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2-08-15洪新
洪 新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辽宁朝阳 122000)
辽宁省建平县沙棘林面积集中分布在建平北部的蹦河川和海棠川流域,主要林型为水土保持林、薪炭林、混交林、经济林,基本构建成以沙棘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建平县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引种沙棘,80年代初期开始大面积造林,90年代末期形成人工沙棘纯林面积6.7 万hm2,沙棘混交林面积3.3万hm2,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棘人工林。
1 建平沙棘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平县选用沙棘作为目的树种进行引种造林,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发生阶段性的改变的:
最初引种沙棘是为了解决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造林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利用沙棘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作为保持水土的先锋树种引进小流域,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目的是改变地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后来为了解决燃料不足,利用沙棘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并且可以平茬复壮的特点,营造大面积的沙棘薪炭林以供给薪柴,目的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再后来随着沙棘果实巨大经济价值的发现,受到利益驱动的原因,继而出现发展大面积沙棘经济林的局面,目的是为了达到小流域治理区脱贫致富的最终目标,实现沙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价值,于是,辽西地区人工沙棘林的发展速度迅猛增长,相关产业迅速崛起,沙棘系列产品不断面世,进入了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全新阶段,成就了建平沙棘事业的辉煌历史。
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连续4年的气候干旱,沙棘木蠹蛾暴发成灾,招致沙棘林大面积连片死亡。全县沙棘纯林死亡面积近3.9万hm2,存活沙棘面积仅剩2.77万hm2,沙棘平均死亡率达58.6%,以往大面积沙棘人工林的壮观场面已荡然无存。同时沙棘雌株死亡株数所占的比重较大,出现雄多雌少的局面。
由此,辽西地区沙棘事业发展受到了重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超乎预料。以翔龙公司为首的一大批沙棘加工企业几乎全部被迫停产,河北神兴企业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购买改造的建平神兴沙棘有限公司也被迫退出。沙棘灾害使得果实直接经济损失160余万元,加工企业经济损失高达400万元以上。尤其是人们对沙棘树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产生了怀疑,提出了要“重新认识”沙棘的防护效能,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刨除沙棘开垦荒地的现象,人们对沙棘认识的错误观念比较经济上的损失,更加令人担忧。
2 建平沙棘死亡的原因分析
建平县百万亩沙棘林大面积死亡的事情一经各大媒体报道,立即引发了广大的沙棘研究专家及学者的深入思考和讨论,进入实地调查分析,全面的总结经验与教训,真正科学合理地重新认识沙棘这个树种,没有因噎废食。
探究建平县沙棘林大面积死亡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提出不同的分析结论。张连翔、惠兴学等深入受灾林地调查分析认为蛀干害虫暴发不是沙棘林致死的根本原因,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西南林学院李秀寨等认为“沙棘死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可能是一种衰退病”[5];北京林业大学路常宽等从环境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是“由于干旱胁迫与沙棘木蠹蛾危害导致的沙棘衰退”[4],并利用遥感图像追踪沙棘面积减少的流向。
对可致死亡因子逐一分析,归结起来,在以下几点形成共识:
①连续多年气候干旱—造成林地水分极度亏缺,是林木单株死亡的决定性因素;
②沙棘纯林密度过大—以致形成林木死亡蔓延连片的现象;
③林龄老化—形成林木衰老自然死亡,占总死亡面积的30%;
④沙棘木蠹蛾暴发—病虫成灾缘于林木树势衰弱,抵抗力下降,是沙棘林死亡的外力;
⑤经营管理粗放—大面积沙棘林多分布在偏僻地区,人畜践踏,栽后无管。
其中①②③④点属自然原因,是客观现象,是客体;第⑤点属人为原因,是主观因素,是主体。主体的意识观念影响着客体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技术措施不健全,导致管理上的松懈,过度放牧,掠夺式采伐,进而产生沙棘生态系统环境受到破坏,最终发生毁灭性的损失。
3 建平沙棘发展的技术对策
由此我们看到,要解决建平县沙棘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根本性的改变应该是从建平县沙棘林现存状况出发,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代之以先进的营林理念,并结合营林关键技术,从认识上入手,从技术上发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1 改变建平沙棘发展的头脑认识问题
3.1.1 要充分认识大面积沙棘人工林在辽西地区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的巨大防护效益,不能因为一时出现的问题就对其生态功能产生怀疑
实践证明,沙棘在半干旱地区是治理水土流失最经济、最有效的生物措施,是山区农民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最好的经济树种。在乔木树种无法定植的非宜林地,沙棘在众多的适生树种当中由于其极强的易活适生性、截流蓄水性、经济耗水性、培肥固土性,已经奠定了它在辽西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先锋树种作用。
3.1.2 要充分认识沙棘果实的巨大经济价值,看到沙棘树种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
沙棘的药品开发是沙棘利用价值的最主要方面,“据国外报道,沙棘果实中的活性成分已达190多种,油中的活性成分有106种,其中脂溶性维生素6种,脂肪酸22种,脂类42种,黄酮和酚类33种。这决定了沙棘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药用植物”[10]。“沙棘是果蔬中少有的集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为一体的富营养植物,特别是氨基酸、维生素的高含量、多含量,已确定了沙棘的名星地位”[10]。我们决不能放弃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独有的资源优势,一定要把沙棘这个好树种保留住,经营好,发展壮大。
3.1.3 要充分认清国内外在沙棘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未来沙棘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辽西地区沙棘林受到重创的同时,内蒙、新疆、黑龙江等省区掀起了开发种植沙棘的热潮,许多沙棘企业的经营业绩逐步上升,沙棘系列产品的生产、研制与包装不断创新,市场销售额逐年递增。2005年世界最大的人工沙棘加工基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成,每年加工沙棘果实的能力可达2万t。国际方面的沙棘合作与交流也日益活跃,沙棘研究人员遍布世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曾经号称世界第一大的建平沙棘事业,再不能自我否定,停滞不前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3.2 寻找建平沙棘发展的关键营林技术
3.2.1 品种选择是沙棘林营造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也是沙棘林能否达到最终营造目标的关键点,良种选育是建平县人工沙棘林技术改造的突破口
建平县大面积中国沙棘人工林经过长期的天然杂交和自然选择,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突出表现在果实的颜色、大小、形状、树体形态、着刺量等差别上。从中选择果实大、少刺、生长健壮、抗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类型,进行无性繁殖,推广应用于生产,对恢复和重建沙棘资源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中黄果沙棘,中红果沙棘是从中国沙棘中选育出的两个优良变异类型。经过多年来的栽培观察,这两个品种具备优良的遗传稳定性。在同等经营条件下,比较未经选育的中国沙棘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果实产量,能够达到我们所追求的育种目标,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将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前景。
俄罗斯大果沙棘的引种成功,改变了建平县中国沙棘一统天下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果实产量。但是,大果沙棘的发展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发展最适区域在北纬40°以北地区。随着纬度的增高生长表现较好,反之较差,这也说明了它的耐寒性。建平县属于适宜纬度范围,可以适度发展大果沙棘栽培。②大果沙棘以作为经济林品种,果园化栽培,集约化管理为宜,其对气候、立地条件的要求较中国沙棘更为严格,最好有灌溉条件。向阳、乌兰格木、巨人、橙色、阿列伊(♂株)5个品种均适于在建平县栽培。③栽培行株距宜选择3m×1.5m 或3m×2m,雌雄株配比为8∶2或9∶1,授粉树选用阿列伊(♂株)。
3.2.2 在选育良种的基础上,提高良种苗木扩繁技术,增加沙棘良种繁殖系数,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以使优良的沙棘品种快速优质地应用于造林实践,是推动建平沙棘营林快速发展的最佳方式。
沙棘最佳的繁殖方式是嫩枝扦插,优点是遗传性状稳定,条材充足。沙棘裸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是对沙棘嫩枝扦插繁殖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其技术关键点:①采用了中国林科院科技公司生产的全光喷雾微喷配套设备;②及时更换扦插盘河沙并提高裸地盘的覆新沙厚度;③加大了裸地土盘有机肥的使用量;④修建晒水池提高水温;⑤提早扦插时期。
沙棘裸地嫩枝扦插盘不受地形的限制,土地利用率高,技术操作简便,经济适用,微喷设备喷雾均匀,雾化效果好。各品种沙棘育苗成活率均在80%以上,最高达99%;平均苗高均在20cm 以上,最高达35cm。扦插后7d出现愈伤组织,15d大部分生根,30d全部生根,而且根系发达,苗木质量好,当年可达到造林标准,明显缩短了育苗周期,可以充分运用于沙棘育苗的批量化生产中。沙棘裸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能够为建平人工沙棘林的大面积恢复重建储备充足的苗木资源,解决苗木需求问题。
3.2.3 采用良种壮苗,于造林前期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确定不同的栽培模式,根据不同的营林目标选用不同的沙棘品种。适地适树、分类区划、科学设计是建平沙棘人工林全面改善的前提和基础
沙棘生态经济林模式,立地条件为荒坡地,坡度>15°,栽培品种为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中红果沙棘、中黄果沙棘);行株距3m×1.5m,栽植密度2222 株/hm2,达产后鲜果产量4~5t/hm2。营林目的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沙棘经济林模式,立地条件为平缓的农耕地,坡度<15°,栽培品种为俄罗斯大果沙棘(向阳、乌兰格木、巨人、橙色)或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中红果沙棘、中黄果沙棘);行株距3m×2m,栽植密度1667株/hm2,达产后鲜果产量8~10t/hm2。营林目的为获取果实产量,追求经济效益。
沙棘种植园模式,立地条件要求有灌溉条件的耕地或园地,地势平坦,土层厚度>50cm,栽培品种选用抗病、丰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良种(向阳、乌兰格木、巨人、橙色),行株距3m×2m,栽植密度1667 株/hm2,达产后鲜果产量10~12t/hm2。营林目的为采用高经营水平,高科技含量,追求商品化,产业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3.2.4 良种壮苗和科学设计的最终落脚点是造林,应用一切半干旱地区造林关键技术,切实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这是建平沙棘人工林优良培育的真正起点,关系着森林经营的全局
应把握好以下几点:①不整地不造林。整地方式可依据不同地形采用水平沟、水平阶及鱼鳞坑等整地集水措施;②不合格不造林。造林过程中严把苗木关,从起苗开始,分级、包装、运输、贮藏、假植、直到栽植,都要确保苗木根系不受损伤,不失水;③不蘸根不造林。栽植时苗木地上部分采取截干、去稍或喷洒蒸腾抑制剂,根系部分应用蘸泥浆、保水剂、生根粉等抗旱保水造林技术;④不规范不造林。栽植方法要求苗干端直,根系舒展,根土密接,深浅适宜,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⑤不覆盖不造林。栽植后保证立即灌透水,并采用地膜、生草、秸秆、石块等进行树盘覆盖措施;⑥造林后的营林,主要基于水分平衡调控密度,决不可重栽轻管。
4 建平沙棘发展的未来展望
综合以上观点,对于建平沙棘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彻底摆脱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充分认识建平沙棘事业的发展现状,科学运用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的关键技术,加强沙棘幼林抚育措施,本着高标准、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的经营原则,建立推广示范基地,实行基地化生产,充分实现沙棘“三料”价值,满足原料供应。同时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为沙棘企业站稳市场提供优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联合,发挥企业拉动作用,带动农民发展,形成规模经营。如此假以时日,形成以沙棘林基地为第一车间的沙棘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以生产促销售,展示建平地域特色,树立建平沙棘品牌,重振建平沙棘产业,构建成具有辽西特色的林-工-贸一体化的人工沙棘商品林业。
[1]亢新刚.森林经营管理技术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34-167.
[2]惠兴学.建平县沙棘林大面积死亡成因调查分析与对策 [J].防护林科技,2002,(2):53-55.
[3]肇成琴.建平县百万亩沙棘林的兴衰与思考 [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7,(2):37-39.
[4]路常宽,廖晓玉,王晓勤,等.灾害胁迫下建平县沙棘人工林的时空特性 [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4):26-30.
[5]李秀寨,李根前,韦宇,等.中国沙棘大面积死亡原因的探讨 [J].沙棘,2005,(1):24-28.
[6]孔繁轼.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择初报 [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1):18-22.
[7]洪新,惠兴学,张丽霞,等.沙棘裸地嫩枝扦插技术及育苗成本分析 [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0,(2):15-18.
[8]李国武.辽西北地区发展沙棘生态型经济林的可行性 [J].沙棘,2006,(4):35-36.
[9]邰源临.创新沙棘营养价值 发展沙棘健康产业[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8,(2):01-02.
[10]土小宁,安宝利,许涛,等.沙棘开发利用的前景 [J].陕西林业科技,2004,(2):71-74.
[11]杨培华,宋西德,姚支春,等.沙棘育苗及造林技术 [J].陕西林业科技,2004,(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