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连结汉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纽带
2012-08-15谢玲玲
谢玲玲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430079)
背诵
——连结汉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纽带
谢玲玲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43007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如何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即以背诵作为有效的连接点,将语言与文化贯穿起来。本文将重点探讨背诵的重要性,背诵的材料,背诵的方法,背诵的益处等方面。希望能为汉语及文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背诵;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对外汉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既不可分,又相辅相成。可以这么说,不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很难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很难真正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Brody指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定性;语言反过来解释文化内涵和价值。”[1]汉语教学也是如此。汉语作为历史最悠久、结构最精密、意韵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如果我们只教语言不教文化,学生有可能课堂上汉语说得很流利,但一到生活中就无法与中国人顺畅恰当地沟通。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一个汉语老师教学生“你吃了吗?”表示问候。结果这个学生在厕所遇到老师,张口就问:“你吃了吗?”弄得老师尴尬不已。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教文化不教语言,学生无法与中国人交流,也不能阅读中文资料,所学的文化无法得到映证和充实,最终会成为一潭死水,渐渐干涸。很显然,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仅仅学习语言或者是仅仅学习文化都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同时掌握扎实的语言和文化才能对中国形成更真实、更深刻的认识。
关于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意识到文化教学不再是汉语教学的附属品,应当把它提到应有的高度。赵宏勃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2]中提出:“如果囿于文化教学必须处于从属地位的成见,忽视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就如同一条腿走路一般,也违背语言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有学者进一步对文化教学大纲[3]及文化教学的内容[4]进行了探索。但是就目前的研究和教学状况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偏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表层文化教学的研究,对哲学文化,包括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这样的深层文化教学关注不够。第二,文化教学的内容缺乏统一标准,教材编写滞后。第三,如何在实践中将文化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还停留在理论和设想上,还未形成完整可行的教学模式。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条纽带,可以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让老师易于操作,又让学生能够深入中国核心文化,同时又使他们的汉语语感得以强化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条纽带就是背诵。这也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背诵的重要性
学习语言要背诵,学习文化更要背诵。中华文化的精髓就融入在一个个汉字中和一篇篇经典中。譬如“教”,本义为上所施下所效。小篆“教”,从孝、从 。是象形文字,像手有所执持之形,含举手做事之义,换句话说,就是实践、落实。故教之原义就是让人们学习如何力行孝道。《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无“孝”不成“教”,“孝”乃“教”之本。有了孝作为根基,才能受教有地,一切的教育才能扩展开来,才真正能化育人民。这是汉字中的文化。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古典书籍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这些典籍,中华文化才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背诵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咀嚼和吸收的过程。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认识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说:“中国学生即使是在低年级里,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并须熟记历代名家所作的几百篇文章和几百首诗歌。这种学习的课程,已经采用了二千年,养成大家于古代文书具有特别的熟悉;结果,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学,又发生了一种崇敬的心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特色。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作家任意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从高本汉先生的这番话,可以得知中国教学讲求背诵,背诵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敬爱,亦能帮助他们提高文字应用能力。
其实不仅中国学生需要背诵。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外国学生也需要背诵。目前,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大热,很多外国人已经不满足于学会基本的交际语言。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我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有美国老师或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气?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佛教是不是宗教?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深层次文化很感兴趣。但他们的这些问题都还不是一两句话或者是一两节文化课能解决的。我们如何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中国文化的奥妙呢?答案还是背诵。比如,让学生背诵“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学生不仅能巩固之前学过的“子”、“人”、“小”等汉字。还能了解到孔子关于“圣人”、“君子”、“小人”的划分,以及中国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之风。学生背诵之后,对这句话的文字和意义印象很深刻。遇到相应的场景,相信他们也能脱口而出。背诵就是这样一条神奇的纽带,既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高语言水平,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
二、背诵的材料
既然背诵如此重要,那是不是不管什么材料都可以拿给学生背呢?对于学生而言,有意义的、作用大的材料容易识记和保持,而对于识记者没有什么重要意义的、对工作学习帮助不大的那些材料,例如课文中的低频词、课文中不太重要的句子,学生往往遗忘得很快。同时,识记材料的长度也会影响识记的效果。材料越多越长,需要诵读和练习的时数就得增加。如果没有足够的反复,势必不能充分地记忆,这就会造成遗忘。因此,我们需要选出课文中最重要的句子和对话,宜精不宜多。如果原句和对话过长,我们还可以适当进行简化。呈献给学生最简练、最清晰的句型。学生如果能把这样的句子背诵下来,辅之以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就能由母句衍生出变化无穷的子句。以笔者现在使用的《奇妙汉语》一书第四课为例。课文全文如下:
你是哪国人?
我是中国人。
他是哪国人?
他是美国人。
那几天,雪萤一直在家里练习使用匕首。她将匕首扔到空中,让匕首翻跟斗,开始的时候,总是不敢去接,又担心匕首落到脚上,慌忙后退。有几次,匕首插在木地板上,颤巍巍地动。在手被划伤多处以后,她可以准确判断匕首的行进轨道了,并能迅速出手,准确地握到刀柄。
你是中国人吗?
不是,我不是中国人。
我是英国人。
她是不是美国人?
不是,她不是美国人。
她是加拿大人。
笔者选择给学生背诵的句子只有两句:你是哪国人?我是美国人。当学生能够流利背出这两句后,就会自觉结合之前学过的代词、疑问句式、否定句式、各国国名等,造出不同的句子。采用这样的方法,将一本书共十二课浓缩成28个背诵句。学生掌握句型的牢固度和流利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语言方面的背诵材料。但是如果我们的背诵材料仅限于课本句型。学生学到的永远就是“我叫白大卫”、“你多大”之类的基本交际用语。学生还是无法理解中国人的言行、思想,很难与中国人做恰当且较为深入的沟通。因此,提供给学生的背诵材料还必须包括一些中国古代典籍。可是中华五千年,各种典籍浩如烟海,学生能够背诵的只能是一小部分。那么哪些典籍是适合拿给学生背诵的呢?南怀瑾先生在一场关于在全球推动儿童读经的讲座中提到: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也可以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较为清晰的选择范围。针对外国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个范围进一步缩小。找一部既可以帮助学生打下中国文化根基,又简短明快、朗朗上口的典籍让学生背诵。《弟子规》就是不错的选择。其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生十五分钟之内即可成诵。如每课抽出十分钟背诵两句弟子规或者是其它经典名句。一年下来,学生的背诵量就十分可观了。
三、背诵的方法
一提起“背诵”,很多人就会想到“死记硬背”或者是“机械背诵”。如果这样,背诵的过程不但无比痛苦,而且还会把脑子给背坏。其实,真正的背诵,是轻松愉快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强调,在儿童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背诵的几个要点。
(一)背诵要从娃娃抓起
儿童思想单纯,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因此对于记住的东西不容易遗忘,如果是反复背诵过,几乎可以终身不忘。对于这一点,古人有着切身的体会。清代文臣张英说:“凡读书,二十岁之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之后所读之书迥异。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6]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其发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一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十三岁以前的儿童有着得天独厚的记忆力,因此在这个时期培养其背诵的功夫最好。当然,成年人也可以背诵,只是花的时间更长,需要重复的次数更多。
(二)背诵不一定要以理解为前提
儿童的记忆力很强大,即使是不引导他们记住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他们也会去背诵广告歌词和流行歌曲。因此,背诵的重点不在于理解,而在记忆。所以对于儿童而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的难易程度没什么区别。但是前者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格智慧和文学造诣显然更有意义。只要能够把它背诵下来,这些内容就会烙印在潜意识中。等到孩子长大,有了一些阅历之后,自然能咀嚼出经典的滋味。对外汉语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外国人而言,念“你喜欢吃什么”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难度没什么差别。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这样经典的句子,不求他们认识理解句子里所有的字词,但求熟练地朗读直至背诵。这对于提高他们的中文文化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要读够一定的遍数
背诵就需要重复,那么究竟要重复多少遍才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呢?中国有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要读足一百遍。为什么一定要读够一百遍呢?在古人看来,背诵是一种读书的功夫。郑板桥《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可能看一遍就将书里的内容理解,必须多读几遍。而要达到背诵甚至是终生不忘的程度,还真得重复到100次。只有下够这个功夫,才能把经典背到骨髓里。重复实际上就是一种背诵方法,它不需要强迫自己一遍遍回顾,只需要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重复,到了这个遍数,再难的材料都是能够背下来的。正如《中庸》第二十章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四)具体操作法
教学生背书,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儒学大师安德义先生就教授过笔者这样一套教学法,在现场示范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就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句为例。
首先,将句子和拼音写在黑板上,老师带读。先一个词一个词读三遍后,半句半句读三遍,再全句读三遍。然后请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一起读一遍,一个人读一遍。这一读,就有十五六遍。
接着,老师再带读两遍,请学生把句子抄下来。这就从说转换到写,既缓解了学生反复诵读的疲劳,又能帮助他们记忆句子的形象。写完之后,老师带读两遍,第一排读一遍,第二排读一遍,每人读一遍,老师带两遍。这也差不多有十几遍了。
之后,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和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再次缓解学生重复的疲劳。之后再读几遍,请学生一一解释句子的含义。接着再请不同学生读。然后把拼音擦掉,老师带读几遍,让学生看着汉字读。最后把汉字擦掉,学生也能流利地背诵这句话了。总共耗时不过十分钟。在一堂课45分钟里,外国学生可以就背出三四个这样的句子。第二天和隔几天抽查一次,就能保证学生不会忘记了。在教“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之前的课上,我花了数个小时教学生:“你家有几个人?”“我家有五个人。”学生当时能够理解得很快,说的也不错。但是几个星期之后就差不多还给老师了。在采用这种背诵教学法之后,加大重复的力度。学生的口语和写字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背诵的益处
背诵,不仅使学生的记忆力、语言熟练度和中国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气质也会有变化。就是苏轼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在2010年美国世界外语教学大会上,有一个汉语教师分享了他教学生背诵三字经的经历,虽然教学时间不长,但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下是他的一个学生学习三字经的感想,大意是:“三字经虽然难背,可是一旦记下来,就不容易忘记了。学习三字经让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对父母孝顺,要尊敬老师,要找品质好的人做朋友。在家里,我看到大姨关照父母,她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将来也要好好教育我的孩子。”一个学生在学习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之后写了这样一段话:“学习弟子规对于处理兄弟姐妹的关系的确很有益处。我试着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先挑最好的东西吃,我最后再拿,即使是感恩节我也是这么做的!”学生们在背诵经典之后,能够把诵读的内容举一反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在是让人不得不赞叹经典的力量。
此外,背诵也能提升学生的定力。佛家讲“戒定慧”,有了定力,才能生智慧。在不断地重复和背诵中,学生不自觉地去除了身上的浮躁之气,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事半功倍。正如《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又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Brody,Brody,J.A linguistic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M].In D.L.Lange and R.M.Paige(eds),Culture as the Core:Perspectives on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37-51.Greenwich,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3.40.
[2]赵洪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3]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大纲”基础研究[J].汉语学习,2009,(10).
[4]邢志群.试论汉语语言、文化的教学体系[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5]Bialystok E.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Learning,1978,(28).
[6]张英.聪训斋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