住行业龙头重点企业,按照“成熟一家、辅导一家、分离一家”的思路,抓好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示范试点工作,带动相关企业的分离发展工作。加强试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五)加强微观指导,分离推向纵深

要引导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由运动式走向常态化。相关部门在加强惠企政策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挖掘分离企业的成功案例,树立好典型,让企业真切地感受到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质性利好,改变“要我分离”为“我要分离”,把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推向深入。

二、构建利益保障机制

(一)处理好分离工作与纳税企业之间的关系

企业主辅分离应严格遵循现行的税收政策,在兼顾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在不增加纳税人整体负担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结构的调整优化,并按照税法规定,对分离成立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涉及到招商引资相关联的内容,如企业准入制度、备案制度等,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纳税人的误解及顾虑。

(二)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在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过程中,既要注重地方税费收入增长的直接效益,又要考虑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更要关注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按照“开源和挖潜并重”的思路,采用“抓重点带一般”的方法,走“分离和整合相结合”的路子,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进一步推进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既要在工业转型升级中重点分离发展科技服务企业、国际贸易服务企业、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企业、文化创意服务企业等各种服务业企业;又要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推进分离工作的良性化与可持续,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和最大化。

三、构建政策保障机制

在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扶持与保障。政府要为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鼓励主辅分离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政府尤其应就市场准入、税费、用地、价格、产权变更等方面对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制订有关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应及时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为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

四、构建环境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在出台相应的金融、科技及财政税收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商业环境的营造与保障。对实施主辅分离后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办理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证等手续时,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提高办事效率。以此,大力营造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良好氛围与运营环境。

五、构建智力保障机制

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相应保障,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智力保证。为适应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需要,应加大力度,培养和储备大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生产流程的,能从事市场开拓、服务沟通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探索由政府、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岗位职业培训,也可以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育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把加强人才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努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真正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构建服务保障机制

在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政府服务,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应对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分离发展的基本流程,建立主辅分离“行政绿色通道”,为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提供最大便利,以提高分离效率。在“分离前”、“分离中”、“分离后”,应全方位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分离发展工作良性发展。特别是要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要求,对分离成功的企业,定期上门回访,提供业务辅导,做好事后服务,实现主辅分离后主业和辅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保证企业自主经营基础上,鼓励、帮助企业加快开拓主营业务,及时兑现优惠政策,落实企业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尽快实现盈利,促进主辅分离工作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之举,在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应通过必要的机制构建与政策保障,来实现主辅分离工作的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生产性服务业
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式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物联网无线通信传输层动态通道保障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