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叛逆的无花果
——米蕾《第一枚无花果》与《第二枚无花果》解析
2012-08-15王莉
王莉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两枚叛逆的无花果
——米蕾《第一枚无花果》与《第二枚无花果》解析
王莉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第一枚无花果》和《第二枚无花果》是美国女诗人、普利策奖得主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蕾(Edna St Vincent Millay)最负盛名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创作受时代、社会以及作者生活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反叛,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米蕾;第一枚无花果;第二枚无花果;叛逆
一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诗人,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蕾(1892-1950)曾经是上世纪美国拥有读者最多、最受欢迎的女诗人。托马斯·哈代曾说,“美国有两大魅力:摩天大楼与埃德娜的诗”。米蕾14岁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25岁大学毕业后来到纽约艺术家集中的格林威治村从事创作。米蕾一生著述颇丰,包括五部戏剧作品、近二十部诗集以及一些翻译作品。其诗歌从十四行诗到抒情诗等体裁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其主题从歌咏自然和爱情,感叹人生短暂和死亡,到描绘城市生活的形形色色,探讨时代问题的方方面面,甚至和诗歌和诗人本身,选材广泛,内容广博。
米蕾的诗歌生涯世人瞩目,也饱受争议,主要在于她生活以及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新派、大胆、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生活方式以及公开的双性恋爱情观。
二
《第一枚无花果》(First Fig)是她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第二枚无花果》(Second Fig)在风格与意义上和《第一枚无花果》一脉相承,这两首诗均出自米蕾于1920年发表的第二部诗集《蓟的无花果》(A Few Figs From Thistles)。这是她首部大受欢迎的成功之作,批评传记作家Elizabeth Atkins曾用“令人心醉神迷”(intoxicating effect on people)来形容人们对它的评价。它在令批评家们震惊之余,奠定了人们称之为叛经离道的“米蕾传奇”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她作为年轻一代叛逆、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代表形象。而这一形象尤为显著地体现在她最为著名的《蓟的无花果》开篇两首:
First Fig
My candle burns at both ends;
It will not last the night;
But ah,my foes,and oh,my friends——
It gives a lovely light.
第一枚无花果[注]
我的蜡烛两头燃烧,
不会燃到天亮
可是呵,我的敌人,我的朋友——
烛光多麽可爱!
Second Fig
Safe upon the solid rock the ugly houses stand:
Come and see my shining palace built upon the sand!
第二枚无花果
丑陋的房子在在坚固的岩石上稳稳矗立;
来啊,看修建在沙滩上我闪耀的宫殿!
和米蕾的大部分其它诗作一样,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措辞清晰,感情热烈,直抒胸臆,但内涵非常丰富。在《第一枚无花果》中,米蕾首先借用了一句英语习语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这句习语本来是一个隐喻,燃烧蜡烛的两端,消耗得更快,所以比喻“在多方面过分迅猛地消耗精力或资财”。但在这首诗里,诗人的重点并不在批评或惋惜蜡烛如何燃烧,而是赞叹烛光的可爱(lovely light)。而且,诗人将原来的习语稍做更改,指出是“我的蜡烛”(my candle),这样就巧妙脱离了原来习语的喻义,为读者提供呈现了一种自己的态度,或者说生活方式。其实,米蕾当初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罗曼尼·玛丽咖啡馆(Romany Marie's café)写下《第一枚无花果》的时候,最初给它定的题目就叫 《我的蜡烛》(“My Candle”)。在这首诗里,“蜡烛”的不持久和“烛光”的美丽相对照,被诗人赋予了并未明确指认的新内涵,因此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从诗的内涵来看,“蜡烛”在英语里象征“短暂的人生”,两头燃烧的蜡烛生命更短;“烛光”在诗人笔下则代表生活中一切美的存在,为了这些美,诗人甘愿以双倍的速度消耗她生命的蜡烛,无怨无悔。这些美,可以向敌人炫耀,也可以和朋友分享。而至于这些美的具体所指,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诗歌所给予我们的魅力也在于此。另外,从叙述角度来看,这首诗以第三人称语气来叙述,其实如果将第一句改成“I burn my candle at both ends”,这首诗在音律上会更完美,因为这样第一句增加了一个音节,成了四音步抑扬格,而接下来的第二、三、四句分别是三音步、四音步和三音步抑扬格,全诗节奏非常整齐。但是如果改动第一句,叙事角度变成第一人称,“I burn my candle”是一种人为的、刻意的行为,而第三人称的“My candle burns”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随性的,并非为某种目的或是故做姿态,诗人也许是借此传达这就是她本来的生活方式。
《第二枚无花果》重申《第一枚无花果》的主旨,两组比喻“丑陋的房子:坚固的岩石”和“我闪耀的宫殿:沙滩”相对照,同样给人以强烈震撼。这里米蕾借用了《圣经》的典故,《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耶稣向世人布道时说:“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但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和《第一枚无花果》一样,她宁愿美丽而短暂,也不要丑陋而长久。
三
更改习语暗示着对传统的挑战,而背离圣经则是对宗教的反叛。作为当时“新女性化身”的米蕾,在反主流文化的格林威治村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身体力行地提倡女性独立和性爱自由,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以致英语世界造成极大影响,受到年轻一代的疯狂追捧和拥护,给知识分子也带来极大影响。因为她在以这两枚无花果为代表的诗歌里所反映的是一战后年轻一代的种种情感,他们对以节制、勤俭和守诺等为特点的传统的反叛,以及他们对自由的追求,所以米蕾的诗是时代的写照,也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一战后人们目睹战争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会和人生普遍感到悲观、迷惘、彷徨和失望,失去精神支柱的他们成为“迷惘的一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战后发生极大转变,强调勤勉、远见和节俭的传统道德的信念荡然无存,采取自我流放和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及时行乐,纵情声色,从不考虑明天。正如米蕾诗里所宣称的,只要“gives a lovely light”,“My candle burns at both ends”也很好,他们追求的是“shining palace”,即使“built upon the sand”也不妨。
其次,上世纪20年代之前一直是美国女性运动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自由、平等主义和改良主义理想逐渐扩大至妇女,人们意识到女性的存在不是为了取悦男性,也不仅仅只局限于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而应该与男性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工作权利和政治权利。经过漫长的斗争,妇女终于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上获得更大的独立,最终在1920年取得妇女作为整体获得选举投票权。在争取各种和男性平等的权利之外,女性依附家庭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许多新女性在追求政治和经济独立之外,更在意思想独立和个性独立,追求爱,享受生活。象米蕾就代表了新女性和极其自信的女性性别意识,提倡性爱自由,以公开的双性恋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因此也有人指出“My candle burns at both ends”可以理解为她的双性恋倾向,有违常规,却“gives a lovely light”。而《蓟的无花果》也因描写女人性行为和性特征而引起争议和广泛关注。
再次,格林威治村的反文化传统。1910年前后形成的纽约格林威治村是美国反主流文化的大本营,那里汇聚了来自美国各地的作家、艺术家、大学生、激进分子和反叛者,他们拒绝中产阶级沉闷平庸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立在那种生活方式之上的社会等级、道德秩序、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过着波希米亚式自由的反传统生活,实践自己的艺术主张,使格林威治村成为美国各种激进思想和文艺潮流的发生地,美国现代思想的重要来源地。在格林威治村背景下的米蕾诗歌创作,内容上大胆突破传统,富于激情,通过描写自由恋爱集中体现她不受传统行为准则束缚的波西米亚生活方式和艺术倾向,社会习俗、道德准绳、传统文化、宗教等等都是可以颠覆的对象。因此,《蓟的无花果》彻底抛弃了她来格林威治之前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新生与其他诗篇》(Renascence,and Other Poems)里对万能上帝的赞美、对慈悲之心以及灵魂升华的歌颂,以震撼人心的开篇两枚无花果,向世人展示了来自格林威治村反主流文化的叛逆之声。
注 释:
①两首诗均为本文作者所译。
[1]Barnet,Andrea.All-Night Party:The Women of Bohemian Greenwich Village and Harlem,1913-1930[M].Chapel Hill,NC:Algonquin Books,2004.
[2]Epstein,Daniel Mark.What Lips my Lips Have Kissed:The Loves and Love Poems of Edna St.Vincent Millay[M].New York:Henry Holt,2001.
[3]Milford,Nancy.Savage Beauty:The Life of Edna St.Vincent Millay [M].New York:Random House,2001.
[4]Millay,Edna St.Vincent.A few Figs from Thistle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