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标准化工地的建设和推广

2012-08-15李国荣

山西建筑 2012年35期
关键词:工地施工现场标准化

李国荣

(忻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山西忻州 034000)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宗旨,以落实市场主体安全责任为手段,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和施工现场为载体,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重大举措;是遵循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构建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的积极探索。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组织实施、标准制定、企业与现场、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联动,以实现市场行为规范化、场容场貌秩序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监控手段科技化为目标,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建筑队伍、工程监理等各类要素的管理,将标准化活动贯穿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始终,促进建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行业监管和产业发展水平。

标准化工地建设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分段推进、由点及面的方式,不断巩固和扩展标准化工地创建成果,塑造全新的行业形象。现就标准化工地的建设和推广提出一些看法,与各位同行交流。

1 贯彻落实《标准》,改变施工现场管理模式

《标准》是为了体现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同时又便于操作的基本规定和基本指标,是指导建筑工地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管理要求,对转变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和社会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贯彻落实《标准》,重点应协调好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方法简单;未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未注重维护职工利益、未尊重职工合法权益;未引入科学管理理念、沿用经验式管理、作坊式管理;管理机制不健全;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等诸多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

2 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标准化工地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加强对《标准》的培训。把《标准》作为培训的重点教材,通过继续教育、网络答题、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工作人员全面理解、正确运用、严格执行、照章行事。及时总结对搞好工作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标准化工地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召开各类型的观摩、交流、总结等会议,表扬先进,激励后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加速标准化工地的前进步伐。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报道标准化工地建设成果。形成业内不断进取、社会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强势氛围,促进“标准化生产、人性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理念化创新”的发展态势,确保《标准》扎扎实实的推进。同时,制作专业简报、开办专栏,动态报道标准化工地创建的进程、做法和经验,组建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平台。

使用创新方法。推行“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将监管的危险源、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工程监理、人员管理等各类要素完整记录在信息系统中,通过分析、总结,准确把握施工现场的规律,不断改进现场管理,直至最终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现场的保证体系、监督体系,从源头堵住制度上的漏洞,纠正管理上的缺陷,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要重点推广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达到一定规模的施工现场要配备摄像监控系统,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进行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和纠正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确保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通过科学管理手段,彻底扭转问题未能及时发现、缺陷得不到及时纠正、错误重复发生的滞后管理方式,向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转变,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都应体现在对职工生产作业环节、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上,让职工切身感受到标准化工地带来的变化,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突出重点。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建筑施工现场各责任主体、管理人员都是标准化工地建设的关键,在实施《标准》中担负着决策和执行的重要职能,必须彻底转变重工程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安全的错误意识和做法,主要负责人要熟练运用《标准》及其他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加大对现场管理的投入;管理人员要提高执行能力,把科学管理具体落实到工地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和每个岗位。不断提高业务骨干的作业能力,企业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的培训,把《标准》一字一句地向他们讲解,提高他们执行标准的自觉性;要强化现场监督,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标准》要求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标准》的行为和现象,促使《标准》深入到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把《标准》转化为全体人员的工作准则。

强化激励机制。凡被评定为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便有资格参加省级文明工地和各类工程质量评选;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在招投标时给予加分;同等条件的,资质优先晋级;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给予指导,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

3 完善机制,提高标准化工地建设质量

不断完善标准化工地的评审机制。严格执行标准化工地评审的基本原则、评选范围、申报条件、评审程序以及奖励等规定,形成“严格管理、动态检查、全程监控、透明公开、确保质量”的评审机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标准》,确保标准化工地的创建质量。各建筑工地要建立由领导负责、专人管理、及时检查、不断改进的自我评价机制,按时上报有关材料报表,并确保材料的真实、完整性。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整改机制。施工现场要健全质量保证、安全保证体系和现场监督体系,做到责任到人,形成“执行—检查—改进—提高”的封闭循环链。形成定期检查制度,逐项对照《标准》执行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确保《标准》执行不走形式,检查有人抓。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专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个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细化、各类要素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做好引导、推广、服务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建立巡查制度,对建筑工地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工地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对执行《标准》不到位或者不执行《标准》,导致严重事故发生或隐患重复出现的,坚决依法严肃查处。通过强化监督检查,最大限度促进《标准》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形成激励先进、鼓励后者、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监督约束机制。

4 加强组织领导

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领导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办公室,制定办公室工作职责、推进计划、推进措施,负责标准化工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确定一名联络员及联系方式。

5 建立健全责任制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实行“一把手”工程和目标责任制,制定本地区的推进计划和措施,建立定期督查、定期交流、定期讲评、定期通报制度,确保推广活动的有序开展。要积极培育、发现和树立典型,并把标准化工地的创建质量作为关键来抓,督促企业提高标准化工地的创建质量,达到建设一个达标一个、达标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防止低层次推进。要做好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实体、不同作业环境,及时给予政策指导,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建设标准化工地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标准化工地推广工作将作为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落实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警告。

6 落实《标准》,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各方责任主体和相关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建设标准化工地的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针对企业现实特点,制定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将创建目标逐层分解和落实,将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传达到每个职工,落实在每个环节,实现在每个工地,通过狠抓施工现场管理,带动企业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 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2] 李亚中.浅谈建筑施工中标准化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29):195-196.

[3] 杨 森.浅谈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C].2011.

[4] 张培臣.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J].电力安全技术,2007(5):22-25.

猜你喜欢

工地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标准化简述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波比的小工地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热闹的工地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