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2012-08-17黄晓梅鞠剑峰陈广玉徐亚英
黄晓梅 鞠剑峰 张 爽 陈广玉 徐亚英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自1997年我国第一所高职院校挂牌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方面,有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存在许多薄弱的地方,很难使学生完全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企业需要招聘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技术人才。所以,职业院校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改革,探索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新型课程体系,培养岗位所需人才,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最终解决企业、职业院校、学生之所需,达到三赢的目的,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岗位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与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和技能。为了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笔者拟通过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多年来的办学实践,对建立与岗位对接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创新与实践探讨。
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企业的需求决定了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而专业能力由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构成,方法能力由处理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构成,社会能力由组织协作能力、适应承受能力、交流能力、竞争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构成,如图1所示。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结合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因此,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推动学院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达到学生、企业、学院三赢。
图1 人才培养模式图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兴趣性学习”,完成第一个循环的实践。学生根据兴趣分成实践小组,参与上一个年级的“过程性学习”小组,按照生产过程进行“兴趣性学习”,目的是增加感性认识,具备基本操作能力,提高求知欲望,培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协调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课程,学生以生产过程为主线进行工作过程学习,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工作过程即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同时,按照完整的生产周期,分段进行教学实习、企业学习,在学校与企业交替完成第二个循环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目的是感受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企业文化氛围,增加对岗位工作的认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调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叉完成第三个循环的创新性学习。学生在学校根据企业的技术难题开展创新性学习,对各生产环节的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到企业参加生产过程,感受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目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工作,以员工身份参加生产,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工作性学习,学习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知识和经验,在企业完成第四个循环的工作性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使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由此形成“2+2+1+1”(即第一、第二学期的兴趣性学习+第三、第四学期的过程性学习+第五学期的创新性学习+第六学期的工作性学习)模式,如图2所示。第一循环在校内实训基地,第二、第三循环在学校和企业,第四循环在企业,实现了课程与岗位的实质性对接。从第一循环的学生到第四循环的“学生+员工”,学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课程与岗位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学生与员工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学习与创新一体化,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知识体系的重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形成学校依托企业、企业需要学校的格局,实现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使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功能,为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构建了“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完整的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行“双师型”教师授课制度,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考试制度,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图2 “2+2+1+1”、立体式、工学交替、“四循环”合作教育模式图
更新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以集适应企业需求的服务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课程建设观、工作过程序化的教学内容设计观、能力差异开放性培养观、学习全过程多元化多层面评价观于一体的综合评价观为理念,设计课程体系。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必由之路。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要求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有熟练的先进性技能,并且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我院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聘请了专家和科技人员,充实和提高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教师每1~2年要到企业一线工作一段时间,进行技能更新,还要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企业人员联合进行科技创新,有效地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内容 要培养学生形成具有岗位特色的知识、能力、素质,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联合,根据企业岗位特点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共同培养学生。我院对生物技术行业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明确了实际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由相关专业的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分析本专业的岗位群,再由专业的岗位群找出各课程的岗位群,研究确定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找出各岗位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学习情境,制定学习情境的标准。校企合作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人才需求、培养、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对学校的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将起到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密切校企关系,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才能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才是职业院校走向市场力求发展的好形式、好途径。
按照生产过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 按照工作过程根据生产过程重新序化的课程内容打破了学科体系,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例如,《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可序化为7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工作任务,使完整的学习过程同时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按照组培苗的生产过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图
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 课程学习以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师要根据工作任务对课程学习的内涵和要求进行标准化设计,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考核评估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采取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完成工作任务。首先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完成生产任务。(1)资讯阶段: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展开学习,查阅相关知识与信息。(2)计划阶段:学生根据获得的设计原则和要求,设计工作程序和内涵。(3)决策阶段:学生以小组方式汇报设计方案,然后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形成共识,确定实施方案。(4)实施阶段:学生根据实施方案完成工作任务。(5)检查阶段: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小组内进行自查、互查,教师指导,及时修正错误。(6)评价阶段:学生展示工作成果,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指出工作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的优点,提出需要改进之处。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在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可采用教学课件、视频、网上试题测试、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开发课程体系改革的配套教材 为配合课程体系改革,应配套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过程+学习任务”教材,形成以生产为载体、“教学做”相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校企合作开发的特色教材。
多层次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评价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课程,应在考核评价上进行全新的改革,在评价方式上,构建由过去单一的期末评价转变为全程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由单一的学校评价转变为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建构由过去的理论知识评价转变为理论知识测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由过去的专业能力考核转变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多层面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应依据职业能力标准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各个项目的比例应根据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进行科学划分。可从职业岗位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完成,将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与职业标准进行比较,判定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习的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毕业采取双证书制,即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两个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认定完成了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构建的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即“2+2+1+1”、立体式、工学交替、“四循环”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完整的工作过程,经过专业课教学实践,培养出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型人才,成效显著。
[1]田秀萍,崔发周.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8(36):21-23.
[2]庞勇.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3]邹晓春,李佑成.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5(2):13-14.
[4]夏天.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252-253.
[5]李恒森,李春华.中外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与思考[J].时代文学,2006(1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