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开大学英语语法学习双翼——语法学习计算机辅助教材探究

2012-08-15朱万智宋晓英张宇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立体化英语语法建构主义

朱万智 宋晓英 张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0.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正逐渐被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所代替。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多种教学形式、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7月10日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1]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怎样更加充分地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因材施教,编写、开发和设计出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已成为目前较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是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语法教材主要建立在纸介质基础上,“在传统以教科书为主的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2]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设计开发学习软件和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样全方位设计,采用不同的编写方式,把英语知识的精华内容从各个角度呈现给师生,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有机整体。有专家预言,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将是未来教材的主角。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及最新的英语语法教学理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的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具有多媒体集成、跨平台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交互等许多独特的优势。这种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可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设计教学。可满足学生在已有的意义建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相应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以因材施教为教学指导方针的前提下,采用建构主义作为现有的大学英语语法的教学和学习软件的设计理论,可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体现出知识的建构性、趣味性、挑战性、竞争性和协商性,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激励,并在一种竞争与协商的良好环境中不断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理论基础

“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语言学家及修辞学家们通过对语言实际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赋予语言条理性和可理解性,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基础。”[7]一个实用有效的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开发和设计,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编写和设计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的主要理论依据。

1.1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特征的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其后以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学理论家经过长期、大量的观察和研究,逐步形成并确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才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的四个基本要素。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发出的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立体化教材内容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演示,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习者提出问题,确认事实,接受知识,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2)设计多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策略和方案,供学生选择。

(3)提供或模拟真实学习情境。

(4)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学习工具。

1.2 适当运用母语,加强正迁移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第二种语言(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3]。中国人学英语,原有的中文知识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迁移。

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4],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是指在外语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刚好这种借用符合外语的习惯,结果是正确的。而负迁移刚好相反,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

英语与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既有不同点,又有相似之处。学生是在基本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因此母语知识必然会对英语的掌握产生影响。例如,汉语重意合,多以意思连接积累式分句或独立的单句,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而英语则重形合,是形态型语言,要求句子语法结构完整,使用的形合手段比汉语多。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的编写中,应充分利用英汉语言的相似的语法结构,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意识到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从文化习俗和使用习惯方面掌握英语语法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能够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而整合的心理语言结构,加强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尽量排除母语干扰,防止负迁移。

2.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设计原则

计算机深入到教学领域后,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思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组织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结果必将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6]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科学的方法,编写、开发和设计出的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应是纸质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所展现的是一种特殊的交互式的教学和学习活动。

2.1 科学性原则

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首先将枯燥难记的英语语法规则编写成准确、流畅、上口、有趣味性的、合辙押韵的语法口诀,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知识,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增强他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在传统教学中难以获得的直观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然后再以纸质教材为脚本,用新颖有趣、生动活泼的界面和方便快捷的数据链接,将英语语法的概念、规则、例句、讲解等语法知识分解成诸多相对完整的树形分枝知识“标准件”,并按照英语语法规则进行合理地分类、组合和链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最新英语语法教学理论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2.2 直观性原则

立体化教材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呈现的艺术性和学生学习知识的直观性、方便性,将通用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合理规划整个教学过程,使之符合教学和学习规律。

2.3 启发性原则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能得不到老师或他人的提示。立体化教材的设计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当学生遇到困难和疑虑时,可利用教学或学习软件,选择提示功能,请求帮助。如在做虚拟语气练习时,提示中会出现“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提示。

2.4 循序渐进性原则

立体化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的难度应是循序渐进的。辅助学习软件可自动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帮助。

2.5 激励性原则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认知能力和环境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和言语的技能”[5]因此,立体化教材在设计时,应考虑认知过程的变化,遵循激励性原则。如在立体化教材的学习软件中,当学生做出正确选择或给出正确答案时,软件要自动弹出奖励标识、图像,并配有掌声等音效。

2.6 交互性原则

立体化教材中的教学和学习软件应由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硬、软件系统)、课件、学习者和信息数据库等基本要素组成。在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中,应确保教学和学习软件本身具有合理的结构,尽量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使用者只需用键盘和鼠标即可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内容、进度和顺序;可判断学习者回答问题的正误,并及时反馈;可利用计算机快速查找、存贮信息量大、重现力强等特点,随时把记录、贮存的测试内容和语法知识的重点、难点讲解等内容迅速调入、调出,并具有查字典等方便用户的功能,交互的概念应贯穿于教学和学习软件设计的始终。

2.7 寓教于乐的原则

(1)在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的创作中,要运用矛盾法、联想法、比较法、谐音法、归类法、概括法、夸张法、比喻法、反衬法、跳出法、借代法、重复法、歪曲法、岔说法、新奇法等写作手法,使语法概念和规则具有风趣、活泼、诙谐、幽默等特点,便于记忆。形成一套实用且能反映时代气息的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

(2)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以纸质教材为脚本,研制一整套教学课件和学习软件。对英语语法的重要概念和内容,根据其特点,尽可能给出直观演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变得生动、具体、形象,使教师从大量板书中解放出来,进行充分讲解,增大课堂信息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提供的声音、视频、影像及动画等直观信息,将抽象的英语语法概念及复杂变化直观化,且采用有效的集成技术,实现多媒体信息的空间并置和时间重合。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对英语语法等知识的讲解和演示,并辅以动画、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形式的巧妙设计和编排,设计出一个个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实用有效的英语语法学习软件。

3.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编写、开发和设计目标

“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是一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交互性的立体化教材。它的编写、开发和设计将本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和脉络清晰的思路。它不追求每个语法项目都面面俱到,而是力争让读者领悟每个语言现象内在的含义,旨在培养语感。它把英语语法中的一些语法规则、习惯用法和模式化的用法通过“口诀”产生联想的形式,在读者的头脑中清晰地呈现出来,更有助于语言知识的记忆、掌握和语感的形成。

“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建设”中的教学课件和学习软件的设计将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在设置软件的设计模式时将充分考虑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方便性,将通用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合理规划整个系统,使之符合教学规律。

(1)编写《大学英语语法秘诀》纸质教材。

(2)建立大学英语语法知识数据库。

(3)利用开发软件、数据库和图像处理软件,组织好各种媒体资源,建立有效数据库。

(4)设计美观、新颖、实用的用户界面,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动画和声音技术,增强软件的使用效果。

(5)通过测定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语法知识的情况,生成诊断报告,使学习者对自己的语法水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4.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在大学英语语法立体化教材的创作中,应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科学、系统、巧妙地安排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表现,使学习过程更为科学合理。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机械记忆和联想记忆得到有效结合;要注意英语语法知识的讲解不要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要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要让读者觉得语法口诀解决问题、有新意。

(2)安排好教材的结构、内容和体系。在经典内容中渗透一些现代英语语法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内容安排力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力争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3)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好用具体的方法描述抽象的英语语法概念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其记录、储存、统计、再现、传递等基本功能溶入到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过程得到优化,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4)立体化教材中的教学和学习软件是一种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因为确定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具有模糊性,所以,准确而又有意义地评估一个人的英语语法知识水平不是容易做到的。因此,在评估的精确与简明之间取得平衡,是设计教学和学习软件的关键。

5.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实践

自1997年起,我校就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取得了累累硕果。1999年2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模拟考场》;2001年3月,由辽宁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大学英语精读单词速记》;2005年7月,完成教育部立项课题“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英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实验对比分析”;2008年12月,完成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并获得2009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5月,完成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最新开发的《大学英语试题电子文档数据库软件》、《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软件》、《快快乐乐背单词学习软件》、《大学英语四级实战演练测试软件》等,都多次获得了省级和校级软件大赛的奖励;《大学英语语法秘诀》一书,正准备正式出版。

近几年来,我们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英语网站的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

由于我校重视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向学生提供了多种途径进行英语学习,包括优质纸质教材、教学软件、学习软件、测试软件和英语网站等,使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的前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结论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为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的编写、开发和设计开拓了新的领域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充分整合了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使教师的教学更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更加多样化,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目前,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要获得对新的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还需要设计更好的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但毋庸置疑,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和规范,利用计算机辅助教材进行交互式英语教学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必然会更加深入而广泛地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去,也必然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得益于大学英语语法计算机辅助教材体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105.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299 -302.

[4]Gass & Selinke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M].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 House,2008.

[5]David W.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4.319.

[6]朱万智.英语水平测试、数据分析和评估系统软件的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6):76-78.

[7]李德芳,梁一帆.《新编大学英语语法教程》的编写思路[J].外语界,2003,(4):72.

[8]Joy M.Rei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4.

猜你喜欢

立体化英语语法建构主义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