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顶升高索塔异型跨径缆索吊系统设计与施工

2012-08-21

山西建筑 2012年32期
关键词:主索塔柱缆索

高 辉

(中交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1 工程概况

某斜拉桥桥长180 m,跨径布置为62.5 m+55 m+62.5 m,分左右幅,单幅桥宽21 m,中央镂空分隔带宽12 m,主塔为大直径圆环钢塔。主塔横桥向呈“人”字形,在近主梁顶面处分为左、右幅塔,顺桥向呈圆环形,圆环外径为83 m,内径为77 m,塔顶距桥面高度为86.07 m,“人”字形以上环形塔身截面高6 m,宽5 m,“人”字形以下环形塔身截面高3 m,宽5 m,在近桥面处分离出塔脚,塔顶至塔脚高度为100 m。

2 缆索吊系统设计与施工

受施工现场既有运煤铁路、输油管线及其他条件限制,缆索吊跨径组合设计为255 m(边跨)+120 m(中跨)+255 m(边跨),设左右幅两组起吊系统,单索道起重能力65 t,双索道抬吊130 t,每组工作索道吊装重量5 t。缆索吊系统包括缆索体系、锚固体系和塔柱体系等。塔柱采用液压自升、自卸结构模式,塔柱高约128 m,塔柱基础位于12 m宽中央分隔带内,采用桩基础+混凝土承台结构,主索锚碇、缆风索锚碇均采用重力式混凝土浆砌片石组合结构,主索及跑车采用塔柱顶部施工平台进行安装。

2.1 缆索体系设计

缆索体系包括主索、起重索、牵引索、跑车系统、吊具等。

1)主索。主索采用12根φ54钢丝绳,设计为2组,单组6根φ54钢丝绳。主索通过索鞍的滑轮组和锚碇系统前的转轮形成往复系统,最终通过转轮和U形卡锚固在锚碇上。2)起重索。起重索采用2根φ36钢丝绳,起重索布置与主索相同,均采用两组,每组一根,每组布置一组跑车及一组起重滑轮组,滑轮组拟定为走8线。3)牵引索。牵引索采用两组,滑轮组走3线,牵引索拉动跑车时,牵引索的拉力大小与跑车所持的位置有关,距离主塔越近,牵引力越大,牵引索越不利,选定最不利吊点为距离缆索吊索塔轴线11.8 m处。4)跑车系统。跑车系统由主索索轮、牵引索轮、起重索轮及吊点下挂架组成。主索索轮由12-Φ800 mm滑轮组成;牵引索轮由4-Φ640 mm滑轮组成;起重索轮由5-Φ640滑轮组成;天车下吊点由4-Φ640组成;滑轮间通过轴承及连接板组合成整体。5)吊具。吊具由三脚架、横向分配梁1及横向分配梁2组成。三脚架斜撑采用[]32a型钢组焊而成,纵向水平杆采用][36a型钢组焊结构,横向分配梁1、横向扁担梁、横向分配梁2均采用HN700×300型钢组焊结构。随着钢塔节段吊点位置变动,先根据节段重心点位置,再结合吊带节段长度,确定钢塔节段上吊耳位置,保证节段定位准确。6)设计计算。计算结果汇总见表1。

2.2 锚固体系设计

锚固体系包括索塔塔柱基础、主索锚碇基础及缆风索地锚基础等。

1)索塔塔柱基础共4个,采用桩基础+混凝土承台结构。每个承台下设4根φ1.2 m C35的钻孔灌注桩,单根桩长14.0 m。

2)主索锚碇基础采用重力式锚碇。锚碇为纵桥向10.0 m、横桥向12.0 m、高5.5 m的长方体,下部2.0 m采用 C25混凝土,上部3.5 m采用花岗岩浆砌片石;其中一个锚碇布设6个转向轮,另外一个设置8个转向轮,每个转向轮通过钢板带与锚碇C25承台部分预埋件连成整体。

3)缆风索地锚基础采用重力式地锚结构。后斜缆风索地锚锚碇共4个,后正缆风索地锚锚碇共2个,前斜缆风索地锚锚碇共2个。地锚结构下部为C25混凝土底座,上部为浆砌片石结构,均采用明挖施工。

表1 缆索体系计算结果汇总表

2.3 塔柱体系设计

设左右侧两个塔柱,每个塔柱由两根立柱组成,立柱底标高均为201.5 m。立柱采用液压自升、自卸结构模式,主要由加强节立柱、标准节立柱、十字总成梁、过渡节立柱及抱箍平联组成。立柱顶部采用H428型钢组拼钢架用于安放塔顶索鞍吊轮,设置抗风缆基座。

1)立柱节段。立柱节段采用1 200 tm塔吊标准节/加强节,轮廓尺寸为4.26 m(长) ×4.26 m(宽) ×5.7 m(高),标准节立柱壁厚20 mm,加强节壁厚26 mm,平联及斜撑分别为φ80×10 mm和φ100×10 mm钢管。每根立柱底部第1节~第3节及顶节采用加强节,其余节段均采用标准节,采用上置式顶升模式整体同步顶升。

2)过渡节立柱。立柱顶节与缆索吊索鞍支架之间设置一过渡节,轮廓尺寸为2.8 m(长) ×2.8 m(宽) ×5.8 m(高)。

3)平联抱箍。每个塔柱共设置4层横桥向平联,下三层平联安装在立柱标准节上,最上层平联安装在过渡节上。第一层标高为238.780 m,第二层标高为267.250 m,第三层标高为295.720 m,第四层为过渡节平联,顶升前安装完成。其中第二层,第三层抱箍平联上设置缆风索锚固座,需要安放缆风锚固立柱。

4)顶升系统。每根立柱上布置一套顶升系统,由2个顶升油缸、油缸泵站、控制计算机、提升套架、行程传感器等结构组成。其中提升套架外形尺寸为5.238 m(长)×4.778 m(宽)×13.55 m(高)。每个塔柱的两根立柱轴心间距为8 m,两根立柱须同步顶升,要求4个顶升油缸同步工作,同步控制精度要求较高。

5)立柱顶索鞍支架横梁。立柱顶横梁系统中横梁及纵梁为H428型钢,剪刀撑为2[20,剪刀撑与总横梁通过节点板连接。索鞍支架横梁构造见图1。

图1 立柱顶横梁和索鞍系统图

6)安装平台。缆索吊索鞍跑车安装平台采用钢管+型钢组合结构。平台立柱采用φ273×3.5 mm钢管,横梁及纵梁采用HW300×300型钢组合。

立柱标准节提升采用安装平台从中跨侧提升,平联分成前后两片分别提升。安装平台构造见图2。

图2 安装平台立面图

3 设计要点、疑难及解决方案

1)与传统缆索吊中跨大、边跨小的布置不同,该缆索吊跨径属于异型跨径,这将造成空载时中跨主索张力小于边跨主索张力,主索向边跨滑动;吊重时中跨主索张力增大,主索将向中跨滑动。由于安装平衡状态和吊重平衡状态是两种受力工况完全不同的状态,主索受力计算工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塔柱偏位、温度级差、实际风荷载、钢绳实际弹性模量偏差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主索安装精度及塔柱受力安全。解决方案:根据两种状态下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再根据实际塔偏位、温度级差和实际风荷载值进行拟合微调,可保证主索垂度满足受力要求。2)塔柱立柱采用塔吊标准节、加强节,空间框架结构受力较复杂,加之主索受力工况复杂,这样给塔柱受力计算带来较大难度。解决方案:根据缆索吊系统各工况下不同荷载类型施加实际作用力,利用Midas/civil软件进行塔柱杆系单元结构模拟计算,确保塔柱结构受力安全。3)传统缆索吊设计中,缆风索计算主要考虑体系抗风受力,主索、起重索及牵引索对塔柱产生的不平衡力非常小;该缆索吊设计在空载和吊重状态下主索、起重索及牵引索对塔柱均产生较大偏载力,缆风索除了用于抗风设计还应抵抗塔顶不平衡力,整个缆风系统计算较复杂。解决方案:原设计思路通过后正缆风索平衡索塔偏载力,因张拉设备吨位限制,后正缆风钢绞线利用25 t千斤顶逐根张拉,未能使整束钢绞线同步受力,致使部分钢绞线受力滑脱。最终通过在索塔顶与主索锚碇间增设4根φ36钢丝绳备索解决了偏载受力问题。4)缆风索采用普通预应力钢绞线,千斤顶同步张拉控制难度较大,若同步性控制不好、张拉力不均衡或夹片锚固不牢固都将造成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出现数根缆风索钢绞线滑脱的现象,原因有两点:1)张拉行程过长,工作夹片齿槽磨损较大。2)锚固时部分工作夹片未压平,影响锚固性能。解决方案:为了防止缆风索钢绞线滑脱,在钢绞线张拉端设置防脱装置,同时对缆风锚碇上的波纹管孔道进行压浆处理。

4 结语

通过对自顶升高索塔异型跨径缆索吊系统的设计、施工积累宝贵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为相似项目的大型吊装、钢结构施工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1] GB 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S].

[2] GB 5976-1986,钢丝绳夹[S].

[3] GB 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S].

[4] 黎桂英,何悦胜,陶亚秋,等.最新五金手册(修订版)[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

[5] 杨文渊.起重吊装常用数据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主索塔柱缆索
缆索起重机主索过江施工改进方案
悬索桥钢箱梁吊装阶段主缆索力计算方法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缆索吊装施工设计计算分析
超高扬程升船机顶部机房形式及地震鞭梢效应分析*
海洋缆索对水下航行器的动态响应
FAST反射面单元在索网变位中的碰撞分析
采用数值计算和OrcaFlex软件对缆索张力函数的分析
大倾角塔柱施工过程分析控制
某长江公路大桥节段模型塔柱—钢横梁结合面接触分析
极限海况下单点系泊系统缆索动张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