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以江汉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2-08-15于春莉徐大勇
于春莉, 葛 艳, 徐大勇
(江汉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56)
高等学校作为科学文化教育基地,肩负着科教兴国的战略重任。图书馆与教学、科研共同支撑了学校的建设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高等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必然要求。为了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地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必将促使图书馆更加合理的组织并最大限度的利用馆藏资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的独特能力体现在文献信息资源的集藏、整序和知识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因此,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各类资源要素在信息活动中的相互作用,促进并不断增强和提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能力,产生良好信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2010年,笔者曾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社会化信息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核心技术的应用及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尚显不足,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却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审视现有资源条件,充分运用有利资源,制定馆藏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拓展信息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合理配置馆藏,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状况,要解决有限的文献信息购置费与无限的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确保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立足现状,找准馆藏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切入点,进行优化组合与配置,并加大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力度,促进馆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
1.馆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方高校的发展始终与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密切相关,要确保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充分考虑馆藏资源建设与学校学科建设、地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需求的融合,使馆藏资源的利用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具体可开展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知识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有针对性的加大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专业和地区龙头产业经济资源的建设;第二,建立馆藏资源利用评估机制,尤其是对馆藏重点及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跟踪分析,全面掌握馆藏资源利用情况。同时,开展随机抽样读者问卷调查,重点了解校内外读者对中外文期刊及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为进一步挖掘及合理补充新资源提供依据;第三,组织各种文献资源再利用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组织开展校内外各类读书活动,促进馆藏文献资源的再利用。
2.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首先,对馆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设专人专岗跟踪馆藏资源建设发展态势,科学评价馆藏结构,把握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文献采购比例,对重点学科、主干学科及区域重点产业经济给予倾斜,确保高、新、全和易获取的文献资源的支撑作用。其次,重视馆际资源的合理配置,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和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系统,借他馆馆藏延伸本馆馆藏资源,满足用户多方位的信息需求。第三,切实发挥学科馆员作用,及时了解学校学科发展建设和企业新产品研发及市场销售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合理规划并使用资源购置经费,促使馆藏结构更加合理。
3.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虚拟化资源的利用迅速攀升,数字化资源建设必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地方院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立足学校教学科研,辐射社区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因此馆藏资源建设要遵循学术性、系统性及实用性原则,一方面积极参与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学科资源建设,同时着力开辟具有地区产业经济特色的数据库建设新路,使分散的数字化资源分门别类的形成有机整体,提供专业性更强、更精确的信息资源检索途径。
例如,江汉大学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坚持做到了质量效益和规模效益相一致。为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用户对数字化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图书馆合理规划资源购置费,逐年调整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经费的比例,除加大对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外,还注重区域经济建设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引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弥补印刷型文献的不足。例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神龙汽车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区域经济建设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并引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与之密切相关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学校重点学科专业,图书馆除自建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资料库》及其重点学科导航库外,还立足汽车产业经济建设需求,研发了CALIS“十五”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汽车资源数据库》,构建了《武汉经济开发区战略研究库》等数字化资源,并建成了学校五个重点学科数据库和教师成果库,不仅服务了学校学科建设,使馆藏资源建设更趋规范化和合理化,也为进一步深化企业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二、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
伴随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学习社会化、教育终身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的受众也日益呈复杂化、多样化趋势。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性及可读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关于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化信息服务已然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增强社会化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通过馆藏资源和专业化服务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教育服务是众望所归的趋势。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程和比例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不仅提升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还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众口皆碑的广州大学图书馆与广州市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广州市档案局合作共建广州市政务中心政务资讯厅,创建了广州大学服务政府合作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投资和政务信息自主自查平台,成为广州市最具特色的政务和经贸信息中心之一[1],对地方政务信息和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重庆大学图书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通过建立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与各类中小型企业签订合约,既扩大了专题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尽管如此,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与发达国家图书馆仍有较大的差距,多数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仍局限于本校师生,整体上社会化服务工作量比重偏低,并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但同时也说明发展空间广阔。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拓展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2.拓展信息服务内容
图书馆所蕴含的核心能力是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及其转化能力[3],即信息资源所体现出的知识和应用价值,而信息资源的转化能力及其价值的应用是通过较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来实现的。
从我们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参考咨询服务的调查情况看,30%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基于网络的专题信息服务,50%开展了文献传递服务。所谓专题信息服务是指从有限的信息中分析和提取对获取专题信息有用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方式和信息产品;文献传递则是通过建立完备的图书馆信息保障和资源共享系统,利用他馆馆藏延伸本馆馆藏资源,满足用户多方位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4]。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基于网络的实时参考咨询、合作参考咨询、异步参考咨询应运而生,使信息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还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各类优势资源,与企事业用户建立互为补充、合作共享的服务模式,深入挖掘个性化服务,开发特色品牌信息,根据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来调整本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功能。
江汉大学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地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2年四校合并以来,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特色,如开辟“研究厢”服务、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远程检索服务等。2009年,我馆实现了建馆之初的基本目标,即为社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和文献借阅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信息服务协议,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与合作关系,面向该公司全面开放文献信息资源,如为他们提供“研究厢”特色服务、开辟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检索通道,实现电子资源在线检索、专题信息检索和文献传递服务等,形成了信息服务独具特色的“江大—东风模式”。在服务过程中双方互通有无,也使东风公司的科技信息为学校教研人员所利用,为我校教研人员的科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实现了馆藏文献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目前,图书馆已成为东风汽车公司与学校联系的纽带,越来越多的公司员工慕名前来办理借阅证。此举,不仅丰富了江大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区”的内容,而且促使馆藏资源的利用朝着健康、稳步、深入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长江日报》等媒体也多次刊载了江汉大学图书馆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本馆信息服务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规范服务质量管理
图书馆输出的主要产品是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因此,服务质量是影响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体系,实现以制度化促进规范化管理,以规范化提升质量管理,以人性化满足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服务产品的提供与文献采访、编目典藏、资源开发、服务方式等过程密不可分,因此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如馆藏结构、服务流程、服务水平、信息产品质量、网络运行等,确保服务过程与服务目标的相一致性。一是实行纵向管理,横向分工,明确相互间的接口关系、职责和权限;其次,设定合理的量化指标,明确服务规范和标准化要求,通过设定效益目标考核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用户信息服务满意度的测评分析,建立信息服务用户评价机制和用户信息反馈机制,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逐步建立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机制,确保信息服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重视馆员队伍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束缚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管理体制,二是人力资源。人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实践图书馆服务、管理、技术等指标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稳定核心馆员队伍,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汪洋在“品牌战略——21世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一文中诠释了品牌内涵,他认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良性运行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品牌馆员推动品牌服务,品牌服务创建品牌图书馆[5]。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引进人,还要能留住人,用好人,采用各种方式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图书馆员在提供知识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管理者除了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外,还应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平等的培训机会,提升其综合业务技能。如高校图书馆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大多在一线开展资源建设、借阅导读及参考咨询工作,代表着本馆的公众形象和服务水平,他们除了掌握情报服务技能外,还面临本学科领域的知识更新,因此要支持他们参加相关专业领域学术交流,为深化学科化信息服务奠定基础。
为全面提升馆员素质,推动专业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相结合,江汉大学图书馆通过“学习型图书馆”活动创建了以领学、交流为主的学习模式:一是建立领学奖励机制,要求副高以上的馆员带头领学,二是为业务骨干提供外出学术交流和深造的机会,学成归来后将学习内容在全馆大会上进行交流,并形成一种制度予以延续。同时,引进不同学科领域的高学历人才,试行“学科馆员制”,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次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社会化信息服务、为学校国家基金项目提供定题跟踪服务,使高学历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不仅优化了图书馆服务功能,深化了服务内容,也提升了服务质量。
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方向是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主要实现者是图书馆馆员,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核心馆员团队的建设,并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和创新潜能,使他们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者和教育者,[6]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为转换,从而实现传统文献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唐晓阳.高校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新探索——参与广州政务服务中心政务资讯厅建设的实践 [J].图书馆建设,2010,(1):63-66.
[2]于春莉.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J].情报资料工作,2010,(5):69-73.
[3]时希杰等.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J].情报科学,2005,(9):1131-1135.
[4]于春莉.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1):46-49.
[5]汪洋.品牌战略——21世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J].图书馆学刊,2004,(6):20-21.
[6]约瑟夫·布兰宁.吴钢译.21世纪研究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核心竞争力 [J].图书馆情报知识,2009,(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