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的光影言语 ——论微电影的叙事策略

2012-08-15王燕子

文艺评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褶子

○王燕子

微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准确回答。新浪设立2011首届微电影节时,特别区分了微视频与微电影,在他们的定义中,微电影属于专业性制作,以电影手法讲述故事,主要通过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进行收看、分享和传播的短片。①而2012首届华语大学生电影节的组委会,则将微电影概括为微时(一般在3分钟以内)、微媒(媒体属性)、微众(易于草根参与)等特点。尽管微电影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可以断言的是,微电影和文学一样,它的构成和对其的价值判断都具有历史性,不仅关涉个人趣味,还与某些坐拥资源权利的机构有关。

从2010年的起步到2012年的全面开花,微电影不同样式的文本案例汇成了一条历史流变的长河,在种种言说策略的变更中,可以看到微电影的叙事方式已经逐渐成熟。如果说电影是对现实进行艺术化映照的一面镜子,微电影便是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电影——电影的内涵依旧:如何演绎故事是其亘古不变的目标,商业因素仍是其继续再生产的基础。不同的是,新媒体平台让电影进行了一次改版升级,而以微电影的叙事方式为例,在其展示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根据观影人的需求、新媒体平台特点及技术发展的趋势,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以下三种重大变化。

从物质展示到品质诉说

微电影的成本与规模,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围,但网络共享和版权问题的介入,让微电影与商业的结盟成为大势所趋。当前,商业微电影主要有赞助及展示两种模式:前者不要求将赞助机构的品牌或内容在影片内呈现,只在片尾鸣谢中署名;后者纯粹以展示品牌内容为目的,是广告故事化的转变,常被称为营销微电影。

但是,营销微电影绝不是拉长版广告。区别在于,商业因素的融入到底是明显的贴牌广告,还是品牌精神的传达,或品质追求的表述,而这种相互区分和转变也经历了一定的阶段。被视为“微电影”起步之作的《一触即发》,其诉求便是营销凯迪拉克汽车,叙事手法则是最初级的贴牌展示。整个影片共90秒,前30秒以追踪人物为叙事中心。按照情节推进,叙事线索随类型片的走势,或者导向追踪结果,或者回溯追踪原因。不管哪种,人物仍将为镜头焦点。但影片随着追踪节奏的加快,镜头开始转向,追踪本身成为焦点,人物叙事转为汽车展示。后60秒,凯迪拉克赛威的性能和配置成为了主角。对于广告主而言,汽车的物质性展示是他们投资的中心。但是,当物质展示成为微电影的全部时,这则微电影将会成为没有内涵的空置物。

继《一触即发》之后,相继出现了一些营销微电影。这些作品营销目的依旧,但叙事方式开始了转变。其中姜文导演的《看球记》特别值得一提。尽管只有五分钟的时长,却曲折有致地呈现了一段父子球迷的看球记。影片开始设置了父子出发前热身的场景,父亲亲子服的换装,既显示了父爱又为后面忘带球票设下铺垫,而进场前与球票倒爷的摩擦,也为最后被倒爷所骗埋下伏笔。接下来的三个场景叙事节奏加快:当父亲发现球票忘带,开始向球场警卫求情;求情未果,转向倒爷购票,继而被骗,球场仍旧未进;最终凭借相机拍照留念。看球历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

影片后半场的变奏,主要依靠镜头剪辑。购票那场戏中,摄影机自然借用儿子拍摄父亲和倒爷的视角,对场景的整体空间进行一次确认。随即,利用正反拍的手法,以石桌为主轴线,分别拍摄了两侧父亲和倒爷对话时的脸部特写。以快速转换的剪辑,表现出父亲向刚斥责过的倒爷张口买票时,对他油腔滑调的隐忍、无奈和急躁。当父子被倒爷骗到升降机时,背景配乐出现,瓦格纳的音乐《女武神的飞行》响起。眼看父子看球的迫切心愿随着升降机的上升终于实现,如同女武神们骑着带着翅膀的骏马向云霄驰骋。突然,音乐戛然而止,升降机停在半空。看球记就此完结吗?没有。父亲让儿子骑上脖子拍摄球场,音乐再次响起,随着升降机的下降,抓拍瞬间现场,父子看球的情愫继续在驰骋。接着,场景转换到暗房,相片的显影出现。伴随着父亲的一声惊呼,“球进了!”看球记依靠相机最终弥补了遗憾。父子之间的情爱聚焦留影在相片中。感动常在的品牌故事自然顺理成章。

《看球记》虽然仍是营销模式的微电影,但叙事方式与最初的《一触即发》相比发生了转变,微电影的镜头焦点,不再停留于广告的物质性呈现,转而投向品质诉求,这种转换可视为创作方叙事策略的改变,同时也是由观影人的阐释需求所决定。新媒体时代的观众很难容忍自己成为被动的阐释者,特别是对一种引诱自己消费的商品进行读解,反而更希望作为文本阐释的主宰者能够介入作品,这种参与需求的实现,需要一个可供拆解组装的故事文本作为阐释物。当然,这种阐释需求最终会演化成为“对自身进行阐释”的行为。②

从创意优先到统筹规划

以新媒体平台作为依托,微电影在时长、表现形式、制作过程以及审查发布等方面,与传统电影相比,都比较自由,加上低门槛的设置,微电影可以让众多草根自我娱乐一把,导致自称微电影的视频不断涌现,但要做到独树一帜,除了重视创意,影片呈现也需精心设计、统筹规划。

微电影成为网络热词后,许多人以为这只是DV短片的新型化名,但经多次微电影大赛之后,微电影的电影定位开始被人们接受——

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影片。当然,这只是微电影的底线,如何从大赛中脱颖而出,人们首先从影片创意入手。《小心,我爱你》是2011年网易微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它的获奖理由便是创意突出,影片使用倒叙式情节,开场便设置悬念:一声“抓贼”的呼救,引发众人追赶的场景;“贼”追到后,才发现只是恋人玩笑引发的闹剧。整个影片时长3分半钟,其中近两分钟的时间为追逐场景,之后回溯原因,再呈现结果。故事虽然完整,但作品的粗糙之处显而易见,如镜头处理的方式以及人物演绎的单薄,等等。创意可以博人一笑,但是,微电影要想打动人心,不仅需要急转弯的机智,还需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前期设计,统筹规划,拍摄调整,后期制作都是微电影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时光相册》是今年情人节在56网首映的微电影,导演孙武、摄影华成皆为新人,影片刚一上映,科幻题材的定位、叙事结构的安排以及画面的穿越感效应都夺人眼球,视频在56网的点播数到8月初已达33.7万之多,再加上其他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该片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值得注意的是,《时光相册》的剧组留有12分钟之长的后续制作特辑。而其文本案例与制作流程的互文,为立意拍摄微电影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时光相册》的正片有16分钟,叙事结构分成三层:第一层是正在进行时,主人公家伟与投资公司会谈,希望能获得帮助,继续进行多维空间内穿越机的研发,但并没有说服投资人,败兴而归;第二层是过去时,家伟与女友的各种回忆片段的回溯;第三层是未来进行时,家伟经过四十年的努力用尽毕生精力发明了穿越机,最终实现虚拟穿越回到女友事故出事点,将其救出,但因时间紧迫自己身亡。片尾出人意料,被救后的女友(过去时)与会谈失败的家伟(正在进行时)相遇,形同路人。擦肩而过的家伟似曾相识地回望了女友一眼,继续前行。

影片中三个不同时空交叉显现,画面层次分明。科研部分多以朦胧、逆光等技巧显现,目的是为了在逆光的效应下表现家伟压抑的精神状态;穿越部分使用了冷光,达到散射光效果,以此展现神秘色彩;回忆部分采用了朦胧、梦幻的效果;现实场景多以正常光拍摄;穿越后的救援跟拍,因为阳光不够,后期通过曝光和调色补救产生了一种不稳当的抽离感。③整体来看,画面色彩的调配是比较符合影片的情感节奏。

《时光相册》的拍摄尽管只用了四天时间,但在制作特辑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方的统筹规划及应变补救:前期测试是准备工作的开始,这为后期的剪辑处理打好了基础;拍摄过程中,分镜头的设置和场面调度等问题是顺利进行的关键,适当时还需要现场调整和修改;后期制作中,剪辑定调了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镜头修改和补救可以配合叙事完善影像质量。

从创意优先到统筹规划,可以看成是微电影“专业化”的转变。这可以依靠专业化队伍完成,如具有赞助商的专业电影人的参与。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借助网络及计算机技术达到,如使用视频软件以专业化风格制作,如《时光相册》的前期准备使用的一些测试软件,以及后期处理使用的剪辑软件,都是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完成,而其呈现的视频制作革命及社区协作化趋势,显现了新媒体时代的特色。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社区互动支持是微电影人,特别是草根微电影人必须考虑的。

碎片化表现与体验式参与

类似于微电影、微博之类的“微内容”词汇,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大批量生产的“宏内容”而言,此背景中的微电影之“微”,主要指的是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思维和观赏习惯所产生的“微”效应。换言之,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的视觉故事。

碎片化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时间短小、情节简单,这是微电影的外壳;第二,从叙事方式上看,“微”电影的设置,可以是叙事线索的非线性进程,用交叉替换式镜头进行拼接组合,如《时光相册》便是用碎片化的时空拼接镜头展现;或者是线性叙事,对一地鸡毛式零碎镜头进行剪辑组合,如《看球记》的线性叙述。不管哪种,为的只是把情感浓缩于一点,用碎片化的艺术真实感悟生活。这是微电影的血肉;第三,微电影的媒体属性必须重视。互联网的社交平台是微电影播放和分享的地方,网络固有的多元和狂欢化的特点,赋予了微电影天然的草根精神和反思精神。平民视角、边缘人群的呼声,社会热点的反思以及在传统媒体中有所限制的诉求都可以出现在微电影中。换言之,被主流媒体忽视的社会边角中的每个碎片,都可以成为微电影关注的焦点。这是微电影的脊梁。

碎片化只是微电影的表征,它具有各种裁剪重组的可能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可能提供了现实基础。不仅如此,新媒体平台还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延展契机,体验式参与即可视为微电影的新走向,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种是操作层面上,影片的二次创作参与;一种是感官感受层面上,沉浸式体验参与。

第一,“微电影游戏”的叙事操作参与

新媒体艺术的一大特色是数据库的介入。以数据库为基础来源的数码艺术,有着鲜明的动态性、随机性、可扩展性。创作者与接受者,用户与访客等角色因此而融合,甚至可以共建作品。微电影在这种背景下可以向微电影游戏发展,在操作层面上为观众提供二次创作参与的可能。

康纳尔大学学者默里(TimothyMurray)曾在《数码巴洛克:新媒体艺术与电影褶子》(2008)一书中,引进德勒兹的“褶子”观念分析数码艺术特色。④在他的论述中,“褶子”比“拼贴”一词更适合于数码艺术,拼贴还只是达到物理上的组合效果,褶子却可以有着新质的融合;拼贴还只是异质性同一,褶子却有着包容性的异质统一效果。在德勒兹看来,褶子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即便分割成无数部分,褶子的折弯紧凑的性质仍旧存在。而重褶也可以过渡成为“自生,活的内部褶子”。⑤微电影的影像分割与扩展如同褶子一样,既可以分割成可待组合的褶子部分,也可包容共生其他的影像资料。例如,《时光相册》的影片可以引入各种关涉时间理论的资料,或者时空个案影像的片段。由于影像的蒙太奇效果,以及运动影像的连贯式幻觉原理,观影人可以对《时光相册》的影片进行片段替换或者剪辑扩展。这些操作并不需要专业人士参与,只需借助相应的剪辑合成软件即可完成。

由此一来,微电影创作将具有元素性特点,通过提供碎片化影像让观众进行各种排序或者扩容性的体验游戏。从新媒体的交互性来说,微电影的这种趋势可以为更多非电影人士提供参与机会。忧虑的是,叙事方式走向游戏化后,微电影是否还能确保故事的完整?

第二,“仿真微电影”的沉浸式体验参与

当前各种数码媒体整体上都在向界面化方向发展,表现为可操作性日益增强,其中界面化的触觉及躯体化体验技术是界面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微电影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将会向“仿真微电影”发展,从视听感受为主向多感觉沉浸式体验转换。与之相应,微电影的叙事方式将向多感觉表现方式倾斜。

当前的微电影主要以视觉为主的叙事方式进行创作,影像布局和运动组合是影片拍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但是,数码媒体中人机界面的发展将改变这种叙事方式。芬兰艺术家胡布塔默(ErkkiHuhtamo)曾在《触觉诱惑:关于当代艺术、展览与触觉》(2008)一文对当代艺术中所包含的触觉成分及其对交互性的意义进行了探讨。⑥对于微电影来说,触觉甚至躯体化体验的发展意味人机交互性的发展,这意味着影片的表现力除了关注视觉元素的拍摄以外,多感觉表现叙事也将进入微电影人的视野。而如何实现仿真与三维环境的联想体验,将是影片拍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换言之,新媒体提供的界面虚拟技术将为微电影增加幻觉维度。例如,《时光相册》的拍摄如果要求进行超虚拟的仿真播放,那么在拍摄及后期制作过程中,不同时空的区别和故事讲述的方式,以及时空交叉显现的方式都将因此调整。除了视觉为主的画面色调区分之外,声音及人物动感设计等因素都将加入后期的制作目标。

结语

微电影诞生于新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展示的内容,还是展示的形式,相应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运用变化,但作为诞生微电影载体的新媒体,并不是固定的某种媒体形式,它是一种发展过程,是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汇聚、变革的过程。在新媒体平台上诞生发展的微电影,必然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着新的走向。微电影人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借助技术,同时顾及观影人的感受需求,适当地调整叙事方式,讲述属于微时代的光影言语。当然,故事的完整性是微电影不变的底线。微电影绝不能迷失在技术的海洋,比特与缪斯的合舞才是微电影成长的正道。

①周再宇《新浪:定义微电影的标准与方向》,《新营销》,2012年,第1期。

②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1页。

③华成《新电影〈时光相册〉拍摄部分技术解析》,《数码影像时代》,2012年,第3期。

④Murray,Timothy.Digital Baroque:New Media Art and Cinematic Fold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aota Press,2008.

⑤吉尔·德勒兹《褶子:莱布尼兹与巴洛克风格》,杨洁译,《福柯褶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⑥黄鸣奋《数码文本的艺术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554页。

猜你喜欢

褶子
基于CLO3D技术的戏服装扮虚拟仿真研究
阿褶的故事
褶子的迭奏:德勒兹论巴洛克艺术
基于褶子理论的建筑模糊边界探究
看脖子
《回忆之旅》可爱老人的日常遛弯
褶子论影响下的当代建筑设计
论德勒兹的褶子思想*
自动美颜
如果生命如同一件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