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
——产业协同和制度谐振的视角

2012-08-16李建标汪敏达

城市观察 2012年6期
关键词:天津市服务业天津

◎ 李建标 汪敏达

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
——产业协同和制度谐振的视角

◎ 李建标 汪敏达

在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的理论框架,认为科技服务业与其他高技术行业的产业协同和科技服务业与制度的谐振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因。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比了天津、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了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和制度环境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这两方面动因与其他城市的差别。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主因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制度环境滞后,未来的发展需要从借力金融创新和滨海新区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等方向入手。

天津 科技服务业 产业协同演进 制度谐振

一、引言

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7%作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两个具体目标之一,可见国家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视。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科技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论述了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点和部署。天津是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其他沿海发达城市少有的重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成就和不足需要系统的总结,其发展动因和发展方向更需要基于学理的探讨。因此,研究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具体内涵,有过两类不同的观点:一类是认为科技服务业是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服务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主要区别就是它提供服务时依托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郑霞(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把科技资源运用到第三产业中,在服务业中注入了高科技元素,因而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科学技术活动和科学技术产业服务的行业,如王亮(2007)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一类组织机构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目的是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科学事业的管理水平。事实上,科技服务业应该兼具两方面特征,科技服务业应当服务于科技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应该是为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服务的产业,同时,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特殊需求,科技服务业又应当具有相当的科技水平。因此,科技服务业可以定义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为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作提供服务的产业。

科技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可以包括三类:首先是为科技研发提供的服务;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服务;最后是服务于整个高新技术行业和社会的服务。本文根据上述服务内容,按国民经济统计行业分类,把科技服务业具体界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总体。

在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偏重于研究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结构,他们对比了中、美、英、日等国的科技中介组织,认为各国都有企业、社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部门三种科技中介形式,在英美,企业是产业的主导,中日则将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并重(余晓,2001;何正军,2003;娄成武,2003;杨敏,2005)。关于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特别是从制度视角解析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见。大部分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得益于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基础和研发实力,其市场根源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金融业。有少数学者提到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该国的经济制度与文化有关(赵裕民,1995;文岳东,2003;娄成武,2003;曾刚,2004;杨力,2005)。

已有的研究大都没有系统总结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动因,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回顾了北京、深圳等若干城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李建标等,2010,2011)。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动因可以归纳为两类:首先是科技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水平;其次是制度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着本地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也促进了相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协同准备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市场机遇,而制度能否与产业发展产生谐振是科技服务业能否发展的决定因素。适当的制度放松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约束,提供了人们投入科技服务业的激励,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并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制度的制约,产业反过来也要求制度变迁以响应产业发展的要求,这才是“谐振”的完整含义。产业协同与制度谐振共同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天津是国内较早明确提出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沿海发达城市,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状况,可以作为上述框架的重要经验证据。本文接下来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二部分回顾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部分对比天津、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第四部分对比讨论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并提出建议,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图1 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理论框架图

二、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状况

天津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就成立了科技信息中心,是中国最早的专注于信息产业的科技服务单位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较快,增速平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①。

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来看,2009年,天津市的科技服务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11.43%,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25.3%。同年,金融业产值仅占全市产值的6.13%,占第三产业产值的13.5%。因此,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和整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从增长角度看,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总产值增速一直稳定在16%左右,年均增速16.83%。科技服务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也一直稳步增长,2004至2007年,维持在5%~6%的区间内,在2008年突破了10%,增长了近一倍,2008年到2009年则维持在11%~11.5%之间。因此,该比重的变化规律是:若干年内保持平缓增长,然后跨一个台阶,再继续平缓增长。图2给出了天津科技服务业生产总值的年度变化。

图2 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生产总值的年度变化

从社会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社会从业人员总数在2009年已达37.77万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5.58%,占第三产业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11.78%。在绝对数量上,科技服务业吸纳的社会就业人数居全市第六位,在第三产业中居第三位。天津科技服务业社会就业人员逐年递增,从2004年的22.2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33万多人,增速越来越快,除2008年外,增速都较上一年增加,2009年则突破20%,达到了26.36%,年均增速为14.32%。因此,天津科技服务业一直稳定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体现了服务业解决就业的优势。图3展示了天津科技服务业社会从业人员的年度变化。

图3 天津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的年度变化

天津科技服务业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其从业人员质量稳步提升,这个趋势可以由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体现。2009年,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有29000多人,占天津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本产业全部社会就业人员的7.76%。就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而言,科技服务业远超金融、地产等其他第三产业,是高技术人才密集的行业,充分体现了以高技术服务高技术的行业特点。2005年—2009年,天津科技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一直维持在25000~30000之间,在2006年一度达到36513人。2006年—2009年天津科技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市的比重维持在7%左右,最大值8.67%。图4给出了天津科技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历年变化。

图4 天津科技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数的历年变化

由于天津市政府的重视,天津科技服务业获得了大量投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代表,2009年,天津科技服务业获得255.13亿元的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09%,占第三产业投资总额的9.4%,在第三产业中仅次于地产、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管理业。天津科技服务业获得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在2007年到2009年连续三年发生大的跳跃,年均增幅达91.17%。天津科技服务业获得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市的比重有一定起伏,2005年到2009年间,最高曾达到5.18%,而最低仅占2.93%。因此,天津科技服务业获得的投资虽然稳定增长,但在全市投资部署中的地位却在变化。图5表明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获得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变化。

图5 天津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年度变化

从效益角度看,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效益并不高,由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使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数据作为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代表②。2008年,该行业支出了约42.46亿元,创造了42.10亿元的收入,支出还略大于收入。从收入结构看,该行业主要的收入来自政府投入,2008年政府投入27.61亿元,占全部收入的65.58%,经营性收入仅有4.46亿元,在收入中只有6.71亿元来自科技咨询服务和承包。因此,科技服务业还没有充分和市场融为一体,自身的获利能力和主要服务业务的价值实现能力还较低。不过,在转制的科技服务业实现了收大于支,经济效益较好。2008年,转制科技服务业(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为代表)实现收入11.83亿元,支出10.85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约6.65亿元,远超过来自政府的收入(0.74亿元),体现出转制后的科技服务业融入市场经济,为自身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交易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业务。技术市场是技术交易的平台和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成分,它能促进高科技成果市场化,并为科技服务的供需双方提供搜寻、联系、谈判和签约的平台。天津技术市场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技术市场之一,其规模在全国居第六位。表1展示了天津技术市场2004年到2009年的技术交易情况。从签订合同数量看,2005年是一个历史高峰,2007年有较大下滑,2008年以来恢复到9000份以上并保持了稳定,这个变动规律和宏观经济的走势是一致,2005-2006年的交易合同数高涨得益于当时良好的经济态势,2007年的下滑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近年来的恢复则与经济复苏保持同步。因而,技术贸易服务乃至整个科技服务,都随着其服务对象的经济走势而起伏,这也印证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得益于产业协同的假设。从成交金额来看,天津技术市场2004年以来一直平稳增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并没有出现萎缩,2009年还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可见,技术贸易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这根源于高技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直接属于科技服务的合同的成交金额和所占比重不断扩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津科技服务业整体规模和质量的持续上升,反映了高技术行业对高技术服务越来越强的需求。

总体上看,天津科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等都超过了金融业和地产业,显示出重要的社会经济影响。科技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也能为天津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中介、咨询、研发等服务,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天津科技服务业的经济效益较差,部分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其发展历程是在波动中上升。局部平缓的阶梯状分布是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数量特征,各指标都是数年内保持在同一水平,而在一个个周期之间呈现下降或上升态势。天津科技服务业的门类较为齐全,有较多的研发设计和信息服务,许多业务都服务于技术产权交易,体现了天津作为北方虚拟经济中心的产业协同效应。但是,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业务质量不高,业务规模和延伸水平与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创新进取的金融业不相匹配。究其根本,在于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体制创新不足,事业化、行政化的色彩较浓厚,自主创业氛围不强,市场化水平不足。因此,天津科技服务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要从资源上倾斜,更要从体制改革和创新意识培养入手。

表1 天津技术市场基本情况

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与其他城市的比较

通过对比天津和其他科技服务业典型城市,可以明确天津科技服务业在全国的地位,明确不同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差异和共同规律,从而为天津科技服务业找到差距和借鉴对象,也可以验证和总结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的理论。我们使用2005-2009年的数据来比较天津、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科技服务业③。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看,天津科技服务业的规模远小于其他三个城市,2009年的生产总值仅有深圳的65.58%,北京的31.9%,上海的53.48%。在2005-2009年间,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国民生产总值从未达到上述三个城市的水平,但是差距在逐年缩小,差距缩小速度也在不断增加。2005年天津科技服务业生产总值还只相当于深圳的32%,北京的15.8%,上海的23.3%。而在2008年,天津科技服务业的生产总值剧增,和其他三个城市的差距缩小了一半。图6展示了天津市和其他城市科技服务业产值的变化。

图6 天津、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科技服务业产值历年变化

技术市场是一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方面,由于数据可得性,我们仅把天津、北京和上海的技术市场做一个对比。表2反映了三地技术市场2009年的情况。天津的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在三个市场中是最小的。与科技服务业紧密相关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同金额天津同样远小于其他两个技术市场。因此,天津技术市场的发达程度相对是较低的。

就人力资源而言,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远少于其他三个城市,2009年天津市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仅有37.77万人,同期深圳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有53.09万人,北京有210万人,上海有108万人。

为了量化对比天津科技服务业质量,我们选取了若干指标。首先,从行业涉及的业务领域来看,天津行业的业务领域涉及设计研发、咨询服务、专门专业、信息处理等多个重要的科技服务业门类,业务的齐全程度和综合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次,从效益上看,虽然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劳动效率较高,但是行业总体却呈现亏损局面,而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在2008年却拥有8250万元的利润。最后,根据科技进步监测的统计结果,天津市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水平得分为55.55分,在全国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仅居于第5位。科技服务业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技术成果市场化,这一指标的落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在全国还不占优势。

表2 三大城市2009年技术市场概况(单位:亿元)

天津科技服务业具有自己的优势。从人均产值角度看,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人均产值达到22.78万元,远高于北京和上海,仅次于深圳(23.63万元/人),说明天津市近年来科技服务业的效率有较大提升。与此匹配的是,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在岗人员平均工资虽然相对不高,但人均工资与全市人均工资的比例却是最高的。天津该比例达到1.59,深圳和上海为1.54,北京仅有1.4,因此,天津市科技服务业是较高收入的行业,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报酬,这是与其高生产率相称的。天津市科技服务业近年来获得的投入在四个城市里也是最高的。2009年天津科技服务业得到了255.13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仅次于北京(227.1亿元),远高于深圳和上海。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并不处于前列,就规模而言,天津在四个沿海发达城市中都处于靠后位置。但是,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发展速度较高,而且获得了政府充分的重视,得到了较大的投入。因此,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在全国发达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发展前景良好。

四、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政策建议

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产业协同效应;其次是制度谐振水平。天津科技服务业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前景良好,但发展水平仍未处于全国顶尖水平。这种现状的成因,可以从产业协同和制度谐振中寻找。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代表,我们用高新技术产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关系,来分析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问题。天津高新技术产业自2005年以来一直有较快发展,2005年产值为2141.37亿元,2009年产值就上升到3920.63亿元,年均增幅16.64%。与之相对应的是,天津市科技服务业产值自2005年也从201.71亿元上升到了2009年的860.26亿元,其51%的年均增幅远大于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了受该产业驱动以后的更强劲增长态势。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产值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952,显著性水平0.013,因此在0.05显著性水平上二者是高度正相关的。这种正相关性体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我们用2005-2009年科技服务业产值为被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出系数为0.426,t检验值3.051,sig值为0.013。在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以后,回归系数为0.205,但t检验sig值变为0.202。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受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二者呈正向关系,但同时天津市科技服务业获得的资本和人力投入也解释了其一部分发展水平。

但是,天津市高技术产业相比深圳北京等城市较为落后。表3给出了2005—2009年四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天津市除了在2008—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于北京以外,其他年份都远低于三大城市,甚至只有深圳的一半左右。相对较小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是天津科技服务业规模和质量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制度环境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只有适当的制度和政策支持才能提高产业的活力,激励人们投资于这个产业,并持续为该产业贡献物质和智力。天津市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制度环境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整体环境层次和政策环境层次,整体环境层次就是该地区的法律、市场和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层次则是关系到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地方政策。

一个集中反映整体制度环境的指标是樊纲和王小鲁(2009)编制的市场化指数。2001-2005年天津市市场化水平为全国第六位。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天津高于平均值,但低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总体制度环境的一个重要变量是要素市场的发育,天津发展水平虽高于中西部省份,但与北京、上海、江苏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天津的市场化还较为欠缺。事实上,天津科技服务业行政化、事业化水平较高,城市整体创新创业氛围和资源都不足。所以,天津整体制度环境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这是其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深圳上海较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深圳、北京、上海和天津四个城市中,只有天津把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科技服务业明确列入未来发展的重点,在相关政策中强调要发展科技服务业。2005年,天津把信息传输、信息咨询和工程设计、委托研发等科技服务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服务业,对科技服务业等重点发展领域实施人力、土地等多方位政策倾斜。2007年提出了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即到2010年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实现年增加值450亿元,年均增长27%,提出了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服务、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壮大工程设计和委托研发行业以及培育和发展孵化与生产力促进行业等六大科技服务业发展举措。2007年的措施比2005年的更重视细分行业发展,更重视市场化改革,在政府扶持方面也更针对科技服务业亟须外国先进经验的特点。因此,2007年的科技服务业发展举措是产业发展推动的结果,是政府在看到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前景和重要性之后进行的一次主动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体现了制度谐振效应。但是,具体政策如税收、金融、土地和人才等方面,针对科技服务业的优惠基本没有,说明了制度谐振仍然不力。

表3 四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5-2009) 单位:亿元

未来,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扩大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2)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研发平台组建成为具有研发、推广、设计功能的服务企业,形成给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偿服务的社会化体系。要推动事业编制的科技服务单位改制。(3)利用滨海新区等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机遇,发展为区内企业服务的科技服务业,为他们提供和高新技术企业类似的财税、土地政策。同时,利用天津北方金融创新中心发展的机遇,为科技服务业提供要素市场,为科技服务企业提供创业风险投资、股权交易等多种融资渠道。(4)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5)建设天津整体制度环境,推动市场化、法制化建设,提高天津市的创新创业精神,建设与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配套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注释:

①如无特殊说明,本文的数据均来自《2004-2010天津市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自《2009年天津科技统计年鉴》。

③数据来自天津、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统计年鉴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1]陶幸光,季春.加快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09(2).

[2]王晶,谭清美,黄西川.科技服务业系统功能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

[3]娄成武、陈德权.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5).

[4]杨敏.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运作模式及启示[J].太原科技,2005(5).

[5]何正军.美国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启示[J].甘肃科技,2003(12).

[6]余晓.英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现状、主要做法及经验[J].全球科技经济晾望,2001(2).

[7]赵裕民.美国咨询产业见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4).

[8]曾刚.科技服务机构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姜玉峰主编.纵横长江三角洲—2004东方科技中介论坛论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出版普及出版社,2004.

[9]文岳东.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特点及启迪[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10).

[10]杨力.论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中的社会文化因素[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11]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09[M].北京:北京市统计局,2010.

[12]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年鉴2005-2009[M].北京:北京市统计局,2010.

[13]北京市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M].北京:北京市统计局,2006.

[14]北京市科委.北京地区科技创新环境与体系特征报告[M].北京:北京市统计局,2008.

[15]天津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09[M].天津:天津市统计局,2010.

[16]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年鉴2005-2009[M].天津:天津市统计局,2010.

[17]天津市科委.2009年天津科技统计年鉴[M].天津:天津市统计局,2009.

[18]深圳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09[M].深圳:深圳市统计局,2010.

[19]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统计年鉴2005-2009[M].深圳:深圳市统计局,2010.

[20]上海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09[M].上海:上海市统计局,2010.

[2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05-2009[M].上海:上海市统计局,2010.

[22]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3]李建标,汪敏达,任广乾.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协同演进和制度谐振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

[24]李建标,汪敏达,任广乾.深圳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协同演进和制度谐振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0(6).

The Study of Tianjin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An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Approach

Li Jianbiao Wang Minda

This paper gives a definition an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bout the development drive of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TSI),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development drive is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tual state of TSI in Tianjin is analyzed. An comparative study is carried ou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SI in Tianjin, Shanghai, Beijing and Shenz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hightech industry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Tianjin,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four cities. Tianjin TSI has developed well; however, it still falls behind three other cities. The main causes are the shortage of high-tech industry and inadequacy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utur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should include financial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Binhai New Area, more policy investments and marketization reform.

Tianjin;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evolution;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book=95,ebook=97

F830

10.3969/j.issn.1674-7178.2012.06.009

李建标,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制度与企业组织、实验经济学与公司治理。汪敏达,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制度与企业组织。

(责任编辑:卢小文)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内若干重点城市科技服务业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ZLZLZT02400)资助。

猜你喜欢

天津市服务业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天津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