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高职外语教学评价方式的思考
2012-08-15朱世恒
朱世恒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教学部,长春 130012)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即采用考试、考核、测验等一次性检验方式,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几乎完全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语法教学、题海战术充斥外语课堂等不正常的现象.由于学校和社会都片面地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外语教学质量,这就形成了对高职外语教学的负导向和负激励机制.
1 终结性评价的局限性
由于终结性评价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的标准,这无疑过分强化了考试分数的作用,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这种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显然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相反,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他们便会感到焦虑、自卑和自责,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加之目前各级各类外语考试的内容依然过分偏重于对语法知识的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忽视了对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对于外语教师而言,这种评价体制也极大地挫伤和遏制了他们对外语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
1.1 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成绩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终结性评价方式无疑过分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学校行政部门为了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将外语等级考试与学生获得毕业证书挂钩.这种方式不可否认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整个校园形成一种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只为考试过关,顺利毕业.开设外语课程的真正意义为人所忽略.
1.2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长期、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以考试为唯一手段,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忽视成绩后面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成绩决定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或者悲观、失望的情绪,有的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种消极情绪极易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缺失,从而容易出现越学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现象.
1.3 遏制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
近年来,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专家和学者及一线老师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学校目前仍沿用旧的评价体系,这种忽视非智力因素而以单纯的分数来决定学生优劣的标准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无法有效促进外语教学,它极大地挫伤和遏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
1.4 阻碍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独立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即自主性学习者.只看重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终结性评价致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只有当课程结束时才能以考试成绩这种唯一的评判方式来确定自己学习的成败,而此时再想采取措施改进学习为时已晚,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帮助其成为自我监控、自我激励、不断进步的自主学习者,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1].
1.5 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我院的统招生和对口生在招收渠道和外语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却使用同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即学期末的考试且采用同样的试题和及格线一锤定音.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但无法给学生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还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实际需求,人为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造成外语学习情感障碍,不利于外语学习.
2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鉴于目前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改革现行的高职外语教学评价模式,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的措施,以期提高高职外语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它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地反思,并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正因为如此,形成性评价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2].形成性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同时,它也能促使教师全面、深入和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3].
具体实施方式建议如下:
(1)设计问卷调查表,全面了解学生外语学习的情况.通过调查学生外语学习的历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师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步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不但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同伴及教师三者均参与评价),而且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表现、课外活动、书面作业、学习效果、口语测试、平时测验和小组竞赛等课内外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主观的因素;
(3)实施量化评估,增强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主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每个阶段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并给出具体参数以供量化评分.比如,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以单元为单位制定评估表,列出期望达到的能力目标,分为“自评”、“同学评”和“老师评”栏,评价内容可包括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中的长处及不足等.通过这种循环促进的有机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正确、有效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增强教学针对性.可以系统收集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如作业、听写、作文、音像资料等,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进步轨迹及取得的成就.教师通过对档案袋的分析和整理,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实行试卷难度自主选择,期末综合评定成绩.期末成绩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量化评估结果给出综合评定、建议,学期总评成绩=期末考试50%+平时评价(即形成性评价)50%.期末试卷可按照试题难易程度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且赋予不同的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应难度等级的试卷,修得不同学分.
3 形成性评价的不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形成性评价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因素.这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广大教师勇于实践和大胆开拓.教师一方面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者更好地沟通,另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循序渐进,将形成性评价逐步深入地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
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手段各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高职外语教学中应当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应加强对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评价逐步做到指标全面化,标准科学化,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和结果人性化,从而真正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1]郭 莉,胡晓柳.对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实效性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34-36.
[2]刘书亮,李 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35):118-119.
[3]林 芸,宋艳萍.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