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晚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
2012-08-21林宏刘文
林宏 刘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n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特征,伴有全身多器官损害的综合征。该病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甚至死亡,对母婴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我国发病率约为9.4% ~10.4%[1],国外约为7% ~1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3],有不少学者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缺钙有关[4]。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对孕中晚期的孕妇采取口服补钙的方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与未补钙的孕妇对照,取得一些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00例,年龄20~35岁,平均26岁;孕周15~24周,平均20周;正常饮食,身体健康,无心、肾疾病,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可导致高血压的其他疾病,近期无口服药物史。
1.2 方法 随机将200例孕妇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钙尔奇D补钙,每天1次,1片/次;对照组未补钙。观察两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血清钙含量的比较 两组孕妇补钙前血清钙含量平均为2.03 mmol/L,补钙后治疗组血清钙含量增加为
2.48 mmol/L,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补钙前两组孕妇血清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钙后治疗组血清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两时间段内的血清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补钙前后两组孕妇血清钙含量的比较
2.2 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4例,发生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补钙后仅有2例出现腓肠肌痉挛、腰腿疼痛等缺钙症状,发生率为2%,对照组孕妇有60例出现腓肠肌痉挛、腰腿疼痛等缺钙症状,发生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居第五位。细胞内外钙离子的交换是跨膜信息传递、调节细胞代谢和完成多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环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维持,酸碱平衡,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心肌的收缩和舒张等均与此有关。妊娠高血压疾病其病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基本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多数学者认为钙剂可以改变甲状腺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水平,稳定细胞膜结构,抑制膜离子通透性,减少钙离子内流,同时激活细胞膜钙泵增加钙的外流,从而防止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的聚集,起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妊娠期除母体自身需要钙外,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胎儿于妊娠30周以后需钙量的增加量是妊娠20周的7倍,因此,妊娠期钙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大量研究证实,当孕妇缺钙时,会刺激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后者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使细胞外钙内流增加,这一部分内流的钙能大大促进细胞内“钙库”向胞浆释放游离钙离子,引起肌细胞收缩,即引起腓肠肌痉挛,使血管张力升高,血压升高。另一方面,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增加可控制钙离子泵活动,使钙离子-钠离子交换减少,从而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与钙调蛋白(CaM)结合形成Ca2+-CaM复合物,该复合物可通过一系列酶链反应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变化相符合。
孕中晚期补钙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其原理在于补钙可直接升高血清钙离子浓度,反馈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释放,纠正全身小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改变,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1]周卫卫,沈雁萍,孙敏.妊高症早期防治成功病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7(3):256-257.
[2]Kirkpatrick CA.The HELLP syndrome[J].Acta Clin Belg,2010,65(2):91-97.
[3]Young BC,Levine RJ,Karumanchi SA.Pathogenesis of preeclampsia[J].Annu Rev Patho1,2010,5:173 - 192.
[4]Jaequemyn Y,Zemtsova O.Risk factors and prediction of preeclampsia[J].Acta Clin Belg,2010,65(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