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古代文学有效教学

2012-08-15易永姣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史资源库

易永姣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有效教学是指以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其核心是教学效益,即通过教师教学,学生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即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源远流长,与中国历史、中国古代文化紧密相连,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特征。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古代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知识技能,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现今追求时尚、崇尚功利的社会风气下,古代文学却备受学生冷落,原因不仅由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刻板、老套,同时,更因为高校专业课授课时数大量缩减,导致教师授课线条化。如我校古代文学授课由原来六学期减至四学期,每学期课时由72课时减至48课时,整课程学时仅196课时,但讲述的内容却上自先秦,下到近代,历时几千年,知识涵盖面广,作家作品繁多,流派纷呈,文体众多。与之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古代汉语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也都大幅度减少,这无形中也加大了古代文学教学的难度。在当今古代文学内容深,容量大,授课学时少,学习难度大的情况下,要提升古代文学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手段是实行教学信息化。本文拟就此提出几点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建立阅读资源库打破“以史为本”的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与文学作品两个方面。但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反映和抒写,属于情感的领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更应当注重作品的解读,注重带领学生阅读和感悟作品,深入体验作品和作家的真实情感,与古人的灵魂碰撞,以达到传承文学精神,启迪学生心智和灵感的目的。然而,在课时极大缩少的压力下,当前本校古代文学教学往往“以史为本”,教师着重于文学史脉络的理顺,而文学作品的教学则大大简化,甚至流于形式。至于考试,同样也是以文学史知识为主。这种重史轻文的讲授结果便是学生偏执于对浅层次知识的了解,不去充分阅读文学作品,当然也就不能洞悉文学原典的真谛。在考试中,学生仅凭文学史上的观点去评价文学作品,其评价自然空洞无力,甚至导致舍本逐末,以偏概全,更谈不上诱发探究兴趣或者激励情感、启迪心灵。如学生不阅读 《三国演义》,虽然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依据文学史能够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个性等侃侃而谈,但这些观点却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当然也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并且因为写作时间的局限,文学史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分析等都具有历史性,而且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因为写作者占有资料不同、归纳角度以及思考方式的差异,得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所以一些学生面对众多版本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往往莫衷一是,甚至有学生在课堂上以粗鲁的方式蛮横地指责老师授课是错误的。这无疑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都是极大的挫伤。因此古代文学的教学,应在理顺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注重于对文本本身的审美品味和个人感悟,这样学生对文学史知识的把握才会有 “血”有 “肉”,有理有据,才会不痴迷执着于一家之说,做到灵活有度。为帮助学生阅读更多的作品,教师应当提前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在每个学期初和上个学期期末通过 “阅读资源库”,提前把古代文学作品按授课顺序、分专题把必读的经典作品推建给学生。同时,因为古代文学作品语言艰涩、蕴意深奥,再加上时代社会的隔阂,识读、理解会有一定的障碍,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以配搭相关的注解、解说以及常用的工具书,还可推出他人经典或新颖的评析,展示争议,并适当设置精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强化学生阅读的目的性。除必读书目外,还可储备泛读、选读、对照阅读的作品,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进行 “个性化”阅读甚至研究性阅读。因为有课前的文本阅读,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就不必拘泥于词句注解、创作背景、内容概括,而把重点放在思想深度、创作技巧等问题的探讨上,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知识的同时,突出文学作品的解析,这不仅极大地加大了课堂容量,而且能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二、建立艺宛资源库加强古代文学教学的时效性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其内容深邃广博。但传承文化并不是要教师去强迫学生生硬接受或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用可行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中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但是因为“文学史研究与一般历史研究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不像一般历史事实那样具有相对的确实性”[1],而且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因此,它与当代的学习者自然存在着极大隔阂,况且 “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从而冲破旧的藩离,开拓新的世界、新的未来”[2],学习古代文学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艺宛资源库,储备诸如《中国古代文化先贤》、《唐之韵》、古典戏剧名段及由古代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等,通过现代科技设备使学生真切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光辉。虽然古代文学有很强的主观性、时代性,但是我们可以用现代精神去阐释古代文学,以当代意识反观历史,通过现在理解过去,这样古代文学就能获得新的生命,并取到学生积极参与和热爱。因此,教师应当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当代性,在教学中合理引入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成果,使学生与学界前沿保持同步。通过网络,在艺宛资源库中展示不同观点,并对有代表性的新观点进行适当介绍和评价,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为增强古代文学的现代化色彩,还可在艺宛资源库中推出如新、旧版电视剧 《水浒传》、《红楼梦》对照观赏及网上流行的诸家评议;《百家讲坛》中于丹解说《论语》、《庄子》,易中天品三国等当代名家的独特解说,运用影视和名家论坛让学生拓宽视野,产生阅读、探究原典的兴趣,产生感受品读作品的无穷韵味。在艺宛资源库中还可展示、对比现当代作品,体现古代文学对现代文艺创作的巨大影响,如解析毛泽东诗词、当代小说及流行歌曲以及广告创作,分析其对古代文学的有效借鉴,发掘古典作品的现代意义,使古典文学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中体会古典文学之美。同时,重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在艺宛资源库中适度增加人文教育内涵的作品,并给以适当点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如爱国主义、人生理想、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亲和力

网上交流是当今一种非常普遍、快速便捷而且十分有效的通讯方式,完全可以把它推行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建立古代文学网络交流平台不仅能有效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单向、口头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方式。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信息资源共享,而且因为网络交流能打破时空限制,在师生间实现自由、轻松地合作,能够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双向视频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学习,并依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兴趣,自发组织或参与话题,与教师进行平等、亲切的对话,打破以往教师主宰课堂、“一人主唱”、全知全能的圣人形象。真正实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那些学习先行者、知识探讨深入者当作话题的主宰者。这样,不仅能有较地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亲和力,而且能激发学生自由地发挥,培养创造力和想像力,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培养探索、求新能力。因为计算机通过联网成为双向媒体,在呈现教学信息的同时,也可用来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教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既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还可实行网上答疑,了解学生需求,实时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库,实现课堂内容的课外延伸,有效地实现教学互动。当然,在推行过程中,网上交流必然会耗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但其功用却是无穷的,而且它相比于教师课外徒劳地批阅学生或抄袭或勉强应付的作业有趣且有用得多,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将其与作业及其他评价机制相联系,让教师和学生做有所得,以便真正有效地实行。

四、考核评价信息化,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有专家指出:“考察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前面已讲,古代文学因为其课程的特殊性,其课堂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而是应该包括课外的延伸,因此,古代文学教学效益的考评就不能满足书本上文学史“死的”知识的识记,而要注重利用课程网络,督促学生自觉地、有选择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运用网络统计、考查手段,考核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库情况。在考查中,不仅要查利用网络的次数而流于表面形式,而且还要检查读书笔记,网上学术研讨的积极性、问题讨论的深度及学期论文写作提交等等切实有效的东西。采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不仅能打破以往期末考试 “一考定评”的传统评价模式,而且因为学生化解了常规考试特别是本学校所实行的试题库考试的压力和考前短期冲刺的依赖心理,自然能够接受老师的指引,自觉地、循序渐进地利用资源库进行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是系统地、具有宽广视野又有相对针对性,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

总之,古代文学教学要获得生机和活力,就要推行教学信息化,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实现有效教学,才能符合“提高质量意识”和 “加强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1]宁宗一.反思规范与挑战规范——我们向文学史要些什么 [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4):27.

[2]张世英.传统与现在[J].文史哲,1995,(3):37.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史资源库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