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子分析在研究性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012-08-24杨江林刘巧艳余志玲

中外医疗 2012年35期
关键词:研究性方差因子

杨江林 刘巧艳 余志玲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自2007年起我们在《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方法,即理论讲授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1]。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反馈的意见、以及课程结业成绩来看,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为了更加合理分析和正确评价研究性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必要建立科学适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2010年10月—2011年6月对213名本科护生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指标选取

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对护理研究知识及方法的掌握,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卷面考试了解学生对识记内容的掌握情况,建立综合评价指标考核科研能力包括其选题、设计、实施、资料收集与整理、结果分析及呈现等综合能力。指标体系从5个维度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定义和测量:包括能力特征、知识特征、行为特征、人格特征、思维特征共计22个调查项目,见表1。各问题分别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量,其中“l”表示“降低”,“2”表示“不变”,“3”表示“略有提高”,“4”表示“较大提高”,“5”表示“极大提高”。 这些指标能够提示学生经历了研究性教学过程,某些与科学研究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操作、沟通、分析、综合能力的改变。并通过了解学生求异性、洞察力、想象力、灵感或顿悟这些与心理活动和个性发展相关联的问题,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见表1。

2 问卷检验

按照匿名施测原则,在《护理研究》课程结束后,应用该评价体系对2008级213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3份。

表1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1 分辩率系数

将受测对象全体总分按项目排序,总分高的25%人的平均分与总分低的25%人的平均分之差为分辩率系数,该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这一项目的分辩率高[2]。该研究22个项目的分辩率均>1,分辩率较好。

2.2 信度检验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通过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统计指标表达[3]。该研究采用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Cronbach’sA1pha系数为0.86,信度比较理想。

2.3 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即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3]。主要统计指标有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该调查表由5个该领域内专家共同拟定,经过小范围试评后做了进一步的调整,问卷所选题项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13.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经KMO和Bartlett检验,KMO值为0.848,巴特利特球体检验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结构效度很好。

2.4 因子分析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计算特征根值和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4],分析潜在变量与专家设计的5个维度的符合程度。结果前13个因子,反映了原项目81.15%的信息量,可以对所分析问题做出较好的解释。特征根值>1的公因子有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87%,见表2。

表2 方差累积贡献率

以方差极大化为准则进行因子正交旋转,从而得到方差极大化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到明确意义的公共因子及其载荷,见表3。

3 评价体系的实证

对213名同学的调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以评价研究性教学效果。

3.1 因子均值分析

依据上述公因子的性质,求各个项目的均值和公因子平均值,然后对6个公因子进行排序,可得出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其中能力特征的改变平均分最高为3.36,其中又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分最高为3.53;其次是知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改变;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得分为3.08,人格特征得分最低为2.97。说明研究性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及工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效果明显,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学生的行为特征。

3.2 因子综合得分

由汤姆森回归估计法,通过6个公共因子可以对Xi(i=1,2,P)作回归,采用最小二乘估计,可计算每位学生的因子综合得分(由SPSS软件直接输出)。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4 结语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离不开评价,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核心问题。传统考核以理论考试和护理操作技能为依据判断护生的优劣,缺乏对沟通能力、评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的评价[5]。指标体系法是以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及因子分析法可得出一个由原始变量组成的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的综合评价函数,简化了评价体系,减小了信息的交叉和冗余,其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客观合理性[6]。该教学评价体系调查项目不多,填答及分析操作简单,能对学生能力特征、行为特征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定量分析。指标评价可与卷面考试同时进行,通过因子得分函数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1] 杨江林,余志玲.研究式学习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28-630.

[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6-99.

[3] 张家放.医用多元统计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0-89.

[4] 薛微.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2-365.

[5] 刘东玲,杨培常,李伟,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中旬版):2705-2707.

[6] 徐风华,李波.多元统计分析在研究型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34-38.

猜你喜欢

研究性方差因子
方差怎么算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影响因子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方差生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