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词人曹贞吉诗词结集及辑佚考略
2012-08-15赵红卫
赵红卫
曹贞吉(1634—1698年),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别号实庵,以诗词名家,入《清史稿·列传·文苑传》。在清初词坛与纳兰性德、顾贞观号称“京华三绝”,《四库全书》集部词别集一类,于清词别集独收曹贞吉《珂雪词》一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其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古调之中,纬以新意,不必模周范柳,学步邯郸,而自不失为雅制。”①曹贞吉著有《珂雪初集》、《珂雪二集》、《朝天集》、《鸿爪集》、《黄山纪游诗》、《珂雪三集》、《珂雪三集古近体诗》等。在清初诗坛流派纷争、诗风融变的过程中,其诗词博采众长而最终能自成一家,对清初诗歌摆脱明诗余绪走上形成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产生了积极影响。
曹贞吉自清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中进士以来,即肆力于诗词创作,先后出版了《珂雪初集》、《珂雪二集》诸集,收录了自康熙三年至康熙十一年(1672年)期间所著诗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徽州知府后,又连续出版了《朝天集》、《鸿爪集》和《黄山纪游诗》诸诗集。其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内阁中书一任,约在康熙十一年至康熙二十四年近十几年的时间,除了有一本诗歌选集《实庵诗略》出版之外,曹贞吉没有出版任何的诗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停止了诗歌创作,考之曹氏诗词家刻本《安丘曹氏家学守待》,由曹贞吉从元孙曹尊彝钞存的《珂雪三集》和《珂雪三集古近体诗》可知,在这一时期,曹贞吉亦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但因为《珂雪三集》中诸诗多未结集出版,少有人知。而恰恰在这一时期,曹贞吉出版了给他带来词坛盛誉的《珂雪词》二卷。以至于客观上容易给人一种曹贞吉诗词创作阶段特征明显的错觉,考查曹贞吉的文学创作活动,不论是对认识曹贞吉这位清初名家还是对深入了解清初诗风词风的演变,都有着不可轻忽的意义。
一
清康熙三年曹贞吉进士及第,于六月归里,始有暇致力于诗词创作。期间因丁祖母忧,居家“读礼之暇,钩贯经史,搜撮苑部,于一切周秦两汉六朝唐宋诸书靡不纵观。既除丧,以其所学发而为诗,为词,为古文辞,无不登峰造极。”②曹申吉亦曾追忆“甲辰岁,兄冠进贤。返里,拈笔即工。此后,凡两游燕市,一至袜陵、宣城间,一至西子湖上,流览景物,低徊山川,兴至情深,多成歌咏。”③清康熙五年(1666年),曹贞吉再至京。申吉言“丙午,兄来京邸。时方居先大母忧,未赴选人。而兄之称诗自此始。”④从此曹贞吉以诗鸣世。清康熙六年(1667年)曹贞吉又为吴越之游,得以结交四方名士。张贞《祭曹实庵先生文》记载:“忆丁未首夏,先生需次里居,结伴南游,泛棹长淮,舣舟邗上,时四方名士多侨寓其间,投壶赠缟,论交甚众,相与登红桥,过竹西,上下平山堂,篮舆画舫,匏尊竹杖,欢聚月余,始各散去。”⑤曹贞吉胞弟曹申吉言“兄五年中著述盈箧,予同阮亭王子择其尤雅者若干篇,付之梓人。”⑥康熙八年(1669年)曹申吉收集曹贞吉康熙三年以来五年间的诗作,并于吴中任上与王士禛共同论定刊行,名之《珂雪集》,即今之所谓《珂雪初集》,多为吟咏山水、交游唱和之作。清康熙九年(1670年)曹贞吉考授内阁中书,得以与同时在京为官的弟弟曹申吉及诸好友诗酒唱和。清康熙十年(1671年)曹申吉出任贵州巡抚,贞吉挚友李良年亦跟随曹申吉入黔。黄绳远为李良年《秋锦山房集》作序曰:“辛亥春,(李良年)从曹侍郎入黔中。”⑦曹申吉在《珂雪二集序》中言明了当时情状:“迨辛亥春,予拜黔中之节,奉母南还,兄送至芦沟东数里,握手踯躅,不能成句。”又“即邮筒万里,篇什往来,彼以写忧,此以当泣,殆拂郁之意多而欢愉之言少矣。”⑧康熙十一年曹申吉又把曹贞吉“始于己酉(1669年)之二月,迄于壬子(1672年)之四月。”⑨之间所作诗歌“与李子武曾论定而付之梓人”⑩,李武曾即曹氏兄弟的好友李良年,武曾为其字。因为曹贞吉已身入官场,加之兄弟母子别离,《珂雪二集》中对人生之感慨已渐繁复。《珂雪二集》出版后至1677年《十子诗略》编定,期间曹贞吉所作部分诗歌收入《实庵诗略》中。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曹申吉在三藩之乱中被执,生死不明。《十子诗略》的结集是在这一变故后完成的,“迨自甲寅乱后,南天鲜雁足之书,故乡有垂白之母,先大夫(曹贞吉)欲归不能,欲留不可,日夕惟以眼泪洗面,视草余闲,则同新城今大司寇王先生阮亭、德州今少司农田先生漪亭、商邱今中丞宋先生牧仲、秀水今检讨朱先生锡鬯,宜兴故检讨陈先生其年,江都故比部汪先生蛟门及一时诸名公商量风雅,消减岁月,此《十子诗略》、《珂雪词》之所由成也。”⑪曹贞吉与宋荦、王又旦、颜光敏、叶封、田雯、谢重辉、丁炜、曹禾、汪懋麟等人诗酒酬唱,王士禛将其合称为“十子”,《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传一》记:“(曹禾)与田雯、宋荦、汪懋麟、颜光敏、王又旦、谢重辉、曹贞吉、丁澎、叶封齐名,称诗中十子。”⑫毛永柏等《咸丰青州府志》卷四十七《人物传》、《清史列传》卷七十《文苑传一》、宋荦《西陂类稿》卷四十七《漫堂年谱》对此均有记载。王士禛为“十子”选编《十子诗略》,《实庵诗略》即《十子诗略》的第三卷,“其版亦分藏于各家,往往别本单行,版心所题犹其全编之总名也。”⑬
自康熙十一年《珂雪二集》出版后,康熙十六年(1677年)出版的《实庵诗略》收录了《珂雪初集》和《珂雪二集》中的部分作品,又收入了《珂雪二集》出版后所作诗歌约80余首。直至康熙二十四年曹贞吉未再出版任何诗歌作品,这一方面与失去了弟弟的经济支持有关。曹申吉作为贵州巡抚陷敌七年,音信全无,生死不明,毁誉不一,一度被认为投降了吴三桂,这带给曹贞吉巨大的精神创伤,也使曹贞吉的诗词创作失去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一方面也与曹贞吉创作兴趣的转变有关,这一点将在下文详加论述。这一段时间,不见其诗歌作品出版,而《珂雪词》的出版令其在词坛声名鹊起,好像曹贞吉已经完全致力于词的创作了。但翻检《安丘曹氏家学守待》,由其从元孙曹尊彝钞存的《珂雪三集》、《珂雪三集古近体诗》可知,这一时期,曹贞吉诗歌创作并未停辍,《珂雪初集》收录曹贞吉诗歌162首,《珂雪二集》收录230首,而《珂雪三集》则辑有279首,《珂雪三集古近体诗》又辑录诗歌149首,《实庵诗略》中所收录《珂雪二集》出版后所作诸诗均见于《珂雪三集》。又集中《壬子(1672年)秋尽,梦渡大水,惊涛拍天,似闻人语曰:“洞庭湖也。”梦得句曰:“一夜相思过洞庭”,醒来足成之》、《癸丑(1673年)元旦》、《乙卯(1675年)元日过天咫斋头遇沈康臣小饮翌日见投一诗赋答四首》等时间标示明确又不见于出版诸集的诗歌,均可知当为《珂雪二集》出版后曹贞吉滞留于内阁中书舍人一任上所作诗歌,其中又有《濂儿省余都门两宿而去作此送之追録》记载了其长子濂在北京地震后入京视父的事情;又有《贺新凉·地震后喜濂至都门》一词亦记此事。《清史稿》卷六《世祖本纪一》记:“十八年已未(1679年)……秋七月……京师地震”⑭,这已是康熙十八年的事了。又如宋荦《漫堂年谱》记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便道归里。……五月,复命如都,刻《双江唱和集》。”⑮曹贞吉亦有《为牧仲题双江唱和集》等诗见于《珂雪三集》。可知曹贞吉自清康熙九年考授内阁中书,一直到清康熙二十四年出任徽州认同知,这一时期所作诗歌大多收入清抄本《珂雪三集》及《珂雪三集古近体诗》中了,而且诗歌数量可观,诗风遒劲,并非在表面上呈现的其创作兴趣完全的由诗而转词了。
二
清康熙十八年,钱塘龚翔麟刻《浙西六家词》,其中有曹贞吉好友李良年的《秋锦山房词》。曹贞吉为之作序曰:“予近颇废诗,以填词自遣。适秋锦以应诏北至,复时时过从,相与论词。”⑯可知,这一时期,曹贞吉正倾力于词。此年可谓多事之秋,是年二月,清军收复岳州、长沙、衡阳,曹贞吉有《贺新凉·二月二日宣岳州大捷,是日大雪和其年》,以词记其事。同年,清廷召试博学鸿儒一百三十四人,所取士子中,不少是曹贞吉的故交,如尤侗、陈维崧、朱彝尊等人授翰林院检讨;彭孙遹、乔莱、米汉雯等人授翰林院编修,皆入史馆,修《明史》。李良年、蒋景祁落选。邓汉仪因年老授内阁中书“赐归”。曹贞吉有《渡江云·送蒋京少下第游楚步其年韵》一词为蒋景祁送别。是年七月,北京发生地震,曹贞吉有《百字令·中秋和其年时甫过地震》、《贺新凉·地震后喜濂至都门》等词记其事。又同年九月,曹贞吉与诸好友游黑龙潭,诗词唱和,田雯《古欢堂集》卷六七言古诗有《九日同其年升六舟次蛟门石林集黑龙潭和韵》一首,陈维崧《迦陵词全集》卷二十九亦有《已未九日蛟门招同诸子游黑龙潭次实庵韵》一首,曹贞吉亦有词《珂雪词·笛家》(野水拖蓝),词题为“九日,蛟门招集诸子游黑龙潭”记其事。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曹贞吉以词抒情记事,词作已颇繁复。曹贞吉《珂雪词》所收录词作大多为他任中书舍人一职期间所做。现存《珂雪词》诸版本,最早的刻本当为清张潮刻本⑰,此刻本《珂雪词》不分卷,所收词作内容与顺序与后来安丘曹氏家刻本上下卷相同,家刻本以此为基础,又增补遗一卷,集后有陈维崧题《咏物词序》、王阮亭、朱彝尊、宋荦等人题《咏物词评》;高念东、王阮亭、张杞园、张山来题《怀古词评》;曹禾《词话》;陈维崧、邓汉仪、李符、沈季友、张潮的《题辞》。集后有张潮跋曰:“从来词家小令多而长调少,大凡合中调长调计之,其幅数仅足与小令相等,实庵先生独优于长调,其中有似序者,有似记者,有似赋者,有似书牍者,可谓极词家之能事,因为寿之梨枣与天下共读之,当今海内文人一齐拜服耳,新安张潮山来氏敬跋。”张潮在其所著《尺牍偶存》卷一《与曹升六郡丞》尺牍中云:“《珂雪词》校雠再四,应无伪谬。靳父母评语俱补刊入,遵命漫缀拙评,以志乡慕。”⑱靳父母既曹贞吉友人靳治荆,父母是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靳治荆曾任歙县县令,又张潮为江南歙县人,或因以称之。又云:“谨将《珂雪词》板二束赍送贵署,辛为照到。其间伪字已经改补。但恐雠校未精,有辜台委耳。”⑲由张潮的叙述中可知《珂雪词》的校对、刊刻情况。惜张潮刻本没有标明具体的刊刻时间。关于《珂雪词》的初版刊刻时间,尚无确切的记载。张潮刻本及家刻本《珂雪词》前均有曹禾《词话》为序,落款题为“康熙岁次丙辰(1676年)夏午江上年弟禾具草。”也因此落款,《珂雪词》初刻时间,常被认定为康熙丙辰年,但检视《珂雪词》上、下卷,有很多词写于1676年之后,上述1679年诸词作即为一例证。另外,康熙十七年(1678年)岁暮,曹贞吉曾与好友颜光敏有过书信往来,在其信札中云“诗余一道,向因少事,借以送日,结习所在,笔墨遂多。其年、锡鬯日督付梓,所以未即枣梨者,作者林立,羞事雷同。一囊无余货,难修不急;二心懒惮于检校;三草草结构,不敢自信;四侯年兄入都后再加斧斤,方可出以示人耳。”⑳可知《珂雪词》的初刻时间当晚于康熙丙辰年。至于家刻本《珂雪词》后所附珂雪词补遗,如《木兰花·重九发皖城》“黄昏急雨跳珠露”;《满江红·咏青阳署中老桑》“轮囷离奇”;《百字令·婺源道中记所见》“湿云泼墨”诸首,显然是曹贞吉知安徽同知期间所写,曹贞吉于出任徽州知府,由此知清曹氏家刻本的时间又晚于康熙二十四年。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珂雪词》二卷”条曰:“是编则其诗余也。上卷凡134首,下卷凡105首,其总目所载补遗,尚有《卜算子》、《浪淘沙》、《木兰花》、《春草碧》、《满江红》、《百字令》、《木兰花慢》、《台城路》等八调,而皆有录无书,殆以附在卷末,装缉者偶佚之欤?”《四库全书》收录《珂雪词》所用版本,虽注明补遗有目无辞,但其所列补遗诸词目录,与今本补遗诸词顺序相同,或许其所用山东巡抚采进本果真是装辑者偶佚之也未可知。又检之清抄本《安丘曹氏家学守待·珂雪三集古近体诗》后附《珂雪词补遗》几首,有两首不见于诸集,其中一首《双蕖怨·辛未重九》“好清秋”明确标明作词时间,辛未为康熙三十年(1691年)年,比之曹贞吉最后一个诗集《黄山纪游诗》的出版还要晚一年,可见曹贞吉后期仍未放弃作词,可惜这些未及出版的作品已难以查考。
家刻本《珂雪词》分上下两卷,补遗一卷。除具有张潮刻本诸序之外,又增高珩珂雪词序、新安王炜序、钱塘吴陈琰的题辞、目录,删去了张潮跋。其他《珂雪词》版本,大都源于清康熙家刻本,《四库全书》、《四部备要·集部清别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以及《清名家词》都收录了《珂雪词》,家刻本《珂雪词》上卷134首,下卷104首,珂雪补遗9首,共有词247首。笔者据所见文献,辑佚曹贞吉词10首,分别为《贺新凉二调》“十二珠帘卷”、“意似蕉心卷”(辑自《秋水轩倡和词》);《浪淘沙》“秋水澹空明”(辑自《古今词汇三编》);《疏影》“柔丝几缕”(辑自《瑶华集》);《念奴娇》“神游飞阁”(辑自《清平词选》),《金缕曲·同颂嘉饮纶霞斋读新诗》“罗酒清如乳”(辑自田雯《古欢堂集》);《采桑子》二调“东风小立帘栊静”、“梧桐小院黄昏后”(辑自聂先、曾王孙选编《百名家词钞》),《双蕖怨》“好清秋”、《买陂塘》“恰先生结茅之地”(此二首辑自《家学守待珂雪三集古近体诗》后附《珂雪词补遗》)至此曹贞吉词作已有257首。
三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秋,曹贞吉由中书舍人出为徽州同知,不久奉命北上,继除祈门令,转青阳令、黔县令,所至之处,皆有政声。且一路诗兴勃发,其于途中所作诸诗,辑为《朝天集》。曹贞吉《桂留堂文集序》记曰:“乙丑冬,随牒贰新安,度翚岭,抵华阳,山川灵秀之气,扑人眉宇。维时凭式浏览长吟‘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之句,欣然忘疲,意必有贤人君子托处其地者然。”[21]次年《朝天集》成书,其后有靳治荆《〈朝天集〉跋》题曰:“康熙丙寅(1686年)夏五,武密靳治荆敬跋。”[22]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曹贞吉在徽州同知任以事赴宛陵,前后月馀,于途次得诗44首,“宛陵故先大夫旧游地也,郡中诸贤豪多于先大夫(曹贞吉)称,素心交,至是文酒流连,诗篇往复,清宴敬亭,有“鸿爪重寻感旧游”之句,遂以《鸿爪》名集。”[23]“鸿爪”一典取北宋苏轼《和子由黾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之义。《鸿爪》一集“为赠答,为联吟,或忆往昔,或纪目前,以至赋物咏怀,无不淋漓尽致,感慨系之。”[24]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晚秋,曹贞吉以公事之暇游黄山,得诗37首,名之曰《黄山纪游诗》,并于当年出版。其后有汪士鉉《黄山纪游诗序》曰:“吾师安丘曹夫子以西清名彦,佐郡新安,庚午晚秋、公事之暇。为黄山游,游凡七日,得诗三十七首。余家阮溪在黄山之麓,公出山,手授一帙,予受而读之,纪程书事,一归简净。”[25]这是曹贞吉结集出版的最后一个诗集。
曹氏家集《安丘家学守待》中的清抄本《珂雪三集》、《珂雪三集古近体诗》则收录了曹贞吉《朝天》、《鸿爪》、《黄山纪游诗》诸集以外的诗歌,曹贞吉之子曹濂曾言其父所著有:“《珂雪集》二卷,《十子诗略》一卷,《朝天》、《鸿爪》、《黄山纪游诗》各一卷,《珂雪词》一卷,行于世。古文辞一卷、实庵未刻诗稿、经书、制艺、各千余首,藏于家。”[26]这部分“藏于家”的作品应该就是清抄本《珂雪三集》与《珂雪三集古近体诗》的诗歌来源,其中一部分为上述曹贞吉任中书舍人一职的十几年间所作而未及出版的诗歌,一部分则保存了曹贞吉后期所作诗歌,这部分诗歌均不见刊刻诸诗集中。如《丙寅(1686年)新秋士旦过饮荷亭依韵和之》、《庚午(1690年)中元有感》、《壬申(1692年)岁暮同士旦京少方山大木东塘集新城司农邸舍以夜阑更秉烛为韵》诸诗可证。又如《哭蛟门》诗四首,汪蛟门于1688年卒于杨州里第,其诗也当作于此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曹贞吉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任上以病辞归,次年病逝于安丘家乡。曹贞吉曾孙曹益厚在乾隆三十五年重编《珂雪集》序中说“曾大父(曹贞吉)自新安内召回郎署,以疾辞湖广学政,遂归里,前后十余年,诗若干首,未及付梓。”这部分“未及付梓”的诗现在多已无从查考了。
四
据上所述,曹贞吉诗歌已有《珂雪初集》、《珂雪二集》、《朝天集》、《鸿爪集》、《黄山纪游诗》、《珂雪三集》、《珂雪三集古近体诗》诸集。在以上诸集之外,曹贞吉尚有诗歌散见于其他作者撰写或编撰的作品中,笔者据《九华山志》、《北黔山人诗》、《感旧集》辑佚曹贞吉诗歌三首。其一,石光明、董光和、杨光辉主编《中华山水志丛刊》第一册《九华山志》[27]卷三“藏经楼”条有一段文字引用了曹贞吉的一首诗不见曹诗诸集,原文如下:
在化城寺后,即供明万历朝所赐藏经之所。清康熙乾隆两次所赐御笔额真本,亦奉其上。咸丰七年,化城全寺被毁,唯斯楼独存。清曹贞吉歌:“道之大者含元气,小物亦足千秋垂。地藏古佛有遗蜕,黄金妙相光离离。袈裟至今贮经阁,千年不毁神灵司。天吴紫凤文断续,青莲几朵缠葳蕤。非锦非绣那易测,天衣无缝差得之。蛮女刺成共檀施,右肩偏袒常相随。尔日慈航涉溟渤,一针万里如星驰。飓风阴火不敢射,鱼龙跋浪瞻威仪。名山小住八十载,庄严展也天人师。儿孙护惜等头目,捧持膜拜唯嗟咨。余虽下士未闻道,好奇之癖安能医。六合内外无不有,失喜颇类优婆夷。此时暾日明殿角,长空一洗青琉璃。器钵无声鸟语静,相轮替戾微风吹。兴阑蹋屐下山去,作歌妄欲传来兹。”
其二,清吴苑撰《北黔山人诗·卷十联句集》[28]于《娑罗花》一首后附曹贞吉诗《娑罗树歌》。《娑罗花》诗前小序中提及:“小园踞潜虬山,滨丰乐溪,有树曰娑罗,青羊王百谷因以颜其园,树古不知年,相传来自西域,虬蟉拿攫,荫映数亩,五七岁一花,花类觚爵,缤纷如雪,芬馥数里,秋冬结实如红豆,安丘曹实庵使君及余师潘稼堂先生皆有歌。”曹贞吉《娑罗树歌》曰:
我闻舍卫布金地,宝栏秖树森成行。蔚然圆盖荫十亩,枝枝叶叶常相当。老佛口吐青莲坐其下,作礼围绕是人非人宁可量。蛮君鬼伯以亿数,头如鼋鼍身堵墙。庄严净土世鲜匹,何时移种三天鄣。无亦霏微等月桂,天风飘送江南乡。轮囷离奇挺十丈,霜皮黛色殊昂藏。紏缠枝干走风雨,东西荣瘁占饥穰。香参鼻观类薝卜,瓣英紫白争飞扬。颗颗子落红靺鞨,珊瑚击碎石家堂。游女拾取茜裙裹,兰房戏赌金钗双。我来不见花开落,但见绿阴匝地流清光。扫地布席俨深幄,徵文考献防遗忘。断碑剥蚀李北海,捶金屈玉悬星芒。高文典册气苍古,岂矜月露风云章。开元人物信卓荦,何为一放同三湘。好事当年盛吴下,虞山宗伯名其庄。记曲娘子亦潇洒,红豆不打双鸳鸯。舞衫歌扇墨痕满,酒阑人散乌啼霜。秖今荒烟蔓草不可识,美人名士皆销亡。吾徒相聚剧石从,江河千古终茫茫。汪子摇笔强余和,未闻龙文鼎可扛。长空无云夏大热,镬汤思避谋非臧,安得解衣盘卧树底,交柯接叶生微凉。
其三,清王士祯辑《感旧集》[29]选录曹贞吉诗歌六首,其中一首《柴窑碗歌》不见于曹诗诸集,诗曰:
峨眉齐头少俗物,秦铜汉瓦参差张。中有一碗最奇古,苍然影带玻璃光。扣之无声色剥蚀,非金非石谁能测。徘徊共作千年想,命曰柴窑理亦得。四座且勿嚣,听我说柴窑。显德当年垂制作,九秋风露凉萧萧。想像青天雨过,色干峰缥缈,翠痕交钱塘。国主充常贡,舳舻北上轻帆送,二百年前什袭珍。官定汝哥皆不重,于今片瓦等美玉璠玙。何幸我曹得摩弄,悬知此碗阅人多,几人曾作柴窑歌。周宋元明如电走,历落神光还不历。古来谁见河滨器,致此亦足供娑娑。主人好客常清啸,坐我高斋领众妙。黄金叵罗鹦鹉卮,柴窑不屑称同调。劝君美酒君莫辞,不饮乃为碗所笑。
总上所述,曹贞吉存世诗歌有《珂雪初集》162首,《珂雪二集》230首,《朝天集》77首,《鸿爪集》44首,《黄山纪游诗》37首,《珂雪诗补遗》9首,《珂雪三集》279首,《珂雪三集古近体诗》149首,连同上述辑佚诗3首,共990首,存世词有257首。清初诗词流派纷呈,而曹贞吉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以宁为创不为述的创作态度独立于众多的诗词流派之外,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做到了“纵横变化,不可方物。非辛非柳非苏非黄非周非秦,而辛柳苏黄周秦之美毕备。”[30]其诗歌创作亦是“以工夫胜,古今诸家,揣摩略尽,而后归之自然,……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台,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谓之有所学可也,谓之无所学亦可也。”[31]曹贞吉诗词在清初诗风融变、词体中兴的过程中,对清初诗词摆脱明代诗词余绪走上形成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⑬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1816、1643页。
②⑪[23][26]曹濂《安丘曹氏族谱·仪部公曹贞吉行状》,民国二十二年(1931年)癸酉续修石印本。
③⑥曹申吉《珂雪初集跋》,《安丘曹氏家学守待》,康熙刻本。
④曹申吉《珂雪初集·序》,《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康熙刻本。
⑤张贞《祭曹实庵先生文》,《渠亭山人半部稿》,清康熙安丘张氏家刻雍正印本。
⑦黄绳远《秋锦山房集序》,李良年《秋锦山房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刻本。
⑧⑨⑩曹申吉《珂雪二集·序》,《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康熙刻本。
⑫⑭《清史稿》,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 13341、200 页。
⑮宋荦《漫堂年谱》,清宋氏温堂钞本。
⑯曹贞吉《秋锦山房词·序》,龚翔麟辑《浙西六家词》,清康熙龚氏玉玲珑阁刻本。
⑰曹贞吉《珂雪词》,清张潮刻本。
⑱⑲张潮《尺牍偶存·与曹升六郡丞》卷一,清乾隆四十五年重刻本。
⑳《颜氏家藏尺牍》卷二,《清代传记丛刊》第29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602。
[21]曹贞吉《珂雪文稿·桂留堂文集序》,《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抄本。
[22]靳治荆《朝天集·跋》,《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康熙刻本。
[24]靳治荆《鸿爪集·题辞》,《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康熙刻本。
[25]汪士鉉《黄山纪游诗·序》,《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康熙刻本。
[27]释德森《九华山志》卷三,民国铅印本。
[28]清吴苑《北黔山人诗·卷十联句集》,清康熙刻本。
[29]清王士祯《感旧集》,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刻本。
[30]张潮《珂雪词·怀古词评》,《安丘曹氏家学守待》,清康熙刻本。
[31]黄宗羲《曹实庵先生诗序》,《南雷文定前后三四集》四集卷一,清康熙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