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稀土产业整合的思考

2012-08-20

关键词:定价权稀土产业链

潘 安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一、引言

近年来,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稀土日益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稀土供给国,其在全球稀土市场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是美日欧等主要稀土消费国为了能够持续低价获得我国优质的稀土资源,对我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进行持续的施压。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正式向WTO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提出的诉讼即是最好的例证。在此背景下,国内有关稀土产业整合的讨论再次引起各界的关注。2012年4月8日,由13家稀土相关重点单位发起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其将覆盖矿山、冶炼、分离、应用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该协会的成立将对我国稀土产业整合产生积极的作用。如何通过产业整合,提升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值得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首先重点探讨我国稀土产业整合的必要性,其次阐述相关政策支持,最后提出本文关于我国未来稀土产业整合路径选择的几点思考。

二、稀土产业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上世纪末美国稀土矿相继停止开采以来,我国基于资源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成为了世界稀土市场主要的供给者。然而,我国并没有获得垄断者应有的优势与利益,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优质廉价的稀土出口到世界市场,同时稀土储备大幅度下降。产业整合成为我国未来稀土产业发展趋势有其必要性,本文将从产业无序发展、定价权缺失以及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稀土产业无序发展

1.无序开采

我国从2000年开始对稀土实施开采配额制度,从2006年开始停止发放稀土矿开采许可证,并且在2012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稀土矿勘察、开采登记申请。同时,从近几年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对于稀土开采的控制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上,具体可参见表1。

表1 :2009~2011年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然而,无证勘察、无证开采、过度开采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无序开采的存在,突出表现出了国内稀土资源分散开采所带来的问题,此时稀土产业整合就存在了一定的必要性。此外,开采环节作为稀土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环节,其无序发展又为出口走私等其他违法行为提供可能。

2.出口走私

我国从1998年就开始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并在2005年取消了稀土出口退税。作为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但该制度一直受到了美日欧等国的强烈反对。就在我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受到其他国家争议的情形下,大量优质稀土却通过走私的方式出口到国外,对于我国整体产业以及国家战略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量稀土出口走私除了与国内产业无序竞争有关外,还与国外主要稀土消费大国应对我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相关。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全国海关在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中,共查获走私案件13起、稀土产品799吨,价值总计4289万元。如此严重的稀土走私现状,对于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以及产业整体发展规划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可以推测,稀土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集中有序的出口,将对杜绝稀土出口走私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正是我国稀土产业整合所要到达的效果之一。

3.环境破坏

我国对于稀土开采以及出口的控制,除了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外,保护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政策与战略目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而且治理由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所需的成本不可估量。根据相关报道,江西赣州治理由于开采中重稀土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需要380亿元,此治理成本已经超过江西省稀土全行业多年积累的利润。可见,通过牺牲环境换来的短期利益将可能会在长期的发展中消失殆尽。如何通过稀土产业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以改变产业无序发展现状,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值得各界的持续思考与关注。

(二)稀土定价权缺失

在全球资源性产品市场,我国处于的“买涨卖跌”的尴尬境地令人深思。我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储量上的优势以及供给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但并没有获得稀土的定价权。宋文飞等(2011)认为我国稀土定价权缺失的关键原因在于稀土出口市场呈现出买方垄断市场结构特征。高粱(2011)指出国外稀土买家只有几家大公司,而国内则有100多家稀土出口商,同时在国际市场中竞相压价。的确,造成我国稀土出口市场中存在的买方垄断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稀土出口商较为分散,出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同时又削弱了其价格谈判能力,造成了定价权掌握在进口商的事实。进一步而言,我国稀土产业整合将对获得定价权产生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国内出口商的低效竞争下降与价格谈判能力的提升。

(三)全球市场竞争加剧

1.全球稀土开采重启

随着全球稀土开采重启,我国在稀土供给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将会受到挑战。美国的技术金属研究公司稀土研究专家Gareth P Hatch于2011年8月发布一份名为《至关重要的稀土》的报告对我国占世界稀土供应的份额进行预测,认为到2016年我国占世界稀土供应的份额将下降至50%以下,具体预测数据参见表2。此外,根据技术金属研究公司的统计,截至2012年3月13日,全球(中国之外)主要有来自13个国家33个公司开发的35个高级稀土项目,其中包括Molycorp公司开发的Mountain Pass项目。

表2 :2010~2017年中国占世界稀土供应份额预测

可见,在未来几年我国的稀土资源优势将逐渐缩小,巩固我国市场地位的动力将主要在于稀土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而不是仅仅依靠现存的资源禀赋。

2.稀土全球并购初现

稀土资源因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和不均衡的地域分布,逐渐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来自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例如,韩国矿物资源公司于2011年收购了南非西部北开普省zandkopsdrift稀土矿开发项目10%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最初试图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发展战略吸引了来自韩国、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投资者。由于特殊的资源禀赋状况以及全球政治地位,我国对外进行稀土乃至资源性产品的权益投资受到了严重制约。本文认为,国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单个企业财务与谈判实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再次体现出了产业整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稀土产业呈现出无序发展、定价权缺失等问题,加之全球稀土市场竞争加剧,均对整个产业乃至国家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上述问题的存在与产业分散竞争、集中度较低密不可分。单个企业进行开采、生产与贸易又不利于其获得定价权、进行海外并购,这些都反映出我国稀土产业整合迫在眉睫。

三、稀土产业整合的政策支持

2010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其中将稀土行业作为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要求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务院又在2011年5月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并提高产业集中度。从上述政策文件可以发现,我国稀土产业整合已经受到国务院的关注与支持。同时,各稀土资源大省的整合正在逐步开展与推进。例如,2012年2月广东省以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从产业链上游的重稀土开采、中游的矿产品生产与冶炼分离到下游的发光材料与储氢材料等生产,开始整体稀土产业链的建设。可以看出,我国稀土产业整合序幕已经拉开,但如何进行产业整合、选择何种发展路径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对我国未来稀土产业整合路径选择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四、稀土产业整合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企业整合,协调区域发展

我国稀土产业中已经存在部分大型企业,其中包括央企与地方国企,而且稀土采矿权主要集中在地方国企。国内稀土资源分布呈现出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江西省等地区,而且北方主要以轻稀土为主,南方主要以中重稀土为主。因此,基于资源的地域性分布的特点,整个产业整合的重点应该在于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行统一开采、生产研发以及出口谈判。然而,企业整合必将涉及各方利益的调整,所以协调并兼顾区域间的利益与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主要依据稀土资源类型的分布特点、产业链各环节优势的分布状况以及企业国际影响力等因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利用并有效参与全球际市场竞争。

(二)控制产业链上游,拓展产业链下游

由于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的限制,部分海外企业已经通过与国内企业合资与入股的形式,加大对我国稀土产业链的投资,从而“变相”地获得更多优质的稀土资源。本文认为,稀土开采等产业链上游的环节应该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应该通过企业整合将开采权授予开采技术领先、符合环境标准的重组企业,在严格执行开采总量指标控制的条件下优化开采环节,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最大幅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于稀土及其相关材料高端应用技术研发、废旧产品回收、环境治理等产业链下游相关环节而言,可以积极拓展与国外先进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产业整合与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三)寻求海外资源,参与全球竞争

虽然我国至今仍是稀土储备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但随着国内稀土资源进一步开采,加之非法开采、过度开采等现象的存在,长期依赖国内资源进行相关产业发展并不现实。现有的稀土并购事例将会给国内大型稀土企业一定启发,如何将产业整合延伸至国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随着稀土全球开采重启,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我国在稀土的供应份额也将随之下降,到时分散竞争的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将更为突出。我国稀土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形成具有经验、技术与资金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基于上述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全球竞争,这将对提升企业乃至整体产业的竞争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但对于中国而言,稀土资源优势正在逐渐缩小,产业无序发展、定价权缺失以及环境破坏使得稀土产业整合迫在眉睫。稀土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以及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同时中国作为稀土储备丰富与最主要的供给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市场供给份额上升的同时,中国大量优质稀土廉价出口,留下的是逐渐耗竭的资源、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以及高额的治理成本。国内稀土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问题,这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去甚远。稀土产业整合将会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高度集中的产业发展,中国才能在世界稀土市场真正拥有并保持应有的发展优势。

[1]李纪平.海关去年查办走私案件逾万起[N].法制日报,2012-01-12,(6).

[2]算清稀土开采的这本账[N].第一财经日报,2012-04-09,(3).

[3]宋文飞,李国平,韩先锋.稀土定价权缺失、理论机理及制度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

[4]高粱.稀土整合屡败屡战再重启[J].社会观察,2011,(7).

[5]严丽梅.“广东兵团”正式出击稀土全产业链[N].羊城晚报,2012-02-28,(17).

[6]Gareth P Hatch.Critical Rare Earths:Global Supply&Demand Projections and the Leading Contenders for New Sources of Supply[R].Technology Metals Research,2011.

猜你喜欢

定价权稀土产业链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
论产业链整合与产业价值实现
国际投机资本对产业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