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2-08-25韩友志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期
关键词:职责岗位部门

韩友志

在事业单位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中,内部控制居于核心位置,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水平决定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决定了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决定着事业单位对于各项法规政策的执行效果。随着市场体制的调整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越加突出。但结合现实状况来看,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开展现状是怎样的?而基于事业单位自身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需求来看,其又应如何对其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呢?以下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开展现状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体系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对运营风险的抵御能力。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内部控制成为社会公众广为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事业单位管理层与决策者所关心的管理重点。

(一)控制体系建设不到位

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形式上的完整和实质上的完善。所谓形式上的完整是针对控制体系与制度建设而言,而实质上来看,则是基于控制工作的实践与执行。但目前,不管是形式还是本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都没有处理到位,有待完善。

(二)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

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需求,以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原则,在单位内部设置相关的部门与岗位,并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职责进行有效划分。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组织结构设置以及职责划分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岗位职责的重复问题严重,管理层次也不够清晰,不相容的业务部门以及岗位之间并没有完全地分离。

(三)控制实务处理缺乏规范性

这里所谓的控制实务主要是指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账目管理两方面的内容。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会计记录在健全性方面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标准要求,凭证的填制不规范,对于单位账务的处理行为并不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也相对浑乱,账外资产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与效果。

(四)内部控制缺少必要的监督评价

事业单位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需求,对内部控制进行必要的监督与评价,这是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必要手段。但现在,多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都缺少必要的跟踪、监督与评价,无法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及时的发现,改进自然也无从说起,因而,内部控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与完善

结合以上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并不成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不足与缺陷。而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保证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对内控机制进行完善,进而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策略加以改进。

(一)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补充性与完善性建设,事业单位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1.成立内部控制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践进行全面指导与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在专门审计机构的负责之下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

2.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完善是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基础,所以事业单位应该针对目前内部控制在审计部门、岗位和职责设置方面的不足,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机构的重新设置,明确每一个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分支机构以及基层作业岗位的职责与权利范围,并将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职责目标划分,使单位内部所有岗位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在组织机构配置以及权责分配方面的具体情况,保证职工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可以行使其应有的权利;

3.构建系统的控制监督机制。控制监督机制的建立是通过将制度和监督工作进行结合,对内部控制工作中各种舞弊行为进行预防与控制。事业单位应该依据内部控制的开展现状,明确控制监督部门的权限与职责,对控制监督工作的处理程序进行规范,并对监督控制的主要内容、重点领域以及关键环节等进行确认,以便于保证控制机制可以切实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二)内部控制策略的优化与完善

1.对职责进行分离控制。职责的分离控制是要求事业单位在进行职责分工的过程中,系统地对经济活动及业务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不相容的部门及岗位进行分析与梳理,结合岗位职责的分工进行相应的分离,避免职责重复问题的出现,使内部控制的各个部门和岗位都可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推动部门及岗位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2.对审批控制进行合理授权。对岗位进行合理授权就是事业单位依照职责的分工,对内部部门及内控人员进行业务处理所具备的权利范围、处理程序等进行合理授权,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工作中预算管理及资产管理等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3.加强对分析报告的系统性分析。事业单位应该适当建立并完善控制报告制度,对内部控制信息采集→分析→出具报告→具体处理的流程进行规范,对财务及业务信息进行及时的提供与传递,利用对比分析、因素分析以及趋势分析等多种方法,定期对经济活动与管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提升内控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结论:

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已是众所周知。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的开展与落实不免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需要事业单位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善。如此才能够保证其利用价值的充分体现。

[1]王素霞.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4).

[2]惠晓娟.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提高[J].现代商业,2011,(27).

[3]张学鹏.完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发展[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9).

猜你喜欢

职责岗位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牢记职责使命,做最好的自己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