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管理的三大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8-24戴海群
戴海群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江苏镇江 212003)
从1999年开始,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且大多为独生子女,高校班级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大,班级内关系复杂。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头人——班主任,如何缓解这些问题和矛盾是目前高校班级有序管理的当务之急。
1 高校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高校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易于接受新事物、要求独立但思想又未完全成熟的群体[1]。他们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慢慢地进行适应和磨合,此时正确的高校班级管理至关重要。
高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城市,相互之间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各不相同,人际关系复杂,会出现许多沟通上的矛盾和困难[2]。高校课程灵活度较大且没有固定教室,班级集体意识明显淡化[3]。如何利用宿舍等非正式群体协调班级内部学生的矛盾是班主任或辅导员应掌握的技巧。
大学时期是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阶段,学生需要在大学这个模拟的企业里摸索,培养独立的社会工作能力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3]。高校班级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课堂,如何结合激励和惩罚机制引导学生步入良好的学习轨道也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
2 高校班级管理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2.1 严格管理和松散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上采用松散管理的模式,也有个别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培养具备军人般意志品质、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高素质人才,采用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模式。
松散管理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有利于学生施展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松散管理模式下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就容易钻空子,这是管理工作的大忌。如班级管理的一个大问题:考试作弊,班主任为了学生的未来着想,未上报教务处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学生就会认为教师好说话,不会动真格,于是就会有更多的人考试违纪[4]。
严格的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严格管理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管理班级,要求学生要绝对服从,如有违反就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学生在制度的高压下循规蹈矩,班集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情感、兴趣等均被压抑。
那么如何解决严格管理和松散管理的矛盾呢?
2.1.1 建立职权明晰的班级管理团队
班级管理团队应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加强团队之间、团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班级内、外部冲突,构建友好合作氛围,从而建立和谐的团队。
1)班主任的角色变换。刚入学阶段:班主任是领导者。学生初入高校,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学习需要一个缓冲期,此时班主任应多花精力在规章制度解释、班级干部培养等方面,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能对今后3年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步入正常轨道。
学习阶段:在学习的前半程,班主任是引导者,班级干部承担主要管理职能。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变化时期,班主任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营造充实而有条理的生活。在学习的后半程,班主任是协助者。学生此时处于知识技能提升并对未来进行积极设想阶段,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工作,对照之前的规划目标查漏补缺,让学生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并使其增值,解决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
顶岗实习阶段:班主任是心理辅导者。学生面临两重问题:一方面临近毕业,离别情绪浓厚;另一方面实习压力大。班主任要耐心地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进行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问题。
2)班级管理团队自主拟定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在大一时就应有意识地引导班级管理团队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自主拟定《日常班级管理条例》等制度文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班级工作重点转移,不断调整制度框架结构。制度的拟定要细致、周密并具可行性,同时制度也要能进行量化处理以便作为奖罚的依据。
3)班级管理团队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班级管理团队人员控制在班级人数的15%左右,人数太多意见分散度太大,人数太少管理难度加大。班级管理团队成员任期不宜过长,一般一年一届,可在任期结束后采取学生自荐、同学评议、班主任总体把握的流程进行选举。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此种方法受益良多,学生自荐表明愿意为班级做贡献,同学评议保证团队的群众威信,班主任最后把关可以保证团队运作的有效性,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可以为班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班级管理的创新性。
2.1.2 引入班级月盘点机制
班级每月模拟企业举行一次盘点会议。学生总结、汇报自己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管理团队对班级本月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分别对比上月状况找出问题所在;最后提出改进意见和未来学习计划。盘点过程中应引入《日常班级管理条例》的量化数据进行打分,分数作为激励和惩罚的依据,同时也作为各项评优争先的参考[5]。
2.2 激励和惩罚
激励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鉴于高校班级经费来源欠缺的问题,本文此处仅讨论精神激励。
当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被他人认可的时候,他会加倍地朝着认定的目标继续努力。所以,精神激励不仅促使学生进步,同时也因为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和信任激励班主任更好地工作,使班主任处处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发掘学生更多的潜能。一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相互之间就会产生一种亲人般的心理氛围,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守纪的班级氛围也就自然形成。
激励的效果强于惩罚,但惩罚也不可避而不用。在月盘点会议上,班主任要对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批评和惩罚,但批评一定要考虑方式、时间和场所,尤其是对心理有阴影的学生,如果一味地大吼大叫、找家长、给处分,学生可能会有逆反心理并采取极端的做法,甚至走上绝路。
2.2.1 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
不管学生的个性如何,在受到班主任的表扬或批评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心理波动。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教师,可是全校学生太多,心理教师未必能够了解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现时心理变化,同时学生对教师总是有一种畏惧感,咨询问题时总有些生疏。
班级心理委员最显著的作用是可以及时发现本班学生中突发性的心理危机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辅导。需要注意的是,有一定心理知识培训经历并且乐观向上的学生才是班级心理委员的合适人选。利用学生之间相近的价值观、经验和生活方式,班级心理委员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6]。
2.2.2 借助群体环境强化激励和惩罚效果
学生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处世态度会类化环境中的人。班级管理团队制定的行为规范一旦通过月盘点机制进行宣扬,受到表扬的规范行为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就会通过暗示、认同等心理提高遵纪守法的几率,抑制少数违反集体行为的言行,从而与周围的群体环境协调起来。
群体不仅有班级管理团队这个正式群体,还包括许多非正式群体,如何充分借助这两类群体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群体环境是班主任需要研究的第三个问题。
2.3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本文所指的正式群体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按一定班级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班级管理团队,职责分明,负责正常的班级日常管理活动。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它是学生在交往中根据各自的喜好、兴趣等自发形成的无固定条文规范的自然群体,或以宿舍或以同乡为线聚集[7]。
正式群体和大多数非正式群体都是积极向上的,只有部分非正式群体会对班级管理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一些讨厌约束、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形成的小团体,他们普遍对班级建设不感兴趣,并有意无意阻碍班级目标的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释放高中紧张学习压力后对大学各类社团活动充满期待,当发现预期和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后发泄不满,给班风建设和公共活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3.1 培养优秀的正式群体
班主任可以从班级管理团队入手,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等活动着力打造这个优秀团队,从而进行多元辐射,激励更多的学生“追团”,营造一种向上的团队氛围。
2.3.2 借助宿舍营造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风气
宿舍是学生在校的三大重要场所之一,占据重要位置。笔者所在系部每年都进行宿舍文化节活动,以宿舍成员集体布置宿舍环境为契机,构筑和谐的宿舍氛围,加强宿舍之间的文化交流,提倡积极向上的宿舍小集体文化,从而带动班级整体大环境的营造。
2.3.3 发挥社团作用
社团活动强调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实践性强,形式多样。很多大学生感觉社团更能发挥和培养他们的能力,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融入社团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具体实施积极心理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3 结束语
高校班级管理三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图1 高校班级管理三大问题相互关系
从上文和图1中可以看出严格管理和松散管理结合的主要对策是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惩罚:利用激励将师生关系拉近,利用惩罚让学生明白做事的原则;同时利用群体的良好风气又可以有效地拓展激励和惩罚效果,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有机整合还可以弥补严格管理和松散管理的缺陷。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极大增强高校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稳定性。
[1]马少坤.论高校班级管理状况及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8):221 -223.
[2]李宝媛,褚艳春.从社会功能角度看大学班级管理[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4):58-60.
[3]史济纯,刘文化.高校班级管理与辅导员作为的若干思考[J].社科纵横,2010(9):273-275.
[4]黄永奎.破窗效应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J].琼州学院学报,2011(3):50-51.
[5]钟玮.目标管理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钦州学院学报,2010(3):79-82.
[6]任祥华,张丽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2-73.
[7]杨勇.提升高校班级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1(1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