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
2012-08-15刘念
刘念
(湖北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
刘念
(湖北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交流具有文化的约束性,言语交际离不开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碰撞与融合。在外语教学中强调文化因素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导入该语言所承载的异国文化。本文在肯定日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内容。
日语教学;日本文化;文化导入
一、序言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写的句子中单词和语法都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日本人使用的原汁原味的日语。其原因在于我国长期的日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偏重于以发音、词汇、语法为中心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其结果是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分离,抑制了交际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日语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由于日语教育的发展和国外新的语言学理论的引入,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它的交际功能上。在2001年新修订出版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提出了“培养社会文化理解能力”,并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文化”一项,指出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日语学习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不同的衣着饮食,更在于一个人在他所生长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那种处事哲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表达意思以及思想交流手段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任何一门语言的形成都是与该语言国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要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不仅要学会构成该语言的语法、词汇等知识,还必须掌握反映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学家 R.Lado说过:“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作为日本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日语同样反映日本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与日本的语言文字同属汉字文化圈,有较为接近的文化背景渊源,这是我们学习日语的一个优势,但同时这种相近文化中的异文化干扰也成了日语学习者公认的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突破这一因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语言干扰,我们就必须在日语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加大文化知识含量,以使学生快速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教学中必须导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照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等文化知识。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学一般都设有日本历史、地理、政治等概括性文化知识和日本文学作品赏析等课程,这些都处于知识文化层面的教学,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在不同文化的熏陶影响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对某些词义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语言规则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认识而造成交际失误,从而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但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却未必一定具有语言交际能力。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虽掌握了很多的语法、词汇方面的知识,但却对日语中与母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感到不解和困惑,与对方交流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与习惯,结果出现交际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由此可见,交际文化的导入尤为重要。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通过词汇进行文化导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上体现的尤为突出。由于不同语言系统的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背景,表示同一事物和概念的词,可以反映截然不同的内涵。词汇意义一般包括本义、引申义和文化意义。本义、引申义在一般的书上或字典里都有说明,而文化意义在日前的出版的书籍和词典里一般是查不到的,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只能通过文化对比和直接的语言交流才能领会。
例如学习假名“ku”时,应告诉学生,它是数字“九”的读音。而日本人不喜欢“九”,因为它与“苦”谐音。学习假名“shi”时,应告诉学生,它是数字“四”的读音。“四”在日本与“死”谐音,故也不受欢迎。讲完了不喜欢的数字后,继续介绍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作为例证,举出是日本独特的节日——“七五三节”,并展示图片,以给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印象。
学习第二人称代词“a na ta”一词时,应告诉学生在日语实际运用中,尤其在口语中,一般很少用它来指代第二人称。因为它常常是恋爱中的少男少女称呼对方的称呼语。婚后,妻子称呼丈夫时,也常用这个词。日语中通常省略或用“姓+san”来表示汉语中的“你”的意思。即使是面对面交谈,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初学日语的青年学生在与日本异性同龄人交谈时,若频繁使用“a na ta”一词,会使得对方感到窘迫。
学习“u chi”一词时,可以引入日语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集团性。日本社会一直在延续着固有的“族群归属”和“团体一家”的集团性。每个日本人无不具有维护包括团体单位和国家在内的种种自“家”利益的潜意识。这种集团性意识体现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最明显的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内外”有别。在日本人看来,相对于朋友,家庭内的人属于“内”,朋友属于“外”,相对于自己的朋友,其他的人又属于“外”。如果在世界范围内,全体日本人属于“内”,外国人属于“外”。日本人的“内外有别”这一独特文化特征也明显地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金田一春彦在其著作中曾指出最具表现力的“内外不一”词为“u chi”。“u chi”一词既涵括了“家”和“内”两个语义,也展示了浓重的团体主义文化色彩,同时还表现了说话人自谦的文化素养及说话人以单位集体为荣的自豪感等文化语。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u chi”这个词是日语中最能表达集团性的词汇,像“u chi no ko do mo”等说法均表达了类似的文化语义。
学习“ko i no bo ri”一词时,如果单纯地按字面意思给学生讲解它为名词、是“鲤鱼旗”的意思,那学生也只会机械得记忆,这样记忆的有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但如果结合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讲解每年的5月5日端午节时,家里有男孩儿的就会摆放五月的木偶,并挂上鲤鱼旗。原本所谓的端午即是五月的最初的五日。鲤鱼旗是由中国的鲤鱼跳龙门故事而来的。挂鲤鱼旗包含着期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能有出息这样的心情。也包含有告知苍天:“我家有男孩,请保佑他。”那种祈祷的心情。通过以上这样的讲解,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得记忆这个单词,提高单词的有效记忆率,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活跃课堂气氛,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趣。
学习“主人”一词时,应告诉学生,除了书本上标注的“主人”、“主子”等含义之外,在日本这个词还经常用于妻子对外说起丈夫时对丈夫的称呼。日本女性称自己的丈夫为“主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对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中男女社会地位、劳动分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进行讨论,也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日本社会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由于性别带来的男女不同的语言表达及妻子婚后随夫姓等文化现象。
学习“老人”一词,日语的表面意、词典意都非常单纯,犹如汉语中一样,仅指上了年纪的人。但是生活在日本特定生活环境中的老人却极其不欢迎这个称谓。这是由于在日本,人们普遍认为,被称为“老人”者是指那些无生活能力、不能自食其力,犹如垃圾般存在的人。社会竞争也促成人们的劳动意识。因此,日本的老年人往往以自己还能工作表明自己的社会存在,谁都不希望被人当作老人看待,这逐渐形成了日本的民族心态。
(二)通过各种交际场景进行文化导入
人的思想行为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同时文化又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制约作用,而人的思想行为一般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所以体现在各种交际场景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同样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里的各种交际场景指在称呼、寒暄、介绍、拜访、慰问、邀请、拒绝、提问、道歉、致谢、赞扬、抗议、告别等场景。可以说日语在这些场景划分得非常详细而周到。而这些方面正是我们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容易产生交际障碍、直接影响交际成败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外语说得越流利,目的语国家的人越不能容忍说话者常识性的文化错误。如打电话时的语言习惯问题。中国人接电话时常先问“喂,你哪里?”“你找谁?”等,而日本人无论接电话还是打电话,常常先通报自己的姓名或单位名称,然后再进行交谈,否则视为失礼。了解这一特点,就会避免在用日语跟日本人通电话时给对方留下不快的情绪。
再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候语为例,问候语所涉及的内容通常是人们最为关切而且普遍存在的事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问候语往往能显示出其独有的社会文化特色。中国人熟人见面时,过去最常用的一句就是“吃了吗?”,这句话源于经济不发达时代“民以食为天”思想意识,表达的就是对温饱的关注。日本土地资源缺乏,早起劳作是丰收的保障,“起得真早啊!”就成了一句赞扬对方勤劳的问候语。“吃了吗?”和“起得真早啊!”在今天语义均已发生变迁,但却仍然是两国有代表性的问候语。如果外语学习者无视这种语义的变迁,还是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难免成为笑柄。
又如,日本人即便是家族之间或者只是自己一个人,每日三餐之前都要习惯地说“i ta da ki ma su”。而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因此这句话很难译成贴切的汉语。中国人很难理解日本人一天几次不厌其烦地说这句话。其实,这句话的背后蕴涵着深远的文化背景。日本人认为食物来源于大自然,更来源于劳动。因此,食用时不应忘记劳动,应感谢大自然的造化和劳动的辛苦,带有崇尚自然和劳动的文化心理特色。从这个角度分析,就不难理解日本人为什么总要说这句话的心理特征了。如果对日本文化缺乏了解,在用这句话时总难免感到别扭和生硬,从而带来语言交际的障碍。
暧昧性可以说是整个日本民族文化最明显的个性特征,他们崇尚“和为贵”的处世准则。因此,日本人在交谈时,只要不涉及重大问题,尽量迁就对方的观点,尽量不与对方争论或发生正面冲突。在拒绝对方时,多采取非常委婉、暖昧的方式,不正面拒绝,尽量不给对方难堪。他们往往只说半句话,采取诱导式的发言方式去“诱导对方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且“说话留有余地,把结论留给对方去推测”。
四、结语
以上是对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内容进行了分析。作为日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日语这一门语言,而且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扩充日本社会文化知识,较快地扩大日语的知识面,增强对日本民族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语用错误,从而正确地运用日语来进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孙成岗.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J].日语教学与研究,1998,(1).
[2]肖开益.论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连业良.日本社会文化全掌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2008.
[5]板坂元.日本人生活全接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6.
[6]李杰.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7]牛立忠.论新形势下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