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血预稀释模式与静脉血抗凝全血模式测定自行车运动员9项血细胞参数的比较实验研究①

2012-08-18李鹏飞冯葆欣宗丕芳尚文元张卫英宋国强

中外医疗 2012年3期
关键词:末梢血细胞全血

李鹏飞 冯葆欣 宗丕芳 尚文元 张卫英 宋国强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2.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 102612)

临床血常规检验以提倡取静脉血用EDTAK2抗凝的全血模式测定为佳。但在我所生化实验室日常为运动员检测血常规时存在着末梢指血预稀释与静脉血抗凝全血的2种不同模式。本实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2种模式的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大小,并做出相关回归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1.2 抗凝剂

15%EDTAK2溶液,取5uL置于1.5mL离心管中。

1.3 样本

同时采集运动员静脉血及末梢指血标本各57例/次。男21人,年龄(17±1.20)岁,身高(176±4.28)cm,体重(71±5.10)kg,专项训练年限(3±1.19)年。女19人,年龄(18±2.40)岁,身高(166.5±2.69)cm,体重(61.4±4.98)kg,专项训练年限(2.4±1.25)年。

表1 57例/次末梢指血和静脉血9项血细胞参数测定结果的比较(±s)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nin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between fingertip and venous blood from cycling athletes(±s)

表1 57例/次末梢指血和静脉血9项血细胞参数测定结果的比较(±s)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nin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between fingertip and venous blood from cycling athletes(±s)

注:WBC,白细胞;RBC,红细胞;HG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LT,血小板

配对t检验静脉血 末梢指血 t P W BC(×109/L) 5.8±1.9 5.7±1.8 0.83 >0.05 R B C(×1012/L) 4.69±0.51 4.44±0.46 9.3 <0.01 H G B(g/L) 142±17 137±17 8.97 <0.01 H C T(%) 41.9±5 39.5±5 9.79 <0.01 M C V(fl) 88.8±5.16 89.4±5.12 3.12 <0.01 M C H(pg) 30.5±1.9 30.7±2.5 0.64 >0.05 M C H C(g/L) 344±9 344±18 0.446 >0.05 R D W(%) 12.6±1.1 12.8±1.0 2.657 <0.05 PLT(×109/L) 259±46 258±48 0.133 >0.05

1.4 方法

按操作规程推荐方法,准确取末梢指血20uL置于装有1580uL稀释液的塑料试管内,混匀。另取静脉血0.5mL置于装有抗凝剂的离心管内,混匀。在取血后0.5~2h内分别以预稀释模式和全血模式完成测试。

1.5 考虑到尽量拓展线性范围,在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进行了重复抽样,本比较实验的统计样本量大于采血人数,为57例/次。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2 结果

(1)57例/次末梢指血和静脉血测定血常规的9项主要参数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1。表1显示,通过配对t检验,二者的WBC、MCH、MCHC、PLT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RBC、HGB、HCT、MCV、RDW有显著性的差异。且末梢指血的RBC、HGB、HCT、MCV、RDW均低于静脉血。

(2)对57例/次末梢指血、静脉血上述5项血细胞参数(RBC、HGB、HCT、MCV、RDW)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57例/次末梢指血与静脉血5项血细胞参数的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Table2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fiv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between fingertip and venous blood from cycling athletes

4 讨论

血常规,不仅是最常用的临床检查指标,也是体育科研中最常用的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指标。简言之,RBC、HGB、HCT反映机体是否存在贫血;WBC反映机体是否有感染或免疫状况;PLT反映机体凝血功能;根据MCV、MCH、MCHC值可将贫血分为以红细胞生成减少为主的贫血、以红细胞破坏过多为主的贫血及以失血为主的贫血等多类贫血;RDW主要用于筛选缺铁性贫血。因此,上述血细胞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身体机能评定意义。血常规检查中有末梢指血和静脉血不同样本,1995年全国血液学自动化分析质量控制研讨会纪要中指出:末梢血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得出准确结果,其重复性、稳定性都不及静脉血标本,应提倡静脉血。目前,关于末梢指血和静脉血各项血细胞参数比较的差异,有非常多的文献报道。但可能由于实验样本年龄、实验样本量、地区差异、采血方法、采用试剂、实验仪器型号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文献报道的血细胞每一种参数比较结果不尽相同,甚至有截然相反的结论。虽有这些不同,但一般认为,静脉血具有受采血技术操作影响小、无组织液混入、抗凝效果好,便于复查等优点,而指血末梢循环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情绪变化、应激反应、疾病、局部瘢痕等情况影响,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在采集末梢血时血流不畅,常挤压局部使组织液渗入,导致血液稀释。因此,综合文献建议,血细胞计数仪宜采用静脉血样本,并且也更符合血细胞计数仪的设计要求。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的更新十分迅速。以临床血液细胞常规检验而论,50年代电子血球计数仪问世,发展至今,全自动18参数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进入我国。本实验中使用的diff2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在临床检测中有较高声誉也应用较广泛。它自动化程度较高、计数精确,可以重复计数(3次)、具有识别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清洗保养控制系统和全自动校正程序。采用液晶触摸屏幕,操作简易,使用抗凝血在仪器内自动稀释,不但减少实验误差也提高了结果精确性,故障发生率低,采血量少,是一台性能优良的血液分析仪。因此,使用这种全自动化仪器,必须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才能得到高精度的检验结果。否则,由于标本采集不当,带来很高的误差,就失去了使用这种高精密度仪器的意义。由于自身末梢指血与静脉血确实存在着差异,为了保证检测质量,使测定值更接近真值,即使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一般都设有末梢指血和静脉血2种测定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不同人群的需要),行业公认在使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时,应尽量使用静脉血检测。

我所生化实验室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运动员或运动队的可接受程度,测定血细胞参数也同时存在末梢指血预稀释和静脉血抗凝全血两种测定模式。我们上述实验也证实自身末梢指血与静脉血确实存在差异,57例/次末梢指血和静脉血9项血细胞参数测定结果显示:末梢指血的RBC、HGB、HCT、MCV、RDW均显著低于静脉血,而WBC、MCH、MCHC、PLT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科研工作人员对于实验室不同模式下的测定结果,要充分考虑上述差异后再进行评定,必要时可适当参考文献报道和上述各参数的相关回归方程进行统一性判断。

[1]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宗丕芳.采用定值新鲜血校准CISF-820血细胞分析仪[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6):703~705.

[4]冯胜强,刘德军,靳迪,等.不同采血方法在ACT5diff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准确性探讨[J].Jiangxi J.Med Lab Sci,2007,25(4):406.

猜你喜欢

末梢血细胞全血
泰兴市打通末梢堵点 提升治理精度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