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补救措施

2012-08-15孙士龙

山西建筑 2012年35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作业

孙士龙

(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山西太原 030002)

现场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因此保障施工现场安全是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核心环节。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已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目标,工程管理状况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然而,工程建设始终存在危险性、突发性等不利因素,加之经济的不断发展刺激了更大的工程建设需求,我们必须正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素质偏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建设的施工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普遍只有较低的文化水平,缺乏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培训。理论知识与安全意识的不足,以致于他们在工程建设中对安全措施、操作规程、防火应急等安全常识知之甚少,常常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有的作业人员没有重视机械设备操作中的不安全性。例如,脚手架没有按要求搭设,尤其是扫地杆、剪刀撑,搭设不够严格;脚手板经年累月地使用,却没有及时检查其完好性;安全网反复使用出现破损,没有及时修复或更换等等。

2)相关负责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施工单位负责人担负着无可争辩的安全责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负责人重视与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或存在“制度虽有,执行不力”的现象,导致项目施工时的安全管理工作变成形式主义;有些项目负责人盲目执行上级指标,重施工、求效益、轻安全,将施工安全规章制度抛诸脑后,却对施工安全抱有侥幸心理。

3)施工安全防护方面的投入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有的施工单位以功利性的眼光看待安全管理工作,以为安全投入没有任何经济价值,造成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工具过于残旧,甚至使用一些劣质防护产品来做表面功夫;有的迫于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压力,才大幅提高了安全施工的投入,一旦检查完,又恢复原样;有的因为经费紧张,将安全性支出列为压减支出的头号目标,安排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安全人员以减少经费消耗,但这些安全人员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安全防护投入不到位,是施工现场出现大量安全死角的一个重要因素。

4)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安全隐患多。有关职能部门未能完全发挥安全监督作用,尤其是对城乡结合部和农牧区的安全监管不尽如人意;有些施工单位的内部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较大的安全漏洞;有些施工现场对于临时用电线路的编制比较随意,没有按照“三级用电两级保护”“三相五线制”进行设计;有些作业人员对专用保护零线缺乏清晰的认识,线路连接没有按照有关原理进行,或乱拉乱搭线路,给整个施工现场埋下安全隐患;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设置不合理,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均不合要求,增加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基坑和周边防护措施没有达到实际需求,相关安全警示标志放置不显眼;个别上料平台缺乏临时停靠装置和超高限位仪;对机器设备的防护、维修及保养工作没有按照要求做好。

2 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漏洞的补救措施

1)切实执行施工安全责任制,明确不同岗位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建设如果没有安全管理,就会险象环生,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尤其是那些施工环境复杂、组织难度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建立一个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施工安全责任制,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层级有别的人员,应承担与其工作等级、权责范围匹配的安全责任。比如,项目负责人,不但要负责项目生产管理,还要总体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其安全管理责任有安全施工制度实施、安全责任制度考核、安全措施费用落实等;施工现场负责人,要求在施工实践上具有丰富的经验,是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的直接负责人,切实执行相关法律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出现违规操作、玩忽职守的责任人给予改正通知和安全教育;项目安全监管人员,负责检查和监督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设备防护与维护,负责起草、编制各项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助项目负责人落实相关安全施工事宜;施工作业人员,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塔吊司机、起重机司机和电工等岗位,需根据有关规定持证上岗,并且负有安全操作的责任。

2)完善施工作业人员准入制度,紧抓在岗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当前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政府和施工单位都要做好面向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教育培训。一方面,政府应完善施工作业人员准入制度,对身体素质较差,难以适应相关施工岗位要求的人员坚决不允许其成为施工作业人员,此外政府方面可组织业内资质较高的劳务公司,由其对进入建筑施工领域的农民工实行资格评定,争取为该领域输送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安全施工意识的人员。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可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对施工作业人员实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作业技能,从这个意义来说,施工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不应是应付式的工作,而应该切实履行安全施工的责任,以达到保护员工、减少伤害的目的。

3)建立专门性安全防护基金,实施标准化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是实现施工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笔专门性的安全防护基金,用以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切实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比如,根据施工安全标准的要求,对开工前的现场勘验做好把关,保证平面布置、五小设施、道路硬化和围挡等设施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行创新,自主研制出较为实用的安全防护设备,既契合本单位施工实际,又对施工安全有了保障;对于只能购置的防护设备,一定要做好预先规划,保证资金到位;对于施工设备的性能要及时检测,尤其是加工设备、起重机械、运输设备等的运行情况,要有全面的了解,做到使用中检查、检查后登记,实现使用操作规范、安全措施到位的效果。

4)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实行安全检查制度,是为了及时发现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施工现场检查是项目安全监管人员的一项日常工作。其检查的形式包括定期检查、突击检查、专业检查、重点检查等。例如,开工前进行安全检查,对文明施工、基坑围护、施工用电、施工设备等项目按要求验收,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并做好备案;在节前节后、暴雨天气、台风天气、突发情况等环境下进行突击检查,实行安全动态分析;对于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要做好整改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复查,复查通过后才能销案。

3 结语

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关乎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施工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危险因素的形势下,各方应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提高安全施工意识,依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做好各项防护工作,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1]陈妍玫.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分析[J].企业导报,2012(9):55-56.

[2]葛小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23):50.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作业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作业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我想要自由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