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住宅—绿色住宅的发展趋势

2012-08-15陈晓红

山西建筑 2012年9期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绿色

陈晓红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

近年来,我国推广绿色住宅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住宅建设仍处于粗放型的阶段。部分地区多层住宅仍然以粘土砖作为主要的墙体材料,粘土砖在烧结过程中污染大、能耗高,严重毁坏耕地,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现场噪声大,材料浪费多,废物及废水排放多,现浇时需要大量的养护用水;落后的湿作业,生产效率明显偏低,工程质量不易保证,且工地产生大量的渣土,在生产、运输、消纳过程中会给城市环境造成污染,难以实现环保施工。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已严重透支环境承载能力,无法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未来住宅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绿色住宅势在必行。

“十二五”是我国环境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装配式住宅契合了我国环境发展趋势,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绿色住宅,提升了住宅建设的综合效益。因此,装配式住宅可作为绿色住宅发展的方向之一。

装配式住宅在当今国际建筑领域运用已较为广泛,其优点具体表现在:

1)绿色施工:工厂统一加工,施工现场只需要装配安装,不需要泵送混凝土,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捣及搅拌所产生的噪声大大减少;不需要夜间施工,减少夜间照明,降低了光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预制构件外装饰工厂化制作,不采用外脚手架,不产生落地灰,扬尘得到有效抑制。

2)环保节能:施工现场不使用搅拌车,固定泵,免去了对此类机具的清洗,节约了大量清洗用水,也避免了废水,废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梁,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节能节时约70%,节水约80%。

3)机械化程度高:预制构件的装配化,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一次性投入后可重复使用,提高了使用效率,耗材少,节约资源和费用;缩短施工工期;施工受季节影响小,且质量更易得到有效控制;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缓解;劳动力资源投入相对减少。

装配式住宅做到了协调统一、优化配置,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了建筑性能和功能。发展绿色住宅利国利民,装配式住宅综合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的住宅体系。然而,目前这类结构要大范围推广,作为绿色住宅的主要建设类型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住宅部品的模数协调体系尚未完善,通用性较差;目前国内相关设计、验收规范等滞后施工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筑总高度及层高上均有较大的限制。

和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房屋建筑工业比较落后,因此我们要迅速转变观念、面向未来、敢于创新、迎接挑战。在推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奋起直追,为人民群众建造更多更好、美观舒适的绿色装配式住宅。如何科学发展装配式住宅,规模化推广建设绿色装配式住宅,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技术体系升级,笔者提出几点想法:

1)完善技术开发制度。

推行绿色建筑检测、评价认证制度;通过制度鼓励和引导发展适合国情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加速标准修订。

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科研水平;创新提升适合我国的国家级技术标准。

3)建立财税激励政策。

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支持应落实到资金等具体问题上,对进行住宅产业化的企业应加大支持力度;对部品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给予减免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鼓励居民购买绿色住宅。

4)开展示范工程。

组织实施与绿色住宅相关的示范工程,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装配住宅的试点、示范。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将发展绿色住宅纳入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加快推进绿色住宅进程,并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提高装配式建筑在社会中的认知度、认同度,倡导资源节约型的住宅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5)大力推进绿色施工。

国家应集中科研、技术优势,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住宅性能认定体系以及建筑节能环保等的研究。推进清洁生产,以废弃物零排放为目标,对生产过程的产出物进行循环利用。

6)加强人员队伍培训。

调动企业人员培训的积极性,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建立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式住宅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装配式住宅能借助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积极支持,实现国内企业的本地化生产,同时形成生产的规模化,规模效应显现后,单位工程造价将逐步下降,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装配式住宅遵循高效、和谐、健康的建设模式,广泛采用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必将成为绿色住宅的发展趋势。绿色装配式住宅的逐步推广,将有助于构建低碳型社会,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严 薇.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5):101-102.

[2]张季超.新型节能环保装配整体式住宅研究[J].建设科技,2008(22):234-235.

[3]陈振基.香港建筑工业化进程简述[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5):83-85.

[4]贠慧星,冉 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山西建筑,2011,37(4):2-3.

猜你喜欢

装配式住宅绿色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绿色低碳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Jaffa住宅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