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介绍
2012-08-21干勇
(按拼音音序排序)
为了表彰和宣传在产学研合作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办法》,经产学研界推选,决定授予干勇等10名同志“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突出贡献奖是由央企、民企和产学研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评审组酝酿产生的,并广泛征求了产学研界有关方面的意见。突出贡献奖获奖人选是产学研界对获奖者所作贡献的评价和认可。
干 勇 同志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历任钢研院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曾任钢铁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干勇同志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事业,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试点先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他结合国际上如欧盟钢铁联盟等产学研组织的成功案例和国内钢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凝聚钢铁行业的各种创新资源,集成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各方技术力量,联合成立以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为目标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的初步设想。在他的带领下组建了我国第一批产业联盟试点之首的“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攻克重大技术难关,引领钢铁行业走循环发展道路。联盟成立以来,围绕制约钢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问题,成功开发出“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启了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联盟组织了我国钢铁行业最具实力的主要技术力量,组建联合攻关队伍,通过建立共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以支撑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曹妃甸工程为依托,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开发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重大技术,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之路。干勇同志潜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高品质特殊钢产业,着眼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前沿性、战略性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我国高品质特殊钢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构建世界最好的特殊钢企业和行业、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做出卓越的贡献。
干勇同志通过实践,总结出一条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道路和模式,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技术上为国家相关重大工程的完成和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贡献了力量。
苟仲文 同志
北京市副市长,曾任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苟仲文同志作为北京市副市长,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在统筹协调北京市科技创新工作中,立足于国家和首都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整合集成首都高端创新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搭建高端创新平台,积极推进首都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在积极推进首都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统筹、协调和引领作用。
苟仲文同志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创新资源,深入地方、企业、高校、基地和产业园区进行调查研究,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科技北京”战略的推进。他鼓励产业主管部门开展政策创新实践,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发展的集聚地。苟仲文强调,各相关产业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产业标准的创新,加快技术的专业积累,加强国内外技术与人才交流,提升产业的主导能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整体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的横向合作,构建具有持续竞争能力的产业生态环境;投资机构要充分利用政府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共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他在搭建首都创新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首都国企和民企及产学研界的认可。
蒋明麟 同志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蒋明麟同志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倾心奉献,锐意进取,瞄准产学研合作问题的突破点和产学研用的结合点,在整合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切实为产学研合作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蒋明麟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指导地方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加强全国各地、各行业、各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工作。他鼓励在产学研合作中相互渗透,鼓励大型企业建立科研和技术中心以及研究院和设计院,鼓励设计院和研究院与企业融合,积极支持组建并探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产学研合作形式。蒋明麟同志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提出“三个结合”的思路,坚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紧密结合,坚持资本与科技的结合,坚持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蒋明麟同志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工作给予了热情关注,多次参加促进会的重要活动,对促进会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和指导。
刘 炜 同志
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曾任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结合处处长,现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
刘炜同志自2006年从事产学研结合工作以来,强调抓好顶层设计,在政策体系、推进机制、模式创新等方面周密布局,推进形成和完善“三大推进机制”、“四大支撑体系”和“五大创新模式”的发展格局,以及以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为点、以建设产学研创新联盟为线、以建立产学研结合区域示范基地为面的“点线面”有机结合协同推进体系,为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多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312所高校、332个科研机构的万余名专家、教授在广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企业组织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1.5万项,年均增长43%,累计新增产值8000多亿元,新增利税1200多亿元,获得专利2万多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达7.4万人。
省部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广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刘炜同志的积极促进与直接推动下,广东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已经由当初的“两部一省”(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发展到“三部两院一省”(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广东省)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全新局面,不仅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深化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而且对在全国推进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马德秀 同志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马德秀同志针对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倡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马德秀同志在加强我国产学研合作理论与政策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马德秀等四十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产学研合作促进法》议案,国务院法制办、科技部对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第183号“关于为创新国策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的议案”进行了回复。马德秀同志坚持高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为使命,加强与行业著名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基础性、前瞻性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马德秀同志的努力下,上海交通大学与政产学研各界单位共同建设了核电研究院、智能电网研发中心、航空技术研发试验平台、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马德秀同志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集群式新兴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抱团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塑造新兴产业“创新源”和“孵化器”。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合作共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瞄准新兴产业,建设融各创新要素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与转移平台,采用产业界先期参与、国际合作、交互授权、期权激励、衍生企业等多元化方式,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与扩散。马德秀同志还针对现有体制下的现实难题,敢于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制度性障碍,支持教授从事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并潜心进行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
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马德秀同志开拓创新,兢兢业业,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工作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石定环 同志
国务院参事,历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干部,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司长,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正司级),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秘书长,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战略组组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石定环同志一直致力于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与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及国家火炬计划及国家高新区的策划与实施,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机构的建设,长期负责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工作。作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石定环同志充分肯定和有效促进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同时强调,面对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更有成效地发挥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探索“政产学研用”更有效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及能动性,真正把产学研合作推向深入。石定环同志倡导全国各地挖掘产学研合作好的经验和模式,研究更多现实问题和解决办法,探寻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向,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
石定环同志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热情和心血。为了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石定环同志以对国家创新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辞辛劳,忘我工作,与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同志们一起,积极搭建了一个全国性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平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王 坚 同志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曾任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市国防科工办主任,市经委主任、党组书记、纪检组组长等。
王坚同志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与科技工作的部署,坚持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王坚同志以世博为契机,坚持“一手抓办博、一手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促进世博会科技成果向应用转化,向产业化生产转化。在王坚同志带领下,上海市经信委促进世博会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智能电网、LED新型显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新突破。在机制创新方面,经信委在推动中小企业对接、产学研对接、金融与产业对接等方面有了很好的起步。同时,筹办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展,抓一批体现规模、创新、水平和带动作用,具备产业化条件,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大项目,在重点区域形成集聚。
王坚同志坚持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成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长宁区政府与东华大学的合作,共同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了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2011年,在上海市经信委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对于上海市的资源整合、产学研合作和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 勤 同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张勤同志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作为中国科协的领导,他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科技教育与经济融合发展,立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特别关注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张勤同志在长期的科技工作中,始终致力于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知识产权工作。他强调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建立,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成果的转化,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成学术资源,瞄准和跟踪科技发展前沿,展示学科发展动态,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学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为促进自主创新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张勤同志始终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科协系统学术交流的首要任务,一直致力于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建设,为科学家与科学家、科学家与公众及科学家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张勤同志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工作,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见解,得到了知识产权和产学研界的认可。
张玉卓 同志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张玉卓同志90年代末领导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整体转制,组建高科技股份公司(天地科技)并成功上市。近十年来,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他又成功主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并组织建成了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和采用DMTO技术的世界首套煤制烯烃装置等多个国家示范工程,奠定了我国在现代煤制油化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张玉卓同志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工作给予了热情关注,多次参加促进会的重大活动,对促进会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与指导。
朱宏任 同志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顾问。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
朱宏任同志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工作中,朱宏任同志坚持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相结合,突出抓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工作,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工业与信息化部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推进融合工作,进一步加快工业应用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发展,以3G和TD发展为契机,加快通信业转型发展,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规范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朱宏任同志特别关注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支持,鼓励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联盟,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中小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和产业集聚,鼓励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路子。在2011年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朱宏任同志特别强调,“十二五”时期,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定位,坚持“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积极借助大型知名信息化服务企业的力量,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形成推进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