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技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及借鉴*
2012-08-17严志嘉杨水永梅成才
严志嘉 杨水永 梅成才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3.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03)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能力和师资构成上的不足仍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的经验,从制度建设入手,取长补短,完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台湾职业教育的概况
台湾的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术 (普通)教育与高等技职教育两大体系,而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则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层次丰富、学制多元且具备完善的立交桥教育体系,其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可以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具备浓厚的工程技术色彩。
从发展历程来看,台湾的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从20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台湾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劳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过渡,职业教育也随之变革提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台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表
台湾的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力。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职业教育的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张。至2010年12月,台湾共有技职类院校92所,学生共计693688名,已成为岛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引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
台湾技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台湾职业教育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师资来源、培训和评鉴考核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 师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是台湾技职体系教师队伍的特点之一。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一般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4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以及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也鼓励职业学校优先聘用具有实务经验、持有乙级以上技术证照者担任专业实习科目教师,对于缺乏实务经验的教师,则送到企业进行培养。因此,有许多课程的教师都是学校直接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行业背景。台湾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至2010年,本科层次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且大部分都有海外进修的经历,如龙华科技大学76%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云林科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6%;位于技职体系龙头地位的台湾科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高达97.3%。由于台湾的职业教育具有浓厚的工程技术色彩,因此,高学历加上丰富的实践经历使教师具备了极强的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也为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
重视培训 台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除师范院校外,还有一般大学和技术学院设技术教育学专业培养教师。在政策层面上,台湾通过《技专校院提升师资素质实施要点》鼓励教师研究、进修和晋升,以改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素质;2004年1月出台《奖助技专校院选送教师国外进修学位项目计划申请要点 》,以两年100万新台币的标准补助技专校院教师出国进修博士学位;2008年9月发布《补助技专校院师生取得民间职业能力鉴定证书采认执行计划要点》,拨专款资助教师获得“民间职业能力鉴定证书”,以促进教师的实务能力。同时,台湾的各类技职院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再学习和职业培训,普遍采用留职留新的方式支持教师出国进修,或到产业一线参与实务锻炼和技能学习。
完善的评鉴制度 评鉴制度是台湾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保障教学质量、推动师资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台湾相关部门建立了标准化的师资评价标准,各类技职院校也相应出台了教师评鉴制度。从内容看,台湾技职院校师资评鉴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学术或技术研究、服务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其中教学一项主要包括教学负荷、课程规划、教材教案和学生反馈意见等;学术或技术研究主要指期刊论文、专利、技术研究报告、出版书籍和产学合作绩效等;服务主要包括对学校事务和各级实验室的管理、辅导学生课外活动、主持或协助校外学术团体活动等。在措施上,台湾的各类院校普遍将评鉴与教师聘任、晋升等挂钩,如台湾科技大学在 “教师聘任及升等审查办法”中就明确要求将教学绩效、专门著作、服务与辅导表现等列入晋升的评审项目,并规定“新聘之讲师及助理教授于到职六年内、副教授于到职八年内未能升等者,自第七、九年起不予续聘”,旨在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层面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品质和个人素质。
台湾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值得借鉴
比较内地和台湾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对台湾技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内地借鉴。
优化结构,开辟企业师资引进渠道内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主要是富有行业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校内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的限制,许多在行业打拼多年的实务能手无法进入学校正式的编制体系。改革学校现有的教师聘用制度是解决技能型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内可以部分学习台湾技职院校的评鉴制度,强化教师聘用与其实践技能的关联;对外可将行业经历和技能水平作为人才优先引进的条件。同时,学校应制定行业人才的评审方法,开通绿色通道,适量引进行业能手,并对其进行专门培养和引导,促使其尽快升格为优秀的高职教师。
完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学习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应注重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所以,一般的集中培训方式往往很难达到目的。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师资培训方式,可以从制度层面和实施措施两方面入手,从机制上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发展。首先,学校应在制度上完善教师行业培训的管理方法,在地位上将教师行业培训与常规教学工作等同看待。其次,要制定教师职业能力考核方法,将其与教师的薪酬及职称评定挂钩,要在措施上深化落实“挂职锻炼”制度,要求教师在挂职期间主持企业的技术项目或规划管理方案,同时拓展高职院校的“访问学者”制度,将访问对象更多地集中在国内外高层次的职业院校(如台湾的科技大学)以及具有较高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方面。
挖掘师资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层次和师资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许多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低层次的学生顶岗实习或辅助劳动工作的状态,既无法吸引企业的关注,也很难调动学生从事岗位实践的热情。台湾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联结,各类科技学院和科技大学普遍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强大的师资和学校自身资源,辅助企业开发产品、设计技术解决方案等,所以,其校企合作的层次较深,企业与学校互相依存,关系紧密。总结台湾技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内地的高职院校应着力于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首先,集中一批技术专精、行业经历丰富的教师,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他们深入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优势,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实施决策管理和产品研发,奠定与企业的合作基础。其次,在校内开展教学改革,实施分层教学,将优秀学生培养为技术骨干,将其他学生培养为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人,分梯度将学生提供给企业,引领企业的技术发展并为其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进而建立校企依存、相互推动、共存双赢的良好关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制度建设只是整个体系中顶层设计的一部分,要具体实施和落实,还需要更多详细且可行的配套措施。因此,借鉴台湾高职教育的经验还有待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在系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展制度改革,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发展。
[1]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林建华.台湾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6):61-63.
[3]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49-55.
[4]段素菊.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13-18.
[5]夏太长,蔡文丰.以学生为本位:高等职业技术大学系务的策略[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8-53.
□有话职说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