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012-08-15杨玉华

山西建筑 2012年9期
关键词:园林建筑造园古典

杨玉华

(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山西长治 046000)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建筑史上留下的奇葩,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优秀的园林成为了历史中的昙花,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少量留存下来的实物中体会中国园林的魅力,体会到前人建筑组合的手法和外部空间处理的艺术和技巧。在当今建筑技术发达的时代,充分理解园林的设计手法,并且将之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无疑是对我国历史宝库的重新挖掘和把中国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1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观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2)园景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3)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4)巧妙的空间处理手法。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的要素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如下: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既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

2 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古典园林建筑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技术手段、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着实影响着园林整体美观。

1)形式的现代借用。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现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如:苏州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2)传统园林意境的营造。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都十分强调其中的意境,而中国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所以,中国传统园林的所有手法,都是为了表达各种意境,因此,借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体现中国文化的神韵,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建筑的文化品位。

例如: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心,毗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喜玛拉雅中心”就是将山水园林的意境融入到建筑中去。只不过建筑设计理念更加抽象化,只是灌输了山水园林的精神,就像苏州园林只是江南文人把江南山水融入自己的家园一样。“喜玛拉雅中心”超越了文人造园,是用现代建筑直接回归自然,表现自然,希望让都市人能生活在自然之中。于是出现了喜玛拉雅中心最独特的“林”的部分。它象征自然,而上面是现代建筑,其上又有一个空中花园,这样就把园林变得立体了。它的设计者矶崎新是在用完全抽象的理念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升华了立体山水园林的概念。喜玛拉雅中心较高的部分是“林”的两边,那仿如古代玉琮造型的正方体,是证大喜玛拉雅酒店。它们内圆外方,象征天与地,柱体中的贯穿孔则传达天与地之间的沟通,蕴含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些都融汇着东方哲学与智慧的创意。

3)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景点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园林景点提供游人一个美的环境,创造一种意境,给游人一种精神享受。以山林、水体、建筑、地面、声响、天象和气象等因素为素材,巧运匠心、反复推敲,组织成为优美的园林环境。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法有:主景、配景、对景、夹景、分景、隔景、框景、漏景、添景、借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北京共设计了两幢建筑,北京香山饭店是将中国的江南园林与现代建筑进行了完美的嫁接,为此赢得巨大声誉。另一个是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设计,它仍然表现出对江南园林的厚爱。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大堂中央,一方明净的水池里金鱼游动,顽石戏水,大堂两侧高大的翠竹使庭院增芳;光线从大堂屋顶的玻璃天窗倾斜而下,厅内圆洞式大门采用简洁手法,使人感到其特有的东方韵味。

4)古典园林创作思维的运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应是古典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体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纯典型化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的过程。

3 结语

把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应用到现代建筑中的实例还是很多的,而且在以后可能会出现更多。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工程技术手段、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征服了中外建筑设计师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园林风格关键要在与环境、景致相和谐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因势、随形、相嵌、得体,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为人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建筑作品。

[1]李桂杰.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创新和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9(25):9-11.

[2]李志辉.园林景观设计亦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J].中国建设信息,2007(9):53-55.

[3]赵立红,张 雷.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变化与多元的发展与特征[J].农技服务,2007(4):32-35.

猜你喜欢

园林建筑造园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壹 造园·纳瑞集祥
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应用解析
怎样读古典诗词?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