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有”与“无”窥探空间设计美学

2012-08-15蒲培勇马宏强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别墅平面空间

蒲培勇 马宏强

(攀枝花学院,攀枝花 617000)

1 中西文化对空间的释义

《圣经》记载:“院子的门当有帘子,长二十肘,要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的细麻,用绣花的手工织成,柱子四根,带卯的座四个,……院子要长一百肘,宽五十肘,高五肘,帷子要有念的细做麻做,带卯的座要用铜做”[1].在西方,室内设计由来已久,其渊源较建筑相比久远.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可见,人类开始设计建筑物时,无论是构造还是结构,都基于建筑空间设计.

我国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这对“有”和“无”的诠释,至理名言且富于诗意,令人回味无穷.多少年来,一直影响中外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借“有”和“无”确立建筑中空间.在20世纪初,我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在拜见美国一代建筑大师赖特时,赖特借用老子的话向梁思成表达了他的建筑观:认为建筑的要旨是“当其无,有室之用”,而“无”用建筑的术语说就是空间,进一步说就是用来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居住场所.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问世,许多新的建筑形式如雨春生地出现,登上了建筑艺术的殿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萨伏耶别墅.

2 空间美学内涵及特征

2.1 机器美学与建筑空间

萨伏耶别墅是一个极为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太多的装饰,外部采用的抹灰,于是形成一个很光洁而又连续的整体,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着整个房子,其内部空间就这样掩盖起来了,柱子和钢板组成一个骨架,而在这个骨架中灵活的是墙壁和门窗.可以说,整个建筑体现只有机器才能够做到的精确,从各个方向看这座建筑很简单,但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内部功能对外部的一种体现,而其内部功能中空间又极为复杂,像是一个精雕细刻的几何体块是一部复杂的机器.作为建筑师柯布西耶,不是在造就一部机器的零件,而是营造机器般的形态造型.因此,这种艺术的趋向称作为机器美学,即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可以说柯布西耶这五个特点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具体的典范,它深深地影响到其后的建筑风格.在萨伏耶别墅中,一是底层独立的支柱.细细的柱子轻盈地支撑其一个白色的方盒子,房子的主要使用部分是二楼,下面全部或部分地腾出,留出独立的支柱,这充分体现钢筋混凝土的科技的优越性.例如,我国的广州白云宾馆也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二是屋顶花园.人们可以跟地平面一样面积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在向建筑空间发展的同时,花园也从地面搬到了空中;三是自由平面.隔层平面的布局不需要对齐,建筑师在该空间留下了灵活的布局陈设,这充分体现出了自由布局给塑造空间带来极大的优越性,可以感受到现代建筑空间所带来的方便;四是自由立面.通过自由布局,立面的功能安排可以说是很自然的结果,如二层花园露台的栏杆做成和室内空间的外墙部分相一致的立面,这一布局直接自由平面被规整且相像的四个立面的统一;五是横向的长窗.混凝土结构的挑出,造就了水平的长横窗,有着独特的效果.

2.2 平面是功能的基础

平面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不仅是墙与开口的组合,其实也暗示了其中应有的家具和装饰等,必须给予整体考虑.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平面是一切的开端,没有平面就没有目标的雄伟,没有外在的风格,没有韵律、体量,甚或凝聚的力量……平面可启发观者无限的想象,可能蕴含着严谨的纪律.平面是决定一切的关键”[3].因此,室内设计师设计平面需考虑两方面:一是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及设计本身的时间;二是指形式与机能二者融为一体,实现机能与美学、自然间的完美结合.萨伏耶别墅底层(柱的架空层)三面透空,由支柱架起,内有门厅、车库和仆人用房,是由弧形玻璃窗所包围的开敞结构;二层有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间;三层为主卧室和屋顶花园,各层之间以螺旋形的楼梯和折形的坡道相联,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线形墙体以增加变化.室内设计不仅具有实质上的功能,更应该具有象征性的及个人主观上的功能.密斯在1958年写道:“建筑之意义在于事实,进入一个空间,当四面墙向天空升起,当我被感动,那么我便了解你内心的用意……一样基于实际功能的考量,一样用原始的建筑材料,但唯有感动,那才是建筑”[4].

室内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指出:“建筑设计有必要须由内部发展至外部,有时必须由外部发展至内部,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方法所产生的张力,便是建筑之所以成为建筑的原因,既然室内一定和室外不一样,墙,这一室内外变化的临界点,便成为建筑中一切重要事件的发生处.建筑往往肇始于室内和室外的使用及空间双重力量的交汇之处”[3].这诠释了进入室内空间,无论是从室外、大厅或仅仅是从走廊,都是人们体验空间的关键因素.

2.3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

空间触及人的心灵,不仅与人的视线有着密切的关联,更是与人体发生关联的建筑艺术.普拉特纳则认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通,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1].萨伏耶别墅的流线组织,坡道作为垂直交通占据了绝对的中心位置,螺旋梯在旁边用炫目的悬吊手法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给人十分清晰的幻觉,没有任何东西阻拦人们的视线,我们所看到别墅,体现出复杂的不同的空间关系,垂直的立剖面与平面交织在一起,自然的光线直达房子的最深处.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外观轻巧、空间通透、装修简洁,与造型沉重、空间封闭、装修繁琐的古典豪宅形成了强烈对比,动态的室内外空间,在传统空间的三维度上增添了人在其中连续位移而产生的时间因素,使建筑空间呈现出更多的变化.

入口空间不仅是室内外空间具象的一个过渡点,在心理上已被期望带有室外场所的感觉.英国画家阿德里安·斯托克斯说:“从入口看室外的光线逐渐渗入室内,这是17世纪荷兰画家常用的场景构图,也常常使我们联想到奇妙的生与死的过程.这两种人生的重要经验,往往被描述成在一个幽暗宁静的所在,慢慢看见逐渐渗入的明亮光线”[1].萨伏耶别墅作为“空间——时间”营造的典范,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空间效果、视点转变及对时间性的反映,围绕着三层通高的入口空间展开,沿着从入口始的螺旋状的升流线运动.住宅所有的房间都与入口空间相互贯通,随着人的运动路线,场景相继显现,并且充满了丰富的变化,涌入的光和影在墙、在空间中嬉戏.在这里,建筑不仅成为空间的艺术随着视点的不断移动、风景不断地变化,如同音乐随着跳动的音符流淌美妙的韵律一样,而且建筑也成为了时间的艺术.正如柯布西耶对别墅的评价:“在你的卧房、客厅和厨房需要空白的墙面,嵌入式家具取代价格昂贵的家具……需要隐蔽或散射光源,需要一个真空吸尘器,只需买一些实用的家具而不是装饰性的.如果你想看看什么是低级的品味,去那些富人家里走走即可.墙上挂上一些纯粹的绘画作品,但要佳作”[3].的确,在萨伏耶别墅空间的容积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听到了各种声音,嗅到了各种花草的香味,空间已将继承和传播的其所处领域中的一切要素加入了精神和物质的特性.

2.4 静态与动态的艺术美

建筑空间设计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是“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需求”[1].一幅画、一件雕塑品、一栋建筑永恒的主题,随着时间的流失更加地显得突出.而建筑有着相对静止和变化缓慢的特点,但总体来说只要环境存在,建筑的生命就不会停止,因为建筑具有生活特性和多种可能性、灵活性.在萨伏耶别墅中,我们看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造型上的纯粹方盒子由细柱支撑,以四面一致的立面形态立于城市隔绝的树林中,使萨伏耶别墅像一尊雕塑,通过白色几何体精确、纯粹的静态空间特质表达时空的永恒性.方盒子里强调了非对称性,内外的交替,以及周边螺旋分布等特征,以坡道为界,建筑平面被分为私密和公共两部分,西面以卧室和书房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东面则以庭院来形成公共活动的环境,通过不同的空间密度和开敞程度在建筑内部形成对比.

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1].萨伏耶别墅起居室通过落地玻璃又将这部分揉杂在一起,通过坡道的使用,建筑内外空间的不同平面被联系到一起,人在行进过程中,通过移动自己的位置和视点方向,将不同的空间效果和连贯的时空体验结合到萨伏耶别墅中,此时坡道又由室内转为室外,庭院中的植被和人的活动成为场景的主角.坡道若继而向上,通向屋顶花园;若由庭院穿过起居室,则又重新进入室内.无论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坡道在每一点都表现出内部与外部空间的交融,动态的变化随着观者的视线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3 结语

千百年来,人类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居于建筑之内,而设计师建造房屋的主要目标就是“当其无,有室之用”,“有”、“无”所体现出来的设计美学理念,启发和影响着无数设计师,即便是到了今天,仍为诸多人士所青睐,因为它代表一种高度抽象的哲学设计理念,体现出室内空间最本质的特点,值得我们研究.

[1]Stanley Abercrombie.室内设计哲学[M].赵梦琳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7-11.

[2]程大鹏.室内设计图解[M].乐民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3-4.

[3]吴焕加,刘先觉.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7-140.

[4]严 何.回望萨伏耶[M].建筑,2006(8):56-57.

猜你喜欢

别墅平面空间
景观别墅
SOPHIA别墅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WAVE别墅
湖边别墅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