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思想研究
2012-08-15乔永平
乔永平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
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思想研究
乔永平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
反贫困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直接指导了我国的反贫困实践。邓小平反贫困战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反贫困的目标,“三步走”是反贫困的战略步骤,农村是反贫困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是反贫困战略的根本对策。
邓小平;实事求是;“三步走”;农村反贫困;改革开放
贫困问题是影响全球的 “三 P”(Population、Poverty、Pollution)问题之一,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关注的焦点问题。反贫困战略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实践。
一、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指导原则: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设计中国反贫困战略。特别是在贫困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廓清了两种错误的认识,为如何进行反贫困指明了方向。
首先,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是这一阶段的客观存在,从而批判了传统理论中否定社会主义存在贫困的错误认识。邓小平认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1]“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2]贫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存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才能有助于消除贫困。
其次,邓小平批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鼓吹的“穷的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要人们安于贫困落后,说什么宁要贫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四人帮’搞的那一套。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3]“‘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4]“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提高,这有什么坏处!”[5]“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6]
再次,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邓小平从总结改革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入手,认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人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9]“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10]
最后,邓小平提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邓小平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要摆脱贫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后来发展起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中国继续贫穷下去。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11]所以“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12]“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1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4]
二、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步骤
邓小平认为“建国以来我们犯的几次错误,都是由于要求过急,目标过高,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结果发展反倒慢了。”[15]所以他认为“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口太多,现有就有十亿五千万,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很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16]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教训和充分估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把反贫困的近期目标和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相结合,科学设计了分阶段的反贫困目标。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7]
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消除贫困、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个长期奋斗的过程”[18]。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推敲,邓小平精心设计了分“三步走”消除贫困、实现富裕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19]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了第二步阶段性目标,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邓小平反贫困战略重点:农村反贫困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占农村总人口的30.7%。所以邓小平根据贫困人口的这种分布特点,并从解决农村贫困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出发,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将反贫困战略重点放在了农村。一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20]二是“因为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的贫困的基础之上。”[21]
由于战略重点选择正确,政策措施有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政策很见效,三年农村就发生了显著变化。”[22]“现在农村面貌一新,90%的人生活改善了。”[23]
由于中国反贫困的主战场选择了农村,中国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中长期计划,反贫困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全世界反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8年,按照我国贫困标准计算,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我们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也表明,过去25年,全球减贫事业成就的70%左右来自中国。中国的成功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的进程。
201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锲而不舍地抓农村反贫困,开启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新征程。
四、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的路径选择: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个人共同富裕
邓小平根据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认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钣”,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24]所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25]
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只是消除贫困的一种路径选择,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正如他指出的“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26]因此他多次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7]“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什么新的资产阶段,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28]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性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有人认为是邓小平推行的“先富、后富”政策导致了地区间,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对此邓小平高度关注,他强调“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29]
五、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的根本对策——改革开放
邓小平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消除贫困必须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30]“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31]所以邓小平提出“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32]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存在大面积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经营制度的改革开始,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采取了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为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打开了出路。从1978年到1985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33]
随后中国改革开放从农村推进到城市,从沿海扩大到内地,从经济体制延伸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多领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力度,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34]这为后来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思想,在中国反贫困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未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贫困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思想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反贫困的经验,为早日实现我国反贫困目标而努力。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地区反贫困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项目编号:2010SJB790020)
[1][2][3][4][5][6][6][7][8][9][10][11][2][13][14][15][16][17][18][20][21][22]
[23][24][25][26][27][28][29][30][31][3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10-11,227-228,10,91,64,116,213,264-265,109,206,63,207-208,357,202,224,256,202,237,117,81,117,155,166,172,111,110-111,374,265,149-150,117.
[19]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EB/OL].http://cpc. 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6/65447/4526368.html.1987-10-25/2011-05-04.
[33][3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EB/OL].http://59.252.32.30/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FPB/fplc/201103/164355.html.2006-11-20/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